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市區的各大公園廣場、街道辦事處文化站、社區活動中心等處,都會響起節奏歡快的樂曲,吸引來許多來此晨練的居民。這些群眾自發組織的文化娛樂活動在昆區的大街小巷裡比比皆是,歌者舞者精神煥發,觀者聽者笑逐顏開。近幾年,昆區基層群眾文藝團隊不斷增多,成立了藝術團、合唱團、民樂隊、京劇隊、舞蹈隊、健身隊、秧歌隊、腰鼓隊等星級隊伍300支,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區群眾參與健身活動及社區文藝演出等各類文藝表演的積極性,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不斷創新,活動內容日益豐富,使轄區內群眾文化活動空前活躍。百餘支星級文藝團隊引領群眾文化生活。
每逢周二、三、五的早晨,昆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都能聽到高亢明亮的二胡,揚琴、鑼、鐃等一併響起,《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地道戰之歌》等樂章奏響,這些快樂的老年民樂發燒友,就吹拉彈唱起來。
這是昆區文化館民樂隊在文化館的活動室上課,民樂隊的成立帶動了一批民樂愛好者的加入,目前它正積極參評一星級群眾文藝團隊,團隊有成員40餘人,多是退休教師、退休文化工作者以及企業工人,團隊整體素質較高。目前,昆區文化館組建有崑崙舞蹈團、軍鼓隊、民樂隊、君蘭藝術團等多支館辦文藝團隊,館內各項免費文化活動紮實開展,目前館內免費開放課已達18類26項,每天參與人數500多人次;來館活動的業餘文藝團隊多了起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愈加豐富。在這些業餘文藝隊伍的發動並帶動下,群眾參與健身活動、社區文藝演出等各類文藝表演的熱情高漲。
每到工作日,文化館五樓舞蹈廳,崑崙舞蹈團的團員們,跟著音樂的節拍跳起了優美動人的民族舞,成為昆區文化館的一道獨特風景;崑崙舞蹈團成立於2000年,由國家一級舞蹈家自治區舞蹈協會趙殿生老師親自指導,所創編的作品多次獲國家自治區級獎項;崑崙合唱團的嘹亮歌聲,在乾淨整潔的合唱音樂培訓教室唱響;昆區文化館君蘭藝術團的中老年社區健身培訓班,令他們的老年生活充滿活力;文化館軍鼓隊、莫尼烏拉蒙古族藝術團(目前是包頭市四星級團隊)等星級團隊,熱情演繹民族風情歌舞……他們還送戲下鄉,把歡樂送到基層。
群眾可免費使用公共文化場所
細心的群眾可以觀察到,昆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幾乎每個月都有一臺晚會上演,小到京劇、廣場舞比賽,大到節慶晚會,雖沒有足夠華麗的舞臺背景,也沒有耀眼的明星陣容,每場演出的主角都是普通文藝工作者和來自身邊的社區居民,但每臺晚會,都會吸引無數觀眾前來觀看,臺下臺上,熱熱鬧鬧。
區文化館(站)積極履行職能,每年舉辦各類藝術展覽,舉辦群眾文藝骨幹、舞蹈、業餘文藝創作等各種培訓班,並逐步形成制度化、規範化。按國家、省文化部門的要求,目前,我區文化館(站)已全面實現免費開放,為大家參加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便利服務。
文化館及街鎮的星級團隊還定期到基層的業餘文藝團隊所在社區、村鎮進行專業的藝術指導,切實提高他們的藝術表演水平及舞臺表演能力,為文藝人才匱乏的社區、村鎮培養更多的文藝骨幹。
培養群眾「文化能人」
基礎設施的完善、人才培訓制度的建立,極大激發了群眾的文化創造力,也讓昆區文化品牌越擦越亮。一社區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
如今,昆區各街鎮、社區都有一個叫得響的文化品牌。在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的滋養下,一批「文化能人」脫穎而出,帶領著群眾文藝團隊,走出社區、走出昆區,將具有濃鬱地區特色的群眾文化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揚光大。
「今年,我們要多培養幾個團隊骨幹,發展更多的優秀團員,多排點精品節目,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和場地刻苦排練,儘量多參加幾個大型比賽,爭取年底能多拿幾個大獎」文化館君蘭藝術團負責人李君說道。李君老師帶領的君蘭藝術團是三星級群眾文藝團隊,從2013年我區示範性基層群眾文藝團隊評選工作的開始,李君老師就帶領團隊積極參加評選,從評選材料的準備,到迎接實地驗收,一步一個腳印地從最開始的一星級團隊評到了現在的三星級文藝團隊。今年,她們又通過充分的前期準備參加了四星級文藝團隊的評選,相信在全體團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迎來好消息。
在我區基層的業餘文藝團隊中還有很多像李君老師這樣的「文化能人」,他們在退休後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自發組織群眾參與各類文化活動,在發揮自身餘熱的同時,豐富了身邊群眾的文化生活,傳遞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