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用培養人才、下沉資源等手段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推動中醫藥發展

2020-12-12 金臺資訊

為幫助基層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進行學術指導,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研討會於11月22日在北京召開。

在主題為「中醫藥如何在基層發揮作用」的圓桌論壇中,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劉華一,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脾胃病學科學術帶頭人王垂傑,湖北省中醫院副院長葉松,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學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河北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倩圍繞如何全面加快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如何推動中醫藥在基層發揮更大的作用、現階段中醫藥發展如何能夠與時俱進等問題出謀劃策、各抒己見。

培養人才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人才是限制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瓶頸之一。」劉華一認為,現在很多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家庭醫生籤約及轄區人口健康查體等工作上,在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上下的功夫還不夠,導致基層留不住人才。當前,如何制訂吸引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政策的問題亟待解決。目前,天津市相關人事部門已採取了如針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給予專門晉升渠道的措施,希望能為各地提供借鑑。

在如何能在基層留住人才方面,黃穗平表示,基層醫療服務人才的培養和留守非常重要,尤其是比較短缺的中醫藥人才。因為中醫中藥的根就在基層,中醫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要想留住基層醫療人才,就要讓名醫專家技術下沉帶徒,傳授臨床經驗和技術給他們,提升他們醫療服務能力,有了本事才能為病人提供質優效高的治療保健服務,獲得百姓的認可,就能在取得的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基層醫療人員才能滿意安心地在基層工作,基層醫療單位就能留住人才。

楊倩則對企業等社會力量促進人才培養發表了看法。她說:「基層服務能力的提升,人才確實是關鍵,但還有質量問題和結構問題。人才結構是歷史形成的,不是基層能決定的,它沒有自主性。目前國家始終在致力於人才結構的改革,但是還需要一定時間。」

「從基層來說,需要培養人才可以藉助企業的幫扶。如何將三甲醫院的技術資源下沉到基層,企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例如可以提供資金和藥物等支持,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專科點對點的幫扶,培養專科人才並帶動醫院發展,從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楊倩表示。

增強認知、下沉資源 讓中醫藥在基層發揮更大作用

談到如何推動中醫藥在基層發揮更大作用,劉華一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提升了國人對中醫藥在疾病防治作用上的認知。他說:「現在,基層醫療服務重點是在頂層設計上。各地方乃至各醫療單位,尤其是基層醫療單位的領導,要增強對中醫藥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的認識。從硬體和軟體上,都要支持基層醫療單位發展。」

以藥物為例,中藥飲片的質量是基層現在面臨的短板。在天津,單位藥品採購是由區統一採購,但藥物的質量跟三級甲等醫院的中藥飲片質量不可比。按照要求,三甲醫院的中藥飲片為保證藥品有效率,每批都要抽檢,在招標中也要求質量第一。但對於基層社區的飲片患者,他們認為這些藥物雜質多、有的甚至生蟲,所以社區醫療單位的領導一定要重視。」劉華一還建議,應出臺相應政策讓三甲醫院能夠充分幫助到社區。

湖北省中醫院副院長葉松表示,大型中醫院要將優秀的技術和藥品以及自製藥品帶到醫聯體和醫療集團中,通過推廣大家共同提升利益;在建設區域醫療體的過程中,要聘請專家到基層去帶徒弟,使大批基層中醫人才下沉,才能提升基礎中醫人才;派遣到社區基層醫院擔任醫院一把手的幹部,要在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和醫院建設過程中,起到直接推動作用。

通過整合和協同 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對於如何推動中醫藥發展,王垂傑表示,近年來,我國已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但如何守住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促進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從事中醫藥臨床和研究的人員必須關注和努力的,這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他說:「中醫藥的發展首先需要的是傳承。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強化專科專病建設,在各省市中醫院遴選出一批重點專科,各重點專科都梳理出一些中醫藥治療有特色和有優勢的重點病種,並針對這些重點優勢病種建立相應的中醫診療規範,挖掘整理了名醫名家經驗,旨在提高中醫藥治療水平。使許多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特色和優勢得以強化。可以說傳承是中醫藥發展的一個基礎」。其次是要創新發展,

「西醫發展之所以快,是因為它在不斷地藉助現代科技的力量。中醫由於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在一些方面限制了它的快速發展。但也應該在現代科技不斷地發展過程中與時俱進,也要藉助現代科技的思維方法和手段,開展科學研究來探究中醫藥的療效機制,開發出療效作用機制明確的中藥新藥和創新出新的治療手段和方法,進而促進中醫的發展,提升中醫的診療水平。第三是中西醫整合發展。中、西醫是兩種醫學理論體系,很難結合在一起,但都是以解決患者病痛、維護患者健康為首要目的的,所以我們要有整合的思維,發揮二者的長處,即在解決患者治病的需求時,把最好的西醫治療方法、西醫解決不了但中醫能夠解決的方法都拿出來,用整合的方式,發揮中醫的優勢,突出中醫的特點,解除患者的病痛。第四是中醫中藥要協同發展,中醫的發展離不開中藥的發展,但近年來中藥發展較慢,中藥的種植、飲片的加工、中成藥的生產等諸多環節都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與提高,其發展要與中醫臨床應用需求相適應,只有中醫中藥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發展中醫藥事業。第五是大型中醫醫療機構要與基層醫療中醫藥的服務能力共同發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不能僅靠大城市的二級、三級中醫院的發展來提高。中醫高質量發展也同時需要基層醫療的中醫藥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省市級中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都得到加強和提升,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防病治病需求。

黃穗平表示:「中醫的服務能力優勢,體現了它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在醫療服務上,我們要抓住常見病、多發病等中醫藥具有優勢的病種。在用藥治療的同時,還要開展能夠發揮中醫藥的特色療法,來提高中醫藥的醫療保健服務能力。近幾年來在廣東已經舉行了12屆全國中醫特色治療擂臺比賽表演,啟動了「杏林尋寶」活動,廣發「英雄帖」,邀請有一技之長、掌握特色療法的持有者到現場展示交流。在承接杏林尋寶活動尋回來的中醫絕活,而這些簡、驗、廉、便的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也易於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相關焦點

  •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蘇州市組建吳門醫派醫聯體聯盟
    蘇報訊(記者 周函)為更好推動中醫醫療資源下沉,建設基層中醫專科,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中醫服務,昨天,蘇州市中醫醫院向8家醫療機構授牌,共同組建吳門醫派醫聯體聯盟。市中醫院是吳門醫派傳承發展的主陣地、主力軍,防治慢性病、傳染性疾病的特色與優勢深受百姓信賴。
  • 名中醫專家團隊助力提升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水平
    北京中醫醫院和昌平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承擔起社區百姓的中醫醫療和治未病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並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才培養、專科特色進行扶持和培育,助力提升昌平全域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社區中醫碩士團隊代表集體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名中醫團隊拜師。
  • 「基層中醫藥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啟動會在京成功召開!
    「基層中醫藥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啟動會  8月31日,世中聯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辦、藏象集團承辦的「基層中醫藥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啟動會,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能力建設中心舉行孫總講到:「基層中醫藥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項目,作為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藏象教育將在項目具體執行推廣進程中,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主辦機構的要求,積極主動的發揮藏象培訓優勢,規範運營,並在培訓過程中試用「考培分離」政策,以國考標準,培養更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基層中醫藥行業從業者提供專業崗位能力提升課程。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推動青羊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為充分發揮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龍頭、示範和輻射作用,持續提升青羊區基層醫療水平,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和青羊區14家區屬醫療機構將在醫院管理、醫療科研、綠色通道、醫療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提升工程讓中醫藥服務觸手可及
    基層是中醫藥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也是中醫藥服務的薄弱環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12年9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總後勤部衛生部聯合啟動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工程實施五年以來,基層中醫藥服務可及性和可得性顯著增強,基層中醫藥發展助力醫改的作用日益顯現,基層中醫藥發展機制和模式不斷完善。
  • 凝心聚力,開啟基層中醫人才培養新徵程
    廣東中醫師承教育研究中心應進一步完善臨床實踐基地的管理方案,為培養更多的德高醫精的中醫人才,為發展中醫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   目標引領,積極部署2018年中醫師承工作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部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出了「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
  •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遼寧今年將再建232個中醫館
    新華網瀋陽1月18日電  2016年,遼寧省衛生計生委完成了18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工作,全省「國醫堂」數量增加到66個。去年,在啟動新一輪的對口支援工作中,省衛計委組織省內三級中醫醫院開展對青海省和遼寧省15個貧困縣中醫院的對口幫扶工作,共派駐人員68人,診療1.48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受援中醫院服務能力,助力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脫貧。
  • 專家:推行中醫治未病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11月22日,2020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各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醫藥對基層疾病預防和慢病調理有促進作用,並就如何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建言獻策。「脾胃虛則生百病。」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謝勝稱,脾胃之於健康,以及脾胃專科的醫生對脾胃疾病的診治能力非常重要。體質是疾病發生發展以及維護健康的關鍵因素,故推行並深入開展中醫治未病意義重大,希望得到基層和廣大醫生的關注。
  • 中醫師承中心:探索基層中醫培養廣東模式,助力中醫藥爆發式發展
    2015年以來,國家開始大力支持中醫藥的發展,相繼發布了《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等近20個國家級政策,把發展中醫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時,中醫藥行業迎來發展良機。
  • 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出爐 加大中醫藥政策扶持力度
    加強對口幫扶,三級中醫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中醫醫院,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對口幫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支持縣級中醫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開展縣鄉一體化服務。開展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等試點。改革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
  • 雲南「春播行動」啟動 將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雲南網訊 (記者彭錫)9月3日,「中醫基層夢,春播在行動」雲南省啟動儀式暨《雲南中醫·村醫小幫手》上線活動在昆明舉行。據介紹,「春播行動」是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啟動的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國廣大農村和城市社區醫療單位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培養中醫藥人才,提升基層醫生的中醫藥知識水平和中醫適宜技術臨床應用水平。自啟動以來,至今已經培訓基層醫生三萬多名。
  • 六安市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行動實施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
    「十三五」期間,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中醫藥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建立健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強中醫人才隊伍建設,強化道地中藥品牌開發利用,創新完善中醫院管理體制機制,擴大中醫藥文化傳播覆蓋面,促進中醫藥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努力滿足廣大群眾對中醫藥的衛生健康需求。
  • 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 提升對新發傳染病救治能力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鍾東波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並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 「春播行動」培養基層中醫人才
    ■信息傳真  科技日報訊 (記者項錚)記者自7月26日召開的「春播行動」論壇上了解到,中華中醫藥學會成立了以肖培根院士領軍的專家團隊,建立了初級、提高、高級、專業和繼續教育五級培訓體系,以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為切入點,培訓了近千名基層醫生。  肖培根院士認為,中醫藥植根基層就能大發展,大繁榮。
  • 六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今年社區與鄉鎮衛生院將實現中醫全覆蓋
    六安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今年社區與鄉鎮衛生院將實現中醫全覆蓋 2020-06-08 16:01:29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方同華:關於加快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據安徽、四川、新疆等地的調查顯示,很多基層地區中醫藥人員嚴重不足,絕大多數村衛生室沒有中醫藥人員,多數鄉鎮衛生院中醫藥人員亦十分缺乏。加快基層中醫藥人才培養已成為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事業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技術的競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關鍵是要後繼有人,要保持中醫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更需要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高度重視基層中醫藥工作,他指出,農村中醫藥工作是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藥工作的重點。
  • 政府發文,這類基層醫療人才漲工資、給編制
    實現《意見》提出的這些指標,意味著未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中醫藥人才需求量是會不斷提高的,這對於懂中醫藥的基層醫生來說就是機會,尤其這2年非常關鍵。  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漲工資、有編制     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基層中醫藥人才,留住人才離不開政策激勵。
  • 政協委員把脈問診獻「良方」加速度推進樂清中醫藥建設
    近幾年來,儘管全市基層中醫藥事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從服務能力、診療水平、人才培養、宣傳引導等各方面來看,仍然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調研過程中,很多市民反映,市中醫院的專家醫生一號難求,門診科室經常排長隊,而基層中醫館又難有知名中醫坐診,中醫藥事業建設與當前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 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到2022年,爭取創建1—2個國家中醫醫學中心或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建設一批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所有市級公立中醫醫院達到三級甲等水平; 30%以上的縣級公立中醫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各級公立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和有條件的專科醫院設置中醫藥科室。 (二)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推進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百名醫療專家關注糖尿病基層防治工作
    本次活動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基層中醫藥服務探索,進一步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工程,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福建基層鄉鎮中,為當地老百姓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有重要現實意義。開幕式由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弘來法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