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林風眠》開機儀式2014年2月26日在廣東省梅州市林風眠故居舉行.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中國日報網、藝術中國、北京青年報、美術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2020年是林風眠誕辰120周年。
1900年11月22日,中國美術學院首任校長林風眠先生出生於廣東梅州。林風眠是享譽世界的現代藝術大師,是東西方藝術融合貫通的偉大創新者;他在西子湖畔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堅持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辦學精神,是我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者。幾度風雨變遷在他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的人生映襯著一個民族百年文化的尋覓和磨難,但他的藝術仿佛孤行於這一切之外,他吸取民族文化的養料,傳承東方藝術的理想,創造出一個清新雋遠的詩性世界。他的弟子吳冠中先生曾言:「從東方向西方看,從西方向東方看,都有可以看到屹立的林風眠!」
為弘揚中國美術學院代代傳承的學術脈絡,堅定文化自信,表達對林風眠的紀念,中國美術學院、梅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於11月22日在梅州聯合主辦紀念林風眠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紀念活動包括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林風眠紀念館落成揭幕儀式、「世紀風眠——林風眠畫傳展暨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獎學金」獲獎作品展」等。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羅娟,浙江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梅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在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大會由梅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主持。
出席紀念活動的還有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湖北美術學院院長許奮,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緒,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段勝峰等藝術院校領導,梅州市政協主席陳建青,市委副書記王慶利,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曉暉,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春明等梅州市、區縣領導,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廣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王永等廣東文藝界嘉賓,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伉儷等林風眠家屬及摯友代表,林風眠學生後人代表,有關專家學者,楊奇瑞、班陵生、花俊、陳宏慶、徐默等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世紀風眠」藝術工程創作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等500餘人。
高世名在紀念大會上指出,林風眠先生是中國美術學院的首任校長,但他的影響和價值不限於中國美院,今天的八大美院,處處都有林先生的學術血脈傳承。林先生是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的奠基者,開創了我國藝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先河。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林先生更是舉足輕重的一代宗師。這不僅是由於他別開生面的個人創作,更是因為他在東西方文化碰撞激蕩的大變局中,開闢出了一條中西會通、藝理貫通的藝術道路。林風眠執掌國立藝術院期間,創辦「藝術運動社」,形成了一個囊括全國精英的藝術群體,擲地有聲地發出「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東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宣言。這種主張、這種精神,是中國現代藝術的華彩樂章,對20世紀中國藝術史和教育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春》 林風眠
中國畫 1980年代 68cmx68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高世名代表全體美院師生及藝術後學致謝梅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民對林風眠等梅州籍藝術先輩的研究與挖掘。他表示,除林風眠先生之外,藝術運動社的骨幹成員中,有十餘位是梅州人,如林文錚、李金髮、劉既漂、李超士、李樹化等諸位先賢。百年前,是這樣一群梅州少年,從這裡出發,東尋西覓,上下求索,於民族危難之際、在新文化的激蕩風雲中高高舉起藝術運動的旗幟,為中國現代藝術史和教育史開天闢地。一個世紀以來,林風眠和他的追隨者們,以一種全新的視野、開放的胸襟,在東西方藝術的碰撞與對話中「創造時代藝術」,為中華優秀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開了一個嶄新的格局。我們所謂的「林風眠之路」,就是這樣一條民族藝術的自主創新之路。
高世名強調,適逢林風眠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我們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我們都是民族文藝復興道路上的同行者,都是這條林風眠之路上的同道人。我們要抖擻精神,「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創造出無愧於新時代的新藝術,繼承林先生的遺志,接過林先生的旗幟——「把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重新建築!」
羅娟高度評價了林風眠先生的豐功偉績。她說,我們紀念林風眠先生,就是要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就是要大膽吸收外來優秀文明成果,讓林風眠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術事業不斷發展的源泉動力。
陳敏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感謝肖峰、許江、高世名等中國美術學院歷代校長一直以來對弘揚林風眠美育思想、藝術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他希望在中國美術學院的幫助下,把先生的藝術思想與藝術精神衍播四海、發揚光大,將西陽鎮發展成製造美的藝術小鎮,將梅州打造成具有藝術氣息、文化品位的高雅城市。
汪一洋指出,梅州要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在中國美術學院的支持下,更好地發揮藝術力量,並將其變為文化資源,弘揚大師精神,打響林風眠藝術文化品牌,豐富和活化名人資源,促進鄉村振興,講好梅州故事,廣東故事,增強文化軟實力。
紀念大會上,韓緒代表中國美術學院與梅州市政府籤訂深化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書。校地雙方將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弘揚林風眠藝術精神,從實施社會美育工程、助推產業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傳承發展林風眠藝術精神等六個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搭建一個立德樹人、實踐育人的社會美育平臺,努力把中國美術學院專業人才優勢與梅州地方教育建設需求結合起來,服務鄉村振興,推動梅州文化名城建設。今年12月起,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的師生團隊將走進梅州多所中小學,開啟主題為「誰是林風眠?」的120堂巡迴美育課。籤訂儀式後,學校向梅州捐贈了《國美之路大典》。
紀念大會還舉行了嘉應學院林風眠美術學院和梅州市林風眠藝術基金會揭牌儀式。
22日上午舉行了林風眠紀念館落成揭幕儀式。為緬懷先生偉大成就,弘揚大師藝術精神,中國美術學院與梅州市委市政府合作,建成集客家特色與江南風格、傳統技法和現代工藝於一體,紀念性和日常性相融匯的林風眠紀念館,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全方位展示林風眠先生生平、藝術成就與貢獻的專題紀念館。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為紀念館題寫館名。
羅娟、高世名、陳敏、汪一洋、張愛軍、蔡磊砢共同為林風眠紀念館揭幕。紀念館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主體分上下兩層,通過陳列畫作、圖片、傳記等方式,全方位展現林風眠先生在梅州、歐洲、北京、杭州、上海、香港等地各個時期的事跡、藝術成就,系統呈現先生勤學追藝、孤山十年、獨立探索、痛離教職、破繭成蝶的傳奇一生。紀念館的落成與使用將對深化林風眠藝術研究、傳承弘揚林風眠的藝術精神和藝術教育思想將起到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會後,與會嘉賓參觀了「世紀風眠——林風眠畫傳展暨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獎學金」獲獎作品展」。作為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展覽旨在紀念林風眠先生誕辰120周年,弘揚林風眠先生的藝術精神,促進新時代我國美術事業全面發展。展覽共展出作品74件,其中林風眠畫傳作品41件,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大型雕塑《烽火藝程-沅陵會師》1件,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獎學金」獲獎作品32件,均為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創作的精品力作。展覽於11月22日在梅州世界客商中心一樓展廳正式開展,展期至2021年1月3日結束。
紀念活動期間,與會嘉賓觀看了大型客家山歌音樂劇《林風眠》。該劇是梅州為紀念林風眠誕辰120周年而創作的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全劇展示了林風眠輾轉漂泊的一生,以及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和在藝術領域上的獨特造詣等,全面展現了林風眠的傳奇人生和卓越成就。
高世名一行還考察了林風眠美術館選址,聽取了規劃設計匯報,並執鏟培土。該館預計於2023年建成,將成為弘揚林風眠藝術精神、推動文化藝術產業化發展,集策展、研究、創作、培訓、文化旅遊、藝術交流於一體的文化新地標。
世紀風眠作品(部分)
《國立藝術院開學典禮》 許江 孫景剛 鄔大勇
油畫 420cm×800cm
《林風眠與齊白石》 楊奇瑞
雕塑 高約200cm
《北京藝術大會》 花俊
中國畫 200cm×400cm
《林風眠與師生在西遷途中》 何紅舟
油畫 200cm×200cm
《夜畫》 尉曉榕 林皖
中國畫 200cm×200cm
《在杭州玉泉作畫》 徐默
中國畫 136.5cm×233cm
《林風眠與關良欣賞戲曲藝術》 王贊
中國畫 178.5cm×240cm
《夜間毀畫》 吳憲生
中國畫 192.5cm×200cm
《林風眠在巴黎舉辦畫展》 陳宏慶
油畫 200cm×400cm
《林風眠為母校題詞》 杜滋齡
中國畫 200cm×200cm
林風眠獎學金金獎作品(部分)
《木石有情》 王鵬
中國畫 2020年 190x290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斯特拉斯堡的相遇》 詹宇斌
油畫 2019年 200x195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南方的下午》 郭榮達
油畫 2019年 235x185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願景》 劉蔚
油畫 2019年 130x170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背影回望》 王憶梅
油畫 2015年 165x200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中國遠徵軍》 單飛達
油畫 2014年 200cmx295cm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文章來源 | 中國美術學院
聲明 | 文章和圖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已標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即作處理。
《百年巨匠——林風眠》攝製組採訪中國美術學院原校長肖峰
《百年巨匠——林風眠》攝製組採訪美術理論家邵大箴
監製 | 衎堂 燕辰
責任編輯 | 大白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10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