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經典之光閱讀系列

2020-12-16 濮陽百曉生
身無所累,心向自由

自國慶節開始閱讀這本期待已久的著作,斷斷續續已經兩個月有餘,一是確有些想說的話,有深刻的感悟想要記錄下來。另一個也是因為閱讀,擔心自己久不動筆,腦子久不運轉,便似一潭死水缺少源頭補給,不久便臭而腐敗;一扇門窗久未開啟,它的樞紐也少不了困頓與腐爛;一枚夜光明珠,若久而未有人摩挲把玩則終將使那珠光寶氣暗淡消融。

閱讀經典似乎便有這些作用,你開始以為是消磨自己的時間而拾起這本書,但先期的那種困頓之後,你便會得到經典作品對你精神的幫助。那便是防止自己迂腐變質的「源頭活水」,是經常打開你心靈之窗,讓自然、真理、陽光進入心田的手;使你所堅守的人倫道德、孝悌之道,追求真理、重塑心靈的明珠在它的涵養下愈發堅定,愈發強大。

怎樣讀《瓦爾登湖》?怎樣理解梭羅在此地的生活?現在來看,我們不必太過追趕時光的腳步,按部就班,每天幾頁,十幾頁即可、從他描寫自己的不害怕孤獨,寫到他並非苦行僧似的幽居一處原始森林而斷絕一切社交活動。他有附近的訪客,也去與附近的居民們交流,他自建的木房子內無重要財物,甚至訪客動了他書桌上的書本也毫不在意;他寫到瓦爾登湖與周圍湖泊的連通關係,比較與白湖、福克斯湖等湖泊水質優劣、透明程度。他還透露出自己對於英美十三四歲的青少年所接受的傳統漁獵教育與毫無意義的娛樂活動的見解,而自己更希望美國當代年輕人接受這種傳統的漁獵教育。這一幕讓我想起在《大河之戀》這部影片中身為神父的父親親手教授兄弟二人飛繩釣魚法的情景,他嚴格要求拋線以及節拍的正確性,把釣魚活動看成一種虔誠的宗教活動般,那條蜿蜒遼闊、神秘野性的黑溪地是父子三人的精神世界與家園所在。釣魚是聯通這個世界與他們自身的通道與紐帶,隨著節拍器滴答的搖擺聲,諾曼與兄弟的釣繩似空氣中一條飛舞的蛛絲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金光。我讀此書,也有此種感悟,就像在湖邊大片延伸的草地自然的出現在眼前。

他在周圍的原始森林中獨行歸路,暢遊于澄澈的湖水中時,他辛勤勞作,弓著有力的臂彎去耕耘他的土豆及豆角田時的場景,似乎合上書本瞬間便呈現在眼前。如果說作品中有不少篇幅是講述自然之美,那透過自然之美的背後,梭羅更想表達的是對隨性、簡單、樸素的自由生活的嚮往。身不受繁蕪的衣食住行所累,心也便似林中鳥獸般無拘無束,不羈自由。

相關焦點

  • 《瓦爾登湖》,需要重生的閱讀
    伊壁鳩魯說:人生的幸福是你所享受之物,而並非所擁有之物。現代人是最有缺失心理的人,總是當心缺這少那。《瓦爾登湖》買了,那麼經典的書,被評價為塑造讀者人生的25部經典之一,這一生把一本書好好讀完,其實是蠻了不起的事情。「有」了,放在那裡,於是又出來斷舍離這樣的概念。
  • 《瓦爾登湖》——澄澈透明的光
    除去描寫景色的美麗句子,一旦文字涉及到生活,涉及到人類生命的本質,我就想站起來,跟隨它們四處遊蕩,它們讓我想起午後探入屋內澄澈透明的光。梭羅生於1817年,彼時美國建國四十年,到處洋溢著勃勃生機。他在瓦爾登湖邊住了兩年又兩個月,親手造起一座木屋。在《經濟篇》裡,他詳細計算一年需要的花費,證明自食其力毫無問題。
  • 經典閱讀:《瓦爾登湖》的精神內核
    從這個意義上講,《瓦爾登湖 》既屬於梭羅也屬於19世紀的美國。在一個即將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時代裡,田園牧歌和安貧樂道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崛起的反抗,在工業文明的滾滾洪流中,瓦爾登湖就像一小塊世外桃源一樣守護著自由的理想,田園牧歌總是能打動人類內心沉寂已久的心弦,這種共鳴來自於人類對工業文明的排斥和厭惡!
  • 如何讀懂《瓦爾登湖》,看了美國課本講的方法,閱讀很簡單而……
    大家好,歡迎閱讀我的文章:《瓦爾登湖》是本很出名的散文集,在美國有「聖書」之稱。不僅中學課本裡面收錄有《瓦爾登湖》的節選,全書也是全美學生的必讀書目。自2016年開始,我國清華大學將其與錄取通知書一起贈送新生以後,《瓦爾登湖》更是受到學界追捧。對《瓦爾登湖》的閱讀深度,文學愛好者們可謂評價不一。
  • 瓦爾登湖:池塘邊上的靈魂之光
    《瓦爾登湖》是早已聽聞的作品了,梭羅也是早有所聞。可到了現在才拜讀其著作,實在有些慚愧。在讀完《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時已經把《瓦爾登湖》列入了讀書清單。他的文字沒有太多的修辭和華麗的詞藻,但你閱讀下來總能看到他探討問題的深刻和見解的獨到。「人們讚揚並認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過是生活裡的一種。我們為什麼要在損害別的生活的情況下誇大某一種生活呢?」讀到這句話我想到自己如此「貧」淡無奇的生活,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悟。是得有多麼宏大的人生觀才能寫出如此深刻的感悟呀。
  • 看完《瓦爾登湖》這15句,明白為啥是清華校長力薦的「必讀經典」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盧梭在受到愛默生影響之後,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的產物。作者為此在瓦爾登湖隱居生活兩年所寫出來的一部著作。這是一部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散文著作。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瓦爾登湖》裡最經典的15句話,讀懂這15句話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是清華校長力薦的「必讀書目」。1.生命並沒有價值,除非你選擇並賦予它價值。沒有哪個地方有幸福,除非你為自己帶來幸福。2.充滿自信地追求你的夢想!去過你夢想中的生活。當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宇宙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
  • 看完《瓦爾登湖》這15句,明白為啥是清華校長力薦的「必讀經典」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盧梭在受到愛默生影響之後,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的產物。作者為此在瓦爾登湖隱居生活兩年所寫出來的一部著作。這是一部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散文著作。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瓦爾登湖》裡最經典的15句話,讀懂這15句話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是清華校長力薦的「必讀書目」。
  • 瓦爾登湖,梭羅的湖
    [摘要]對我來說,閱讀《瓦爾登湖》是一種享受,親臨瓦爾登湖,更是一種期盼。我無法想像,當年梭羅獨自在那兒待上兩年是何種滋味?吃和住,以及如何保暖越冬?將範圍擴大一些,在如今的麻薩諸塞州,或波士頓周邊,像瓦爾登湖這樣的湖泊或河流溼地則比比皆是。其實,當年梭羅在選址建房時也考慮過其他多個地點,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瓦爾登湖。由於對湖畔黃松(白松的一種,樹幹帶有像南瓜那樣的黃色,又稱南瓜松樹)的摯愛,他甚至建議將瓦爾登湖改稱為「黃松湖」 。這些都是後話。對我來說,閱讀《瓦爾登湖》是一種享受,親臨瓦爾登湖,更是一種期盼。
  • 讀書要讀經典,2020下半年,這本經典——《瓦爾登湖》推薦給你
    讀書要讀經典,2020下半年,這本經典——《瓦爾登湖》推薦給你175年前,美國獨立之日,梭羅獨自一個人到瓦爾登湖。173年前,梭羅28歲。他寫下被世人稱為「超凡入聖的好書」——《瓦爾登湖》。閱讀是一個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究真理的過程,每個人都應該通過閱讀成為高貴的人
  • 《瓦爾登湖》中的閱讀觀 | 章魚讀書群出品
    原標題:《瓦爾登湖》中的閱讀觀 | 章魚讀書群出品 去年,章魚創建了一個以「輸出」為中心的。 每月會從群內小夥伴的輸出作品中挑出有趣、有價值的篇目分享給大家。
  • 《瓦爾登湖》閱讀
    瓦爾登湖。昨天我搬到這裡來生活。這座木屋讓我想起幾座以前見過的山間住宅,它們似乎散發著飄渺的氤氳,令人聯想到奧林匹斯山的神殿。去年夏天,我曾在某位開辦鋸木廠的人家裡住過,就在卡特斯基爾山,松樹果園再往上那片生長著藍莓和樹莓的地方,那裡非常清淨和涼爽,別有一番仙境的意味。……牆壁是木條拼接而成的,並沒有塗抹灰泥,裡面的房間也沒有安門板。
  • 梭羅在瓦爾登湖到底領悟了什麼?
    《瓦爾登湖》一書,儘管問世已經一百多年,但全世界仍然有眾多擁躉,將其奉為聖經,我自己便是其中之一。不但閱讀,我還收藏了該書的各種中文譯本,已經超過二十本,包括六冊港臺譯本,這是我單獨一本書的版本最大規模的收藏。梭羅的寫作,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喜歡使用長句,而且用字「隱晦」 。梭羅自己曾坦承,他的文章最大毛病在於「喜歡玩字」 ,喜歡用雙關語。因此,就我的閱讀體驗來說,便是尋找最好的譯本。
  • 讀完《瓦爾登湖》10句,明白為啥它是清華校長力薦的「必讀經典」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中國人每年的平均閱讀量卻少得可憐,據調查,中國每人年均讀書僅4.66本,而被稱為世界上最聰明人——猶太人的讀書量則是每人年均64本!分別有2015年《平凡的世界》、2016年《瓦爾登湖》、2017年《藝術的故事》、2018年《從一到無窮大》、2019年《萬古江河》,這裡的每一本書都是經典,都非常值得我們讀,然而對於我而言,則更喜歡《瓦爾登湖》。
  • 基於語料庫的徐遲,《瓦爾登湖》譯者風格研究(上)
    英國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也曾指出,「《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汙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瓦爾登湖》是美國自然文學的典範,是當代美國讀者最多的散文經典,與《聖經》諸書一同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為「塑造讀者人生的25部書」。
  • 適合中老年人閱讀的書籍:《瓦爾登湖》
    1845年,在距離康科德兩英裡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又譯為《湖濱散記》)(1854),成為超驗主義經典作品。 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
  • ——《瓦爾登湖》
    很多朋友和我反饋過《瓦爾登湖》是一本不知從何讀起的書,即便每次經典推薦裡面都有它。我一共三次閱讀瓦爾登湖,第一次在高中,第二次大學,第三次今年。距離第一次閱讀瓦爾登湖已有11年。為什麼《瓦爾登湖》不好讀?
  • 《瓦爾登湖》創作於1854年--今年讀過最經典的書
    封面經典就是經典,時隔一個世紀,《瓦爾登湖》聽上去很美的一個地方,在作者的描述下,仿佛自己已經去過那個純淨的地方一遊,那裡有純淨的湖,湖水如天空一樣湛藍,湖邊有一個木屋,是梭羅純手工打造的,旁邊有幾塊菜地,種了蘭豆,自給自足,與松鼠為鄰,聆聽鳥兒奏響大自然樂曲,每天悠然自得,無拘無束,享受極致的心靈自由;《瓦爾登湖》是在作者遠離鬧市,在瓦爾登湖旁邊生活了
  • 文學大師梭羅系列叢書出版 首次發行《瓦爾登湖導讀》
    第一本書是《瓦爾登湖——親吻你內心的平靜》,由梭羅的代表作《瓦爾登湖》單獨構成,講述的是梭羅在瓦爾登湖附近寄居兩年裡的見聞和感想,從見聞和感想中,折射出內心的平靜。這份平靜是在梭羅筆下流淌出來的自然,通過對在自然世界中生活體驗的淡定描述,梭羅用筆刻畫出了這份平靜的清晰輪廓,這份平靜值得閱讀者用足夠的耐心去領會和消化。
  • 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靈魂所需,每人心中的瓦爾登湖風清月朗
    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靈魂所需,每人心中的瓦爾登湖風清月朗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靈魂所需,每人心中的瓦爾登湖風清月朗如果你覺得生活太複雜,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法活,那麼,你可以讀一讀《瓦爾登湖》,那裡有一個人安靜地守著他的湖
  • 十分鐘了解一本書系列之《瓦爾登湖》
    是的,我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美國作家梭羅寫的《瓦爾登湖》,這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著作。作者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