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品味茶文化》水系列介紹的是淄博柳泉,它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許多人並不太了解柳泉,但在當地可是名聲卓著,它有著濃厚文化氣息,可以說是文以泉生,泉以文傳,它的盛名與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有關。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至今在故裡淄博蒲家莊仍保留有蒲松齡的故居和墓園,還有一處就是柳泉。
柳泉的泉口大約有一米見方,四周鋪有一圈條石。在它外面是用青石鋪的一個平臺,並有花牆護欄。泉邊樹立石碑,上書「柳泉」兩字,是1979年當代文學大家沈雁冰先生題寫的。在柳泉東南角,還有蒲松齡墓,墓前立有石碑,上面刻有《柳泉蒲先生墓表》,是清雍正三年張元所寫的,還有當代文學家矛盾題寫的墓志銘。當代文學大家郭沫若、老舍、吳作人等也都先後專程來參觀過蒲松齡墓和柳泉古井。
柳泉舊時正好地處大道之旁,又是山谷轉彎處,是山泉水匯集之地。據考,柳泉本是一處天然自流泉水,古人為了不讓其流散,才砌石為景。清代蒲松齡在世時,柳泉早已出名。當時,泉水深丈餘,即使大旱之年,泉水仍湧流不息,於是,當地村民稱柳泉為滿井,又因當時滿井旁邊有一株兩人合抱的柳樹,長的枝葉繁茂,後人又在泉旁加種了數十株柳樹,在泉水的滋潤下,長得鬱鬱蔥蔥,垂柳拂面,於是改滿井為柳泉,蒲松齡也自號為柳泉居士。
柳泉旁還建有一座茅亭,過去亭旁的大道,是通往省城的必經之路。據傳,當年蒲松齡不滿社會,又無意仕途,便致力於撰寫《聊齋志異》,為此在茅亭內,準備好桌椅,並親自用柳泉的水沏香茗,招待過往行人,並請過路行人,講述各地風情和新奇鬼怪故事,如此二十多年,終於寫成《聊齋志異》,成為後世不朽之作。
柳泉相映的則是位於蒲家莊的蒲松齡故居。它青磚黑瓦,坐北朝南,分前後兩進,西有側院。院內有山石水池,名珍樹種,現改為紀念館。室內有蒲松齡74歲時的畫像,其上有蒲松齡的親筆題詞。畫像兩旁,一對楹聯上書「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是當代文學家郭沫若所題,室內還有當年蒲松齡用過的桌椅、床和硯臺,以及他編撰《聊齋志異》的手跡。蒲松齡紀念館和蒲松齡墓,其實就是柳泉井的延伸,也是茶文化的一處重要歷史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