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羅生門:距離之下是自由還是信任危機?| DT數說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為什麼群裡只有我一個人?」

「你們能聽到我說話嗎?」

「哎?我明明還在啊,怎麼顯示掛斷了……」

在40分鐘卻毫無進展的全障礙溝通後,穿著睡衣、躺在床上的小賀艱難地結束了一場假裝努力工作的無實物表演。

度日如年的春節假期之後,企業相繼選擇在線辦公。 身上背著沉重KPI的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們早就考慮到了返工難的問題, 何況遠程在線辦公也只是他們的日常工作方式。

而在疫情的助推下,在線辦公模式在最近幾天被推廣到了更多的行業和領域。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近六成企業在2月3日復工 。當天上午,原本應該出現在各大寫字樓裡的公司人們紛紛湧上線,短時大流量的流入,甚至一度擠崩了釘釘和企業微信的伺服器。

「遠程辦公」瞬間成了微博上一大熱詞,熱度峰值一度達到88,遠超26.7的熱度均值。

在這場SOHO大戰中,有人抱怨不適應,有人高唱遠程辦公的行業機遇。而對於遠程辦公的親身體驗者來說,這場工作模式的大型實驗推進得順利嗎?一直小眾的SOHO模式會出現真香定律嗎?

我們嘗試用數據和一部分人的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1

在家辦公

被迫從小眾走向主流

2003年,當時世界上最知名的視頻會議公司寶利通 (Polycom) 大概沒有想到,公司當年度最大的一張訂單來自於中國政府。由於非典疫情,政府部門和各部委要求職員在家辦公,所以需要視頻會議網絡完成工作協調。

後來,這一年被稱為中國遠程視頻辦公的元年。

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又一次讓在線辦公成為了熱點話題。在財經網關於節後復工的投票中, 有7.6萬人表示已經開始上班,其中有3.5萬人明確表示自己在家辦公 。在2.1萬表示自己「工作好幾天了」的用戶當中,說不定也有相當比例的在線工作者存在。

但是在復工之初,我們也能看到三類企業。第一類企業的員工非常明確如何遠程交流推進業務,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第二類公司的員工通常面對面溝通,臨時的在線交流存在熟悉過程,以至於無法決定是否在線開工;第三類公司正在「開工」和「休假」中搖擺。

這些「明確」和「觀望」也都體現在了智聯招聘的一份調查中。調查顯示,針對此次疫情下的復工, 17.8%的公司傾向於在家辦公,34.8%的公司尚未決定工作模式,但仍有42.3%的公司仍傾向於在公司辦公。 這也說明至少7成公司仍對遠程辦公這一工作模式持觀望態度。

在明確在線辦公流程的這部分員工中,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正是網際網路公司中的一員。畢竟對於網際網路公司的員工來說,他們應該是中國最熟悉在線辦公的一群人,是就地坐下就能寫出正則表達式的平民勞模。

網上披露的開工信息,也讓DT君又一次確認了自己的推論。在這些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中,為了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字節跳動甚至上線了電腦郵寄方案,直接將電腦郵寄給在家沒有電腦的員工。

(圖片說明:知道了吧,沒帶電腦並不是你拒絕上班的理由)

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中,或多或少擁有功能齊全的辦公軟體。比如阿里的釘釘、騰訊的企業微信、字節跳動的飛書 (Lark) ,以及相對小眾的百度Hi、華為的WeLink。

不論是哪款軟體,都有助於員工之間有序地推進工作。

但對於不熟悉在線工作、又亟需保證業務推進的公司來說,他們也會把目光放到辦公軟體上。

我們可以從2020年1月以來幾款主流辦公軟體的下載情況看出。 從一月初到集中疫情爆發的1月23日前後,釘釘、企業微信、WeLink和飛書四款軟體的日下載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安安穩穩等過年,才是這段時間主要任務。

但在1月25日前後,前三款主流辦公軟體的日下載量都有明顯的提升。這數據也可以說明,部分公司的管理層已經意識到節後無法正常開工,需要一款軟體幫助企業提高效率。

但就如同突然快遞到家的工作電腦難免讓人五味雜陳, 2月3日一早,突然暴漲的流量、約2億人集體開會 ,這些對於辦公軟體來說也有點像「天降正義」。伺服器臨時崩潰也在所難免。

這也難怪當天上午,小賀所在部門的早會也在一聲聲的「你們能聽到我說話嗎?」和「喂喂喂」中倉促結束。

2

遠程辦公羅生門

雖然我們要讚頌合適的辦公軟體能讓工作效率提升不少,但當辦公地點從公司換到家裡,仍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鳳凰網科技官方微博發起的「你今天的辦公體驗如何?」的投票中,有1/3的人認為在家辦公挺好,與在辦公室沒啥區別;但仍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在家辦公不如在辦公室,效率受影響、體驗很差。

通過評論區,我們也發現了在線辦公存在的幾大弊病,其中有 員工的自律問題、管理層對於業務的理解問題,也有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信任危機 。

有人高效工作就會有人照常划水。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陳媛媛回顧了她第一天辦公的「摸魚」經歷:「我今天鬧鐘響了以後,睜開眼睛打開辦公軟體假裝說了兩句話。然後打開微信群附和了下董事長的開工雞湯。接下來就睡覺了……」

儘管陳媛媛的公司制定了嚴格的打卡和每日匯報計劃來監督員工,但她表示工作效率還是很低。因為聽匯報的上司並不一定完全了解員工的專業,所以並不能從匯報內容裡準確的評估工作量。

遠程辦公引起不少人牴觸的原因背後,除了低效,還有低效問題帶來的過度監管。

柳湘就職於杭州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當公司通知她延後上班時,她準備休息到2月9日再回杭州。

但不回公司並不代表繼續休假。「本來以為3號才開始線上辦公,結果硬生生提前到初七 (1月31日) ,這幾天節奏一直是早上10點到凌晨1點,工作量還只增不減,因為 領導擔心員工在家裡偷懶,會不停丟活 。」

在柳湘看來,在線辦公幾乎是24小時待命。要是群裡有消息,哪怕是在吃飯甚至上廁所都要看。「要是沒有及時回,領導還以為你在家沒幹活。」柳湘說。

更讓她崩潰的是,平時只需要報送領導的工作日誌,如今每天9點前都要抄送部門全員大群——比在辦公室還要嚴格。

我們也在另一家公司流出的在家工作制度安排上,看到了諸如一日三次打卡、每日匯報工作完成程度、一周內3次無法及時回應電話計曠工一日等安排。

與此同時,某大廠還出現了視頻上班的做法。

遠程辦公似乎加深了部分公司對員工的不信任感,以至於出現不恰當的管理方式。這容易導致員工不堪重負,也使得一些公司難以控制管理底線。

說到底,在家辦公不僅要考慮不同行業辦公模式的差異,也要考慮到企業不同的管理模式。

在今天正式開啟了遠程辦公的劉女士分享了她的想法:「在家辦公適合管理條線明晰和管理時間節點嚴格的企業,不然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自我安慰。還有一些在家辦公是不具備條件的,這不能說員工辜負信任,而是客觀現實。例如與老人孩子同住,沒有獨立空間;例如家裡的電腦和資料,網絡等等都不足以支撐等等。」

3

遠程辦公真香?

先保障效率再說

儘管人們在微博上吐槽不斷,但是也有人發現了遠程辦公的真香定律。

在1萬人參與的虎嗅APP發起的「你認為在線辦公會成為趨勢嗎?」的投票中,將近一半的網友認為只要證明辦公效率一致,在家辦公是雙贏;1/5的網友認為在線辦公只是疫情之下的曇花一現,有些工作溝通還是需要當面解決。

總結下來就是,保證效果+有需要時的會面=雙贏。我們在B站UP主一路踢踢的vlog裡似乎也看到了理想中的工作方式。

在一路踢踢上傳的在家辦公vlog裡,她給粉絲們展示了在床上穿著睡衣、吃著零食擼著貓的遠程工作會議時光。

一路踢踢直言:「在家辦公第一天,時間概念變得很模糊。」但是這也意味著她的時間安排更加靈活,甚至錄著VLOG和粉絲們聊聊天就能把活幹了。

在新媒體公司工作的湯傑也表示,作為一名碼字工作者,在家辦公大幅度提升了她和同事的工作效率。安靜舒適、無人幹擾的工作環境很快調動起了她的靈感和專注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遠程辦公最直接的優點和福利就包括以下幾項:省去穿衣打扮和通勤的時間、根據具體工作情況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時間、以及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工作 (比如在床上工作) 。

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這種不拘地點、時間自由、直接對工作產出負責,遠程辦公的究極發展模式自 誕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自由、浪漫的工作模式。

智聯招聘的調研數據顯示,在這個特殊時期選擇在家辦公的行業佔比呈現很大的差異。 通信電子、網際網路行業選擇在家辦公的比例最高,超過30%,其次商業服務、文化傳媒和娛樂體育行業的在家辦公比例也超過25%。 而傳統行業的在家辦公比例則相對較低,佔比倒數的行業包括農林牧漁、汽車和房地產、建築業。

顯然,不同行業對遠程辦公的適合程度是不同的。在網上吐槽遠程辦公的網友,他們並非在吐槽遠程辦公的不可實施性,而是更多的集中在溝通效率和工作時間模糊這兩點上。

對於遠程辦公的溝通效率問題,在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工作的知乎用戶blindpirate給出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Blindpriate所在的公司從創始至今已經堅持了十年的全員遠程辦公 。他認為遠程辦公在技術上沒有問題,溝通效率的低下本質上是許多人缺少「一句話將一件事情說清楚「的溝通素質,對這種能力的忽視在遠程辦公的工作模式中顯露無疑。

歸根結底,還是效率問題。

於此,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另一種辦公對話方式——出差。服務數家世界五百強公司的企業差旅供應商Certify曾在一種調研中發現, 公司在差旅上每花費1美元,能夠得到9.5美元的營收增長和2.9美元的利潤增長 。

我們可以把這個數字理解為面對面交流的重要性,但這仍然在說明有效溝通的價值。

但同時,當一種技術手段成熟、甚至還能通過主動降噪提供高清電話會議的新辦公方式出現時,我們也應該給予它一定的機會。

美國學者尼基爾·薩瓦爾也在關於辦公室起源的著作《隔間》裡提到:從19世紀中期「辦事員+辦公室」模式出現、女性進入職場、各種新型辦公室理念萌生到現在,辦公室正在不斷進化。

他還表示,2020年,預計有50%的人都是自由職業者,他們不一定要坐在辦公室,也擁有很高的工作自由度和工作自主權——畢竟人都是追求自由和自主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小賀、柳湘、陳媛媛為化名)

作者 | 何書瑤、郭雅瓊

編輯 | 阿米、小唐

設計 | 張梓豪

相關焦點

  • 雲深互聯陳本峰:為什麼零信任是遠程辦公的未來趨勢?
    在此情況下,企業如何更安全的實現遠程辦公,是諸多企業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後疫情時代的到來,遠程辦公成為當下的主旋律。而零信任在解決遠程辦公的同時,避免了網絡攻擊對企業應用、數據資產造成的威脅,是企業解決遠程辦公的極好選擇。本文將針對於此給出詳細有力的解釋!
  • 遠程辦公如何管好團隊?領導推動、雙向信任、聚焦目標、用好工具
    對於這種遠程辦公的主要挑戰,在《趨勢與挑戰:遠程團隊創建與管理》一書中,作者伊萬諾夫這麼說:在虛擬網絡世界中抱著微觀管理管控方式是走不遠的。管理者必須確認,挑戰足以促使團隊成員離開舒適區,向未知領域進發。遠程團隊、扁平結構及自然管理在未來將成為標準,這能帶來更好、更快的結果。
  • 遠程辦公常態化,網絡安全迫在眉睫,「零信任安全」的風口到了嗎?
    多家提供遠程辦公軟體服務的企業向鈦媒體表達了對行業的樂觀,他們認為,雖然疫情之後遠程辦公的需求會回落,但人們在疫情期間形成的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的習慣會保留下來。不過,另一方面,在遠程辦公新趨勢的背後,全球範圍內接二連三暴露出來的網絡安全危機,也讓人們意識到網絡安全形式的嚴峻。
  • 26%的日本企業放棄遠程辦公、減少帶薪年假,因為遠程辦公=休假?
    信息安全和業務管理存在困難,特別是中小企業中員工身兼數職的情況,正成為日本企業放棄遠程辦公的主要原因。報導來源 / FNN Prime Online中文報導 / 日本網從放棄遠程辦公的比例來看,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但從「未曾實行過遠程辦公」的比例來看,明顯是中小企業多得多,一大原因是每個員工都「多功能化」。眾所周知,中小企業無法像大企業那樣細化內部分工,傾向於讓一個員工「身兼數職」。
  • 「雲棲大會」阿里雲發布遠程辦公零信任解決方案 ——身份將成為...
    「數智未來,全速重構」, 9 月 17 至 18 日,由阿里巴巴主辦的一年一度數字經濟風向標雲棲大會如約而至。9 月 18 日,在阿里雲技術重磅發布的現場,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雲智能安全總經理肖力正式發布阿里雲遠程辦公零信任解決方案。
  • 高兆明:信任危機的現代性解釋
    本文認為:日常生活世界根本性變革所造成的傳統斷裂、存在的孤獨以及制度性承諾的乏力,是現代化過程中信任危機的基本成因。  關鍵詞:信任危機/現代性/現代性解釋    信任危機是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經驗事實。
  • 疫情之下,遠程辦公風口來了?|pingcap|辦公軟體|黃東旭|釘釘|騰訊...
    不過,雖然阿里較早實踐了遠程辦公,以及這種模式大大節省了通勤時間和辦公場地等成本,但遠程辦公並沒有真正流行起來,核心還是在落地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我們一直都是採用在線辦公,從公司成立至今,已經實踐了將近5年時間」,PingCAP CTO 黃東旭告訴我們。PingCAP積攢的經驗,或許會對準備開啟遠程辦公的企業具有借鑑意義。
  • 遠程辦公之下,為何老闆總擔心你會偷懶?計件工資是怎麼來的?
    前段時間,國外很多網際網路高科技公司,例如微軟、推特等相繼宣布允許員工永久性遠程辦公,一時間將遠程辦公推上熱議話題,大家對遠程辦公的接受度也慢慢在提高。但遠程辦公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香,都被企業認可嗎?並不是,早在2013年,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宣布禁止員工遠程辦公。原因在於梅耶爾在檢查了公司的VPN日誌時發現,發現了遠程辦公人員的懶散狀態,有的員工甚至不登錄雅虎的VPN。意味著他們有的是在拿著雅虎的工資,但卻沒有從事與雅虎相關的工作。為此梅耶爾要求所有雅虎員工要就近的公司駐點辦公,不遵守規定的將被要求離職。
  • 未來十年,人人有望在家遠程辦公?
    那些反對遠程辦公的人則需要不斷改善工作環境或待遇。他們反對的藉口也不過是辦公室裡嚴肅的環境可以讓員工老老實實地工作,或者是說辦公室是主要的社交場所等等。 可能有些人很害怕變革,因為每一次的變革都是一場蛻變。
  • 遠程辦公火了 釘釘下載量超微信
    據證券日報,華為雲WeLink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2日當天有1.5萬企業新開通使用華為雲WeLink,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新開通企業數平均增長50%。同時,2月2日,當日會議總數就上漲到了8萬次。2月3日,新開戶企業數1.7萬,日環比增加13%;基於華為雲WeLink日會場次12萬次,日環比增加50%。
  • 遠程辦公成定局是無用之舉還是大勢所趨
    FACEBOOK總裁在今年曾發表過公開聲明,允許大部分員工在家遠程辦公到年底。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採用遠程辦公來進行有條不紊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之一。扎克伯格也表示,在未來的五年內,公司將有過半數的員工可以一直進行遠程辦公。傳統辦公模式和遠程辦公,企業該如何選擇?
  • 遠程辦公成定局是無用之舉還是大勢所趨?
    FACEBOOK總裁在今年曾發表過公開聲明,允許大部分員工在家遠程辦公到年底。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採用遠程辦公來進行有條不紊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之一。扎克伯格也表示,在未來的五年內,公司將有過半數的員工可以一直進行遠程辦公。傳統辦公模式和遠程辦公,企業該如何選擇?
  • 遠程辦公被加速 寫字樓市場短期承壓
    在網際網路公司做運營的李樂說,雖然公司一直使用釘釘作為辦公軟體,之前也時不時遠程辦公過,但這是第一次正式地長時間在家辦公,感覺還是不一樣。首先,早上九點得拍照打卡。「開工前兩天都穿睡衣,後來為了找到工作狀態,會專門換件襯衣。拍照一打卡,在家好像也多了點開工的氛圍」。
  • 美國社會缺乏相互信任,導致新冠疫情下的危機
    這門哈佛大學公開課的主講人。這門課程還做成了視頻,放在網上,一時間好評如潮。許多中國的高中生和大學生,乃至如我這樣的畢業多年的其他專業的學者,都曾認真學習過這門公開課。 按照我們的看法,無論是德國還是更為嚴格的澳大利亞,他們的標準真的已經夠松的了。整個8月份,德國每天平均感染人數超過1000人,中小學都已經開學。可是,示威者仍然認為防疫措施是小題大做,限制了自由,破壞了經濟。諸如德國這樣的情況,美國早在6月份就已經在多地爆發了遊行示威活動,他們紛紛要求重開經濟,反對嚴格的防疫措施。甚至有一些美國人還反對戴口罩,不願意保持6英尺的社交距離。
  • 【交通】巴黎公共運輸壓力大 盼公司每周安排一兩天遠程辦公
    巴黎7月7日電(魯佳)法國解封已近兩個月,員工逐漸返回辦公室,但在公共運輸系統不可能完全遵守人際距離規定。如果可以繼續推行遠程辦公,可以很好地解決尖峰時段擁堵問題。
  • 疫情期間在家線上遠程辦公利弊得失
    受到環境、設備、條件等影響,「溝通不暢」、「效率低」、「進度慢」等線上辦公的弊端在不斷凸顯。原是為更加有效地開展工作,但在此等形勢之下,卻徒增了不少不必要的工作量,總是感覺有些不便。一、溝通效率、質量差。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需要翻來覆去反覆多遍才能把信息傳遞到位。
  • 「遠程辦公」應該怎麼翻譯?並不是far work!
    對於在家辦公,我們一般可以說:1.work from home 在家辦公在家辦公,可以用work from home來表示,相反的,work from office則能表示在公司的辦公室裡工作。換成不同的地點,就能表示在不同的地點辦公。
  • 遠程辦公,就是為我們這種有活力的年輕人準備的
    公司天天催他追熱點、寫腳本,上司催甲方催粉絲也催,搞得他每天焦慮異常,鏡頭前相貌堂堂,鏡頭外車禍現場……所謂自由職業,搞不好一點都不自由。這種人前人後的割裂感,我自己是很懂的,當我義正言辭地對老闆說「策劃案我正在和對方溝通」,實際上搞不好剛剛起床,臉都還沒洗。當然,遠程辦公還是有不少爭議的,我們也不能代表所有人,遠程辦公也不是開個會那麼簡單。
  • 復工之後,遠程辦公的未來在哪裡?
    在家裡還是在辦公室?」2020年開年,遠程辦公受到了全行業的空前關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2月3日起,在「緩復工、少聚集」思想指導下,全國各地企業紛紛開展遠程辦公,在家辦公成為風潮。艾媒諮詢今年2月發布的遠程辦公報告數據顯示,今年新春期間,國內開展遠程辦公的企業超過1800萬家,遠程辦公人員超過3億人。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共有7億多工作人口。這意味著,有半數中國工作人口都參加了這場全民遠程辦公實驗。與此同時,包括騰訊會議、釘釘、飛書在內的一大批遠程辦公工具紛紛開放免費服務。
  • 蘇泊爾「質量門」引發國產不鏽鋼鍋信任危機
    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引發國產不鏽鋼鍋的信任危機。  蘇泊爾數十型號產品被指「不合格」引國產不鏽鋼鍋信任危機  近日,一直自詡「高品質」的炊具小家電企業蘇泊爾深陷「質量門」。  蘇泊爾「質量門」對國產鍋有殺傷力  近日,因查出市場上銷售的蘇泊爾產品的質量問題,哈爾濱市有關工商部門宣布對全市「問題」蘇泊爾不鏽鋼產品進行清剿,並勒令強制下架。哈市工商部門表示:「蘇泊爾旗下的200元以下不鏽鋼鍋具多為不合格產品。這些問題產品錳含量超標,鎳、鉻含量均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