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年人來說,虛榮心是自尊心過分的一種表現,過分愛慕虛榮是一種性格缺陷,尤其會體現在對金錢和物質的追求上。所以虛榮在大部分人心中是不折不扣的貶義詞,尤其對於父母來說,當看到孩子有攀比心和過度消費等虛榮表現時,往往就開始捉急,擔心孩子會沾染上更加不良的行為習慣。
不能說這是杞人憂天,畢竟孩子在言行上已經有了苗頭,但對於大多數人都有的這個性格弱點,也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而孩子一些有虛榮心的表現,只是因為少了大人的含蓄和虛偽,比較顯而易見罷了。其實更重要的是,作為父母,要讀懂孩子這些表現背後的心理密碼,才能通過有效的溝通,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孩子的虛榮心從開始出現到慢慢發展,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
【第一階段】人有我亦有
我家娃在2歲前,跟著爺爺奶奶回老家探親。祖輩們吃飯喝酒,她在飯桌邊繞圈耍寶。看到姑爺爺拿出來的酒瓶,她眼前一亮,大聲宣布:「我家有的是二鍋頭!」生怕別人覺得爺爺家裡沒有一樣。這些被姑奶奶錄下來了,我看到視頻,當時只是覺得好笑。
一年後上了幼兒園,在開放日參加親子活動的時候,聽見她和同學聊天,同學說有芭比娃娃,她則在邊上說:「我家也有!」我則在一旁納悶,她的「玩具」全是繪本和故事書,別看是女孩子,家裡還真的木有半隻娃娃。
後來我明白了,這是孩子有了小小的虛榮心,這種「別人有我也有」的念頭,其實背後是追求平等心理的萌芽。一般孩子在2-3歲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心理反應了。因此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滿足孩子的小小要求,並不為過。相反過多的限制,會讓他們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償自己所缺少的體驗,比如找同學借玩具等等。
當然更好的辦法,是多陪孩子一起遊戲。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這是多少玩具都不能代替的。有了心理上的滿足感,孩子對物質的虛榮心基本上會降到很低。
【第二階段】人有我優
更多,更好是孩子這個階段的心理訴求,因為他們的比較意識更強烈了,而且不像小時候那麼好敷衍糊弄了。隨便一個禮物或者是簡單地陪伴遊戲講故事,已經滿足不了孩子們的需求了。
有人說,虛榮心是人們努力向上的推進劑。這個觀點不夠全面。如果只是為了滿足金錢和物質更加豐富,虛榮心很容易轉化成越來越難以滿足的欲望。所以物質上豐富的同時,不能家長們不能忽略的是,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在成長。
所以這時候家長們應該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正面管教孩子。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為他們設計更有參與感的活動,包括學習上和生活上,都要有。要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成績;要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家庭事務,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分擔家務,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
孩子的虛榮心或是攀比心理,很大一部分是對世間萬物的不了解,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雖然從「有或者無」,進步到了「好或者壞,多或者少」,但還是很單純的,所以只要讓孩子們有一定的體驗,他們就能從中獲得成長的經驗,也能夠讓自己的心理更加成熟完善。孩子的未來雖然不可預期,但與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相信孩子們即使有小小的虛榮心,也能在父母的正確教育下,正視自己的想法,規範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