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富在本輪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中形成了新的公司特徵

2020-12-05 新華網重慶頻道

  新華網:圍繞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近年重慶國有資本的管理和運營呈現出哪些趨勢和變化?

  李劍銘:黨的十八大之前的10年,我國通過設立各級國資委,解決了過去國有企業由對應行業主管部門來管理、政企不分的問題,對我國國有經濟的發展,國資國企做強做大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種「管人、管事、管資產」一手抓的體制遭遇到最大的質疑,便是國資委既當出資人,又當「管家婆」,對企業具體運營幹預過多。

  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國有資本運營兩類公司,賦予其國有資本管理和運營的權力,履行出資人職責,成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具體來講:

  國資委的監管思路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監管重點是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逐步從「國資委-出資企業」兩級架構向「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三級架構轉變。

  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

  為此,重慶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的試點,渝富集團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之一。

  國發〔2018〕23號文件,首次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的功能定位,為深化兩類公司改革提供了根本指南。2019年7月22日,重慶市出臺《重慶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明確重慶機電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重慶渝富控股集團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單位,形成「1+1」試點格局。

  今年3月,市委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深化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方案》,3月19日,市政府下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深化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方案的批覆》,渝富正式成為了全市唯一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沒有所謂的「主業」,它更側重促進資本合理流動、提高資本的回報、保障資本的安全。渝富過去是一個資產管理公司,而本輪改革中,我們形成了股權投資、價值管理、資本運作的新的公司特徵。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渝富的定位和要求,我們要在全市發展中發揮好三個作用:助推重慶的產業升級、助推重慶國資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重慶國有資本優化布局。

  從自身層面出發,渝富致力於成為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平臺,金融、類金融業態的主要投資者和主要持股平臺,國有資本市場化、專業化的運營平臺。儘管公司改革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但近年的探索和實踐成果表明,我們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相關焦點

  • 國資委:《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注重四方面原則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製作出了部署和安排。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對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種授權經營模式的比較
    例如,山西省近期開展了大膽試點,2020年5月省國資委把發展戰略、企業重組、資本收益、產權(股權)流轉、資本運作、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等出資人管資本職責全部轉授給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賦予公司相對完整的出資人職責。 直接授權在我國並非新事物,在國資委成立前,我國授權經營體制曾以直接授權和授權持股為主,國資委成立後,直接授權才轉變為間接授權為主。
  • 兩會|中鋁集團董事長葛紅林:國資改革就是把國有資本用到最有利的...
    近年來,黨中央把國企改革提升到國有資本體制改革的高度,對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就國資改革而言,就是為了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實現國有資本布局的優化調整,把國有資本用到最有利的地方。所以,國資改革點多面廣,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路徑是自上而下,操作上要精準發力。這就需要做好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逐級建立授權經營體系,充分釋放企業經營活力,在加大授權的同時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 國資報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探索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概念,並為其賦予了「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歷史重任。這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要創舉,引發了廣泛關注。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出臺,兩類公司的概念漸趨清晰。
  • 國資授權經營:緣起,落實與保障(海通宏觀姜超、於博、陳興)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呈現出提速跡象。政策層面,相關文件以及試點工作相繼落地,國資委領導多次強調要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的轉變。實踐層面,格力電器(000651)大股東股權轉讓,標誌著混改進入了新的階段。從管企業到管資本,授權放權力度加大。本輪國企改革的政策思路圍繞著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因而近期對於國有企業授權放權力度有所加大。
  • 2020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新定位,中國建材「4335模式」解讀
    在新一輪的國企改革潮中,國家提出改組和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上進行改革,從「管資產」逐漸轉到「管資本」。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工作正在進一步提速發展當中。
  •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壟斷行業改革、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國企管理體制結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概言之,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在存量業務上通過老股轉讓與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性投資,以及通過員工持股進行股權激勵;另一類是在增量業務上通過與其他所有制資本進行合資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據悉,央企二級子企業的混合所有制佔比超過50%,超過2/3的央企引進社會資本。
  •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相關部門發揮好規範、服務、監管作用,更多從制度層面推動、規範改革。
  • 國資委:混改穩步推進 超半數國有資本集中在上市公司
    原標題:國資委:混改穩步推進 超半數國有資本集中在上市公司 在9月18日的通氣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翁傑明表示,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在混改方面,目前有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半數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公眾化的上市公司
  • 人民日報: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引入優質非公有資本,促進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探索形成合理的股權結構,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
  •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有的放矢)
    原標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有的放矢)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於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大有可為
    青島國投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世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組建若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國資委和負責國有資本運營的平臺公司紛紛推進試點工作,在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改革國資授權經營體制、提高國資配置運營效率、協同推進相關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推進國企改革攻堅,煙臺高新區探索實行「管委會+公司」體制
    今年以來,高新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攻堅行動」,重點探索「管委會+公司」體制機制改革,以改革的方法破解難題,以攻堅的決心打通堵點,加大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力度,加快形成規範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系、科學合理的國有資本布局結構。
  • 廣州制定國有資本授權放權清單:升級監管清單2.0版,四類企業分類...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實施方案》審議通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2月26日下午,15屆101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國資委關於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國資改革重磅文件:實行清單管理 分類開展授權放權
    4月28日,國務院發布《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下稱《方案》),明確了國資委、財政部及其他部門、機構作為出資人代表機構的履職方式,加強企業行權能力建設,實現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方案》明確,實行清單管理,分類開展授權放權。一企一策有側重、分先後地向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授權放權。
  • 怎樣評估本輪財稅體制改革進程
    根據《決定》和《總體方案》明確界定現代財政制度應具備的基本特徵,深入到財稅體制的各個子領域,評估本輪財稅體制改革所涵蓋的三方面內容——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稅收制度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綜合三個方面的改革內容,對作為一個整體的財稅體制改革及其同其他領域改革的關係作綜合評估;以此為基礎,提出進一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針對性建議。
  • 新一批11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啟動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再次擴容,11家中央企業納入試點,未來還將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同步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等多項改革,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升級版。這意味著,目前國資委監管的央企中,已有約1/5的央企轉變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 15家央企披露改革新動向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獲新進展
    基金總規模約2000億元,形成了體系完整的投融資平臺,積極探索市場運作的投融資模式,孵化出了康拓紅外、航天工程等一批高科技產業公司,培育了複合材料、垃圾熱解等一批軍民融合型新興產業,並積極探索資本助力軍工科研院所體制改革。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和經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宣部會同中組部、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文化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提出的《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定(試行)》和《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規定(試行)》,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
  • 緊扣管資本主線 國資監管體制改革亮出施工圖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緊扣管資本主線 國資監管體制改革亮出施工圖記者:王雪青國資委正在力推國資監管體制改革,一旦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轉變後,其效果可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國企活力有望進一步迸發。國資委近日印發《關於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有資產監管職能轉變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