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政府建專班 送服務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西安高新區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政府建專班 登門送服務

「克服疫情影響,為企業復工復產『跑腿』,就是在為高新區企業經濟社會發展『跑腿』,對此我們招聘工作組的成員都感到自豪。」西安高新區幹部王經緯說道。

到3月6日,作為西安高新區用工大戶,比亞迪生產線已經滿負荷運轉了整整兩天,其他重點企業的各大工廠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為西安高新區帶回了久違的活力。

春節過後,企業復工復產成為工作重點,但用工問題解決不了,復工復產就無從談起。為了解決企業用工難題,西安高新區成立重點企業招工復工工作專班,負責區內重點企業技術工人的招聘工作。

對招聘工作組而言,最大的難題是如何順利將大量務工人員接回西安高新區。但在出發之前,沒有人知道答案。

2月19日晚,招聘工作組從西安出發,前往鹹陽、渭南、銅川三地「探路」,在各地所設的疫情防控卡口詳細掌握出入所需條件及證明材料,回到西安後,立即對接相關部門,辦理通行所需證明。據介紹,途中他們總共經歷了8次測溫,抵達銅川後被勸返,在富平與當地工作人員反覆溝通後才被放行。

2月20日下午,拿到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蓋過章的疫情期間通行證明後,招聘工作組再次前往寶雞市,為區內企業招工。當天連夜返回西安後,工作組於次日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四川省廣元市,和廣元市人社局、就業局就向高新區輸送務工人員進行洽談。

2月24日晚,來自廣元市的26名務工人員乘坐專車趕赴西安,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的警車在鄠邑區收費站等待迎接,並將他們一路護送至企業安排的住宿點。

據了解,在將人員接回西安之前,工作組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出發之前,他們要多渠道發布招聘信息,擴大招聘信息的覆蓋面,還要與勞務輸出地疫情防控指揮部保持溝通聯繫,確認相關人員活動軌跡和健康狀況,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西安高新區才會派車接人。返回途中,招聘工作組要與沿途各地溝通,促請各個卡口放行。返回之後,招聘工作組還要與企業及核酸檢測機構聯繫,對返崗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並對其妥善安置。這一套流程走下來,通常需要四五天時間。

半個月內,西安高新區先後派出30多個招聘工作組及50輛大巴,奔赴鹹陽、渭南、寶雞以及四川等地,通過一道道關卡,接回5000多名外地務工人員,極大緩解了區內企業用工難題。

為了進一步拓寬招工渠道,招聘工作組在四處奔波的同時,還在積極對接甘肅、雲南、山西、內蒙古等勞務輸出省份,並與甘肅省勞務辦,四川省廣元市就業局、達州市就業辦等達成人才引進輸入協議。廣元市就業部門更是被高新區的誠意和效率打動,在3天之內就跨省輸送了兩批務工人員。甘肅省蘭州市、平涼市也及時行動,為高新區輸送當地勞動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招聘工作組的努力下,西安高新區企業返崗人數從每天55人到後來的每天400多人,再到3月2日最高峰的826人。3月3日,區內重點企業用工缺口全部補齊。在用工難題解決之後,來自企業的好消息也是一個接著一個:3月3日,施耐德電氣西安工廠復工率達到100%,穩步進入正常運營生產軌道;3月4日,比亞迪公司用工缺口全部補齊,各大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產能已經恢復到疫前水平;法士特復工滿產,並獲國外1500臺變速器大訂單……

相關焦點

  • 設身處地為企業排憂解難——記高新區親商助企專員蘭樞靈
    在高新區開展親商助企活動中,來自高新區城市客廳建設管理辦公室的蘭樞靈被派駐庫柏西安熔斷器有限公司、大金機電設備(西安)有限公司、陝西鴻業天成建材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入駐企業以來,他迅速轉變角色,熟悉相關政策文件,認真學習相關業務知識,用心親商。
  • 西安企業啟動線上工資協商 破解用工新難題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破解用工新難題 西安企業啟動線上工資協商開工——訂單銳減,成本增加,同時存在「騎手」召回難的問題;不開工——顧客流失,「騎手」流失,還須面對企業品牌影響受損的風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擺在陝西秦晉櫟邑網絡科技公司及其眾多「騎手」面前的「兩難」,其實是很多服務類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位於西安的秦晉櫟邑公司主營業務為餐飲配送和電商平臺運營等,同時還兼營「餓了麼」西安閻良站的日常業務。「我們絕對有誠意讓利員工。」公司總經理張磊心中的擔憂是,到底怎樣做才合適?
  • 永春蓬壺:鎮村幹部當起「媒婆」 搭橋解決用工難題
    東南網2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葉國強)在防控疫情形勢下,永春縣蓬壺鎮的企業普遍面臨用工荒的難題。為了解決企業用工難題,鎮村幹部當起了「媒婆」,動員部分村民重新擇業,引導企業招聘並推薦符合條件的本地工人。
  • 西安高新區:組合拳提升硬科技(高新區看創新④)
    「為解決科研人員創業的融資難題,我們成立了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基金;為幫助科研人員向企業家轉型,我們設立了創業培訓、政策諮詢、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科技創業服務項目。」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說。楊小君告訴記者,公司的高管幾乎都參加過中科創星的定製化課程「硬科技創業培訓營」,課程針對性強,直擊創業痛點。通過培訓,大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 南京農行走進江寧高新區 助力科技企業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
    政策助力,推動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科創型中小企業多數處在創業階段,缺少優質抵押物,也缺少優異的歷史銷售業績,融資難融資貴成為這類企業亟需解決的難題「當前,南京江寧高新區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眾多科技企業的發展急需通過金融助力,加快將創新成果轉化形成現實生產力。」南京江寧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富表示,此次銀企對接活動真正體現了打通服務科技企業的「最後一公裡」的要求。
  • 西安高新區:組合拳提升硬科技(高新區看創新④)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為解決科研人員創業的融資難題,我們成立了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基金;為幫助科研人員向企業家轉型,我們設立了創業培訓、政策諮詢、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科技創業服務項目。」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說。楊小君告訴記者,公司的高管幾乎都參加過中科創星的定製化課程「硬科技創業培訓營」,課程針對性強,直擊創業痛點。通過培訓,大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 聚焦「三聯六助」 越地女兒用心用情「三服務」
    「三服務」送政策 解難題送服務 送溫暖用暖暖「微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心用情 發揮娘家人所能鄉村振興的需求 我們來助!市婦聯還利用「紹興女性」微信宣傳平臺連續推出7期「越地女兒」擷英助創助農系列農產品「線上購」,推介鄉村巾幗創業成果產品,助力農產品銷售。 企業用工的難題 我們來幫!
  • 建設銀行創新「民工惠」解決方案 助力解決欠薪難題
    建行「民工惠」業務以科技賦能、數據驅動,聯接政府部門、業主、總包、勞務公司、農民工和用工管理平合,打造農民工服務平臺,確保向農民工提供精準服務:   第一,以區塊鏈技術搭橋建渠,運用大數據分析及模型測算,為勞務公司提供專項融資款解決農民工工資發放資金來源,修渠引水,解決了源頭水量大的問題。
  • 西安高新區如何打造硬科技?看記者實地採訪
    中科創星是西安高新區內成立的首個硬科技孵化平臺,旨在助力實驗室裡的技術成果產業化。「為解決科研人員創業的融資難題,我們成立了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基金;為幫助科研人員向企業家轉型,我們設立了創業培訓、政策諮詢、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科技創業服務項目。」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說。
  • 嘉馳國際戰略併購上海百強靈活用工服務機構今天企業
    2019年12月30日,以科技數據驅動的人力資源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嘉馳國際宣布戰略併購上海市百強靈活用工服務機構今天企業,彰顯了嘉馳國際在靈活用工領域布局的決心。
  • 做好要素保障,解決企業難題 山東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原標題:做好要素保障,解決企業難題 山東外資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復工復產,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是科學戰「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山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分類施策幫扶,多措並舉應對疫情衝擊,大大提振了在魯外企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
  • 長春市二道區:全方位服務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保企業就是保發展,穩企業就是穩民生。今年以來,二道區以「服務企業」為核心,努力扮好「服務者」與「管理者」的雙重角色,全力打造全方位助企服務模式,通過高質高效的服務,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正是由於二道區政府的精準服務,得以幫助名格文儀家具重獲新生。而在今年年初,名格文儀家具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個例,資金問題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首要難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二道區給出了新解答。
  • ...當好企業「店小二」——江北區人社局開展用工政策宣講沙龍活動
    「我們希望能解決用工難題,了解用工相關政策法規。」「希望出臺相關政策保障項目建設。」「目前有沒有新的更靈活的用工方式?」……近日,江北區人社局在遠洲大酒店舉辦的主題為「加入我們—人社助力惠企共進」的人社政策培訓沙龍上,來自轄區內的40餘家企業們紛紛說出目前面臨的困難。
  • 長沙高新區送「禮」 溫暖企業心
    11月1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 調研中國通號長沙產業園。段欣妤 攝在航天環宇,周慶年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情況。段欣妤 攝    深秋麓谷,暖意融融。2018年11月1日,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先後來到中國通號長沙產業園、湖南航天環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千人幫千企百日大行動」幫扶活動,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 「三服務」春風送暖|區婦聯開展「三聯六助」持續助力復工復產
    奇士旅遊用品有限公司經當地政府審批後已於2月26日復工,目前僅有20多名工人到崗,個別外地返金工人完成了隔離期後再上崗,目前該企業員工到崗復工率不足50%。郭凌燕主席等仔細詢問並查看該企業復工後釆取的防疫的保障措施,做出了具體指導。由於年前的訂單還有部分未完成,企業主計劃近日派大巴車赴外省專車接工人回企業復工,希望能為加工製造提速。
  • 今天人民日報關注西安高新區
    中科創星是西安高新區內成立的首個硬科技孵化平臺,旨在助力實驗室裡的技術成果產業化。「為解決科研人員創業的融資難題,我們成立了專注硬科技投資的基金;為幫助科研人員向企業家轉型,我們設立了創業培訓、政策諮詢、融資服務等一系列科技創業服務項目。」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李浩說。
  • 西安高新區草堂基地復工復產企業已達22家
    2月18日下午,西安楊森製藥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說: 「這次西安高新區草堂基地全程打開『方便門』,幫助我們第一時間拿到復工復產審批書,我們一定會認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儘快恢復產能,守好『安全門』。」
  • 寧波高新區企業採用遠程辦公內洽外聯解難題
    高新區吉正進出口公司辦公室周主任在電話裡急得抓狂。公司楊兆林總經理當即指令:馬上組織微信視頻會議!  像這家公司一樣,在非常時期為了保持內部運營基本有序,採取遠程辦公方式解決現實難題的情況,目前在高新區大小企業裡非常普遍。
  • 河北省南和縣人社局創新用工形式巧解用工難題
    河北省南和縣人社局創新用工形式,巧解用工難題——共享員工為復工復產添動力拿起電話,為客戶介紹產品,進行多輪有效互動,客戶發來回復,如此工作,對於30歲的李菲來說是個新鮮體驗為緩解用工難題,推動供需平衡、緩解企業壓力,南和縣人社局創新推出「共享員工」模式,拉近人力過剩企業和人力緊缺企業距離,推進勞動力資源快速、精準流通,通過企業間員工短期借用和錯峰調配,實現企業互利共贏。「員工『跨界』支援,企業『借兵』救場。
  • 政府服務是否到位本溪高新區請企業來評議
    坐落於本溪高新區標準化廠房2號樓的本溪老胡記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鐵嶺籍的企業,目前每天有16個品種3000貼膏藥投放市場。「企業只需埋頭管理好生產、銷售,題外之事區裡全部包辦了。」公司經理費洪英說道。目前這個標準化廠房園區內共有8家企業落戶,他們都是被這裡完備的配套設施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