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申遺成功的太極拳,如何打好保護推廣之「拳」?

2020-12-21 澎湃新聞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申遺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項目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數量居世界第一。

這意味著國家和地方對太極拳的保護和推廣,都會投入更大支持。對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來說,從此多了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和世界範圍內練習太極拳的人會越來越多。

從2008年,我國將包括太極拳在內的35個項目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算起,太極拳申遺走過了漫長的12年。有意思的是,幾乎與此同步,我國經歷了一個傳統武術的「祛魅」過程。無論是太極拳,還是傳統武術,社會的普遍認知逐步趨於理性。

在這種背景下,太極拳申遺成功,更大的意義,在於讓我們去思考:如何正確認識太極拳的魅力,進而,更好地保護和推廣好這一寶貴文化遺產?

在我國,太極拳擁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它既是公園大爺大媽們鍛鍊的首選,還走進了很多大中小學,甚至成為必修課。在國外,太極拳持續火熱,與功夫電影風靡全球有很大關係。更「世界性」的原因在於,太極拳契合了後工業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當今法治社會,成為一個能打的「高手」,並沒有多大現實意義。但是,通過活動筋骨、適當鍛鍊,一個人可以改善健康、睡眠和心理狀況,卻是不爭的事實。有兩個例證,一是在壓力山大的矽谷網際網路公司,太極拳課程經常火爆到要提前預訂。那些白領們選擇太極拳,而不是搏擊,就是因為太極拳可以有效改善他們長期伏案工作而受傷的頸椎、腰椎。今年年初,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帶著患者練習太極拳等運動,有助於提高患者免疫力,優化治療效果。

中國傳統武術門派眾多,但不是所有項目都能申遺,邏輯在於,申報項目不僅要有招式等看得見的要素,還要有文化內涵。太極拳的背後,是一套極具中國特色的哲學思想或者說觀念系統。比如,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規律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認知思想,尊師重道、不可狂、不可滿等價值觀念。這些思想觀念,伴隨著中國人從傳統走到現代,涵養國民精神氣質。某種意義上說,這才是太極拳更迷人的地方。

說到底,太極拳既是一種現代性的生活方式——鼓勵「安全的運動」(不會出現那種猛烈運動可能帶來的身體傷害),追求自省、內斂的心態(以柔克剛);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精華——鼓勵生命內在的價值,追求自我與外在的和諧共生。

由此,在接下來的保護和推廣中,既要傳播好太極拳的一招一式,弘揚「正宗」;也要總結好太極拳的文化內涵,要繼承其傳統文化內涵中好的一面,也要具備更多的「闡釋性」意識,讓太極拳擁有更強的時代精神,從而延續生命力,強化認同度和「吸粉」力。

這對很多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都有很好的啟示作用。我們或許不用那麼強調「瀕危」和「保護」,而應更多看重其內部的創造性和給世界帶來的新的可能性,以一種更開放的視角來「盤活」、呵護好文化遺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面對此前人們對於「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事件的質疑,「太極拳界」又如何評價?新京報先後採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和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陳斌。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太極拳植根於生活實踐,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申遺成功有助於進一步激發文化自信,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更加有利於太極拳的宣傳推廣普及。」陳正雷說。久久為功,形成保護傳承「大氣候」當太極拳申遺成功消息傳來時,嚴雙軍懸了12年的心終於放下了。
  • 太極拳申遺成功了,金元太極才是康莊大道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太極拳成功申遺 」這些代表隊的太極水平如何,不得而知。對於陳家溝的其他國際太極賽事,有親身體驗的網友說,賽事美名其曰世界賽事,其實就是比賽時加入了幾個黑人和俄羅斯人。但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申遺成功就是最顯眼的國際化。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從陳家溝到全世界,太極拳的申遺成功更加堅定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對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具有重要作用,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具有深遠影響,對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深刻啟示。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借申遺「東風」,太極拳迎推廣契機】成功申遺後,太極拳無疑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朱建偉說,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必將更加讓國人堅定文化自信,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氛圍。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接下來又有哪些大動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本報訊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接下來,焦作市將和河南省文旅廳一起聯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太極拳七大社區所在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共同謀劃組織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座談會,太極拳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軍營「六進」展演等一系列具有群眾性、廣泛性、參與性、國際性宣傳推廣活動。
  •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攝   外國太極拳愛好者表演太極拳本報資料圖片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作為道教的起源地,武當山在各種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幾乎成為太極拳的朝聖之地。攝養生之精髓,集技擊之大成;融陰陽之哲理,妙八卦之變幻。武當太極拳在繼承古代武術攻防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易經》中的某些原理,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其理論核心是陰陽消長、八卦演變、五行生剋。
  • 祈年文潭:申遺成功是太極拳「祛魅」的契機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的名頭更響,受到的關注度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擁躉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具有豐富的武術國際傳播經驗,他創辦了駐華使館武術嘉年華,「一帶一路」國家駐華大使體育論壇等,並編譯多本《太極拳》英文教學書籍。他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體現了世界對中華文明成果的承認與尊重,還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為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傳承和發展贏得了新的契機。
  •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新華社記者周欣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2020年1月8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之巔,得來不易!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之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在這裡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中,委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組織的太極拳申遺相關材料進行完善修改,並按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河南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 申遺成功!鄭州80後姑娘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太極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太極拳申遺成功!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豫論場丨太極拳申遺成功:真「武林」,有文化
    12月17日,溫縣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以太極為名,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拳法,更是一種文化觀念與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