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再被電視騙了!現代女性很難接受

2020-12-19 騰訊網

如今不少古裝電視劇,都是以清朝為主題,很多女生也誕生了穿越回清朝的想法,和那些帥氣的阿哥們有一番交集,清宮劇的最大特色,莫過於他們的「陰陽頭」了,這種髮型並非很多人能夠接受得了的,然而清朝髮型真的是這樣子嗎?可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清朝人的頭髮也在時有改變,而現代的女性,恐怕是很難接受的。

在中國傳統思想當中,頭髮「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清朝從入關開始起,便在全國推行剃髮易服令,電視劇裡面的頭髮,是將前半部分剃掉,而後半部分編成髮辮,然而滿人在最早的時候,髮辮卻是金錢鼠尾,也就是說,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要細,能穿過銅錢的方孔才算合格。

因此這種頭髮基本就是光頭,萬曆皇帝年間,西方傳教士衛匡國曾經在《韃靼見聞》中寫道:「女真習俗都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鬍鬚只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

而在滿清入關之後,開始於全國執行這條政策,這自然遭到了民間普遍的反抗,福州遺民曾經在《思文大紀》中提到:「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免者。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羶。」而明末清初的顧炎武也在《斷髮》一詩文當中憤怒地表示:「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然而無論是顧炎武,還是普遍的老百姓基本都沒有死,最終還是決定從於了大勢,對為不少人而言,生活才是所需,1647年,清勢力進入廣州,推行剃髮易服令的時候還曾經無恥的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

至於金錢鼠尾的髮型,清朝統治者也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剃髮者必須將頭顱四周的頭髮都剃掉,只留一頂如錢大,結辮下垂。在頭頂留髮一錢大,大於一錢要處死!「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根據地方縣誌記載,順治四年,一位叫作丁泉的滸墅關民僅僅是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從而被縣官以「本犯即無奸宄之心,甘違同風之化,法無可貸」上奏,然而順治皇帝的命令竟然是「著就彼處斬。」

這一點,就連是孔子的後人也不能免俗,原來擔任陝西河西道的孔聞鏢聽聞剃髮令,大著膽子上奏:「近奉剃頭之例,四氏子孫又告廟遵旨剃髮,以明歸順之誠,豈敢再有妄議。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不忍令其湮沒也。應否蓄髮,以複本等衣冠,統惟聖裁。」

孔聞鏢的意思也很清楚,孔家傳承了這麼久,頭髮從來沒變過,看在我是孔聖人後代的份上,是否能恢復過去衣冠呢?然而他只得到了順治冷冷的批覆:「得旨:剃髮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髮,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就連孔子的面子也不給。

因此在乾隆以前,頭髮始終是銅錢孔大小,一直到了清的中期,才慢慢發展到掌心大,但是大體模樣不變,等到了清末,辮子才越來越粗,乃至絕大部分頭髮都被保留下來。

這個過程,並非有人宣傳提倡,上到皇帝王公貴族,下到黎民百姓,大家的頭髮都越來越多,可能清朝統治者自己也覺得,這種頭髮實在是太醜了,才慢慢接受改變,不過清宮劇如果是拍在康熙乾隆年間,是斷斷不可能出現劇中那種頭髮的,不過作為演員,大伙兒還是得要有點顏值,因此只好將後面的那一種髮型照搬過來。看到這裡,還有人想穿越回清朝嗎?

相關焦點

  •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真實髮型是這樣,別再被清宮劇騙了
    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清朝人的髮型,都是「陰陽頭」,就是前一半是光頭,後一半留頭髮變換成那個辮子,大部分清宮劇中,都是這樣的造型。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真實的清朝髮型並非如此。    在拍攝清宮劇的時候,為了美觀做了一些藝術處理,所以就改變了清朝人真實的髮型。畢竟清朝真實的髮型,實在是太醜了,為了美觀,於是就變成了大家熟知的陰陽頭。
  • 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劇騙了,其實比現實中還醜
    在各類清宮電視劇中,人們時常能看到滿人女子特有的髮型——旗頭,這種珠翠金鈿裝飾其間的髮型既特別又好看,成了清宮劇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然而畫面轉到男子那頭,光禿禿的陰陽頭總會讓人發出感嘆:滿清男子的髮型也太獨特了。
  • 清朝男子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其實比劇中還要醜
    自從2011年《甄嬛傳》作為清宮戲大爆以後,清宮戲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都冒了出來,而戲裡面的男子髮型無一例外都是前半部分頭髮剃光,只留後半部分編成一股辮子垂在腦後。歷史上清朝人的頭髮卻並不是這樣的「陰陽頭」,其實比電視上展現出來的醜多了。
  • 還在被電視劇騙?清朝男子的髮型除了陰陽頭還有這兩種,醜出天際了
    看過清宮戲的人相信都知道清朝的服飾與髮型是最為特殊的,縱觀歷朝歷代,除了出家人之外很少會見到會剃頭的人,但是在清朝,男子的髮型很是奇特,剃一半留一半,俗稱「陰陽頭」,但其實,我們在影視劇中所見的這種髮型並不是所有清朝人都如此,而是出現在清朝晚期的人才會這樣,晚期之前的人髮型大有區別。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從何時開始,清宮劇開始在電視上「霸屏」,雖然近來有減少的趨勢,但還並未徹底絕跡,與其他年代的電視劇相比,清宮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劇中所有的男性都留著「辮子頭」,俗稱「陰陽頭」!
  • 別被清宮劇騙了,清代男子的髮型沒有最醜只有更醜
    別被清宮劇騙了,清代男子的髮型沒有最醜只有更醜」清宮劇「在中國的電視劇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劇湧現,觀眾們也對各種清宮劇樂此不疲。不過所有的清宮戲都犯了同一個錯誤,那就是清朝男子的髮型不該是劇中那樣的,那為什麼演員們不按事實來演呢?
  • 清朝髮型從「金錢鼠尾辮」到「陰陽頭」到底經歷了什麼?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的髮型在歷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後面留著長辮子,頭部前半部剃光。其實這髮型叫做「陰陽頭」。但是呢,清朝一開始的髮型並不是這樣的,而一種叫「金錢鼠尾辮」的髮型,這個髮型因為像金錢鼠的尾巴而得名,就是在頭頂任意地方扎一個小辮子。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我們經常會在清朝的古裝劇中看到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會佩戴各種各樣的旗頭,這是清朝女性特有的一種髮型。從最近幾年的清宮電視劇比如《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裡面對於旗頭的設計和樣式也是五花八門的。
  • 清朝人真是「陰陽頭」嗎?現實比古裝劇還醜,黑白照片都難掩醜陋
    在我們印象中,清朝男子的髮型就是「陰陽頭」,即踢掉前半部分頭髮,只留後半部分編成長長的辮子垂在腦後。但其實這都是電視劇給我們塑造的虛假現實,在清朝的絕大部分時期,男子都不是陰陽頭的形象。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率領清軍入關,都城北京被佔領,自此開始滿人對全國的統治,不久後,清朝頒布剃髮令,引起全國各地不滿,又因為政權還沒穩固所以沒有順利執行。次年,多爾袞再次下發剃髮令和易服令,明文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 別被清宮劇騙了,清朝的髮型根本就不是那樣,比劇中難看太多了
    如今是一個新時代,對於髮型沒有那麼多講究,都是怎麼喜歡怎麼來,不過在古代可並非如此。 古代男子到了15歲就要開始束髮,預示著成童,20歲行弱冠禮,代表著成年,這一套從周朝開始,一直到明朝都是通用,儼然已經成了一種文化傳承。不過到了清朝開始改變了。
  • 清朝歷史前期與後期區別,光從女子髮型就能看出,很有講究和說法
    清朝歷史前期與後期區別,光從女子髮型就能看出,很有講究和說法。電視中每天都播放著各種各樣的清宮劇,無論是幾年以前的甄嬛傳,還是去年暑假熱播的延禧攻略,都有著很高的收視率。這些電視劇的主線也都是圍繞著一個歷史中的後宮女子來展開描述的。
  • 清朝富婆「做頭髮」有多費時間?別被《甄環傳》給忽悠了
    那麼清朝富婆「做頭髮」有多費時間呢?大家別被《甄環傳》個忽悠了。事實上,像電視劇裡那樣轉頭就換一個髮型根本不可能。清代的女子如果要變換一個髮型,那可是非常的費時費力。正是在這清朝中期的時候,滿清貴族女性有了一種新髮型,這就是鈿子頭。所謂的鈿子其實就是用紙,竹片等一些物品編製成一個比較堅韌的鈿臺。在這個鈿子上面覆蓋有一層紗布,如此一來就可以在這層紗布上附加一些裝飾品。當這個鈿子頭出現之後,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當中看見的,清朝那種蝴蝶一樣的髮型就有了基礎。
  • 清朝男人的髮型是在何時轉變的
    在歷史長河中,我們所認識的清朝男子一般都是一半光頭,一半留長辮,俗稱陰陽頭。在許多的電視劇中,各個朝代的男子髮型都不同,而清朝男子的髮型近乎是一樣的,並無過多的區別。但是,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說到宮劇,前段時間娛樂圈裡很火的清宮戲定屬延禧和如懿了,在兩部戲中,雖然兩個演員同時演繹了一個歷史人物乾隆,但細細的發現,兩個演員的髮型卻不一樣,讓我們不禁困惑,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歷史原貌呢?真相總是令人難以預料,在歷史書籍上記載,原來清代男子的髮型一直在不停變化,而陰陽頭只是在清代末年開始流行的。
  • 清朝宮裡為何貴人所梳都為旗頭,清朝姑娘們的髮型是怎麼變化的
    作為離現代最近,史料最充足的清朝,毫無疑問是成為了歷史大戲的主要題材,各種清宮戲輪番上演《甄嬛傳》《步步驚心》,還有最近的《夢回大清》。而清宮戲中出現最頻繁的就是大拉翅和二把頭髮型,旗頭也是旗人女子最常見的造型,除此之外,滿蒙漢族的姑娘們還會梳什麼日常髮型?
  • 從「小兩把頭」到「大拉翅」,淺談清朝後宮女子髮型的演變史
    為了方便日常勞作,滿族男女都有盤圓髻的習慣,即把頭髮辮成一個小辮子,再將其繞成一個圓形,盤在頭頂,已婚婦女盤單髻,未婚婦女盤雙鬐,盤圓髻之後,還可用青綾或縐紗把盤發包裹起來,這樣的方式簡稱」包頭「。當時女性無論貧富、身份,統一以圓鬐為髮式,不過所插簪子卻不盡相同,富貴人家簪子種類多,貧民則多為木簪,這些簪飾也是後來鈿子的前身。
  • 別再被清宮劇誤導!來看清朝女子真實髮型,「燕尾」出現在晚期!
    相信讀者朋友們都看過許多清宮劇,在這些清宮劇中,女子們的常見髮型是這樣頂著碩大的旗頭,上面裝飾滿了精美的點翠寶石頭面:其餘常見清宮女子髮型不難發現,不管清宮劇中女子是梳著旗頭、還是扣著複雜的鈿子,她們腦後都梳著形似燕尾的髮髻,然而,歷史上清朝女子在腦後梳燕尾的時間是清朝晚期!
  • 清朝真實的髮型服裝,看過才知道我們都被甄嬛傳給騙了
    說起清朝女子,我們便會想到《甄嬛傳》裡面的各位小主們,她們衣著鮮麗,各種飾品更是精緻巧妙,就連平時梳的髮髻也都各有特色,那麼現實中的清朝女子真如《甄嬛傳》裡我們所看到的那般美麗動人嗎?其實不然,今天我們來看看,真正的清朝女子是什麼樣子的。
  • 清朝女性的旗頭是自己的頭髮嗎?
    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服飾和髮飾的要求尤為典型,也是歷朝歷代服飾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時因為近年來影視劇對清朝女性的渲染,也讓很多人對於清朝女性的髮式產生了興趣,很多人有個疑問,那就是清朝女性的旗頭到底是怎樣的呢?
  • 清朝到底留什麼樣的髮型?與清宮電視劇中的差別可不小!
    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清宮戲,但是我們卻被騙了這麼久,為什麼這麼說呢?清宮戲是怎麼騙得我們?在中國,看地最多的就是清宮戲。而且每年都會有幾十部清宮戲上映,令大家沒有失望的是,這些演員把清宮戲演繹得淋漓盡致。
  • 百年難得一見:清朝富婆「做頭髮」多費時間,被《甄環傳》騙多年
    尤其是《甄嬛傳》中,每一個人物的髮型都別具特色,符合人物形象,每一款髮型都非常美麗讓觀眾喜愛不已,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電視劇中的髮型似乎都很簡單很容易做成,完全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實際卻並非如此簡單,真實的清朝富婆們做髮型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心裝扮才能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