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風尚向民間流動潮流,促進女性思想解放,也體現統治階級意志

2020-10-22 煙寒若雨

古代女子雖然足不出戶,養在深閨,但是她們卻仍然緊緊地追隨著社會潮流,愛美二字,是古往今來女子都無法捨棄的詞。古代女子的時尚風標和現在完全不一樣,在那個信息傳遞速度慢,女子地位較低的社會,女子的模範莫過於所謂的大家閨秀。

但是大家閨秀又時時刻刻都注意著宮廷的時尚風向變動。可以說,古代宮廷,是社會潮流的引領者,也是古代社會最高消費水平的代表,所用所產所追求之物都是社會的高奢品。

而古代女子也並非世人想像那樣完全沒有自我,她們也有追求美麗的熱情,也在努力展現女子風尚,雖足不出戶卻緊跟宮廷潮流,服飾髮髻妝容樣樣不落。

一、宮廷妝容,爭相效仿

1.宮廷風尚

中國傳統文化的其實是比較明顯的分為兩個部分的,保留的更完整更久遠的部分是宮廷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統治階級創造的,民間文化幾乎都是在宮廷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宮廷風尚離不開後宮中的女子,后妃們為了獲得更高的地位爭奇鬥豔,以求得到帝王的另眼相待,由此創造出了豐富燦爛的宮廷服飾文化。

比如說歷史上深受女子喜愛的八字眉,其實是漢朝時期宮廷的宮女見后妃們這樣畫眉顯得楚楚動人,因此在宮人之間興起的一種眉形。民間女子以一傳十,以十傳百,八字眉便普及了起來。

除了眉妝,還有唇妝,也是民間女子重點關注的妝容部分。宋代的整體妝容給人的感覺是溫婉可人的,這也和宮廷中的文化風尚息息相關。

另外,觀察宋朝諸位皇后的畫像可以發現她們皆是櫻桃唇,用唇脂薄塗。這樣的宮廷妝容也因此掀起了整個宋朝女子清雅素麗打扮的序幕,女子不再像唐朝一般濃妝豔抹,唇脂顏色也更加淡雅

2. 對后妃和才女的模仿

古代女子很少參與進政治和經濟領域當中,但仍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文化和思想領域

如果說宮廷文化是整個王朝社會文化的主體,那麼古代宮廷中的后妃便是民間女子的效仿者,古代女子創造出來的輝煌燦爛的服飾妝容文化等等,都和宮廷后妃息息相關。

深受武則天寵愛的才女上官婉兒,多次被武則天從死刑下救下,最終被施行黥刑,額頭上留下了醜陋的疤痕印記,但因此,她第一次創造了在額頭畫梅花的妝容,而上官婉兒名滿天下,才情橫溢,創造的梅花妝也在短時間內風靡唐朝,成為了唐朝女子爭先模範的妝容。

在梅花妝的基礎上,還出現了其他的描花妝容,平民女子畫像中也可以時常發現其額頭中央的小巧思。

二、古代女子時尚追求的提升體現地位的變化

1.追求自我提升

古代尚有東施效顰這樣惹人笑話的典故,其實反映的就是一種對美的追求,且不論是否失去了自我,這種追求風尚的行為是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的。文人墨客間尚有模仿一說,更何況喜歡美麗事物的女子呢?

古代女子對后妃,宮廷文化的模仿和探索也是一種對自我的提升,或是渴望能夠像后妃一樣豔壓群芳,或是能夠渴望像才女一樣名滿天下受人尊敬。這也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下,女子試圖縮小男女地位差異的途徑之一。

自古以來"眉"在中國女性的心中就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古代就有畫眉,描眉的手法,而且眉型千姿百態,有溫柔的柳葉眉,也有英氣的遠山眉,這些基本上都是從宮廷產生然後再傳入民間的眉型。

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女子肆意打扮,奇形怪狀的眉數不勝數,女子們不只追求他人讚賞的眼光,還開始重視滿足自己的偏好

2.統治階級加強統治的途徑

古代民間女子對宮廷后妃的學習,同樣也體現了女性思想觀念的轉變東漢才女班昭,班固之妹,《漢書》的續寫者和完成者,在東漢擁有著極高的聲譽。她無疑是一個才女,才情毋庸置疑,但是她提倡的《女戒》,成為了禁錮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女性的枷鎖。

最開始,她只是作《女戒》教育自己的女兒,她提倡女子要遵從女德,而她作為在女性中具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的才女,所作所為皆被世人模仿,《女戒》也逐漸成為了女性學習和遵從的女子德行規範

雖然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源還是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封建統治,但是不得不說如班昭這樣受女子推崇的人,對號召女性,推行社會風尚確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因此,民間女子對宮廷后妃和受到認可的才女的模仿,不僅只是一種社會文化方面的現象,隨著封建主義加強,統治階級不斷向民眾傳輸封建的意識形態,而民間女子追求宮廷風尚也成為了統治階級加強對女子思想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

3.統治階級偏好和女子地位的關係

古代女子追求時尚,追求的並非事物本身的時尚感,而是其背後蘊含的價值。

大唐楊貴妃一曲胡旋舞美豔不可方物,也掀起了唐朝時期追求較熱情奔放的舞蹈風格的浪潮,露手臂露肚子,在前些朝代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風尚,在唐朝被接受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統治階級的開明思想和身體力行的引導。

女子地位也受統治階級偏好的影響,唐朝統治者喜歡雍容華貴,能夠體現大唐氣象的物品,后妃們也喜歡濃妝豔抹。唐朝宮廷非常流行一種高髮髻,最高的能夠達到一尺,形如巍峨山巒。

這種本來盛行於后妃之間的髮型傳入民間,瞬間大火起來。楊貴妃非常喜歡穿低胸襦裙,輕紗飄逸,美得不可方物,這種美學風格和之前的儒雅保守的風格大相逕庭,但是在這種風格的服裝傳入民間,即刻便掀起了軒然大波,人人爭相效仿。

貴族女子之間還喜歡穿胡服和男裝,以便出門遊玩不受束縛,在出遊不受禮教禁錮的唐朝,女子們擁有自由的出行權利,而著男裝和胡服就是貴族女性們掀起的風尚。

由此可見,上層社會偏好的變化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女子的社會地位,朝代包容開放的審美心態也讓女子的地位高於其他朝代。所以,古代上層社會的風尚不僅是引領社會潮流的主體,還是影響整個社會對女子態度的群體。

總結

古代封建社會的女性一直以來都是受禁錮比較嚴重的,自由權利受到限制的。在吃穿裝扮和娛樂方面,都受到禮教的制約,禮教規則制約著大部分朝代的女性。

但是,在這種制約下,女子也有追求自己欲望的強烈願望,因此,才會出現民間女子向后妃學習,模仿,掀起了皇宮風尚向民間流動的潮流。在封建的環境裡,女子對美麗的追求也體現了其對於自我權利的重新認識

一方面促進了女性思想的解放,一方面,引領社會時尚的又是宮廷,因此也體現出了一種統治階級的意志。兩種影響交相呼應,共同對社會起到了特殊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漢朝才是女子解放的朝代?束縛女性思想未形成,敢愛敢恨愛情至上
    提到古代女子思想最解放的朝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唐朝,因為好像唐朝有關女子的故事實在是不少,唐朝的皇宮內院本來就亂成了一鍋粥,因此就更不用說民間了,就連皇宮都那樣,所以民間百姓也是積極效仿,因此有關很多女性開放的行為出現了。
  • 人民意志:馬克思法哲學的思想特質
    不是思想決定於國家的本性,而是國家決定於現成的思想。」而馬克思則對傳統法哲學進行深刻批判與根本顛覆並在此基礎上重建了法哲學。在國家制度的確立與實行中充分表達 「人民意志」即「絕大多數人」的意志,是馬克思深刻批判與根本顛覆傳統法哲學並在此基礎上重建法哲學的基石。由此出發,我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深刻把握馬克思法哲學的整體脈絡與基本特質。
  • 高二歷史總結: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歷史總結: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3-09-17 20:2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從「天乳運動」到「服飾解放」,中國女性都經歷了什麼?
    可以說,在民國時期,隨著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因素的不斷變化,很多女性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也開始發生改變。 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婦女解放運動的興起,使廣大傳統婦女在政治、婚姻、家庭、服飾、禮俗、職業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同時,也為女性服飾的變化,創造了一個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因此,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呈現出了一個新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 四方宋代銘文雜劇磚雕:體現宋代戲劇服飾特色,映射宋代社會風尚
    &34;文物作為文化的物質載體,生動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風尚,更蘊含著古人的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而現珍藏於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的四方宋代雜劇磚雕,就呈現了宋代雜劇演員演出時的戲劇服飾穿戴狀況,體現了宋代雜劇繁榮的社會風氣。
  • 明清服飾風尚有什麼特點,對崑劇服飾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
    明清時期的蘇州被譽為全國服飾風尚之城,蘇州在當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各種手工工藝都聚集於蘇州,商業、貿易的頻繁往來使蘇州的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一時間,全國各地都將蘇州的服飾作為一種潮流,開始廣泛地傳播和推崇。
  • 明清服飾風尚有什麼特點,對崑劇服飾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
    明清時期的蘇州被譽為全國服飾風尚之城,蘇州在當時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各種手工工藝都聚集於蘇州,商業、貿易的頻繁往來使蘇州的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一時間,全國各地都將蘇州的服飾作為一種潮流,開始廣泛地傳播和推崇。也是在這一時期,起源於吳地的崑劇開始盛行,並發展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劇種,深受上至君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崑劇也因此而成為明清時期全民性的文化項目。
  • 陳堅:中國佛教促進了女性的解放
    陳堅:山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說到佛教與女性的關係,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廣為當代女權主義者所病詬甚至深惡痛絕的「八敬法」,因為他們將這「八敬法」解讀為是對女性的歧視,從而有悖於男女平等不過,我倒覺得,「八敬法」只是佛教的一項制度,而制度永遠不是佛教的核心問題,佛教的核心問題是解脫的心法,只要有助於解脫,那麼就如《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皆是佛法」,即使是歧視和不平等也是佛法,因此,對於「八敬法」,我們應該追問的是它是否有助於女性解脫,而不是從男女不平等的角度來審視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才是佛教的看法,因為佛教所講的平等是法身的平等而不是報身和化身的平等。
  • 高二歷史教案:《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教學設計
    本單元主要講述了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思想界逐漸出現的西學熱。在西學影響下的近代思想就是向西方學習。以「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維新變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學、接受馬克思主義為標誌,從學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強國之路。向西方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是近代中國人思想不斷解放的歷程。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漸進過程中,先學習西方實用科技後學習社會政治學說。
  • 法:我來自哪裡之法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國家統治的工具?幽默版
    首先就要要談談法是怎麼來的,神學家肯定說法律來自上帝,契約論派要說法來自人們之間的約定等,這些高深的學派爭執不是我們談的重點,因為咱們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系,思想要緊跟老馬(馬克思)、老恩(恩格斯)的學說,當然扭曲老馬老恩的思想要堅決摒棄。
  • 思想的束縛一旦被解放,女性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西方女性的思想覺醒是通過啟蒙理性的哲學所激發的,而中國女性思想觀念的解放是通過破舊立新來達到的,這些破舊立新包括以下方面:用男女平等代替男尊女卑從清末,不管是維新還是洋務,他們都提倡男女平等,但並沒有脫離賢妻良母的傳統。
  • 從劉吶鷗的《都市風景線》看民國時期女性的解放與偽解放(下)
    在前一小節筆者對其女性形象塑造「解放」與其進步性作出探討,劉氏以一種對社會現實超越、女性形象美感的把握,強調女性主體意識覺醒的文本創作凸顯了具有進步意義與解放性質的新感覺派審美風格,而其現代主義創作技法的運用,對主觀感覺與意識流動的描寫,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對欲望書寫同樣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現代派隱藏在如此深奧的象徵符號之中,以致於我們重新認識的可能性一切……進步崇拜中。
  • 河神信仰作為官方和民間的一種共同信仰,在明代有什麼功能
    自古黃河河神備受尊崇,而黃河有著自身的水性流動和變化。因此,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逐漸意識到虔誠地向河神祈禱,並不能改變黃河災害侵襲人類的現狀;而只有通過治理黃河,築堤修壩和疏浚溝渠,方能真實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和緩和災情。另一方面,明代治水英雄的出現,即治河河神使民眾認識到,與其把命運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靈身上,不如自己奮起抗爭,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自然災害。
  • 黨報參與掀起新一輪思想解放大潮
    勇攀高峰」、「解放思想 幹事創業 科學發展」專欄;《湖北日報》開闢了「思想大解放 促進大發展」專欄。向受眾闡述通過不斷的思想解放,湖北已突破的許多桎梏,但還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新時期發展的認識誤區和思想觀念。讀者看後一目了然,心中有數。  《天津日報》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推出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內容文章。
  • 清代女性詩詞的空前繁榮,時代大背景下的思想解放
    在女性文學史上,如果說清代以前的歷代女詩人、女詞人就象夜空上點綴的寂寥的幾顆星星的話,清代大量湧現的女詩人、女詞人則象夏夜滿天的繁星,顯示了其空前的繁榮局面。 有清一代,文人對女性創作詩詞的提倡力度之大恐怕是空前的。文人對女性創作的鼓勵首先得之於文人對女性審美要求的提高。這一審美要求的提高首先萌發於明代中後期,吳江葉紹袁提出了女子「三不朽」的新觀念:「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婦人亦有三焉:德也才也與色也,幾昭昭乎鼎千古矣。」』
  • 唐墓壁畫中的女性:在禮教與風尚之間
    申秦雁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吳先生是從直觀感受出發,後來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唐墓壁畫中的女性似乎是在掙脫束縛,追求一種人性的解放。」女性形象在唐墓壁畫中尤為耀眼。目前出土的墓室壁畫仕女人物有優雅的舞姬、嫻靜的樂伎、華麗的女官、卑微的侍女等。她們被安排在墓穴主人的靈棺周圍,環繞墓主人站立,在象徵性的寢室中提供各種日常起居服務,以有「供養」之意。
  • 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現藏皇宮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日前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是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現藏日本皇宮。
  • 董元奔‖一步步走向個性解放的明清小說中的中國婦女
    這個時期,城市和商品經濟已經很發達,市民階層已經非常龐大,心學所宣揚的女性解放思想已經開始在市民階層紮根。但是,封建禮教仍然在中國社會思想中佔統治地位,並且走向極端腐朽階段。社會需要人們特別是女性自己團結起來,向封建禮教展開猛烈的進攻。《金瓶梅》和《聊齋志異》分別從反面和正面反映了這種社會趨勢。
  • 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的女性主義與女性解放
    通過啟蒙運動民主社會被普遍建立起來,使得女性公民能夠以個人形式直接參與到國家各項活動中,夫妻之間已成為「僅僅和當事人有關而社會無需幹涉的私事」⑤。對於女性解放來說,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擺脫男性統治下的家庭婚姻制度,走出家庭、進入社會,促使她們投身於社會生活之中,出現了一些具有覺醒意識的知識女性和中產階級婦女,她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直至形成自己的團體,並開始向男權社會爭得女性應有的權利。
  • 思想解放的偉大力量
    無論是大的社會制度的更替,如推翻封建制度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無產階級革命,還是重大的社會變革,如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無不有偉大的思想解放作先導,用新的思想理論取代舊的思想理論,用革命理論指導偉大的革命實踐。170年前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對於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統治產生了史無前例的震撼,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