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所謂開卷有益,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古人詩詞歌賦何其何多,小編今天精心準備了一份書單給大家,廢話就不多跟大家囉嗦啦,那還不趕緊往下!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塞上曲·其一》《塞下曲》《關山月》
第一篇:《塞上曲·其一》作者:「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譯文意思: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冷,關內關外儘是黃黃蘆草。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莫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第二篇:《塞下曲》作者:「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譯文意思: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當年長城曾經-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自古以來這裡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第三篇:《關山月》作者:「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譯文意思: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裡,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這裡就是歷代徵戰之地,出徵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古詩詞賞析」《塞上曲·其一》《塞下曲》《關山月》。不知道小編今天這份書單,有沒有讓各位小夥伴們心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可愛的腳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