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基因 讓成渝變「成語」

2020-12-07 中國僑網

  點石成金、三川一域、寬「洪」大量……

  千年文化基因 讓成渝變「成語」

  寬「洪」大量、點石成金……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如今,這些成語有了新的解讀。

  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啟動「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成渝兩地的網紅景區手拉手前來自薦,成都寬窄巷子與重慶洪崖洞組團,「寬洪大量」組合被網友推上熱搜;四川博物院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共話巴蜀文物,「三川一域」的宣傳口號讓網友理解了成渝兩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8月2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官宣出道」,成渝兩大文博單位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

  四川重慶自古並稱巴蜀,兩地文化同根同源。從30多年前的四川文博人對重慶大足石刻的搶救性保護、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打下堅實基礎,到金沙和大足聯合舉辦《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成渝兩地在文博領域的合作變得愈發緊密。

  金石見證巴蜀虔誠信仰

  巴蜀文化,從岷山深處走來,穿越成都平原,跨過巴山疊嶂,匯入中華文明的浩瀚汪洋。我有天生的樂觀包容,你有骨子裡的執著堅韌,碰撞和融合中造就了風光壯麗、底蘊豐富的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位於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21世紀後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這裡出土了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石器和成噸的象牙。其中,金沙出土金器200餘件,是國內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三千多年前,生於斯長於斯的古蜀金沙人,披沙揀金,鑄造太陽神鳥金飾、黃金面具等聖物,託起對日月神靈的崇拜。除了耀眼的金,古蜀先民還收集美石,精雕細琢。遺址祭祀區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藝術作品,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基礎。

  一千餘年之後,兩地匠人通力合作,將石刻技藝發揮得爐火純青。從初唐至明清,金石撞擊之聲響徹重慶大足山崖,越千年而不絕。雕刻家們揮錘鑿石,5萬餘尊造像躍然崖壁之上,讓石壁成為了信仰的休憩所,空谷梵音至今迴響。特別是兩宋時期,儒、釋、道「三教」在大足相遇,經巴蜀人融會貫通,成就了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典範——大足石刻。

  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窟類遺產中,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

  大足石刻最大規模外展

  6月16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即將上演。

  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展覽將通過大足石刻研究院藏60餘件(套)宋代至明清石刻藝術精品,集中展示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石窟為代表的大足石刻造像,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審美藝術,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外展。屆時將有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坐像等多件重量級鎮館之寶亮相,還有數位化技術營造的沉浸式展廳。這樣一份誠意滿滿的「出道首秀」,值得期待。

  成渝文旅地標CP「真甜」

  四川和重慶,自古並稱巴蜀,是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兩顆耀眼的明珠。由於地緣相近,文化上同氣連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巴蜀文明,也讓成渝文旅地標組CP出道磕起來「真甜」。

  2018年9月,包括金沙遺址博物館在內的西南地區八家博物館曾聯合舉辦《盛筵——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展覽,以一場青銅器的盛筵,見證了巴蜀文化與西南其他文化蓬勃發展的歷程,顛覆了文獻記載裡「蠻夷之地」的說法。

  2020年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市文化和旅遊委共同籤署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物保護利用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合作協議,兩地將協同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與此同時,洪崖洞、寬窄巷子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重慶舉行。自此,重慶洪崖洞、成都寬窄巷子兩大城市地標級景區基於各自現有運營體系,在品牌聯播、市場營銷、產品互推和遊客導流等領域開啟深度合作。借著這股東風,「寬洪大量」CP隨即成為川渝兩地遊客心中的旅遊目的地。

  6月17日,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在重慶籤署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戰略合作協議,兩個大館堅持「巴蜀一家親」,強化「成渝一盤棋」發展理念,共同唱好成渝文化的「雙城記」,也形成了交口稱讚的「三川一域」CP。

  近年來,古蜀文明遺址的申遺進程備受關注。2006年,包括金沙遺址在內的「古蜀國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金沙遺址與大足石刻的籤約,讓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首次牽手。

  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告訴記者:「大足石刻已經申遺成功20餘年,無論是文物保護,還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都為古蜀文明遺址申遺提供了豐富經驗。」

  古蜀與大足,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在金沙相遇,向來館遊客展示成渝雙城文化之美。而成渝兩地暑期高鐵旅遊專列的開通,也讓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變得更加通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甘昕禕

相關焦點

  • 點石成金、「三川一域」、寬洪大量 千年基因讓成渝變成語
    封面新聞消息,寬「洪」大量、點石成金,如今這些成語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有了新的解讀。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啟動「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成渝兩地的網紅景區手拉手前來自薦,成都寬窄巷子與重慶洪崖洞組團,「寬洪大量」組合被網友拱上熱搜;四川博物院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共話巴蜀文物,「三川一域」的宣傳口號讓網友理解了成渝兩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 成渝古驛道 燦若星辰的千年人文大道
    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在這條成渝古驛道周圍,散落了不少像郭沫若一樣的「人文繁星」,他們為厚重的古驛道,增添了不少柔光。□本報記者 李婷 文/圖交融與碰撞千年古驛道上流淌著「巴蜀人文基因」  要問古驛道有多發達,一顆荔枝就能回答。
  • 未來的成都拍了拍你:九個成語解析已上新!
    未來的成都拍了拍你:九個成語解析已上新!各方向出行暢通無阻 公共設施和街道綠化大幅度提升 出門就是公園 資源配套齊全 文化娛樂與科技並重
  • 成渝千年CP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放在近1300年後的今天,李白一定是成渝經濟圈第一詩人。歲月,淬鍊,新生……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7月20日啟動的「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將一了「詩仙」李白的夙願,把川渝兩地的文化印記一網打盡。一步一景 成渝龍門陣硬是擺不完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評選活動,將以城市歷史文化、巴蜀文化、革命文化、抗戰文化、三峽文化、移民文化、長江生態文化以等為重點,創新打造一批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精品線路。
  • 成都國際詩歌周丨梁平:詩歌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文化符號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
  • 古巴蜀·新成渝·文化談①|周勇:千年巴蜀同根同源 形成文化共識...
    重慶和成都這對長江上遊的雙子星,曾孕育出彼此相通又各自璀璨的「巴」文化和「蜀」文化,從遠古到現在,相遇相知相守,進而融合為「巴蜀文化」一脈相承。千百年來,成渝兩地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互相交融、互相滲透,文化血脈生生不息。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巴山蜀水又將開啟怎樣的華彩畫卷?
  • 郎酒集團黨委書記李明政:詩酒千年文以載道,跳出自我感受成渝時代...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肖姍姍8月29日晚,由四川日報全媒體主辦,郎酒莊園承辦的「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會」將在瀘州古藺舉行。當天下午,來自重慶和成都共80多位詩人兵分多路,已陸續抵達活動地點郎酒莊園。
  • 郎酒集團黨委書記李明政:詩酒千年文以載道,跳出自我感受成渝時代脈搏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肖姍姍8月29日晚,由四川日報全媒體主辦,郎酒莊園承辦的「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會」將在瀘州古藺舉行。當天下午,來自重慶和成都共80多位詩人兵分多路,已陸續抵達活動地點郎酒莊園。屆時,阿來、梁平、張新泉、李鋼、傅天琳、華萬裡等老中青三代成渝詩人將匯聚於此,暢聊詩酒文化,共敘成渝之情。如此大規模地將成渝詩歌圈中的詩人匯聚一堂,在圈內實屬罕見。
  • 成渝兩地詩人「四世同堂」奏華章
    8月29日晚,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會在瀘州市古藺縣郎酒莊園拉開帷幕。80多位成渝雙城最具影響力的詩人齊聚一堂,多位朗誦家紛紛登臺,吟誦兩地經典詩作。著名作家阿來即興賦詩:「老酒洞中睡覺,酒糟風中飄香。」聚會以詩為名 兩地詩人四世同堂郎酒集團黨委書記李明政同樣是一位詩人。
  • 成渝兩地文化人聯手,發展推進成渝城市經濟圈文化圈建設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吳德玉成渝經濟圈,文化賦能經濟。7月28日,成渝兩地文化人聯手,為發展推進成渝城市經濟圈文化圈建設做了件大事——成都品牌文化促進會第一次會員大會舉行,川渝兩地文化人齊聚一堂。大會選舉出梁平為會長,尚仲敏擔任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為鄧翔、李亞偉、彭毅,秘書長由於曾鈺欽擔任。成都市文聯主席、成都文化品牌促進會會長梁平說:「成都是一個具有非凡文化品牌號召力的城市。文化和文藝已經是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標籤之一。
  • 重走成渝古驛道|風雨上龍泉 花重錦官城 古驛千年何處覓 蓉城今朝...
    從龍泉山至成都的成渝古驛道是歷史上成渝兩地經濟交流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通道,沿途不但匯集了東大路上的商旅文化,留下了傳承千年的歷史遺蹟,也見證了革命烈士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翻越龍泉山,便入錦官城。這一路重走成渝古驛道之旅,由此畫上句點。
  • 成語部落講壇 大雅成語 承繼少年
    全國知名成語文化專家、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主任,國家級精品課大學美育負責人、成語文化研究院(又稱「成語部落」)學術執行院長王德巖老師為全國成語大賽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少年選手們,帶來一場精妙絕倫的成語講堂。
  • 成渝日新月異變化激發詩人創作靈感
    作為目前國內最高規格的詩歌藝術盛會,此次活動,匯聚了國內一大批知名詩人,齊聚成渝。《詩刊》主編李少君說,這次活動,在推進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以這樣的方式舉辦,可以大力推進兩地文化建設聯動。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文化建設重要性日益提升,成渝兩地不僅在經濟建設上可以走在前列,在文化建設上同樣也可以走在前列。
  • 重慶三研會代表團考察3536遺址:打造「成渝三線文化走廊」
    撰文|鄧龍  射洪地處成渝經濟圈的中間節點,屬川中地區,地理區位相當重要。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在射洪安排布置了20多個三線基建項目,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所建的三廠(3533、3536、3537)和國家棉花倉庫(312庫)以及東風電站、棉紡織廠等6個重點項目,投資額達800多萬元。
  • 以詩的名義 成渝兩地80餘位詩人大集合
    昨日(8月29日)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來的首個「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暨郎酒莊園之夜詩歌朗誦會活動,在瀘州市古藺縣郎酒莊園拉開帷幕,來自成都、重慶的80餘位詩人、評論家、朗誦藝術家激情登臺朗誦經典詩作。
  • 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川大教授王小紅:峨眉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
    8月5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小紅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談及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這位從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的學者,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笑言成渝兩地的文化同宗同源,盛產CP,其中峨眉山和三峽是被李白、杜甫都蓋過章的「山水CP」。
  • 大熱文化節目「成語天下」領略文化韻味 詮釋成語魅力
    千年古地打響終極一戰,傳統文化迸發璀璨之光  全力推廣傳統文化是《成語天下》的初衷,節目最後一戰在千年成語之都邯鄲舉行,立足於傳承之地,帶領觀眾領略這座城市的文化韻味比賽間隙,節目組開啟試說新語、方言成語等全民性活動,三位嘉賓老師也參與其中,《成語天下》真正的將成語文化推廣普及到人民大眾。這場收官之戰更是受到大眾矚目,千萬觀眾翹首以待,這一期節目又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體驗呢?
  • 成渝雙城志:文化同源⑪| 重大校長張宗益:成渝有完整的高校系統...
    成渝雙城志:文化同源⑪| 重大校長張宗益:成渝有完整的高校系統 兩地高校聯盟吹響「集結號」 城市孕育大學,大學滋養城市。
  • 「千年齊文化」臨淄成語典故我來講—「覆水難收」
    千百年歲月流轉軋出一道道歷史痕跡我們順著這些痕跡尋找璀璨文明的根源▼▼千年齊文化濃縮成一個個成語故事,流轉於匆匆歲月長河。臨淄人講臨淄成語典故,臨淄成語典故滋養一代代臨淄人。臨淄區文化和旅遊局、臨淄區融媒體中心、臨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推出——臨淄成語典故我來講,齊國歷史文明聽我說。
  • 西華大學教師受邀參加「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
    」「成渝詩歌的現代性和當代性介入」「成渝兩地青年詩人寫作探討」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主辦方以詩歌這個最能撥動人心弦的文學載體,推出「成渝雙城詩歌大展」,為「巴蜀文化」這棵大樹的枝繁葉茂、成渝兩地的文學創作與交流按下快進鍵。王學東教授主持「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第二場論壇《成渝詩歌的現代性和當代性介入》在活動前,王學東教授為「成渝雙城詩歌大展」撰寫了專門評論文章《巴蜀一脈相傳 成渝一代詩風——簡論「成渝雙城詩歌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