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看環保國企的綠色實力擔當!

2020-12-21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設立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從消息落地至今已經有一月有餘,雄安新區這個話題的熱度似乎還散發著餘溫,在過去的日子裡,全國上下的目光紛紛聚焦雄安,很多人都在密切地關注著雄安新區規劃、經濟等問題,當然,環保也不例外。

「水汙染+缺水」制約經濟發展 保定需修建24座地表水廠

華北明珠白洋澱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在華北這一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地區,這個水域面積366平方公裡、由大大小小140多個澱泊組成的湖泊,對於維持生態平衡、洩洪蓄洪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白洋澱在華北地區的地位非常重要。然而,白洋澱水質卻不容樂觀,據河北省環保廳於2016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白洋澱水質為劣Ⅴ類,重度汙染,水質問題突出。

美麗的白洋澱(圖片來源於網絡)

河北省政府非常重視白洋澱目前嚴重的水質問題,出臺了《河北省白洋澱和衡水湖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19年白洋澱區除南劉莊點位水質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外,其他區域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規劃中推出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態修復等10類156個項目,總投資近246億元。

相較於北京而言,河北省水資源更加稀缺。目前,對於白洋澱的汙水治理問題還存在一些難點,首先既要把汙染的水體進行全面治理,保證水體長期清澈。同時還要把周邊的水源逐漸向白洋澱匯集,讓水資源更加豐富。

為緩解白洋澱的水質問題,目前保定需修建24座地表水廠。據悉,安新縣的兩座地表水廠均隸屬於首創股份,這兩座地表水廠項目設計總規模5萬噸/日,遠期規劃為6萬噸/日,正在進行通水調試。雄安新區的設立讓首創股份成為備受關注的環保企業,這是否是首創股份提前布局的成果?首創股份市場發展部總經理趙亮對北極星環保網表示,雖然這並非事先布局,但從整體戰略來講,首創集團和首創股份始終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河北、天津均有布局。安新縣的兩座地表水廠項目為首創股份在雄安新區擴大傳統供排水業務、為政府提供水環境綜合服務提供了契機,獲得了先發優勢。

首創股份市場發展部總經理趙亮與北極星環保網編輯交流

首創股份定位於以生態環境為核心的的城市價值提升服務。據了解,雄安新區的打造方式與首創股份的發展理念十分貼合,首創股份今後會將固廢、汙水資源循環再利用以及能源有效管理的發展理念融入到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中,與當地政府保持順暢溝通和積極合作,利用社會資本幫助當地政府做城市建設、投資和運營管理。這既有利於雄安新區更好的發展,也為首創股份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優化京津冀水資源管理

京津冀是全國水汙染嚴重區域,水汙染形勢嚴峻。以北京為例,每年約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要維持約36億立方米的需求,缺口達15億立方米左右。據了解,白洋澱現在水域面積比建國初縮小了1/3以上。雄安新區開發建設要求以保護和修復白洋澱生態功能為前提,而白洋澱生態修復離不開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改善。這需要重點優化京津冀的水資源管理。

自2015年4月至今,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紛紛吸引了眾多環保企業的目光,在河北市場的拓展和布局上都盡顯其能,首創股份也不例外。

首創股份今年4月6日發布公告稱收購河北華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華冠環保」)100%股權,收購價為73927萬元。公告顯示,河北華冠環保成立於2016年12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主要從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公告發出後引起了行業熱議,因為河北華冠環保自身無實際經營業務,因此河北華冠環保唯一的控股子公司——河北中洲水務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河北中洲水務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多業經營的重要板塊,對外開展對給水、中水、汙水、垃圾處理等項目建設的投資,經營自來水生產、供應,汙水處理及其再利用業務。其運營有定州、邢臺等地市13個自來水供水特許經營項目,總規模合計87.1萬噸/日,其中直接位於雄安新區的是安新縣地表水廠,項目以BOT模式投資建設,網站顯示該水廠已經建設完成,總投資約5400萬元,日供水能力3萬立方米。首創股份收購河北華冠具有重大意義,不僅進一步完善了河北省的自來水供水布局,也優化了京津冀的水資源管理。

沒錯,文章開始提到的首創股份安新縣那兩座地表水廠就是首創股份收購河北華冠環保之後的項目,也因此讓首創股份成為在雄安新區備受關注的環保企業。由此看來,這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了!

攜手北控水務入股浙江開創環保 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2016年1月份首創股份與北控水務同時入股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傳出後,一石驚起千層浪。

據了解,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開創環保」)2015年9月29日剛登上新三板,許多業內人並未聽說過這家企業,首創股份為什麼選擇入股開創環保?這對於首創股份未來發展有何戰略意義?可能很多人腦子裡都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對於首創股份為何要入股浙江開創環保,這要先從北控水務說起。北控水務前期已對浙江開創環保考察將近兩年時間,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測評,發現浙江開創環保的產品和團隊都有著很強的差異化優勢。另外,首創股份和北控水務都是北京市國資委下屬企業,被稱做帝都水務「雙雄」,首創股份與北控水務一直有著良好的互動和溝通,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攜手入股浙江開創環保,「雙雄」的聯手為未來的戰略及業務合作開創了新模式。開創環保旗下求是膜公司年產400萬平米/每年的超濾膜自動生產線也於今年5月2日在浙江長興投入正式商業運營。

入股開創環保至今已一年有餘,合作效果已達到預期,這對於首創股份未來發展有非常大的戰略價值,為首創股份提供了更好的工業廢水解決方案和服務,以更好的品質和成本為地方政府及工業客戶提供廢水處理和再生的服務。工業廢水是浙江開創環保的強項,這對首創股份今後的工業園區廢水再生和資源化以及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從而延伸了產品線。

用綠色的方式做環保 在循環利用上做文章

京津冀水資源緊缺已日益明顯,如何在水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保證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又該如何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呢?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水環境部主任王東子曾表示,目前當務之急是節水和再生水利用。國家「水十條」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區域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以上。

從目前嚴峻的京津冀水環境態勢來看,地方在落實「水十條」任務時應自加壓力。目前北京再生水利用率為26.4%,天津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8.5%,兩市均已接近「水十條」目標要求。河北省再生水利用率不足10%,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在環境保護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無論城市和農村,水汙染防治問題核心還是要在「用」字上做文章。如果不在循環利用上做文章,僅僅在末端治理上下功夫,往往是事倍功半。

再以北京為例,目前,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的第二水源,佔全市水資源使用總量的21%,在工業生產、農業灌溉、河道環境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面對京津冀水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為解決再生水循環利用的問題,像首創股份這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水務企業正在逐漸將自身業務向資源循環利用發展,從最初汙水的集中處理、供水的集中處理,逐漸過渡到區域環境的綜合治理,包括海綿城市、黑臭水體、區域綜合規劃等,汙水處理以及水中有價物質、能源循環的綜合利用成為首創股份新的戰略方向,將用綠色的方式做好環保事業。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金隅集團三年兩大步率先助力建材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
    短短三年之內邁出兩大步,金隅集團以戰略思維和開放胸懷,以高遠站位和果敢擔當,順大勢、謀全局、創偉業,率先在建材行業助力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協同京津冀勇於擔當打造建材行業領袖企業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著力推進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定,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
  • 2020全國節能宣傳周特別策劃 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公益...
    2020全國節能宣傳周特別策劃 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公益服務啟動活動北極星環保網訊:7月3日,國家節能中心、中國節能協會節能環保金融聯盟共同舉辦全國節能宣傳周特別策劃活動「節能環保產業與綠色金融協同發展公益服務啟動活動」。
  • 京津冀三地籤「希望工程」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京津冀三地籤「希望工程」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2020-12-11 10:56:28|來源:北京日報
  • 遼寧朝陽加快建設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行區
    央廣網瀋陽8月15日消息(記者徐志強)記者從朝陽市政府獲悉,《朝陽市打造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行區工作方案》日前發布。方案提出,打造先行區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並在財稅、土地、金融等方面給予轉移企業諸多優惠政策。  朝陽市與京津冀地區地緣相近、山水相親。
  • 科技加持 張家灣設計小鎮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張家灣設計小鎮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外觀 攝影 胡曉萌12月16日,「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了位於北京市通州區的張家灣設計小鎮,記者看到原銅牛廠的老廠房並沒有被完全拆除,而是在尊重現有園區規劃格局
  • 習近平調研京津冀協同發展「金句」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1月16日上午,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仔細聽取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
  • 瓣瓣同心 蓬勃興盛 天津穩步推進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瓣瓣同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步履堅定。過去一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收官之年。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天津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保持戰略定力,付出艱辛努力,以更強的責任意識築牢首都「護城河」,以更大的協同氣魄融入國家大戰略,以天津之「為」服務協同之「進」,交上一份嶄新成績單。
  • 首善標準 工匠擔當——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周年記之二
    ­  【京津冀協同發展調研行】­  光明日報北京2月20日電(記者 董城 張景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牛鼻子」。­  長期以來,北京人口膨脹、房價高漲、資源環境承載力嚴重不足……其癥結所在,是集聚了過多的非首都功能。
  • 天津濱海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鳥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記者 賈成龍 攝今年前三季度,濱海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項目879個,協議投資額2166億元,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再獲豐碩成果。今年以來,濱海新區持續釋放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推進京津兩地高端創新資源要素聚集,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 浦華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星文續任綠色發展產業聯盟監事長
    12月1日,中關村環都綠色發展產業聯盟在京順利召開了第一屆換屆會員大會。
  •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金」動力
    程英一家人生活的變化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她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受益者的縮影。  讓政策「落到地」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裝批發加工等項目需疏解轉移,滄州市作為首都1小時都市圈的環京津城市,迎來了歷史機遇。
  • 知與行|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積極作為、善作善成,扎紮實實把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協同推進成效顯著,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奠定堅實基礎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 協同發展京津冀 跨區布局中關村
    中關村科技創新區打造園區鏈協同發展京津冀 跨區布局中關村在中關村輻射帶動下,京津冀三地實現創新資源和產業對接,為全面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探索了新路徑——協同創新,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基本理念和關鍵引擎。中關村,是京津冀加速實現協同創新的積極探索者和引領者。
  • 天津武清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 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礦
    來源:中國經營報天津武清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 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礦本報記者/顏世龍/北京報導「當前,武清面臨的所有機遇全部可以歸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上,這是最大、最現實的機遇。《決議》明確,到2035年,武清將基本建成經濟繁榮、安定和諧、生態宜居、社會文明、治理有效的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而對於「十四五」時期,武清將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範區,並在協同發展、城鄉融合、民計民生、生態環境等多方面顯著提升。業內專家表示,武清地處京津之間,坐擁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區位、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觀察】京津冀:「一核」帶動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攜手津冀兩省市,系統推進,協同發展,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從全局出發,發揮各自優勢,逐步探索突破了部分體制機制障礙,在產業、交通、生態、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實現共建、共管、共享、互利,圍繞首都形成核心區功能優化、輻射區協同發展、梯度層次合理的城市群體系,一個綠色、智慧、宜居的世界級城市群在華北大地崛起。
  • 【思享家】建設雄安新區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舉措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來,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各方面協同積極推進並不斷取得進展。但總體來看,特別是在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育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方面,還迫切需要出臺和實施重大戰略舉措。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重大突破,其意義非同凡響。
  • 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哪裡的樓市機會多
    天津市發改委表示,為了助力京津冀三地在體制機制改革和協同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天津將繼續推進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謀劃實施新一輪先行先試的改革舉措。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謀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中期目標是到2020年,2019年將近過半,中期目標還有多遠?各區樓市有哪些變化?
  • 福人集團常務副總蘭從榮:堅持綠色發展 展現國企擔當
    綠色,始終是福建最美最亮的底色。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在2018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強調,「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福建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
  • 中國信達:堅守主業顯擔當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成立21年以來,始終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圍繞不良資產主業,開拓創新,累計收購和受託經營不良資產逾3萬億元,2011年商業化轉型以來累計實現歸屬於股東淨利潤近1200億元、上繳所得稅494億元,大力支持扶貧、環保、抗疫、賑災、教育和公益事業,取得突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
    為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京津冀工信部門《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備忘錄》,共同規劃「十四五」三地協同發展產業鏈,11月19日,三地工信部門在京聯合舉辦「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就「十四五」時期京津冀工業發展規劃及重點產業鏈高質量協同發展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