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網」鍾質夫是魯美四老之一,所畫花鳥形神兼備

2020-12-06 津門影像

魯迅美術學院的國畫系教授

▼▼▼

畫家鍾質夫

鍾質夫,1914年5月初7生於北京, "魯美四老"之一。字鴻毅,滿族,愛新覺羅氏,正紅旗。

主要作品有:《荷塘煙雨》《十二月令,四扇屏》《桃花四喜圖》《雪樹寒鴉》《荷花鴛鴦》等。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出生在書香世家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懂書畫呢?畫家的父親鍾秋灜精通書法,善畫山水。他從小受父輩影響,自幼喜愛中國繪畫和京劇藝術。

1928年鍾質夫曾在北京湖社畫會師從李鶴籌、劉子久、陳東湖學花鳥畫,研習工筆沒骨花鳥。

1935年他畢業於北京民國大學文學系。任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北京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院研究員等。

鍾質夫的創作用筆沉著多變,墨色濃鬱雅麗,布局清新俊逸,主張師法自然,所畫花鳥形神兼備,有深厚的傳統功力。

畫家筆下的秋菊迎風綻放,顏色各異,爭奇鬥豔,盡情的向人們展示著它的婀娜多姿,畫家將它不畏嚴寒,傲視寒霜的品質融進了畫裡。

畫中的鷹有銳利的眼神,強壯的翅膀,鋒利的腳爪,這便是翱翔於天際之間的雄鷹,即使是暫時的棲息在樹枝上,也無法阻擋它身上一飛沖天的氣勢。

相關焦點

  • 他是花鳥畫大師,也是傑出的美術教育家,鍾質夫繪《層林棲禽圖》
    鍾質夫是近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家,他祖上是滿清宗室子弟。到了鍾質夫父親這一代,已經脫離了官宦階層,轉而醉心於書畫之中。鍾質夫受他父親影響從小喜歡繪畫,在他14歲那年正式進入北京湖社畫會拜師學畫。畫上自題仿「明人畫意」。主要是指這幅作品在構圖上很像明代呂紀的花鳥畫作品。尤其是畫中兩隻八哥鳥,學呂紀學得很像。先用細筆絲出細細的羽絨,然後再勾出大翅、中翅、短翅填以墨色。仔細看能感受到羽毛的質感。尤其鳥的腳爪畫的十分有力量,同時還畫出了一個細節。鳥兒站在樹枝上的時候,為了平衡身體,兩隻爪子呈「外八字」的形狀站立。這也說明鍾質夫在學習古人的技法的同時,也進行寫生訓練。
  • 「津門網」畫家於承恩工筆花鳥作品欣賞
    細細展讀他的畫作,與其說是畫家呈現了畫作,不如說是畫作表現了作者。意境是詩,畫意是詞。每一幅畫作所洋溢的畫風,或平靜淡泊,或生動昂揚,或清明閒適,總會引領著你去探索一位青年畫家豐富雍容的內心世界。曾有人講,花鳥畫創作需用情人的眼觀,需用情人的心想,只有極力去發現花鳥本身之美,才能最終將這些淨化、詩化、擬人化的美,體現在畫作中。
  • 國畫清風雅集:鍾質夫 工筆花鳥作品選
    鍾質夫(1914年5月7-1994年) :字鴻毅,滿族。愛新覺羅氏,正紅旗。1935年畢業於北京民國大學文學系。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顧問,曾任北京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院研究員、遼寧省政協委員。創辦北京雪廬畫社。
  • 美瓷鑑賞—劉雨岑花鳥四條屏瓷板畫
    這是花鳥富貴四條屏,花開富貴圖裡有時會看到蝙蝠,因為蝙蝠的「蝠」和「富」諧音。中年以後學習吸收惲南田、任伯年等國畫家沒骨法兼工帶寫的技藝,所繪花鳥布局簡潔,設色清雅,甜潤華滋。香港藝術館館長朱錦鸞先生曾撰文評價他在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為「簡潔利落,令人難忘」。劉雨岑瓷板畫受潘勾宇的影響頗深,二者同屬南宋花鳥畫中「折枝技法」,皆善於「捕捉自然界裡永恆的一剎那時空,把真、善、美凝結成畫」。
  • 張大欣推薦 當代人民藝術家—王文平形神兼備 畫之高標
    中國畫自身的完善與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無論人物、山水還是花鳥,作為視覺藝術與世界其他各國一樣均需要解決形與神及其相互關係這一最基本問題。西晉陸機雲「丹青之興,比雅頌之述作,美大業之馨香。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將繪畫與詩文之雅、頌相提並論,肯定了繪畫與雅、頌有同樣的價值,其功能與文學是相通的。
  • 震撼,珍稀宋畫與寫真同框!臺北故宮放大招,這次是形神兼備……
    古代畫家習慣將禽鳥稱為「翎毛」,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有超過兩千件以上,以翎毛為描繪對象的古畫,形式林林種種,過去也辦過幾次以鳥類為核心的專題特展,包括民國七十三年的「宋代翎毛花卉冊頁」,九十年的「畫裡珍禽─紙絹上的鳥類世界
  • 「津門網」他畫的孔雀都是微微開屏,展現了孔雀雍容華貴的氣質
    孔雀好看不好畫,因為孔雀如果畫不好,就給人的感覺是畫的有點兒俗,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張玉明先生所繪製的孔雀圖,張玉明先生是天津人,他所繪製的多是工筆重彩畫,他所繪製的孔雀,顯示出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在整個繪畫當中構圖非常嚴謹,設色非常大膽,真的是做到了大膽落筆小心收拾,他的繪畫工寫相間做到了兩者相互搭配
  • 「津門網」盧申峰畫的花鳥都是黑白的,是在高級灰中尋找氣韻變化
    畫花鳥畫,很多人都喜歡帶有顏色的,紅的花,綠的樹,花的鳥等等,今天我們來分享的這一套花鳥畫的作品都是黑白的,他的黑白畫的非常高級,因為它他在灰色系裡面找變化,但是整個畫面又不顯得灰,而是有重有輕搭配。
  • 任伯年花鳥畫欣賞
    、山水兼擅的全能畫家,其花鳥水平足以與人物畫抗衡,亦有論者更推崇其花鳥畫造詣。在提鍊形象上,大膽捨棄細枝末節,抓住本質特徵,達到形神兼備。此幀款署「癸未夏大暑節,山陰任頤」,是他44歲時所畫。任伯年的署款很有特點,在不同的年齡段「頤」字的寫法也不盡相同,40歲左右時,「頤」字是草書寫法,且左偏旁寫成近似「正」字的草書。此款的「頤」字正是如此,與年款相契合。從風格來看,任伯年40歲後形成了兼工帶寫,簡逸放縱的畫風。
  • 園林規律|形神兼備律
    拙政園中,一木一神,一花一情,「海棠春塢」以木瓜報以瓊琚;「嘉實亭」黃金果品與知音;「聽雨軒」簾後蕉聲念成殤;「玉壺冰」一片冰心在玉壺;可見「枇杷園」整園所體現皆是會客之所,體現出友情至上。「海棠春塢」是對於友人的感激;「嘉實亭」是對於友人的共情;「聽雨軒」是對於友人的思念;而「玉壺冰」則是對於友人的惜別。
  • 國畫人物形神兼備,想要畫得傳神,不可脫離三大要點
    美術會客廳 今天‖國畫人物形神兼備,想要畫得傳神,不可脫離三大要點文/文涓國畫在一定的格調之上,其實也有著非常獨特的特點。其實在繪畫人物的時候也需要注重精神層面的描繪,這就能夠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將人物畫得傳神,想要達到這一目的,不可脫離三大要點。
  • 形神兼備人物國畫—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楊之光
    曾榮獲首屆「廣東文藝終身成就獎」、「美中傑出貢獻獎」及「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楊之光先生是嶺南畫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在40多年的藝術追求中,他將中國畫的傳統規範,在使用傳統國畫顏料時,很好的融入西方油畫顏料的造型和繪畫技巧,加強了中國畫的表現力和意境,他筆下的人物肖像,形神兼備,生動的再現每個人物的形態,眉宇間盡顯每個人的特有的氣質,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 形神兼備練「仿用」
    仿寫句子可按以下三個步驟訓練操作,力求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  三、確定陳述對象,形神兼備  明確例句的模型、修辭手法、中心和色調後,要快速開動腦筋,發揮聯想和想像,從自己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積累中識別、篩選與例句要求相吻合的事物(陳述對象),然後開始仿寫。這時的仿寫既要注意「形似」,更要注意「神似」,做到形神兼備。例如思考上面的例句。梅花本身就具有一種象徵意義,用它來比喻希望,很確切。
  • 董項慈:氣韻生動、形神兼備
    董項慈:氣韻生動、形神兼備中國人物畫講究對人物個性刻畫上,逼真傳神、氣韻生動、形神兼備。就此而言,當代人物畫家董項慈先生顯然是悟得了其中三昧,掌握了其中神韻要旨,畫中筆墨流動自然撲面而來,撼人心魂。
  • 羅一宸:「畫家自家畫」系列四 《創造生活的美:太田慶文》
    首先看一看他幾幅經典作品,你一定會說:「啊!就是這一幅啊!是他畫嗎?」        在臨摹的過程中,發現:越「用心」繪畫,越失去他作品那份「美」的感覺。        於是嘗試「畫得更簡單」,卻在此明白及體會到,他的作品其實就是只畫「最精彩的部份」,沒有細緻的描繪,卻表達更多的美。        越體會到他作品中的精簡意韻,越能夠做到他作品中清淡脫俗式的美麗。        後來才明白,日本無數水彩畫家亦很清晰地展示「透明水彩」的特性,無論是「Less is more」,還是水彩的「留白」概念。
  • 清新脫俗、用色大膽,周彥生繪工筆花鳥畫欣賞
    周彥生的工筆花鳥畫連續五屆入選全國美展,連續四屆在全國美展中獲獎,這樣的成績在當代美術家中也是極少見的。周彥生展出的作品以大尺幅居多,一改工筆花鳥畫給人以尺幅、小品、冊頁為主的印象。他帶給欣賞者更多的改變是,讓大眾接受了明豔華美的設色風格,把大雅大美傳遞給每一位欣賞者。
  • 形神兼備 妙趣橫生——走近著名畫家徐紅衛
    數十年來,他潛心研習書畫,孜孜不倦,取法傳統,師古不泥,不斷創新,工山水花鳥,擅篆刻,其作品風格獨特,形神兼備,深受社會各界喜愛。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無錫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顧愷之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西神印社理事,無錫書畫院特聘畫師,無錫中山書畫院副秘書長,江南書畫院畫師。
  • 「福田花雨」中國工筆花鳥復興:鄭乃珖
    鄭乃珖 花鳥鄭乃珖精花卉、翎毛、走獸、蔬菜、時鮮畫法工寫結合,故能巧拙互見,形神兼備,韻味雋永,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用色敢於對比,善於對比,又能在對比中求調和,因而他的工筆花鳥畫作給人的印象是十分鮮明,豔麗雅逸,清新悅目。
  • 畫蝦成王:齊白石再傳弟子,左手畫蝦,形神兼備
    畫蝦成王:齊白石再傳弟子,左手畫蝦,形神兼備 早年拜齊白石的弟子傅石霜為師學畫,刻苦鑽研,傳承與創新齊派畫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 形神兼備、妙造自然——花鳥畫家胡宏源
    花鳥畫是以詩一般的境界去造景立意,以高尚情操和審美情趣寓於筆墨畫面之中。畫家在具體的藝術表現過程中,運用激情的筆墨痕跡來仁慈心理活動狀態,抒發內心思想感情,通過畫面的構圖氛圍、對象造型、色調明暗、題款等體現出來。花鳥畫經過千百年的積累和沉澱,展示出多種多樣的藝術美,畫家畫花鳥總是有所寓意的,花鳥「擬人」,即借物喻人,託物言志,也有借著畫遣興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