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平和國民心態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

2020-12-12 人民論壇網

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綱領文件,也是進一步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行動指南。凝魂聚力創造新時代業績,固本培元鑄就新時代精神。其中,涵養積極進取開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推動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則是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行動旨歸。

涵養積極進取的國民心態,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

愛國是心之所系,也是情之所歸。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首先是要涵養積極進取的國民心態。積極心態是積極、正向、穩定的心理傾向。它是一種肯定性思維和可能性思維,即面對困難、挫折和挑戰,從正面和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思考問題,勇於直面困難,敢於迎接挑戰,積極採取行動,努力解決問題,對事物的發展變化充滿希望與信心,因而有較強的抗壓和抗挫能力。中國人普遍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國家認同感,關注國家發展,尤其關注與國計民生相關的重大事件,高度讚揚和積極肯定我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和信心。積極的國民心態,就是既認識到中國發展的現實國情和外部環境,能正確認識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也相信在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應對一切挑戰。

進取心是指不滿足於現狀,不斷追求新目標的心理狀態。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一個重要的推動力量就是進取心。具有進取心的個體,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不貪圖安逸、滿足現狀、因循守舊、故步自封,始終保持蓬勃朝氣。馬克思主義認為,作為社會意識的國民心態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生產力是其中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要素,要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夯實涵養理性平和國民心態的物質基礎。我們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既不落後於時代,也不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動力。

涵養積極進取的國民心態,要引導人們正確把握中國與世界的發展大勢,既有風險憂患意識,又有歷史機遇意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我們要順應歷史為我們指明的方向,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夯實中國發展的物質基礎,通過推動中國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涵養開放包容的國民心態,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愛國是悅納不同,也是開放包容。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涵養開放包容的國民心態。開放的心態是既接納自己,又接納外界事物。接納自己,就是承認自己認識和能力的局限性;接納外界事物,就是指有意願去接觸、了解、學習外界新鮮事物,不斷拓展自己認識和能力的邊界。開放,相對於封閉而存在。開放心態既是堅定中華民族文明自信的矢志不渝,也是兼收並蓄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海納百川。開放的心態使我們尊重差異、悅納不同,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在認同本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鑑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相互聯繫和依存的程度空前緊密。在與世界的交流互動中,中國人的國際視野不斷拓寬,國際胸懷更加寬廣,逐漸塑造出更成熟、更自信的國民心態。

包容,即面對不同和差異時寬容、接納、不排斥,表現為博採眾長的格局和包容多樣的胸懷。它反映一個國家的世界眼光與戰略思維,也體現為國民的博大胸襟和非凡氣度。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和智慧,要尊重和保護世界文明差異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在不同文化背景組成的世界裡,文明之間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同時,包容是有原則的、有底線的。既要把握各種文明交流互鑑的大勢,又要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實。我們應該增強文明自信,在先輩們鑄就的光輝成就的基礎上,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鑑,讓多元文明共生並進,共同繪就人類文明美好畫卷。

涵養開放包容的國民心態,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進來。既增強中華民族的文明自信心和認同感,又以一種平等包容的態度尊重不同文明,欣賞不同文明的獨特價值,使各國文明在交流互鑑中取長補短,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涵養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愛國是熾熱情感,也是理性平和。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特別是要涵養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理性的心態即以客觀、冷靜、理智、科學的心態來處理問題,而不盲目、輕信、衝動和意氣用事。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是理性的基礎,強調理性並不是否認情感的作用。愛國主義的情感和理性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就不會形成堅定的愛國信念。但愛國不僅是簡單的情感表達,還應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透過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理性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愛國要有實際行動,更要看實際效果。愛國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立足中國,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放眼世界,法律是人類消弭紛爭的共同語言。牢牢樹立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做最有利於祖國和人民的愛國行為,而不是一成不變或不計後果地釋放自己的愛國熱情,熾熱的愛國情感才不會演變成盲目的衝動和偏激的行為。

平和是一種穩定、健康的情緒狀態,表現為人們能夠客觀、冷靜、理智和科學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並毫無偏見地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平和的心態使人不易於為情緒所困擾,與急躁、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相對應。有些人認為,負性情緒一旦出現,就要想辦法立即讓其消失。但事實是,一個人的負性情緒存在有其合理性。正確的做法是對負性情緒有正確的認識和正確的處理,學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負性情緒。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們可能出現悲觀、焦慮、浮躁等負性情緒,這些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很可能導致偏狹和片面地看待問題,從而產生社會負能量。平和的心態就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處理國家內部問題、應對外部挑戰。

涵養理性平和的國民心態,要引導人們理性表達愛國情感,反對極端行為。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崇尚以和為貴。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自己的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夯實中國發展的物質基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明自信,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作者:陳臣 天津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商業大學基地研究員

相關焦點

  • 8分鐘讀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制定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於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第一板塊包括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內容,第二板塊包括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群體對象、載體手段和氛圍營造,第三板塊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組織保障。總 體 要 求 1.指導思想。
  •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凝聚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制定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於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問:請您介紹一下制定《綱要》過程中的基本考慮。
  •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凝聚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制定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對於引導全體人民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要求
    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必須把維護祖國統一作為愛國主義的基點,使之成為動員和激勵人們為實現祖國統一而奮鬥的強大的精神支柱。  民族團結是維護祖國統一、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根本保證。歷史反覆證明,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團結友愛。
  • 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必須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愛國主義始終是凝心聚力的興國強國之魂,弘揚愛國主義就是要把中華民族堅強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
  •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治理之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維繫著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鬥。新時代高校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 天津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
    天津日報  2020/06/02為進一步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厚植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根據《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三、構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體系1.開展「愛國三問」主題教育活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奏響『愛國三問』時代強音」為主題,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愛國主義精神宣講活動。組織開展「新時代、實踐行」青年紅色逐夢之旅主題實踐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納入專題黨團活動、學生會活動、班隊會活動、論壇講座等。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總體要求1.指導思想。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引導人們充分認識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敢於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進行偉大鬥爭中更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0.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由於先輩們揮灑熱血,我們終於不用再背負東亞病夫的名號。隨著改革開放,科技日新月異發展,我們的祖國日益壯大,東方雄獅昂然站立。 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實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青年人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愛國主義要更加自覺地結合中華民族正在努力推動的偉大事業,把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和政治美德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徵程中,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強化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圖文/記者:張文博為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12月9日,吐魯番市第六小學開展了「弘揚愛國精神、激揚愛國熱情」主題教育活動。吐魯番市第六小學德育主任靳黨換說:「今後,我要把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到課堂和日常教育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同學們意識到擔當時代大任的重要性,為成為新時代好少年而努力。」吐魯番市第六小學黨支部書記胡媛梅說:「(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鼓舞。
  •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全文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運用辯證思維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樂章
    愈是關鍵時刻,愛國主義就愈發能彰顯出強大的凝聚力,幫助中華民族渡過難關。其三在解決愛國主義「如何用」的討論中踐行了實踐邏輯。中國共產黨是譜寫愛國主義精神的排頭兵,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青年是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力軍,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新興媒介是傳播愛國主義精神的新平臺,是擴大愛國主義精神影響力的新路徑;國際社會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新陣地,有助於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全文如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做新時代接班人
    活動現場為喜迎祖國71華誕,近日,唐馬寨鎮魚窖小學舉行「祖國在我心中」經典誦讀大賽,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表達紅領巾祝福祖國、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感。活動現場賽場上,同學們精神飽滿,聲情並茂地吟誦詩歌,深情回顧黨的奮鬥歷史,歌頌祖國的巨變,進一步堅定了要勤奮學習,建設家鄉的美好願望。此次比賽,進一步豐富了校園生活,讓全體師生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決心將愛國主義理想信念轉化為行動落實到學習工作中,奮發圖強,為早日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人民日報刊文論國民心態 炫富鬥富缺正確財富觀
    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深刻分析人們的思想意識、精神狀態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作出《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強調要樹立與改革、開放相適應的新觀念;1996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緊密聯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作出《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指出要著力消除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對人們精神生活的消極影響;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根據經濟社會的新發展新變化
  •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_中央有關文件_中國...
    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總體要求1.指導思想。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引導人們充分認識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敢於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進行偉大鬥爭中更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0.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
  •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1日  北京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本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 專家思考|什麼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新意蘊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其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其中,首要問題是科學認識和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的意蘊,為做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堅定而清晰的洞見。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京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1日  北京市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本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