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磚亦或藏金磚,千年雷峰塔轟然倒塌,或因一字之訛?

2021-01-13 網易

2020-09-26 10:00:02 來源: 域鑑

舉報

  雷峰塔的意外倒塌

  1924年9月25日午後,上海著名金石書畫家、文物鑑賞家朱孔陽在湖濱碼頭僱了條船,前去探望湖西的友人。船到湖心,眼尖的船夫發現了雷峰塔的異樣:成群的鳥兒自塔中飛出,繞塔盤旋,幾秒後,塔頂開始冒出灰煙,高達數尺,頃刻間塔身的上半部分如被劈成兩半,向兩側外翻,外翻了大約一秒,兩半又隨即合攏,從塔頂部分向塔心陷塌。一時間黃霧迷天,殷雷震地。時人言「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當時的情形,就好像老衲直直跌坐在了地上。

  雷峰塔倒塌的消息,一時間登上熱搜榜首。文人們紛紛作文寫詩,激起一波輿論的熱烈討論,如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以犀利的筆鋒揭示了舊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文章中認為,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為鄉下人迷信塔磚能保平安,逢兇化吉,都偷偷來挖。魯迅先生不知道挖磚的背後還有一個更誘人的因素,民間傳說吳越王錢俶建塔時,用了不少「藏金磚」,磚裡藏有金子,那還了得?經過「淘金客」的長期盜挖,雷峰塔塔基底層到處都是磚塊被掘走後的孔洞。徐志摩在塔倒塌的六年前,1918年9月29日的日記中寫道:「路上我們逛了雷峰塔,我從不曾去過,這塔的形與色與地位,真有說不出的神秘的莊嚴與美。塔裡面四大根磚柱已被拆成倒置圓錐體形,看著危險極了。」塔身幾經劫火,本就年久失修,偷磚又使塔基鬆動,雷峰塔的轟然委地就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清 藍深《雷峰夕照》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塔磚中的神秘發現

  雷峰塔倒塌後,「億磚層累作峨峨黃壟」,杭州城萬人空巷,民眾蜂擁而至,爭相搶掠,破壞至多。磚頭砸碎後不見金子,倒有一小卷經書。仔細查看,一部分塔磚的短邊側面有孔,內藏有《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用綿紙或竹紙精印,全卷由四節紙黏連而成,捲成拇指大小,用黃絹包裹,腰束以藍錦帶,眉端屬「寶篋印經」,開首有一竹條,捲軸也是竹製,粗如小椒粒,長兩寸許,兩端塗丹。經卷長約六寸,置於塔磚的經洞內,外端以黃泥或木塞封口,人們習慣稱之為雷峰塔藏經。據記載,此經積聚一切如來全身舍利功德之陀羅尼,凡書寫、讀誦或納入塔中禮拜,能免除一切災難,壽命增長,得無量福德。

  

  五代 吳越雷峰塔帶孔藏經磚,浙江省博物館藏

  一個並不美麗的誤會

  顧名思義,這些特製的空心磚是「藏經磚」,但因為「金」和「經」在杭州方言中的發音均為tin,陰平,百姓口中傳著傳著,「藏經磚」就成了「藏金磚」。其實,這些經卷比黃金還要貴重,收藏界素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說,這些五代吳越的經書是中國早期雕版印刷術的見證。隨著真相大白,八萬四千經卷難逃一劫,磚頭砸碎,佛經受損,經卷被焚毀後的灰燼堆成了一座小山。好在那日孫傳芳的軍隊進駐杭州,將雷峰塔迅速包圍,封鎖現場,驅趕爭搶寶物的民眾。即便如此,大量藏經磚也被提前離開的民眾帶回了家中。晚清名士、末代皇后婉容的老師陳曾壽在塔倒時買通了現場的警察,才得以進入現場清理收集了剩餘的經卷,補綴殘缺之處,對於雷峰塔藏經的保存和保護功莫大焉。

  

  吳昌碩舊藏五代吳越雷鋒塔經卷,浙江省博物館藏

  來自1000年前的印刷品

  後來吳湖帆花費500大洋從陳曾壽手中購下一篇珍貴罕見的五代吳越刻本雷峰塔藏經,幾經輾轉,它在2016年朵雲軒的春拍中以2875萬元成交,從這個角度看,「藏經磚」的確是「藏金磚」。目前流傳於世的雷峰塔藏經已為數不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國內收藏近三十卷,浙江省博物館藏有三卷,其中以葉恭綽之舊藏保存最佳。引首有黃起鳳繪設色雷峰塔圖。

  

  葉恭綽舊藏五代吳越乙亥歲刻本《寶篋印陀羅尼經》雷峰塔圖,浙江省博物館藏

  卷首前刊刻題記「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西關塔磚永充供養乙亥(975)八月日紀」,次為扉畫「禮佛圖」,圖右方佛三尊,稍左有一女膜拜,再左偏下,兩人相對立,一略高者頂有佛光,疑為佛之侍從,稍矮者亦為女子,雙手合十。極左端為階砌廊屋,圖最上有瓔珞帷帳,中央懸一寶燈,天花四散。圖最下有山石流水。之後為經文,雕版刀法成熟,風格精緻。

  

  葉恭綽舊藏五代吳越乙亥歲刻本《寶篋印陀羅尼經》禮佛圖,浙江省博物館藏

  結語

  若是時人學好普通話,分清前後鼻音,也許就能避免雷峰塔倒塌的遺憾。但將雷峰塔倒塌完全歸罪於杭州方言,似乎過於片面。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談到作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問:「杭州雷峰塔是怎麼倒掉的?」他分析道:「就是因為去撿磚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塊,明天他拿一塊,最後塔就轟然倒掉了。倒下來是頃刻之間的事,但過程是漸進的。」「有的事,總覺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但恰恰是危亡之漸啊!」「金」與「經」的訛誤只是濫觴,它激發了人性的貪婪欲望。撿磚的人多了,從量變到質變,最終致使千年雷峰塔倒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24年雷峰塔轟然倒塌,塔底隱藏千年的秘密被人所知,發現什麼?
    《白蛇傳》的故事更是讓雷峰塔深入人心,但是在正處於民國時期的1924年的某一天這座屹立多年的雷峰塔轟然倒塌,隱藏在塔下又有多少秘密因此被揭開呢?雷峰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由吳越國最後一任國王錢俶修建的。錢俶本人信奉佛教,為了祈求國家平安,他在位時修建了許多的佛塔寺廟。
  • 雷峰塔那麼有名,當年為何還會倒塌,那些磚裡的藏經又去了哪裡
    人們爭挖塔磚,還有一個更誘惑的原因,傳說吳越王錢俶建塔時,用了不少藏金磚,這些磚裡藏有金子。(雷峰塔的牆磚和藏經磚)於是那些「淘金客」,在貪慾的驅動下,長期盜挖「藏金磚」,使得雷峰塔的塔基底層,到處都是被摳走磚塊的洞孔。
  • 雷峰塔秘藏千年經卷首次展出 曾藏於塔內藏經磚內
    雷峰塔秘藏千年經卷首次展出 曾藏於塔內藏經磚內 2014-08-22 10:26:08來源:新聞晨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千年經卷  90年前,長年失修的雷峰塔轟然倒塌,秘藏千年的經卷隨之面世,「千年重光——吳越刻雷峰塔藏經特展」即日起在朵雲藝術館舉行,首次向觀眾展示了這卷曾在雷峰塔中塵封千年,被吳湖帆
  • 94年前,西子湖畔一聲巨響,雷峰塔轟然倒塌,埋藏千年之謎被揭開
    在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和尚騙許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後小青苦練法力,終於打敗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獲救。白素貞與許仙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很感動。雷峰塔初建於中國的五代時期,是吳越忠懿王錢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於雷峰,後人改稱「雷峰塔」。錢俶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在位期間建造了很多寺廟佛塔,用來乞求國泰民安。雷峰塔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之下修建的。為了表示虔誠,特意造了一些空心的磚,將《寶篋印經》經卷塞進磚裡,然後用這些藏了經圈的磚和普通的磚混在一起砌成塔身。
  • 雷峰塔倒塌後,沒有發現白蛇娘娘,倒發現了這樣的稀世珍寶
    二是據《淳佑臨安志》記載:「因舊有郡人雷就築庵所居,故名。」三是說夕照山上的雷峰又叫中峰,中峰也可以稱為回峰,「回」字在古代作「雷」,所以誤作「雷峰塔」。二,何人所建?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始建於北宋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所建。
  • 千年雷峰塔藏經裡的消災與抗疫:若人暫見是塔,一切皆除
    其處亦無人馬牛疫,童子童女疫。」這是五代吳越國雷峰塔藏經的內容。雷峰塔藏經,由吳越國王錢弘俶供養。其內容為《寶篋印陀羅尼經》,該經宣稱,如書寫此經並供養塔中,可獲佛護念,兼具禳禍祈福,趨吉避兇、祛病消災諸多功能。尤其其中「若人暫見是塔,一切皆除。其處亦無人馬牛疫,童子童女疫」的護持,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是多麼迫切的願望啊。
  • 吳湖帆舊藏「雷峰塔藏經」上海朵雲軒拍出2875萬元人民幣
    朵雲軒2016春拍「朱昌言收藏專場」吳湖帆舊藏「吳越刻雷峰塔藏經」拍賣現場該件吳湖帆舊藏的「雷峰塔經卷」系目前存世最善本《寶篋印經》,乃是吳越王錢俶在杭州西湖畔為黃妃新建「黃妃塔」(又稱雷峰塔)塔內所藏之佛經。
  • 雷峰塔倒塌,不僅飛出過「白娘子」,千年鎮塔之物也終重見天日
    1.雷峰塔因《白蛇傳》出名,悽美愛情令人感慨在1924年,神秘莫測的雷峰塔轟然倒塌,雷峰塔雖然倒下了,對於歷史遺蹟的倒塌我們深感可惜,後來因為考古熱的盛行,專家來此考古,結果令人意外,考古專家居然在塔基下找到了一件佛家寶物。
  • 雷峰塔倒塌,不僅飛出過「白娘子」,千年鎮塔之物也終重見天日
    中國上下五千年流傳著很多愛情故事,項羽烏江自刎,虞姬生死相隨,這一份愛超越了生死;白素貞願放棄自己的千年道行,只為和許仙相依相守,一份愛無關人妖,只為心之所起…這些美好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心馳神往,《白蛇傳》裡面除了感情肺腑的愛情橋段以外,水漫金山也是其中的經典場面,"雷峰塔倒,西湖水幹"又讓多少人為之動容。雷峰塔充滿了奇幻色彩,帶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
  • 雷峰塔倒塌之謎:塔內藏「金」的真相
    975年,又傳說是吳越王錢弘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昔亦稱黃妃塔(亦作「黃皮塔」)。「雷峰」之名則取自所處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頂上。1924年倒塌。下面就是當時見證雷峰塔倒塌之人的筆記。僅塔基佔地面積即大至盈畝,這時周圍數十丈地面都是殘磚斷垣,一片狼藉。  再細看殘留的塔基底層,有多處留下被抽去磚塊的洞孔。事後推想:這可能就是雷峰塔倒坍的原因——它是被妄圖淘「金」的人們長期偷磚,把塔基抽鬆動了。再加上年深月久,風雨剝蝕,以致崩坍。 人們一到場地,就一窩蜂地去搶拾磚塊,人手一塊,氣力大的則撿上三、五塊不等。
  • 雷峰塔存在近千年,為何會在1924年轟然倒塌?原因其實很簡單!
    雷峰塔最美的是它的夕陽,但是讓我們對它鍾愛有加的並不是夕陽,而是白素貞。但凡是看過《白蛇傳》的人都知道,白娘子就是被法海壓在雷鋒塔下的,後來,他的兒子許士林高中之後便來到雷峰塔前祭塔時,所祭的就是雷峰塔。
  • 西湖雷峰塔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與神秘的傳說?
    其實雷峰塔根本不是法海為了鎮壓千年蛇妖白素貞所造,其實這座雷峰塔最早是由雷峰塔是由吳越國王錢俶(原名錢弘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諡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 1924年,杭州雷峰塔轟然倒塌,一稀世珍寶廢墟掩埋77年才重見天日
    當然,這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白娘子不可能真的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但是這座千年古塔在1924年的時候沒有承受著歲月的洗禮轟然倒塌。從這時候開始,夕照山皆是一片廢墟,直到2001年雷峰塔才最終被修復重建。但是誰也不會想到,在77年的時光裡,有一件稀世珍寶一直被靜靜地掩埋在廢墟中。
  • 西湖雷峰塔的前世今生!
    1908年,18歲的美國少年西德尼·甘博來到杭州,拍攝了雷峰塔的珍貴影像。後來,他又分別在1919年和1924年兩度來到杭州,從不同角度記錄了雷峰塔倒塌前的真實面貌。今天,我們把他的相關影像作品整理出來,讓大家「圖」個明明白白。       雷峰塔建於公元975年,歷時6年而成,是吳越王錢弘俶因黃妃得子而建的佛塔,名為皇妃塔。
  • 鎮壓白蛇的雷峰塔真有秘密?挖開塔底出現一物,震驚現場所有人
    在美麗的西湖邊,一直巍然聳立了947年之後,1924年9月25日,這座風雨飄搖的雷峰塔,轟然倒塌,成為了一堆廢墟。原來,雷峰塔倒塌之後,巨大的塔磚散落四周,當地的老百姓很早以前就流傳著雷峰塔裡有金磚的傳說,於是大家紛紛前來撿拾塔磚。結果,卻無意間發現了一些磚塊上有中空,裡面竟然還暗藏玄機!
  • 雷峰塔千年秘密曝光,不止驚現白蛇,還挖出了奇珍異寶!
    雷峰塔千年秘密曝光,不止驚現白蛇,還挖出了奇珍異寶! 因流傳塔內方磚可以 保佑生男孩,有利財富 所以無數百姓竟然結隊去偷磚
  • 雷峰塔下真有白蛇嗎?1924年雷峰塔倒塌,被埋之物曾轟動一時
    但其實歷史上的雷峰塔跟《白娘子傳奇》裡的雷峰塔並不是同一座,美好的愛情故事也只是人為杜撰,只是因為這座塔所在的山峰叫做雷峰,便以雷峰塔命名。雷峰塔倒塌之後,人們進行重新修繕,卻沒有想到雷峰塔下居然還隱藏著昔日的珍寶。
  • 雷峰塔失散佛經重見天日 寶篋印陀羅尼再現輝煌
    磚藏經卷價值連城對此,研究古籍多年的內蒙古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何遠景告訴記者,1986年,他從西北大學漢唐典籍專業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內蒙古圖書館專門從事古籍研究工作。不久,在一次搶救與整理古籍工作當中,他意外地發現了這部磚藏寶經。
  • 雷峰塔倒塌前老照片:塔身被百姓掏空,搖搖欲墜,塔基空空如也
    無論是一花一草,或是在一方天地之家佇立已久的塵封建築。江南西子湖畔,有一座屹立千年之久的古塔,承載了一方水土的傳承和文化。可最終它並未逃過時光的侵蝕,在百年前轟然倒塌,留給後人無限牽掛。
  • 雷峰塔倒塌,不僅飛出了白娘子,千年鎮塔之物也終於重見天日
    等到了民國初年,被封建思想統治的百姓,聽信謠言認為雷峰塔有"闢邪","得子"等等的神奇功效,於是很多人都為了能夠實現心中所想,就一人一塊磚的抽取雷峰塔身上的磚塊,慢慢的隨著時間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