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蘊的三重維度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回望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接續奮鬥的百年曆程,我們即將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的奮鬥目標。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徵,如何從歷史維度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路徑;從現實維度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方案;從世界維度回答中國的現代化到底提供了何種答案,是深入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意蘊的三個基本維度。

 現代化國家建設與美好生活需要

現代化作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乃至個人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一種狀態,其內涵並非一成不變,正確把握現代化歷史進程及其應有的時代轉變,反映著對現代化時代特點的清醒認知。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實踐中可以看到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那就是根據本國的具體國情和發展情況,結合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把現代化目標具體化,提出符合本國人民期待和要求的階段性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力量,推動現代化快速發展。

回望歷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首次提出「四個現代化」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響亮號召,從改革開放之初「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雄心壯志到「三步走」戰略的繪就,通過「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與解決「溫飽」這一人民基本需要相結合,提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概念,帶領人民探索、確立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之路。40多年來,不斷提高的「小康」標準、更全面的「小康」內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步變成現實,有步驟、分階段地建設社會主義,從推進社會發展的量變到質變,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部分質變到整體質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把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到「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也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起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成,開啟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通過中國夢這一偉大夢想,將抽象的建設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具象為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到的理想與信念,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緊密結合起來,既回應了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又順應了國家的發展趨勢。

從歷史維度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就是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與人民對於美好生活需要互相關聯、緊密結合,凝聚國家力量,匯聚民族希望,一步一步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我國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但是機遇和挑戰都有了新的發展變化。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

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一方面,在時間性上,我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處於十九大和二十大的交匯期,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另一方面,我國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較大的距離,還存在許多短板和弱項,大而不強的問題還比較明顯。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和引領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扭住高質量發展不放鬆。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新發展理念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構成了具有內在聯繫的有機統一體,形成了現代化進程的思想指南。

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積極應對國內外形勢變化的主動選擇,是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內在要求,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統一體,是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決策也是必然結果,是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與落實。

從現實維度來看,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核心問題是發展問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為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從世界維度來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為世界解決現代化困局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堅持宏大願景與階段性目標規劃相結合的現代化道路,「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避免了西方政黨輪替帶來的短視效應,重視長遠目標與近期規劃相結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通過長遠目標與近期規劃的科學結合,避免市場盲目發展的西方現代化道路,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增長。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不是故步自封、僵化封閉的,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同時,讓世界享受中國發展帶來的紅利,讓現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球。同時堅持把系統觀念作為根本性、基礎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從傳統轉為現代,從目標、理念、方法上系統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方案。

從世界維度來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這種發展模式在現代化的範式上突破了傳統西方現代化的模式,拓展和深化了現代化的理論,為世界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20VSZ00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義良 陳思康

精彩推薦: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以遠景目標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李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法治意蘊
    從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角度來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深刻法治意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林認為,一是標誌著以往「法治小康」建設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要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發展目標。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新徵程上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理論意涵
    》,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明確「十四五」時期的時代方位,從「兩個大局」出發闡明中國未來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深入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有利於引導全社會匯聚共識、凝聚力量,對於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穩固根基的重要躍遷,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與強大的現實性力量。
  • 劉尚希:如何理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刻內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將原來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進行調整,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溯源與當代徵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實現之後,中國朝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朝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的嶄新徵程。考察和梳理這一徵程的歷史由來及其傳承脈絡,可以清晰地揭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當代境遇和未來趨向。
  • 從兩個維度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歷史和現實兩個維度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作者:楊鳳城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的特徵和任務之一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個新時代,首先要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且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林建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意義和世界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於「現代化」的理解和詮釋,可謂仁智俱見。但是,無論作為靜態的概念還是作為動態的實踐,「現代化」在人類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呈現,總是令人怦然心動,已是不爭的事實。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意義
    從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和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層面,深入理解統領「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世界歷史意義,既是深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發展邏輯的必由之路,也是準確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發展規律的應有之義。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即將開啟新徵程的重大歷史時刻,提出的奪取新勝利的關鍵性、綱領性文獻。
  •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
    全會以堅定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制度自覺,深刻回答了開啟新徵程之後,中國道路要怎麼走、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要怎麼建設、國家治理能力要怎樣提高的問題,向全黨全面部署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任務,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擘畫出宏偉藍圖。
  • 【資訊】如何理解「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
    編者按:我國「十三五」時期,即將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一裡程碑式的成就圓滿收官,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引下的「十四五」時期,即將從2021年起正式開啟。
  • 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這次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這是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謀劃的宏偉藍圖,預示著一個蘊藏著無限生機與活力的中國,即將昂首闊步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麗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新篇章。
  • 共同富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新時代開啟的新徵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不僅包括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還包括人的觀念的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無論何種現代化,它的目標指向都是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質前提是實現共同富裕。在這個意義上,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基本目標。共同富裕是協調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進行了新的概括,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如何理解「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編者按:我國「十三五」時期,即將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這一裡程碑式的成就圓滿收官,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引下的「十四五」時期,即將從2021年起正式開啟。
  • 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力量
    要深入認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意味著中國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意味著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要做好「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有機銜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學習貫徹好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三個新」,拿出對黨和國家決策切實管用的研究成果。
  • "四個全面"表述更新: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公報提出的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報告進而對2020年到21世紀中葉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全面謀劃,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描繪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發展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
    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我國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徵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自全會閉幕以來,全國社科理論界掀起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各地社科專家結合自身所學和當地實際,暢談學習心得,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 發揮制度優勢開啟全面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內容提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需要發揮中國獨特的制度優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了部署安排。我們要立足制度成效增強制度自信,用好制度優勢科學制定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充分體現出來。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12月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務」進行集體學習研討,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主持學習研討並講話。
  • ...顏曉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黨領導的新的偉大革命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21世紀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革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開闢出一條不同於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新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更為重要的是在人類社會建成有著獨特本質、內涵、優勢、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其世界歷史意義將超過十月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