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燥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段話的意思是,「道」是集大成者,卻好像有些欠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道」是充盈的,卻好像有些空虛,但是它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道」是正直的,卻好像有些彎曲;「道」是靈巧的,卻好像有些笨拙;「道」是善於辯的,卻好像有些不善言辭。運動可以產生熱量戰勝寒冷,守靜內斂可以消去因運動而產生的燥熱。所以清靜無為是天下的正道。
「道」是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辯。但是,在有些人看來,卻是若缺,若衝,若曲,若拙,若訥。為什麼會這樣?無可厚非,因為認知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
人世間,一切都是互動的,很難有人超脫世外,說長道短在所難免。清靜可以使人清心寡欲,使自己的身心不受外界的侵擾,保持身心的安寧。同時,清靜可以使人無為,懂得如何取捨。世人常說,「腦袋發熱,就會做傻事」。任憑風起雲湧,我自靜如止水,唯有冷靜、沉著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所以,「清靜為天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