浙江:文旅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2020-11-23 光明日報

浙江多家博物館匯聚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光明網記者 叢芳瑤攝/光明圖片

【聚焦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

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上,浙江精心組織了160餘家優質文化企業參展,展陳面積2200平方米,呈現了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在這裡不僅能體會「處處有歷史、步步有文化」的厚重底蘊,還能感知數字賦能、未來將至的無限可能。

沿著曲水流觴的小徑走進杭州展區,「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文化生活體驗一覽無遺,充分展現了「文化與科技相融合,創意與生活相促進」的獨特發展模式。西泠印社的紫銅十二生肖印章、絲綢文人扇、三潭印月紙雕燈等極具江南人文氣韻的國風單品,吸引了大批傳統文化愛好者駐足;從如詩如畫的千裡江山到大雅精緻的亭臺樓閣,系列榫卯文創產品更是吸睛無數。

步入以「溫潤之州、詩畫山水」為主題的溫州館,仿佛融入了甌江山水。綿綿甌江、清清小溪,充滿詩情畫意;甌窯作品、夾纈系列衍生品、貝雕工藝品等傳統手工藝煥發生機,深受觀眾追捧。

在湖州館,鑽石DA40六自由度全自動模擬機給觀眾最真實的飛機駕駛體驗;江南刺繡館的上千件大小繡品,令人有「目燻古風,身入宮闈」的穿越感……

以長三角文博會為支點,浙江始終秉持文化賦能理念,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為長三角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強大價值引領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扛起建設「重要窗口」的文化擔當。

經過前兩屆展會的積累,長三角文博會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展會。今年,浙江展廳既有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廣電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浙江文投集團、宋城演藝、華策影視、大豐實業、電魂網絡、橫店影視等龍頭文化企業,凸顯數字文化、影視動漫、文旅融合、文創設計、文化製造等優勢業態;又有之江文化產業帶、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大平臺大項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浙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成效和美好前景。

近年來,浙江圍繞「打造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高地」,深入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快建設重大項目,文化產業發展呈現新氣象。今年前三季度,全省6030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特色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901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924億元,同比增長12.2%。

「長三角一體化,文旅先行。文化和旅遊產業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發揮著『先行軍』作用,產業交流合作十分緊密,態勢良好。」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表示,浙江旅遊產業中,來自長三角區域的遊客佔到三分之二以上,特別是鄉村旅遊,被稱為長三角的「後花園」;宋城演藝在上海黃浦江畔建設世博大舞臺,打造浦東文化新地標;華策影視在松江區建設長三角國際影視中心,打造推動浙產影視走出去的國際化平臺;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併購上市公司江蘇鹿港文化,並發起設立「長三角數字文化產業基金」,重點扶持培育長三角區域文化科技、影視類投資項目;浙江大豐實業投資「風採大豐·醉江南」項目,打造面向長三角地區為主的41個城市會客廳;杭州、寧波、上海、南京、合肥等市與阿里文娛集團成立長三角文旅消費一體化聯盟,藉助「文旅+科技」引領文旅消費新風尚。

亮點集聚,盡顯風採。面向「十四五」,浙江將持續在擦亮精神標識、建設文化地標、構建文化產業標杆、打造對外文化視窗等方面下功夫,用文化軟實力支撐浙江硬實力,打造與「重要窗口」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地。

(本報記者 陸健 嚴紅楓)

相關焦點

  • 浙江文旅廳廳長:以文旅魅力增強「重要窗口」文化自信
    編者按:近幾年來,浙江在經濟社會全面提速的同時,全省文化與旅遊部門理清家底、整合資源、深入思考、準確定位,將浙江的資源稟賦與先發優勢以及創新發展的動力、活力深入結合,拿出了一系列精準措施,在八個方面著力打造浙江特色與優勢,提升文化自信,眼界開闊,思路清晰,對於全國文旅系統如何立足自身實際
  • 「魚躍龍門·華耀河津」文旅融合彰顯文化自信
    4月16日,為期三天的「魚躍龍門·華耀河津」「三月三」文化交流活動拉開序幕。逛廟會、品名吃、看表演、賞非遺、談招商、搞推介,藉助「三月三」傳統節日,以「文化交流會」為載體,該市將文化旅遊和物貿交流有機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非遺工藝展示、地方名吃以及招商旅遊推介等一系列活動,既豐富了河津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時也讓遊客領略河津的文化魅力,實現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 文旅魅力 「雲」端綻放 數位化助推浙江文旅高質量發展
    浙江日報特殊之年,數位化展現出了聚合社會、癒合世界的強大力量,也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就文旅行業而言,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滿足大眾體驗,數字文旅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浙江在詩畫浙江文化和旅遊信息服務平臺基礎上,充分利用數位化技術,推出「一圖一碼一檔」,建立有效的智慧旅遊監管和智慧服務體系,推進旅遊市場有序運行,並積極推動數字科技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創新「數位化+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書寫了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浙江篇章。
  • 浙江原鄉文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原鄉文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讓我們一起回鄉  一、公司簡介  浙江原鄉文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致力於文旅休閒產業的投資與開發,以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空心化自然村落資源為依託,注重對當地鄉村傳統民俗、生態環境、在地特色產品的保護和衍生,融入「生態」「有機」「樂活」「低碳」「慢生活」等現代生活理念,將鄉村資源提升為文化型、休閒型增值產品,打造以文旅休閒產品為中心、多產業融合的鄉村休閒度假綜合體,使傳統鄉村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
  •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與浙江崑劇團「聯姻」 書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杭州網訊 11月15日,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與浙江京昆藝術中心(浙江崑劇團)戰略合作發展新聞發布會在浙江展覽館召開,雙方互相設立崑曲傳承基地與文旅融合傳播發展基地。今後,浙江崑劇團將面向浙江旅遊職業學院的學生,推動「戲曲進校園」,堅持從實際出發、將文化和旅遊相結合,採用因地制宜的創新藝術教育教學方式,推動「戲曲進校園」與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類人才。未來雙方將聯手為現有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植入文化基因、嫁接崑曲元素,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內涵。
  • 「山水+五金」,浙江永康文旅融合引領旅遊業再升級
    浙江永康擁有豐富的工業旅遊資源,近年來,永康市樹立了「工業旅遊全產業鏈」的觀念,積極拓展「工業+旅遊」新形態,在資源挖掘、業態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有力提升了工業影響力、豐富了全域旅遊內涵,持續推動工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 提升青年群體的文化自信
    【摘要】文化自信是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隨著外來負面文化的「入侵」,提升青年群體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提升青年群體的文化自信需要從三方面著手:強化他們的文化認知;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打造優質的文化產品;營造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
  • 綠水青山、文化自信、浙江經驗|浙江|宅基地|寧波|舟山|武義縣
    ——關鍵詞:閒置農房盤活利用、盤活重點區域、適度放活宅基地及房屋使用權餘杭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禹上田園」舉行品牌發布會(杭州都市圈 杭州餘杭)「2019年,餘杭區農業農村局專門委託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為
  • 這五年,文化自信讓鶴城煥發新活力新魅力
    五年來,我市著眼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堅持抓文化就是抓發展、惠民生、促和諧,將「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貫徹始終,彰顯城市文化底蘊,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讓鶴城在文化自信中煥發新活力與新魅力。文化潛如雨,潤物細無聲。「十三五」期間,我市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商丘如何構建自己的文化自信體系?
    拋開永城芒碭山自然風景,商丘當下的歷史文化遺存是商丘文旅資源的寶貴財富,那麼,基於商丘歷史文化所復建的商丘古都城的使命是復活和再現商丘的歷史文化,商丘古城復建這一浩蕩的工程寄託了商丘文旅城市發展的潛力和魅力,儘管古城遊在上一個旅遊黃金時代已經走過從興起--繁榮--衰敗這樣的態勢,而商丘古城正好趕上新時期文旅融合機遇,其發展潛力及發展路徑充滿了多種可能。
  • 「詩經裡」 在文化自信與傳承中為西安文旅特色小鎮添新力
    2017年9月27日,全國首個詩經主題特色文旅小鎮——詩經裡小鎮在詩經發源地的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灃河東岸建成開園,開業8個月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考察團346批次,遊客200餘萬人,文化學者康震、肖雲儒、張克晉、孟建國等紛紛到詩經裡小鎮開壇講課
  • 我市「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旅資源開發管理素質提升」活動順利舉行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塑城市文化體系戰略部署,進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對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大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提升我市文旅資源開發管理的水平,經友好協商,市文廣旅遊局聯合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於2020年12月23日-25日舉辦「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旅資源開發管理素質提升
  • 古村落基金攜華胥氏文化開啟文旅新消費 助力浙江詩路文化建設
    近日,由浙旅投旗下浙江省古村落(保護利用)基金聯合北京華胥氏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浙江華胥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旨在深度梳理挖掘浙江詩路沿途特色文化、唐詩、宋詞資源,以文旅IP新零售助力唐詩之路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 探尋魏碑大展的文化使命:提升文化軟實力 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書法藝術所蘊涵的歷史文化積澱和人文精神,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道路上更被賦予了崇高的使命。因此,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也是「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所擔負的時代責任與文化使命。漢字是中華文明延綿至今的核心文化載體,以漢字為根基的書法藝術同樣在文化交流中顯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書法藝術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發揮著廣泛而重要的影響力。「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的舉辦為書法藝術提供了一個寬闊無比的展示交流平臺,因而對於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做好文化傳播提升文化自信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成就舉世矚目,我們要善於用現代眼光和世界視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進行演繹、加工,也要對當代中國的新文化進行不斷提煉與提升,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努力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思想精神。
  • 胡志強撰文:發掘文化自信內在潛力,提升榆林自信力競爭力
    我們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建立在對自己傳承5000多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的基礎上的。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使其形成不竭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成為中國人民共同的精神力量,就要加強文化建設。「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開幕,浙江將發放5億元文旅消費券
    文旅周暨2020浙江(北京)旅遊交易會、「京杭風韻」運河雅集、「千年運河」中外媒體大直播及媒體論道等在內的「1+8+N」項主題活動,希望讓更多人感知千年運河的魅力,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從「各美其美」走向「美美與共」。
  • 浙江旅遊集團董事長方敬華一行赴寧波文旅集團調研考察
    11月26日,浙江省旅遊集團董事長方敬華,浙勤集團總經理張雄文,浙江省旅遊集團戰略與投資部副總經理吳斌等一行赴寧波文旅集團調研考察。寧波文旅集團董事長陳剛,副總經理唐先達、胡穎磊,紀委書記吳一柱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參會。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品牌故事
    35年來,華僑城集團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涂起步,逐步形成以文化、旅遊、新型城鎮化、電子科技、相關業務投資為主業的大型中央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遊集團20強」的企業集團,培育並發展了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產業集群和品牌。
  • 新時代如何提升中國文化自信
    新時代中國文化自信建設呈現非理性發展態勢,新的歷史境遇下,文化主體應具備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推動文化內容走向時代化、大眾化和國際化,塑造兼具科學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心態,調整和創新文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