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美景,雷峰夕照,這是你在杭州不能錯過的景致。多少文人墨客都為此景吟詩作詞,多少旅人曾千裡迢迢趕赴於此。《白蛇傳》的故事更是讓雷峰塔深入人心,但是在正處於民國時期的1924年的某一天這座屹立多年的雷峰塔轟然倒塌,隱藏在塔下又有多少秘密因此被揭開呢?
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由吳越國最後一任國王錢俶修建的。錢俶本人信奉佛教,為了祈求國家平安,他在位時修建了許多的佛塔寺廟。其中雷峰塔的修建也是這樣,為了表示他虔誠的態度,錢俶在搭建雷峰塔的時候讓工匠挖了很多的空心磚,為的就是將印好的《寶篋印經》能夠塞到裡面。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做法也影響了最後雷峰塔的倒塌。
最初的雷峰塔是由磚木堆砌而成,錢俶將空心磚和普通的磚混到一起搭建了雷峰塔的塔身,塔身的外圍是由木質結構搭建的外簷。雷峰塔自建成以來就歷經連年的戰亂,南宋慶元年間雷峰塔就因戰亂而進行重修。重修之後的雷峰塔面貌煥然一新,此後雷峰夕照就成為了西湖賞景中最受歡迎的名勝地之一。
直到嘉慶年間一場大火讓雷峰塔僅剩磚砌的塔身,加上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曬讓雷峰塔很多磚塊開始掉落,人們發現了藏在磚塊中的經文,把它稱為藏經磚,但是藏經磚被訛傳成了「藏金磚」於是很多人紛紛聞聲而來,大肆的盜掘雷峰塔的塔磚,終於在1924年9月終於這座雷峰塔在一聲巨響之下,轟然的倒塌。
倒塌過後的雷峰塔沒有及時的補建,直到距雷峰塔倒塌的77年後也就是2001年考古學家們才對此地進行了發掘,這次發掘可解開了這座塔下隱藏了多年的秘密。
經過考古學家的發掘,在塔下共發現了60件珍貴的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莫過於一座阿育王塔,之前我們說錢俶本人信奉佛教,修建雷峰塔也是為了祈求平安,在這個精美的阿育王塔上我們發現了一個金棺,在金棺中我們就發現了當年錢俶供奉於此的佛螺髻發舍利。
要說這座阿育王塔能夠有如此高的價值是因為塔身全部是由純銀打制而成,早在之前我國就出土過很多類似的阿育王塔,但是大多數都是銅製或者是鐵質而成的,而雷峰塔地宮的這座阿育王塔由純銀打造,表面鎏金,技藝精湛,之前的阿育王塔遠遠不能與之媲美。
雷峰塔地宮中發掘的文物十分的豐富,除此之外還出土了大量的開元通寶,銅鏡以及鎏金銅佛像。它們都展現了當時吳越王國鼎盛的社會面貌,為我們研究吳越王國佛教文化以及當時的歷史沿革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作為曾經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雷峰塔,它沒有神話傳說中的白娘子,有的只是歷史上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