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的世界》看作者路遙——他是一個狠人。

2020-08-28 夕陽正濃之山水之間



可以說,眼下,路遙是網絡世界中國作家中第一紅人。

讀者之廣,議論之多,褒獎者,極盡崇拜之情;貶低者,說其作品是老太太裹腳又臭又長,拖沓囉嗦。

我認為,路遙是一個狠人。從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可以清晰的反映了這一點。舉兩個例子:

一、田潤葉和李向前的婚姻以及孫少安的感情

田潤葉深切地愛上孫少安,而李向前不識時務的愛上田潤葉。田福堂的世俗加上孫少安的太識時務,給田潤葉造成了愛情悲劇。而田潤葉的天真堅持和李向前的固執、一意孤行,導致了其自身的愛情悲劇。

孫少安成家,生子,田潤葉依然執迷不返,寧願一個人獨居也要捍衛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了的縹緲的愛情。


同樣執迷不悟的還有李向前。明知不可為他去為,明知無法挽回,他仍然不願放棄。

內心的糾結,感情的揉搓,無望的痛苦,都難以讓這個老實的汽車司機迷途知返。活在一種病態的固執中不能自拔。這使他最終遭遇了車禍,發生了悲劇。

到這裡,李向前在絕望中終於醒悟了,醒悟了的李向前打算解脫,情節發展到這裡,我們說,作為悲劇分量已經足夠,作者的狠表現出來了。

這時,路遙安排田潤葉出場了,靈魂的拷問,內心的悔恨,泛濫的同情心,在這個過去心如鋼鐵的女人生命裡交集,使她毅然走向向前。

表面看,他是去慰藉一顆受傷的心靈,補償因她給他造成的身體和心靈雙重傷害。而實際上,作者在受傷者傷痕累累的心上撒了一把鹽。這把鹽,讓李向南殘缺的生命繼續殘缺下去,把悲劇撕開了展現給李登雲一家,讓他們一輩子目睹這種悲慘。

二、來說說我們的主人公孫少平和田曉霞。我們知道,小說的第一部,少平和曉霞沒有多少交集,後來作者安排了一個文藝調演,把這一對本屬於兩個世界的年輕人推到了一起。

本來,隨著高中學業的結束他們的關係也就結束了。尤其是隨著田曉霞最後一封信,孫少平不再回復而終結關係。

路遙安排了一場電影,讓兩個主人公再續前緣。在這之後,兩個心心相惜的年輕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按照這樣鋪陳,結局應該不外乎兩個:1、高幹家長反對,相愛的兩個人各奔東西;2、田曉霞通過父親的權力幫助孫少平洗白身份,做上田家的乘龍快婿。

我們知道,在那種年代,這兩種結果都是合情合理的。第一種概率較大,即使田福軍是一個鄉土的、開明的高官,但中國傳統門當戶對思想根深蒂固,鳳凰男也不是少平心甘情願。第二種現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十分普遍,甚至都算不上腐敗和不正之風。我們看看現實生活中,有幾個官員沒有動用手中的公權力為子女謀過私?

作品中的政治生態,甚至不需要田福軍出面,他老婆或者田曉霞就可以輕鬆搞定。事實上,田曉霞為孫少平煤礦招工動用了特權。既然已經動了奶酪,洗白做記者,做公務員和做礦工有什麼不一樣呢?

當然,我們會說那樣處理會影響了孫少平這個人物的形象。


在書中,孫少平不是因為田曉霞到工地上看他而沾沾自喜嗎?不是因為曉霞給他換購了新被褥內心溫暖而欣喜若狂嗎?不是因為獲得了煤礦工人的指標而感激涕零嗎?

我想,曉霞要是動用家裡的公權力為他謀個一官半職,他同樣會樂意接受的。因為他是一個普通人,普通農民。只要在崗位上實現和提現他的價值,少平就可以。

而路遙沒有這麼做,他卻讓田曉霞去死。

儘管他也不忍心,寫死了田曉霞,甚至他哭著給弟弟打電話痴人說夢般說田曉霞死了。

這又一次或者說更體現出了路遙骨子裡的狠。

因為他知道,悲劇比喜劇更有震撼心靈的藝術效果,悲劇讓人久久不能從劇情裡自拔。現實中,往往悲劇無處不在,就像李向南的斷腿,就像田曉霞的犧牲。此後的田潤葉和孫少平,還有李登雲和田福軍,他們的餘生會怎樣啊?估計,他們想想都會痛不欲生吧?

相關焦點

  • 關於《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的一生
    《路遙傳》作者厚夫說:路遙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斷奮鬥的傳奇人生,他是眾多草根階層通過個人奮鬥改變自身命運的典範。賈平凹說:「他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乾渴的路上。」
  • 路遙:我只是平凡世界裡的一個平凡人
    一部《平凡的世界》讓作家路遙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相信大部分的人認識路遙都是因為他這部經典的作品。路遙在小說中對於中國社會生活百態的拿捏恰到好處,同時對人性的描摹也是入木三分,這樣深厚的文字功底,沒有經過十幾年的寫作錘鍊是必不可能達到的。
  • 路遙: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裡有著不平凡的一生!
    路遙,本名王衛國,地地道道的陝西漢子,一個貧窮家庭中走出的「明珠」。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正是講的一群平凡的人,經歷著不平凡的人生,卻最終回歸於平凡的世界。看過這本書的人,都不得不為之震撼,在路遙筆下苦難不是唯一,也有希望和小美好。
  •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相逢初戀險些失控,走進他真實的愛情歷程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相逢初戀險些失控,走進他真實的愛情歷程一個作家的生命力有多長,並不是看他的壽命有多長,而是看他作品的生命力有多長。所以書中的愛情故事,其實也是路遙用他的一生中的經歷所提煉出來的愛情。當你看進去了,你也許就能體會到路遙生命的苦難。故事的結尾,萬家燈火,一切似乎都在欣欣向榮,每一個平凡世界裡平凡的我們怎能享受那理想到虛幻的幸福呢,秀蓮的病重、向前的殘疾、曉霞的離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平凡又偉大的故事,但對未來依舊飽含期待,這便是平凡人不甘平凡的世界。
  • 路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平凡到失敗的愛情和婚姻
    第三屆矛盾文學獎,讓《平凡的世界》散發出文學經典的光芒。1992年,本書作者路遙,在歷經婚姻的煎熬和病痛的折磨後,撒手人寰,不幸逝世,時年42歲。他走了,留下的是《平凡的世界》裡,一個時代的縮影,以及無數個平凡到失敗的婚姻和愛情。
  • 平凡的世界,真實的路遙
    路遙的生命雖然只有匆匆40餘年,但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卻照亮了無數讀者的人生道路。本文作者是路遙的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的最後兩年,曾陪伴照顧路遙,在本文中,他記錄了自己眼中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路遙。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在這次大會上,已故著名作家路遙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
  • 懷念路遙:真實的路遙與真實的《平凡的世界》
    這段飢餓和屈辱的經歷對路遙的人生和創作心理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困難的日子裡》、《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難身影和辛酸烙印。我們可以字裡行間感受到那段時間的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遙獨特的心理歷程。
  • 路遙的平凡世界
    1980年代初,路遙以中篇小說《人生》馳名文壇,十年後,其《平凡的世界》又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在路遙去世後的這20多年裡,儘管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卻仍然痴迷於他的文字,並在這些文字指引下,進入他鮮為人知而又跌宕起伏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他那平凡卻又悲壯的人生旅程。
  • 路遙:《平凡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
    生逢其時,不是每一個人的際遇。童話般的生活只有王子公主才能擁有,我們偉大的作家路遙先生在文學方面確實是泰鬥級的人物,但是他的生活是不幸的。作為一個讀者,縱觀路遙先生的一生,他並沒有過上他所期待的美好的理想的生活。
  • 路遙與《平凡的世界》
    伴隨《平凡的世界》的誕生,年僅42歲的路遙於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英年早逝,結束了他苦難又貧困的一生,也許他來到這個平凡的世界的使命已經完成。他把《人生》留在了這個帶給他一生苦痛的《平凡的世界》,卻把最好的精神食糧留給了我們。
  • 你對路遙的一生,了解多少?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很多人知道路遙,是通過《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它寫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人民的追求,痛苦和歡樂。這篇文章會介紹下路遙的一生,那些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路遙往事。編輯工作讓路遙更進一步了解了小說的創作,以及文學工作者背後的日常。他白天工作,晚上依然會熬夜讀書或者寫作,他的堅持和熱愛為他在未來創作《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打下了基礎。
  • 從《平凡的世界》認識路遙,到認知路遙的戀愛經歷,最終同情他
    有一部小說對我影響挺大的,就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裡面情侶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孫少平和田曉霞,而是田潤葉和李向前。書中官二代李向前迷戀田潤葉,但是田潤葉喜歡的是孫少安,迫於聯姻因素,田潤葉最後嫁給了李向前。
  • 《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不平凡的路遙
    在四十餘年的人生裡,讀過許多書,大半忘卻了,但唯有一部書,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拿來重讀,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便是《平凡的世界》,作者就是幾乎家喻戶曉且英年早逝的路遙。他離我們而去的那一年是1992年,那時我剛剛大學畢業,那時路遙的許多作品都是我案頭的珍藏。那時我知道他生於距離聖地延安100來公裡的清澗農村,還知道他死後就葬在延安大學後面的山坡上。那時,我就特別渴望有一天到路遙生長過寫作過並最終長眠的陝北大地去看一看,到他的墳冢前拜一拜,這樣才不枉少安、少平們,才對得起高家林和巧珍兒們。
  • 路遙沒有憑藉《平凡的世界》而富裕,是源自於他骨子裡的貧窮
    在那個年代,普通的工人一個月才幾十塊錢,而路遙的稿費並不低每個月至少有上千塊錢,但是他依舊過得很貧窮,在《平凡的世界》獲獎後還需要借錢才能去領獎,他之所以沒有憑藉《平凡的世界》而富裕,是因為路遙的貧窮是骨子裡的貧窮。
  • 王天樂:路遙親自給他讀《平凡的世界》,他幫路遙借錢、料理後事
    王天樂,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王天樂是路遙的胞弟,從小就是一個農民,不識字,也沒多大的能耐。但是,在路遙的整個人生中,王天樂這個人一直很重要,重要到成為《平凡的世界》中的角色。王天樂也是這些親人中,受到路遙恩惠最大的一個人。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路遙
    記得高中時候初讀《人生》《平凡的世界》,完全被書裡那種鄉土氣息而吸引,路遙作品大多是以改革開放初期陝北城鄉為背景第二點是人物的心裡刻畫非常的寫實,就如《人生》的高加林,高加林是作者著力塑造的複雜的人物。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
  • 在平凡的世界裡,作者路遙為什麼要把秀蓮寫死?
    從頭開始,陪你看路遙《平凡的世界》。在平凡的世界裡,作者路遙為什麼要把秀蓮寫死?符合現實第一個原因,讓秀蓮得肺癌離去,這才符合現實,貼合那個悲慘的時代,這才是平凡的世界如果是美好的大團圓結局,那就不叫平凡的世界了。與路遙的經歷有關第二個原因,這跟路遙的自身經歷有關,苦難悲劇向來是路遙作品的主基調,從苦難中向上走也是大的方向,結局來源於現實,只有這樣的結局才符合悲劇,而只有這樣的悲劇,才能感動讀者。
  • 後來知道,不是平凡的世界成就了路遙,而是路遙成就了平凡的世界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憑此作品,將路遙推向他文學之路的最頂峰。因此,很多人都說路遙能有今天的名聲,都是因為《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他,這無疑是一棒槌打死了路遙的所有努力。在真正了解了路遙背後的創作故事之後,我才發現,不是《平凡的世界》成就了路遙,而是路遙成就了《平凡的世界》。
  • 病入膏肓的路遙憑什麼寫出《平凡的世界》?這背後有他一半的功勞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連飯都不會做的路遙,憑什麼寫出《平凡的世界》?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路遙可以算的上是有史以來過得最窮最慘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 看《平凡的世界》,淺析路遙筆下平凡的真諦
    1986年,路遙創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經出版,引起各方關注,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1991年,這部巨著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如今,三十多年已過,這部名著熱度不減,繼續向世人展現著它的魅力。有人說,《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孫家四個孩子,除了大女兒孫蘭花以外,其他的三人都有奇遇,作者對三人太過偏愛,好事都讓他們佔了,何來平凡之說,殊不知,這正是路遙頓悟的平凡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