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車墜江真相令人震驚!權威媒體如何解讀?

2020-12-10 百家號

據新華社消息,11月2日上午,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調查處置部門發布消息,此次事故原因已經查明,系乘客與駕駛員發生爭執互毆引發。事故原因公布後,多家媒體跟進評論,觀點主要集中在如何從制度規範上預防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這是10月31日拍攝的重慶萬州墜江公交車打撈現場。10月31日23時30分左右,記者在重慶萬州江面的打撈現場看到,隨著浮吊船的吊索緩緩提升,墜江的公交車被打撈出水面。10月28日10時8分,重慶市萬州區一輛公交車行駛至長江二橋時,與一輛小轎車相撞後墜江。經公安機關初步核實,失聯人員15人。

人民微評: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

一段驚心動魄的視頻,還原了悲劇誘因;一場無謂的紛爭,拉十幾人「陪葬」。教訓之慘重,讓人不敢直視,卻不得不叩問,乘客與司機互毆何以一再出現?痛定思痛,別止於唏噓,更別停留於憤怒。無徹底反思就無真正救贖,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

中青微評:重慶公交墜江反思:方向盤上有人命!

不守規則、戾氣橫生,互毆對罵、害人害己。方向盤上有人命!第一,不跟行進中的司機吵架,這是公共安全的底線;第二,司機不開情緒車,這是職業操守的底線。把車停下來、換個場合好好說話,究竟有多難?重慶公交墜江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為之災。當然,無理取鬧的各色乘霸,已經成為主要禍害。司法再不出手,恐人人自危。

新京報:如何把「垃圾人」對公共安全的威脅降到最低?

如何把「垃圾人」對公共安全的威脅降到最低,是這起墜江事故留給人們的最大問題。

第一,以公交司機為代表的關鍵崗位,關係著眾人的生命,不僅包括車上的,還有車下的,比如那個無辜被撞還被傳是肇事者的女司機。這些崗位一定要進行預防「垃圾人」的培訓與演練。乘客搶奪方向盤的新聞發生了這麼多起,不開一個專門的培訓課程是說不過去的。

第二,在廣泛的社會生活中,職能部門、執法機構一定要堅決捍衛規則,不給「垃圾人」製造按鬧分配的錯覺。有些「垃圾人」之所以橫行無忌,不能不說有一定被縱容的成分。

如果今天一個人在高鐵上霸座而得不到懲處,那麼明天這個人就可能去攻擊正在開車的公交司機。

這是10月31日拍攝的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救援現場。記者從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獲悉,截至11月1日15時,已找到13名遇難者遺體,身份已全部確認。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澎湃:規範司機應對是當務之急

唯一有效的提升安全的辦法,就是提高司機的反應水平。這次官方通報中非常正確地指出了司機的責任·,「冉某作為公交車駕駛人員,在駕駛公交車進行中,與乘客劉某發生爭吵,遭遇劉某攻擊後,應當認識到還擊及抓扯行為會嚴重危害車輛行駛安全,但未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行車安全,將右手放開方向盤還擊劉某,後又用右手格擋劉某的攻擊,並與劉某抓扯,其行為嚴重違反公交駕駛入職規定。「

那麼,何為確保行車安全的「有效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最應該做的就是把車安全停下。從功利的角度,車停下來後,別的乘客會對肇事者施壓,有利於改變她的心理狀況。司機接下來要做的是報警,因為乘客辱罵攻擊司機的行為,已經危害到公共安全。

香港公交車有規定,乘客不能和司機交談,如果你乘車時詢問司機,他不會搭理你,別的乘客會厭棄甚至可能警告你,這就是文明。其實,內地城市的公交車管理,也有類似的規定,我就在坐公交車時聽到過「不許與司機閒聊」的廣播。

但是,現實中,和司機聊天的非常多,甚至看到熟人上車後和司機一直聊天。在高速的大巴上,和司機聊天的也很常見。這就讓司機違背了特殊的職業要求,也鼓勵了更多向司機尋釁的人。

文明的養成需要很長時間,公民素質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是這樣慘重的代價誰都不願看到,或許只能從規範司機行為入手,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乘車文明。

新聞晨報:十五條鮮活的生命倒在情緒的利刃之下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的事故原因已經查明,致禍原因讓人難以接受,誰也不願意相信,十五條鮮活的生命竟然倒在情緒的利刃之下。

只為錯過一站而怒火攻心的乘客,卻讓別人錯過了一生;面對乘客攻擊而忽視行車安全的司機,忽視的也是對生命的敬畏。衝動是魔鬼,如此簡單的道理往往卻要以如此慘痛的教訓來詮釋,哀莫過於此。

車上其餘的乘客是無辜的。然後,當失控的情緒把公交車一步步推向深淵時,其餘的乘客是否還能做些什麼?如果有人意識到那名女乘客的行為已危及自己的安全,還會坐視不理嗎?

【新聞多一點】

司機或被追究民事賠償責任

今日(2日)上午,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原因公布,系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導致,兩人也被通報涉嫌觸犯刑法。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告訴新京報記者,兩人涉嫌罪名屬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較重項。刑法律師對此分析,雖然涉嫌犯罪的人已死亡,但是可以追究其民事責任,用遺產追償。

根據重慶公交車墜江的調查通報,事發公交上和司機互毆的乘客以及司機都觸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之規定,涉嫌犯罪。中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告訴新京報記者,司機在開車時不能採取危險的方法跟人打架,因此本案司機的行為也觸犯了刑法,此案定性時是考慮了刑法的一百一十四條和一百一十五條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司機和乘客在行駛的公共運輸工具上互毆,即使沒有造成此事如此嚴重的後果,可以按照刑法114條所說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像本案中已經以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則觸犯了刑法的一百一十五條。根據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犯此罪名將被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屬於嚴重的犯罪,最高可判處死刑。」從刑事責任上講,安理律師事務所刑事法律事務部主任鄭傳鍇解釋說,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已經死亡的人,不能再審理並定罪量刑。但是從民事角度,如果其有遺產的話,其遺產應該首先用於賠償被害人的損失。

就本案的司機的行為,鄭傳鍇認為,司機如果把車停下來跟乘客互毆是涉嫌觸犯了滋事類的罪名或者故意傷害罪,但在該起案件中,司機在開車途中和乘客爭執甚至遭到了乘客毆打,首要的不是還手,因為他這時的身份不是普通公民,最重要是先要保證乘客安全然後再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其行為涉嫌犯罪。

至於後續賠償問題的處理,中聞律師事務所趙虎律師認為,作為死亡乘客的家屬來說,法律提供了兩條途徑供選擇,可以用來主張權利,要求賠償損失:

首先,以運輸合同為由,車內其他乘客家屬要求公交公司承擔責任,賠償損失。乘客買了票,上了公交車,就與公交公司籤訂了運輸合同,公交公司有義務把乘客安全地運送到目的地。這個過程中發生人身、財物損失的,公交公司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因侵權為由,要求公交公司、發生互毆的乘客家屬承擔責任,賠償損失。發生互毆的公交司機與乘客的行為導致了其他乘客的人身傷害,損害了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屬於侵權行為,侵犯了其他乘客的人身權、生命權,應該承擔侵權責任。公交司機是職務行為,其責任應該由公交公司承擔;與公交司機發生互毆的乘客雖然去世了,但是她的家屬應該在她的遺產範圍內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完)【綜合新華社、人民網、中青在線、新京報、新聞晨報等媒體】

相關焦點

  • 2019高考作文預測:重慶公交車墜江話題
    突發事故崇尚理性「圍觀」  華龍網   文/俞平  10月28日,重慶萬州區發生公交車墜江事故,引發社會民眾普遍關注。連日來,華龍網等主流媒體傳播平臺,不斷發布權威信息,全面立體還原事發現場、展現事後救援作為狀況,更多關注者雖人不在現場、卻能勝似親臨現場,公眾各方情緒平和有序。
  • 普通大學生對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怎麼看
    普通大學生對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怎麼看2018年11月2日最近重慶公交車事件,可以說瞬間全民皆知,每個人都對該事件表示痛惜與不理解,而事件直到現在公交車內黑匣子出來,可謂是真相大白,那些事件還沒有搞清楚就說是紅色司機車的鍋的小編和自媒體
  • 後真相時代下機構媒體應對策略研究
    面對某些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新聞時,機構媒體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給出調查結果,但是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交軟體和資源優勢發布文章,呼籲廣大受眾切勿跟風,要等待調查中的事實真相。 在重慶大巴墜江事件中,一開始大家都在紛紛指責女司機,認為是她逆行導致公交墜江,導致10餘人遇難。
  • 重慶墜江公交車11乘客天國來信|其玉專欄
    重慶公交車墜江真相曝光後,太多譴責之聲!本文希望能從教育的角度給世人一些警醒,願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或者,儘量不發生!重慶墜江公交車11乘客天國來信——世上最慘重的代價莫過於默許和縱容文/李其玉人世的親人和朋友們:
  • 公交車墜江事件啟示:少一些戾氣多一點理解
    面對如此慘劇,反思的重點並非事故責任如何分配,而是文明的責任如何承擔?   11月2日,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原因公布,原來是乘客與司機激烈爭執互毆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後墜江。   十五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逝,教訓極其慘痛。
  • 近兩年公交車墜江死者多達三十幾人,逝者已逝,生者該警醒了
    7月7日中午12時許,安順市西秀區一輛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衝出路邊護欄,墜入虹山湖中。21人窒息死亡、15人受傷。 這是繼2018年10月28日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死15人)後最嚴重的一次交通事故。
  • 最高法法官談公交車墜江:建議增設妨害安全駕駛罪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公交墜江引反思,「車鬧」該如何定罪?大法官這樣說乘客坐過站與司機互毆,最終導致車輛失控墜入江中,15條鮮活的生命葬送……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帶來的陰影猶在,全國多地類似事件引發各界關注。面對威脅全車乘客安全的「車鬧」行為,是否有法律進行約束?違法行為又該怎樣定罪量刑?乘客的合法權益如何保障?
  • 如何避免大腦短路?用心理學分析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案
    撰文|祝卓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應急心理行為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主任一、墜江事故的殘酷真相10月28日10時許,重慶市萬州區一大巴車在萬州長江二橋橋面與小轎車發生碰撞後,墜入江中,15人因此遇難
  • 重慶萬州長江二橋水深多少米?墜江公交車已沉入江底
    中新網10月29日 據交通運輸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0月28日10時許,重慶市萬州區長江二橋上22路公交車墜入長江。根據初步勘測的結果,現場車輛落水位置較深,疑似深達70米以上,一般的潛水員無法下潛到這樣的深度,需要使用氦氧混合潛水作業才能下潛到車輛位置,交通運輸部緊急調派專業的深潛設備和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 22路、15人、3張老年卡...重慶萬州公交墜江事件中的九個數字
    經過水下探測、定位,確定為墜江公交車,位於長江二橋上遊約28米、水深約71米處。70艘救援船29日6時,共70多艘船隻圍繞公交墜江水域開展搜救。當日13時,一架可載重60噸的浮吊和有經驗的操作人員抵達墜江現場。
  • 重慶公交墜江,為何大橋護欄沒攔住?武漢橋梁專家一語道破真相
    昨天,備受關注的「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終於塵埃落定:由於女乘客與司機互毆,導致車輛失控。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也有網友質疑,為何大橋護欄沒能攔住公交車呢?對此,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專家,進行了解讀。
  • 社交媒體中情緒傳播與事實傳播的關係
    然而,11月2日,「平安重慶」、「重慶發布」等地方官方微博公布事故原因是公交車司機與乘客發生激烈爭執、互毆,因此,事發時女司機為正常駕駛,與公交車墜江並無關係。一時間,各大新聞微博官方平臺及微博大V開始刪除指責女司機的相關微博,網絡輿論也再一次發生反轉,從「讓女司機背鍋」轉變為「還女司機公道」和追蹤事件真相。
  • 律師:重慶公交墜江遇難者家屬可向公交公司索賠
    11月2日,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舉行新聞通氣會,公布了墜江原因: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過程中,發現車輛已過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車被拒,兩次持手機攻擊正在駕駛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兩人之間的互毆行為造成車輛失控,致使車輛與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撞擊後墜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 準備吊起墜江公交 夜幕下救援十餘條生命
    原標題:直擊重慶墜江公交車搜救現場:長江中搜尋十餘條生命直擊!重慶墜江公交車夜間搜救現場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重慶萬州10月28日電 題:直擊重慶墜江公交車搜救現場:長江中搜尋十餘條生命中新社記者 劉相琳 鍾旖「我們四川的潛水員已到達萬州,廣東的救援隊員正往這裡趕,眼下最重要的是不放棄一絲希望。」深夜的重慶萬州長江二橋下,四處被救援探照燈照亮著。
  • 重慶萬州公交墜江後的71天:傷痛、誤解、「人肉」與反思
    萬運集團新購置的22路公交車。該車裝有安全門,已投入運營。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攝2018年10月28日,行駛在重慶萬州長江二橋的一輛22路公交車突然越過道路中心實線,撞到對向一輛小轎車後,墜橋沉江。15人被奪去生命。
  • 公交車墜江事件三慟之二 用15條人命驗證「法度必守」代價太大
    公交車墜江事件三慟之二 用15條人命驗證「法度必守」代價太大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1月02日 14:15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11月2日上午,牽動全國人民心弦的「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
  • 後真相時代,新聞媒體如何重塑話語權?
    後真相輿情事件中網民的情緒宣洩值得警惕和反思,今天我們的新聞媒體如何重塑公信力,如何引導民間輿論場,讓民眾回歸理性與真實。 媒體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精神,是「後真相時代」對輿論最好的引導。人人都有麥克風,但是網民的自我約束力和媒介素質和真正的專業化職業記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 重慶大巴墜江事件沉思錄:文明革命與人的現代化刻不容緩
    連日來,重慶萬州大巴墜江事件持續引發社會熱議。這是一場始於一人「錯過一站路」、終於一車「錯過後半生」的悲劇。葬身於長江之中的十幾條鮮活生命,對很多人特別是受害者家庭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真相讓人難以接受,因為它的背後是血淋淋的事實。
  • ...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 這是杭州某城區五年級期末作文題
    昨天上午杭州某城區進行了五年級語文期末考,考試結束後,一位杭州某公辦小學學生家長急吼吼發微信朋友圈,曬出了一道令她揪心的作文題——  「一大早,孩子們奔赴考場,結果一開場就來了個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感嘆小學生不易啊,這30分的分量不輕。」
  • 重慶公交墜江,最令人心疼的是25歲的年輕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重慶墜江的公交車終於打撈了上來,黑匣子內容今天早上曝光,之前關於公交車司機突發疾病的猜測被推翻,真實原因更讓人唏噓。車上一名女乘客因為道路維修,不經停她要下車的站,在司機已經提前提醒後坐過站,對司機出手打鬧,司機在爭執中把車開下了橋。車上15人喪命,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