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虛榮心?別急著批評!教你如何讀懂他們言行背後的心理密碼

2021-01-16 文教之道

對於成年人來說,虛榮心是自尊心過分的一種表現,過分愛慕虛榮是一種性格缺陷,尤其會體現在對金錢和物質的追求上。所以虛榮在大部分人心中是不折不扣的貶義詞,尤其對於父母來說,當看到孩子有攀比心和過度消費等虛榮表現時,往往就開始捉急,擔心孩子會沾染上更加不良的行為習慣。

不能說這是杞人憂天,畢竟孩子在言行上已經有了苗頭,但對於大多數人都有的這個性格弱點,也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而孩子一些有虛榮心的表現,只是因為少了大人的含蓄和虛偽,比較顯而易見罷了。其實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要讀懂孩子這些表現背後的心理密碼,才能通過有效的溝通,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孩子的虛榮心從開始出現到慢慢發展,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

【第一階段】人有我亦有

我家娃在2歲前,跟著爺爺奶奶回老家探親。祖輩們吃飯喝酒,她在飯桌邊繞圈耍寶。看到姑爺爺拿出來的酒瓶,她眼前一亮,大聲宣布:「我家有的是二鍋頭!」生怕別人覺得爺爺家裡沒有一樣。這些被姑奶奶錄下來了,我看到視頻,當時只是覺得好笑。

一年後上了幼兒園,在開放日參加親子活動的時候,聽見她和同學聊天,同學說有芭比娃娃,她則在邊上說:「我家也有!」我則在一旁納悶,她的「玩具」全是繪本和故事書,別看是女孩子,家裡還真的木有半隻娃娃。

後來我明白了,這是孩子有了小小的虛榮心,這種「別人有我也有」的念頭,其實背後是追求平等心理的萌芽。一般孩子在2-3歲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心理反應了。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滿足孩子的小小要求,並不為過。相反過多的限制,會讓他們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償自己所缺少的體驗,比如找同學借玩具等等。

當然更好的辦法,是多陪孩子一起遊戲。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這是多少玩具都不能代替的。有了心理上的滿足感,孩子對物質的虛榮心基本上會降到很低。

【第二階段】人有我優

更多,更好是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訴求,因為他們的比較意識更強烈了,而且不像小時候那麼好敷衍糊弄了。隨便一個禮物或者是簡單地陪伴遊戲講故事,已經滿足不了孩子們的需求了。

有人說,虛榮心是人們努力向上的推進劑。這個觀點不夠全面。如果只是為了滿足金錢和物質更加豐富,虛榮心很容易轉化成越來越難以滿足的欲望。所以物質上豐富的同時,不能家長們不能忽略的是,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在成長。

所以這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正面管教孩子。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為他們設計更有參與感的活動,包括學習上和生活上,都要有。要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成績;要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家庭事務,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分擔家務,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

孩子的虛榮心或是攀比心理,很大一部分是對世間萬物的不了解,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雖然從「有或者無」,進步到了「好或者壞,多或者少」,但還是很單純的,所以只要讓孩子們有一定的體驗,他們就能從中獲得成長的經驗,也能夠讓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完善。孩子的未來雖然不可預期,但與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相信孩子們即使有小小的虛榮心,也能在父母的正確教育下,正視自己的想法,規範自己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孩子開始臭美?「審美」和「虛榮心」如何平衡?家長把握度是關鍵
    虛榮心讓孩子盲目攀比,盲目追求物質。盲目追求物質會讓孩子變得"不成樣",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僅僅寄托在物質上,一旦失去物質的支撐,他們便會有瘋狂的舉動,比如不愛學習,沉迷物質,嚴重點的甚至有盜竊搶劫等。虛榮心孩子失去信仰,有自卑感。帶有虛榮心的孩子,一般都有比較強的自卑心理,在"比不上"的時候,他們的自卑感尤為明顯。
  • 專業醫生教你如何讀懂自己的孩子
    《全新教養:這樣讀懂孩子行為》的作者黃彥鈞告訴我們,出現上述困擾的原因可能是你沒有真正理解孩子出現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黃彥鈞是著名職能治療師,對解決兒童發育遲緩、自閉、多動、行為異常等問題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是很多孩子眼中的「大朋友」,父母眼中的「救星」。
  • 破譯兒童行為心理密碼 《小孩的神秘生活》幫助新手父母讀懂自己的...
    該紀錄片以「有一個你,從未長大」為宗旨,由育兒專家領銜,為新手父母讀懂兒童行為背後的內心活動提供指引。 家有萌娃,為無數家庭帶來歡笑的同時,也令新手父母遭遇前所未有的育兒危機。上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長輩經驗之談,中有層出不窮的新式「育兒寶典」製造選擇焦慮;下有每天千變萬化、成長飛快的小朋友,三重夾擊之下,新手父母「壓力山大」。
  • 孩子「翻箱倒櫃」破壞力強,先別著急批評,背後隱藏心理值得欣喜
    事實上,在我們阻止和批評之前,有必要了解寶寶這樣做的背後隱藏的心理。孩子翻箱倒櫃,背後隱藏心理要知道1)一般情況下,寶寶在2歲之前的破壞行為,大多都是無意識,不受自主控制的行為,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卻充滿好奇和熱情。所以不管這個東西能不能碰,孩子都會果斷上手,不加猶豫。
  • 被「詛咒式教育」毀掉的孩子,你知道怎么正確表揚批評孩子嗎?
    理解孩子的「語言密碼」和孩子說話是一門有規則的獨特藝術,有它自己的含義。和孩子在交談,孩子的語言裡有很多需要解讀的密碼和言外之意。那這個方法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讓我屢試不爽呢?它到底在哪些地方起了作用了呢?後來我在育兒書上找到了答案,也和生活中情景得到的應證。那就是,當孩子處於強烈的情感中時,他們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話。他們不會接受任何意見和建議,也無法接受任何建設性的批評。
  • 批評孩子是一門技術活,想讓孩子聽得進去,家長要懂「過程批評」
    批評指責一旦成為家長的制勝法寶,那麼只會將教育變為"批評與反抗"的戰場,孩子越教越不願意聽,越罵越逆反。 批評孩子的時候,很難不帶著憤怒的語氣,這時候張珊都會直接大聲開罵,現在聲量和用詞上把孩子鎮住,比如"真沒良心""你笨死了""老是給我搗亂" 負面的情緒轉化為了憤怒的言行,那麼家長很可能會口不擇言,誇大了孩子的錯誤。自以為這樣會讓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阻止下次再犯錯。
  • 強詞奪理的孩子是耍心機嗎?讀懂孩子心理動機才更好應對
    殊不知,孩子強詞奪理的背後暗藏者複雜的心理動機。試想一個從小就強詞奪理,推卸責任的孩子,長大後能有出息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孩子強詞奪理的心理動機,幫助父母從容面對,引導孩子改正這種行為習慣。讀懂孩子心理動機才更好應對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都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之所以強詞奪理,是因為他可以把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推卸掉,並從中獲取利益。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不明事理,活在自己的虛假世界裡。
  • 「你真笨!」「怎麼什麼都不會!」如何批評才能不傷孩子自信心?
    激勵孩子有些家長選擇「打擊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最本質的原因是想通過打擊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心理和精神,讓他可以更有動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並且在家長看來,孩子都有好勝心和攀比心理等,打擊、比較的方式更能喚起孩子上進的心理。總之,不論家長是處於哪一種原因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打擊式教育」,歸根結底一句話,都是為了孩子好。只不過家長們往往會因此忽視「打擊式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的影響。
  • 別責罵這個年齡段打人的孩子,其實他們內心很可憐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你家孩子打人嗎?你經常會遭遇打人的熊孩子嗎?你一般如何應對?警惕有種年齡段的孩子最好別粗暴對待。經常會有媽媽問,孩子為什麼總喜歡打人,孩子打人怎麼辦。無論哪個年齡段,尤其是6歲前,孩子打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 男孩拿房貸錢打遊戲:連密碼都保管不好的爸媽,光批評孩子有何用
    那位母親透露,自己家裡每個月需還4000元的房貸,正當家長準備把卡裡錢用來支付房貸時,發現一分錢都沒有了,調出消費記錄才得知被孩子用於遊戲充值了。據了解,他們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外出上班很少回家,而小兒子祥祥只有11歲,並且有一部提交作業的手機。面對父母的質問,祥祥竟然反駁父母:「別人家的小孩兒都在玩王者榮耀,都在往裡面充錢,為什麼我就不可以?」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3招,教你當好孩子的「情緒訓練師」
    最後,愛面子的媽媽不得不給孩子買下了變形金剛,一場「雞飛狗跳」的親子鬧劇就這樣在圍觀者的竊竊私語中收了場。親愛的家長朋友,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當孩子情緒激動時,不知該如何進行溝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地處理問題,建立健康、穩固的人際關係?如何成為孩子的「情緒訓練師」?
  •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這部動畫片之所以受歡迎,第一是因為這部動畫片從設計上完全是為剛學會說話的孩子而設計,2歲左右的孩子基本就能聽懂;第二是這部動畫片主要講的是日常,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最後一點就是符合小孩子的審美而製作。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這樣的兒童心理學。
  • 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更合適?要善用幽默式批評
    當孩子在為不知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而傷腦筋時,不妨改變以往嚴肅而認真的態度,巧借幽默地方式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言行。有一項名為「兒童參與家庭教育」的調查顯示,有約41%的小學生、46%的中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富有幽默感。由此可見,生活中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是嚴肅的。事實行,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心生畏懼。
  • 孩子好好的突然口吃了,先別急著批評,看看有沒有這些原因
    我們見過很多家長帶著寶貝到機構諮詢時,都說到同一種情況:當孩子說話結巴時,家長剛開始還和顏悅色、循循善誘,時間長了就把怒氣值長滿了,總是批評孩子「屢教不改」「你怎麼這麼笨」。孩子是一張白紙,能影響其成長的因素就是畫筆。好的因素能潑墨揮毫,完成一幅水墨丹青,壞因素就把好好的一張紙給折騰成了廢紙。
  • 讀懂身體的智能床墊 喜臨門Smart1背後的「數字密碼」
    日前,中國最大的床墊生產企業喜臨門正式推出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在每一次的貼合中不斷讀懂你的身體,改善睡眠問題。好睡眠成了奢侈品 成年人失眠率接近40%「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我們都離不開睡眠」喜臨門總裁楊剛說道。
  • 如何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
    很多人都想要弄懂「讀心術」,比如在工作上,可以利用「讀心術」清楚甲方是不是滿意自己的方案,孩子也想要讀懂媽媽,自己怎麼做能使媽媽開心起來給自己買玩具。雖然心理感應有時候會真的存在,但是這是一個偶然嗎?還是有人真的具有讀懂他人心理變化的能力呢?
  • 如何從天馬行空的畫作裡,讀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繪畫是很好了解孩子的一個工具。幾根不明所以的線條,幾個「火柴人」,一幅看似簡單的畫,往往蘊含著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讀懂孩子的這些畫作,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同的畫代表著什麼意思?心理醫生嚴虎三招教你解讀兒童繪畫心理。
  • 如何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傷害。或許現在的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傷害自己的孩子。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
  • 一本書讀懂雪漠:《雪漠密碼》噹噹直播首發
    《文藝報》以整版全文發表了本書前言《寫在前面》,中國作家網理論批評欄目全文轉載。「文學密碼」「文化密碼」「創作密碼」「生命密碼」「靈魂密碼」等諸多關於作家雪漠的「密碼」,也正隨著此書的傳播和推廣而得以揭秘。近年來,作家雪漠的創作如火山般噴發,至今已出版的書籍有六十多種類,上百餘本書,翻譯成外文譯本達三十多種,可謂是「著作等身」。
  • 武松的虛榮心?
    武松笑著回答道:「我說與你:你要打蔣門神時,出得城去,但遇著一個酒店,便請我吃三碗酒,若無三碗時,便不過望子去。這個喚做無三不過望。」施恩聽了這話,心裡便想道:「這快活林離東門去,有十四五裡田地,算來賣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戶吃三碗時,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