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大詩人,詩仙太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說起詩文,那自然是「李杜文章在 ,光焰萬丈長」。但若論起誰唐代混得最好、名氣最大、地位最高,那就當真不好講了。雖然野史上記載著李白問題詩時讓楊貴妃磨墨,命 高力士脫靴,但最終還是沒被重用,給了點金子就打發回去了。杜甫就更慘了,雖做了幾次小官,卻鬱郁不得志,半生都在漂泊中,最後還落得個病死舟中(一說餓死)的結局。
要說這三人中,真的混得好的,當屬詩魔白居易了。他35歲當了翰林學士,38歲任京兆府戶部參軍,42歲做了太子左贊善大夫。中間雖也經歷官場沉浮,卻總算無病無災地混到了退休,活了75歲,這在當時也算是高壽了。說白居易混得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死後,剛即位5個月的唐宣宗李忱,專門為他寫了首追悼詩。在詩中,李忱把白居易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其中兩個字更是被爭議千年。
《吊白居易》
唐宣宗李忱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唐宣宗李忱尚文,對白居易尤為敬重,聽說他離世,痛心疾首,將白居易一生的功績都寫進這首詩,句句情真意切,令人動容。詩的大意是:你一生寫詩超過60年,突然就這樣走了,估計到了天上也能繼續做你的詩仙吧。造化無常,讓你你一生如浮雲漂泊不定。但你的詩文卻名聞天下,連孩童都會吟你的《長恨歌》,胡人也能唱《琵琶行》。你的文章人人皆知,每次想起你,我就傷懷不已。
首句「綴玉聯珠六十年」指出白居易寫了一輩子的詩,這句話說得確實是沒錯的,白樂天一生共寫了3000多首詩,除了宋代陸遊,史上沒幾個人比他更努力了。他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又朗朗上口,正如李忱詩中所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在當時他的詩就已經成為街頭巷尾人人都會的經典。
無論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的桃花,還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中的勁草,亦或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江水,他的詩總是這樣淺顯易懂,卻又蘊含深意。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作下前三把交椅。
李忱這首詩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最受後世爭議的就是第一句中「誰教冥路作詩仙」中的「詩仙」二字。世人都知道,李白號稱詩仙太白,他這個詩仙之名比白居易叫得早,也更被世人接受。李白的詩仙之名,是唐代另一知名詩人賀知章第一個叫的,當年李白獻上自己的名作《蜀道難》給賀老看,賀知章看罷,拍案叫絕,連連稱李白是天上下凡的神仙「謫仙人」,從此李白這仙之名就被叫了千年。
白居易被皇帝捧為詩仙,李白又是前輩也叫詩仙,在當時這就引來不小的爭議。不過爭議歸爭議,斯人已去,就算他們尚在,想必也不會計較這些。對於白居易,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