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憶仙姿》改名為《如夢令),並填了兩首詞,以此懷念自己在黃州躬耕的日子。此調又名《宴桃園》《不見》《如意令》《無夢令》《比梅》等。《如夢令》為單調,共七句,押五仄韻,一疊句,共 33 字。

李存勖有勇有謀,驍勇善戰,先後滅了燕、梁,當時流傳有「生子當如李亞子」的說法,就是對李存勖的褒獎。在做了皇帝之後,他過起了聲色犬馬的生活。李存勖喜歡看戲演戲,這種表演形式在當時叫做「戲弄」。表演的演員要「塗面」,如果戲裡的人物性格暴躁易怒,演員就要在自己臉上塗紅色,這也是後來舞臺臉譜的雛形。李存勖常「自傅粉墨」,親自登臺演出,並給自己取藝名為「李天下」,成語「粉墨登場」就是由此而來。李存勖自小通曉音律,《憶仙姿》《陽臺夢》等都是他所創,其小令清雅婉麗。
宋代詞人李清照曾以此詞牌填了兩首著名的詞:
其一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其二為:「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相關閱讀:
詞牌溯源——《沁園春》
詞牌溯源—晏殊《蝶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