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強國」張頤武:讓「古今中西」融會貫通
「教育強國」張頤武:讓「古今中西」融會貫通 2020-03-25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見故人·喜不自勝|對話吳彬:武術中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對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樊錦詩、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等業界泰鬥。從中醫到武術,從文字到宗教,從建築到舞蹈,從農耕到手藝……剖析中華文化的真正內涵。 中國傳統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生存技能,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
-
古箏與鋼琴的「對話」 感受兩千多年前的「高山流水」
星辰在線11月27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兩千多年前,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奏下流傳千古的中國古曲;兩千多年後的夜晚,在麓山腳下湘江與瀏陽河交匯處,長沙人在音樂殿堂再次聆聽這段千古知音名曲,緬懷古人,尊重友誼。
-
南宋 馬麟《高山流水圖》
南宋 馬麟 高山流水圖 立軸 絹本 香港長風2009秋拍 成交價448萬港元作品鑑賞馬麟(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南宋慶元-嘉定年間),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濟作品資料作者馬麟 尺寸187×100cm作品分類中國書畫>繪畫創作年代南宋估價HKD 800,000-1,000,000成交價RMB 3,946,880HKD 4,480,000USD 573,440EUR 448,000拍賣會香港長風2009秋季拍賣會著錄:《金匱藏畫集》第7圖。日本株式會社便利堂。
-
錢塘江丨君子習琴 以見天地
如果古琴和時代沒有對話,那它的生命就是架空的。當下,學習古琴究竟學什麼,或者究竟傳什麼,古琴和人的關係又是什麼,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課題。彈琴,歸根結底是為了見心性、見天地。君子習琴,「練指法,取音,端坐,身心俱正」,「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因而古琴教育,並不是複製一個又一個標準的舞臺演奏者,更要帶人去追根溯源,探索琴之本源和精神。
-
方寸天地見功夫!微拍堂尋寶天下對話石雕工美大師梅昌強!
「方寸大天地,紋絲見功夫。」在青田石雕中,印鈕雕刻算是小眾流派。作為印石文化的分支,當代的印鈕雕刻匠人大膽賦予了個人創意,使鈕式逐漸脫離傳統造型,樸茂、清靈、流暢、莊重……各類風格齊聚,在盈盈方寸之間盡顯風流。微拍堂本次《尋寶天下》欄目,即是對話石雕大師,展示印鈕雕刻技藝。
-
高山流水,美極了~
高山流水圖這是一組高山流水圖,清音一聽忘千慮。高山流水圖高山流水圖高山流水圖高山流水圖
-
法官文苑 | 高山流水下的片言
法官文苑 | 高山流水下的片言 2020-04-15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三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如果把生命的過程當作是一種修行的話,在見自己和見天地之後,再去見眾生就是一種慈悲的覺悟。 看不見自己的人,只能在生活的高山下負重而行。 見自己,就能夠接納自我。
-
亮點搶先 | 「天涯共此時——高山流水・萬裡明月」中秋直播音樂會即將開演
「天涯共此時——高山流水·萬裡明月」中秋直播音樂會為本次文化周的子活動。,此次音樂會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地精神」與「人文情懷」通過音樂與藝術的形式傳向世界各地,詮釋音樂無國界的內涵,讓世界感受中國音樂的魅力和深邃包容。
-
高山流水話知音──中秋節的鄉愁
伯牙子期圖局部話說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年中秋八月十五他抬頭舉目向岸邊望去,見岸邊站立著一個人,正要詢問是何許人也。那人似乎明白他的心意,遠遠的對他說:「先生不要驚慌,我乃一名砍柴的樵夫,路過這裡聽到這美妙的樂曲,不由自主停下聽起來。」伯牙一聽,更為驚訝,一個樵夫如何能夠聽懂他所彈奏樂曲。伯牙開口問道:「你知道我剛剛彈奏的是什麼嗎?」樵夫回答:「此乃孔夫子讚揚弟子顏回的曲譜,可惜彈到一半就斷了。」
-
藝壇佳話:德化避暑散記——高山流水,知音和鳴
(此圖來自網絡)次日,心靜如水,漸入療養佳境。九仙山景區住地約1000米海撥高。依山傍勢,錯落有致,建成北歐風格小木屋別墅約50幢,餐飲及觀景車輛,一應俱全。休生養息,更覺光隂似箭。談笑間,又見夕陽無聲地迷失在山麓之中。入夜,曲徑漫步通幽,空翠落庭悅目。第三天中午,豔陽當空。
-
江邊深處,知音千古伯牙子期絕天際,高山流水難再續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漢陽江邊,是誰在聲聲悲泣,聞之令人黯然傷神?青石之上,是誰將伏羲瑤琴一把摔碎,獨留悲鳴於天地間迴響?撥開歷史的迷霧,一抹孤影於江邊緩緩向我們走來。楚人伯牙,善音律,他的老師成連乃當地有名的琴師。
-
高山流水 明月清風
高山流水,山之巍峨,水之潺潺。飄逸的彈者用溫柔的食指,彈奏出一股悠揚的神韻。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所謂知音,便是兩人心意相通,輕輕一點,就會產生美妙的共鳴。孤傲灑脫,令人羨慕。有詩曰:「高山流水詩千軸,明月清風酒一船。借問阿誰堪作伴,美人才子與神仙。」
-
有夢花居——高山流水覓知音
——《列子·湯問》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在唐朝以前本為一曲,在唐朝期間分為《高山》、《流水》二曲,皆不分段。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變化。《高山流水》的樂譜最早見於明朝朱權《神奇秘譜》,歸入《太古神品》中,其解題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
-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夜已深,圖醉誰同。雁聲重,颯爽梧桐葉落,淚望江中。
-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
見眾生 見天地 見自己:儒釋道闡釋我們:拿得起 、放得下 、看的開;上帝曉瑜我們:捨得、感恩、利他、謙卑、低調、敬畏、善良、厚德、大愛。人生不過是一場水墨丹青的禪修,看到的是詩與遠方的梅竹菊蘭的綻放;聽到的不過是詩詞歌賦的清雅;品到的不過是色香味美的禪茶;魂到的不過是棋琴書畫的沙龍!不過是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客廳裝飾國畫,高山流水,聚財納福,值得擁有
一:高山流水圖自【國畫進萬家】圖自【國畫進萬家】圖自【梧桐畫業】客廳裝飾效果圖四、萬山紅遍,前程似錦 --《鴻運天成》觀靈山秀水,如身臨其境,樂在其中靜聽山水禪音,品位藝術之美山環水抱,清潤渾厚,氣勢自然天地蔚然於心中
-
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這組雕塑更別致
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這組雕塑更別致文圖丨二指禪掌門「高山流水」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了,來源於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聽到說話聲,驚回頭,見說話的竟是一個樵夫。要是換別人,肯定會不屑一顧。一個樵夫能懂什麼,號不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但伯牙沒有這樣,而是驚嘆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於是,兩人就成了好朋友,時常一起彈琴吟唱。
-
《高山流水》 李榮光與古琴和花鳥畫
>點擊藍字品鑑藝術藝術品鑑作者:程義偉古琴《高山流水我曾抱著古琴陪李榮光黃山雲遊,李榮光在光明頂彈古琴《高山流水》。我們一起到安徽馬鞍山采石磯俞伯牙和鍾子期期塑像旁,李榮光彈《知音》。2002年我為李榮光、王敬致教授寫了一本紀遊《江山琴操》。李榮光從事中國畫教學與創作數十年,但古琴也是他極為關注的藝術領域。特別是在他的一生中,他將大部分精力投於古琴研究,與繪畫同時創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