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

2020-12-11 中華網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

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除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外,其它五座茶山都在勐臘縣。倚邦、莽枝、革登、蠻磚在象明鄉,曼撒在今易武鄉。今天我們要講述的茶山就是攸樂,這座歷史悠久的基諾人之山。

茶山由來:攸樂茶山又名基諾山。攸樂是明清以來文獻典籍中對基諾山專用名字和對基諾族的稱呼。新中國成立以後,攸樂族名改為基諾。

基諾人尊奉諸葛亮為茶祖,並自認孔明後裔。相傳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南徵孟獲到此,部分士兵因貪睡遺留攸樂。為了這些士兵的生存,諸葛亮賜以茶種,讓其以茶為生,並讓照他帽子的樣式來建造房屋,以避滇南瘴氣。清朝《普洱府志》記載說:「六茶山遺器俱在城南境,舊傳武侯遍歷六山,留銅鑼於攸樂。」

茶山地理:攸樂茶山地處無量山脈的山區地帶,東西長75公裡,南北寬50公裡,海拔位於575米-1691米之間。東北與革登茶山為鄰,西南接小勐養、勐罕、勐寬三個壩子,面積在古六茶山中較廣大,是雲南大葉茶的中心產地。年平均氣溫在20』C左右,年降水量為1 400毫米左右,氣候溫暖溼熱,酸性紅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是大葉種茶樹理想的生長地。

茶山影響:攸樂茶山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在普洱茶的發展歷程中,江北、江外的每一座古茶山都曾佔據了重要角色,只是因為各自的歷史原因興衰交替,那種彼此碰撞,交替引領的盛狀令人瞠目結舌。

據元代李京的《雲南志略》載:「『六大茶山』,一攸樂、二莽枝、三革登、四倚邦、五蠻磚、六曼撒」,攸樂就赫然被列為六大茶山的首位。 不過六大茶山的地位在歷史上主要取決於茶山的產茶量,產量越多,相對其影響力也越大,大多因此劃分座次。據史料記載,攸樂茶山在其鼎盛時期,年產茶葉達2000擔以上,這在生產工藝落後的古代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茶葉貿易:一千多年前,攸樂人便開始在補遠江(小黑江)兩岸種茶。唐代攸樂一帶所產的茶葉主要銷往洱海地區;宋元明三代以來,滇南所產茶葉集中在思茅、普洱等地進行貿易。至清代,攸樂成為遠近聞名的普洱茶生產基地。在攸樂茶山興盛時期,龍帕寨一度設立茶場,成為當地的制茶中心,攸樂茶葉也一度被列為貢茶。清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由於攸樂茶山的地理位置的特殊以及其茶葉重鎮的緣故,在攸樂設立一個維護茶山治安和管理茶山茶事的機構「攸樂同知」,這也折射出攸樂山茶葉生產在當時的興盛景況。

攸樂茶山悠悠千餘年,歷經了大大小小的興衰與波折,大片古茶園卻仍保留到至今。聯想到巴達山1700年的茶王樹,不由覺得這是上天對攸樂人民的眷顧。好茶易逝,後來之人應珍惜此時。

我是個特別喜歡喝普洱茶的人,說不上為什麼喜歡,就像愛喝酒的人一樣,對好酒沒有免疫力,這種心情不喜歡普洱茶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寫這篇帖子也是有感而發,為什麼呢? 喝了十來年普洱茶,竟然因為一次茶山行才明白過來,以前喝的那些普洱茶都是假的,心裡咯咯愣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還得從一年前說起,我和朋友非常喜愛普洱茶,而且我們家裡存的各式各樣的普洱茶也不少,終於有機會我們來到了普洱茶的古樹區——攸樂山,話說第一次這麼老遠的跑到一個陌生的大山,心裡有一點興奮和擔心,還好遇到了老班長一家。

(在景洪市上)

(去基諾鄉)

(攸樂山老班長家的樹房)

熟悉後,與老班長一家聊的很投機,我拿出隨身帶的冰島古樹普洱給老班長家的老楊叔看,老楊叔也拿出自家的茶讓我喝喝看。

喝了十來年冰島,我自信還是很懂普洱茶的,自己帶的冰島也是之前在多家茶店比較過後,才買的正宗冰島古樹茶,口感不錯。 老楊叔也喝了一下我帶的冰島,說這個茶還算可以,但不是真正的古樹料,口感苦澀度比較高,回甘一般,應該是拼配茶或者樹齡比較小。與她家的古樹茶差別還挺大的。

我一聽很生氣,心想自己賣普洱茶的誇一下自己就行了,怎麼能說別人家的茶不好呢,自己的就是再好,也不要說別人的不好吧,我這個人性子比較直,忍不住還是問了。

我說,我喝了這麼多年的古樹普洱茶,也對比過多家,一向比較謹慎,怎麼會買到假的?

老班長的阿爸大老楊說,先不急,先嘗嘗他家自己做的古樹茶。說完給我倒了一泡的茶。我喝了後頓時無話可說了,太好喝了,特別是第一口,那種香氣說不出的美妙,頓時驚豔到了我,可以說刷新了我對古樹茶的認識,這才是正宗的澀苦甘甜「潤」,一口茶人生百態!我有點不自信了,不親自對比是不知道,確實不怪人家這麼說。

(品老班長家的老茶-8年珍藏古樹茶 )

(品老班長家的淺發酵古樹茶)

老班長的阿爸大老楊說,現在大批機制茶,都是臺地茶,機器採摘方便、省時,成本低,產量也大,適合機制。但是化肥殘留和農藥殘留比較高,口感苦澀化不開,喝完會舌尖發麻,有鎖喉感。想喝真的有機古樹茶,還是要找對人,在這兒我把茶農老班長微信:www.baidu12.com(點擊微信號複製添加,電話0871-68333313山裡信號有時不好)推薦給大家。

我問,現在外面宣傳的茶有真正的攸樂山古樹茶嗎?老班長說,很多本地茶農沒有外銷的途徑,而外界買到真正的攸樂山古樹普洱的人也不多,網上很多包裝印的是古樹普洱,賣價低廉,而用料根本不是真正的古樹的料,只有「普洱」 這兩個字是真的,常喝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無利的!

真正的古樹普洱茶都是被野放的,漫山遍野的生長,特別是有些荒野茶因為山勢險峻、沒有連成片,很多採摘成本太高,就放棄採摘了。應該還有些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還沒被發現,這也是為什麼野生茶珍貴的原因。

老班長的阿爸大老楊微信:youle225。接著說,我和普洱茶打了一輩子交道,現在卻越來越困惑了!我們都是把新茶自己存,存上個十幾年存成老茶沒人能識貨,那些做舊的劣質茶卻被哄搶!市面上動不動就是藏了十幾年的乃至幾十年的老普洱,99元包郵!更有甚者打著各種名山古樹茶的旗號賣的天價!憑良心說,普洱茶的市場都是被這些無良茶商給攪亂了。我真的希望用最良心的價格,把高品質的好茶,給到那些真正愛茶懂茶的茶友。古樹大山茶農採摘古樹鮮葉辛苦工費12.5元一斤,6斤古樹鮮葉炒一斤茶(古樹鮮葉炒雞蛋,800年古茶樹80元一斤鮮葉,那是一道美菜,人間美味),大師傅手工炒茶4小時一斤茶(工錢140元 ),古茶山除草養護也需要不少人力,由此可見古樹茶成本。

老班長和他阿爸帶著我們去茶山參觀了他家的茶樹,終於見識了真正的普洱古樹,雖然是比較偏僻的攸樂山大山裡,但是環境天然無公害,空氣非常的清新,茶樹肆意的生長著。

(一覽攸樂山山寨)

(老班長家的古茶樹)

然後又去了老班長家的初制所,才見識到了古樹普洱的純手工制茶全過程,這樣的手法保留了普洱茶最原始的香氣,能將普洱的韻味發揮的淋漓盡致,想了解普洱茶的製作過程的茶友,可以加下老班長的微信:www.baidu12.com(點擊微信號複製添加:youle225,電話0871-68333313山裡信號有時不好)。老班長說,現在到處都是機器加工,機器加溫萎凋容易損傷茶質,普洱茶的口感就會短三分,尤其是隨著年份增加,普洱茶獨特的口感更會失色很多。

(茶農正在採摘鮮葉)

(鮮葉萎凋中)

(殺青)

(揉捻)

(曬茶)

(挑黃葉)

(茶餅晾乾中)

普洱茶最主要的就是原料,工藝以及後期的存儲,老班長的阿爸大老楊講到,普洱茶最主要的就是殺青的工藝,茶香以及後期的存儲轉化的好不好,都跟殺青的手藝有很大的關係,殺青殺得要恰到好處,炒的輕香氣出不來,炒的重後期轉化空間小。

通過和老班長的聊天我徹底服了,後來我從他這裡拿了幾提當年的新茶,雖然相對貴一點, 還是覺得很值。心想這下好了,終於能解決我喝不到正宗古樹普洱茶的難題了。跑了幾千公裡這趟總算沒有白來,終於能圓我放心喝上真正古樹普洱茶的夢想了。

這一年間我都與老楊一直都保持聯繫,然後又相繼在他家帶了很多新茶,生茶熟茶品質和口感都非常好,招待了幾個朋友,都誇我買的茶好喝,已經把老楊推薦給幾個喜歡普洱茶的朋友了。想喝正宗古樹普洱茶的朋友,可以直接加老班長微信:www.baidu12.com(點擊微信號複製添加:有了225,電話0871-68333313山裡信號有時不好),就說是清華校友吳德江茶友介紹的,讓他給你優惠。

(在老班長家買的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諸葛亮送茶種,攸樂山種古茶,普洱古6大茶山之首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攸樂山普洱古樹茶之首,諸葛亮種茶列為宮廷茶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攸樂山公元225諸葛亮種茶一度被列為貢茶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攸樂山尊奉諸葛亮為貢茶茶祖,並自認孔明後裔
    「攸樂山」被列為古六大茶山之首,喝普洱,不可不知攸樂茶。茶湯特點: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很多人提到普洱茶,都會以為產地是在普洱市。但其實,在古代普洱只不過是普洱茶的交易地,而普洱茶真正的產地則在西雙版納。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
  • 古六大茶山之首攸樂山,尋訪30年野生普洱茶樹
    這是六大古茶山之一的攸樂山,現在已經不叫攸樂山而叫基諾山了,在《普洱府志》中有著一段純系傳說的記載:「舊時武侯遍遊六山,留銅鑼於攸樂,置芒於莽芝,埋磚於蠻磚,遺木梆於倚邦,埋馬蹬於革登,置撒袋於曼撒,因此名其山。」昔日之攸樂山,似乎是依孔明留銅鑼於山內而名。不過這只是傳說。
  • 古六大茶山是哪幾個?江內六大茶山普洱茶的特點和由來你可知?
    古六大茶山,也稱江內六大茶山,江北六大茶山,這條江就是瀾滄江,古六大 茶山指的是瀾滄江北的六大茶山,包括:倚邦、革登、莽枝、蠻磚、攸樂(基諾)、曼撒(易武)。1、古六大茶山的位置就地理位置來說,以瀾滄江為界,古六大茶山位於瀾滄江西北方向,所以被稱為江北六大茶山或江內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為於瀾滄江西南方向,所以新六大茶山又被稱為「江南六大茶山」或「江外六大茶山」。而現在我們所說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為了避免混淆而區分出來的。
  • 古六大茶山分布區域,各茶山茶樹滋味特點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易武是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易武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經有濮人也就是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 了解普洱,就從普洱六大古茶山開始吧!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境內的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歷史資料對古六大茶山的說法不一,儘管在1957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對古六大茶山進行了實地普查,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勐宋、景邁、布朗、巴達)兩個說法。
  • 攸樂山:最有名的普洱茶產地
    古韻茶鄉歷史悠久攸樂山現名基諾山,是六大古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之首,位於基諾族鄉內,而基諾族鄉人口中主要是中國最後一個民族基諾族,基諾族至今仍保持著濃厚的原始茶文化。攸樂茶山據資切老爹介紹,基諾族鄉這裡的普洱茶叫"攸樂茶"。相傳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攸樂山設立普洱攸樂同知,在司土寨修建攸樂城,徵收普洱茶葉。
  • 傳承基諾族的信仰,延續攸樂的茶香
    1941年,易武茶商楊安元在攸樂收茶時,因不尊重攸樂人的習俗,雙方發生了衝突,為了保衛自己祖輩生活的地方,攸樂人聯合瑤族、哈尼族將起義蔓延到牛滾塘、倚邦等地,連當時的軍隊都無法平息。因一片茶葉,他們捍衛著自己的信仰。「普洱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滇海虞衡志》。
  • 古六大茶山,普洱茶核心產地繞不過去的關鍵詞
    銀生城,指唐朝時銀生節度府地,學者考據為今中國雲南普洱景東縣城。樊綽載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的所指範圍是銀生節度府地(景東縣城)周邊的無量山、哀牢山等群山,應該說沒有六大茶山什麼事,晚樊綽300多年的南宋史官李石在《續博物志》稱:「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這裡少了個「界」字,涵蓋範圍已擴大。
  • 普洱茶的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雲南茶葉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內。現在亦有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易武)、攸樂(基諾);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嶠、勐宋、景邁、布朗、巴達的說法。
  • 於今不問幹戈事,攸樂山中只種茶-上
    在《滇海虞衡志》中曾有記載,「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曼磚,六曰曼撒。」因而,攸樂茶山歷來被尊為六大古茶山之首。攸樂山也叫基諾山,不過基諾是自稱。在民國之前,漢釋其為「攸樂」,意為「舅舅的後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世代居住在攸樂山的基諾族,其祖先在遠古時代就發現了茶的價值。在他們的傳說中,古代白日曾出現了七個太陽,夜裡出現了七個月亮。
  • 「遊記」書呆子2019秋茶茶山行之攸樂古茶山
    書呆子2019秋茶茶山行 攸樂山9書呆子2019年秋茶茶山行,帶您直擊普洱茶源頭,實時公布每個山頭的毛料成本,讓普洱茶愛好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費,書呆子2019秋茶茶山行直播活動將帶領大家到茶山深處,賞茶山之風貌,領略古茶樹之姿,走進當地村寨感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 普洱茶之古六大茶山,倚邦古茶山的一山一味,宏廬茶
    茶人說:「喝茶,喝不到普洱茶,算不上喝茶。」普洱茶人說:「喝普洱茶,喝不到古六大茶山,怎麼能算喝普洱茶呢?」這句話,可不是茶友亂講的,有史為證,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而後面的「京師尤重之」是指明了好普洱茶的產地,古六大茶山被人稱為普洱茶人的聖地。雍正七年,當時的朝廷實行改土歸流後,在此處設立了茶山版納。而當時「京師」所流通的普洱茶,正是產自古六大茶山之中。在古六大茶山中,以倚邦為首,向朝廷納貢的普洱茶也是以倚邦茶為主。倚邦古茶山,傣語稱「磨臘」,即茶井之意。
  • 古六大茶山之蠻磚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目前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是指瀾滄江內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東接易武,北連倚邦,居於古六大茶山的中央位置,蠻磚茶山東接易武,北連倚邦,現在遺留下來的、其茶樹圍超過100釐米古茶樹還有很多。曼莊村是個史書中成為蠻磚,崇拜諸葛亮的茶山人說,諸葛亮當年來六大茶山時在曼莊埋下一個鐵磚,於是這裡稱為埋磚,後又演繹為蠻磚;另一個說法為傣語中曼莊意為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莊過去是土司頭人們經常聚焦末會商議解決各種事務的地方,故稱曼莊。
  • 你知道歷史上的「木邦茶」是什麼茶嗎?你喝的是普洱還是木邦茶?
    木邦 頭條百科清代雍正年間以來,宮廷將普洱茶列為貢茶,視為朝廷進貢珍品,普洱貢茶的採辦具有嚴格的規定和操作程序「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葉粗澀,亦作團,冒普茗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似也,而味自劣。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毛尖即雨前所採者,不作團,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芽茶較毛尖稍壯,採制成團,以二兩、四兩為率,滇人重之。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於穀雨後,以一斤至十斤為一團,皆夷女採制,貨銀以積為奩資;故名。制撫例用三者充歲貢,其餘粗普葉,皆散賣滇中。
  • 讓我告訴您,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分別是什麼滋味
    普洱茶的原料產地,有保山、臨滄、思茅和版納「四大產區」之說;也有臨滄、思茅、版納「三大核心」之說;也有勐庫、勐海和易武的「最核心」之說。有意思的是,無論哪一種說法,位於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總是位列其中,真可謂是「核心中的核心」了!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特點,所以當下價格最昂貴最頂級的普洱茶,是那些百年茶莊留下的號級茶。
  • 葉尖上的行者「古六茶山行」之——倚邦古茶山
    倚邦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最北部,從普洱往南行沿著茶馬古道經思茅、倚象、勐旺過補遠江(小黑江)便進入倚邦山,倚邦茶山面積約 360 平方公裡,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臨易武茶山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鎮是倚邦街,亦稱倚邦,明代稱磨臘倚邦,傣語譯為有茶樹有水井的地方。明隆慶四年(1570 年)車裡宣慰司劃分十二版納時,六大茶山和整董合為一個版納,稱茶山版納也稱版納整董,茶山版納的治所便設在倚邦。從明隆慶四年到清光緒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的。
  • 「生茶張詳解」攸樂(基諾山)古茶山茶區地理位置及口感特點
    攸樂古茶山,現今屬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所轄區域,也稱基諾茶山,是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瀾滄江以北的六大茶山,都在其中。除基諾(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外,其它五座茶山都在勐臘縣。倚邦、莽枝、革登、蠻磚在象明鄉,曼撒在今易武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