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蔡志忠來了。或許不該講他來了,自從2009年搬入西溪的居所,他已經在杭州住了11年。
這次與蔡志忠的讀書分享會,未開場,就挺特別的——現場的書迷近一半都帶著孩子,一眼望去,獨身前來的也都是一張張為人父為人母的臉。
6年前,帶著孩子參加過籤售的王女士,捧著當年蔡志忠在書扉頁上畫的女兒畫像,跟我說:「其實那次是偶遇,後來買了他的一些書看看,挺好。這次就是衝著這本書來的,想聽聽他的育兒理念。」
是的,蔡志忠出了一本講自我教育的書《我命由我不由天》,正如他序言的標題:每個小孩都是天才,只是媽媽不知道。
「這本書無法讓你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閱人無數,但絕對可以作為高人點度的人生指南。」蔡志忠在序言裡寫道,「我倒想藉此機會告訴天下父母們,如何正確地幫助自己的孩子,使他們成為優秀的自己,而不是令孩子成為他們成為的樣子。」
《我命由我不由天》!蔡志忠來杭宣傳新書,順便講了講最近的人生感悟
11月28日下午近1點三刻,蔡志忠出現在分享會現場。72歲的他,講自己的成長,講女兒的成長,講正在成長的兩個外孫女。
他認為,人生很短,要及早發現自己。「4歲半找到人生之路。」書中這樣寫道。要知道,那個年代村子裡的小孩各個都知道自己將來要子承父業,只有蔡志忠不知道將來可以做什麼。4歲半時,父親送他一塊小黑板,他在上面畫啊畫,發現自己有天賦,「只要不餓死,我要一生一世永遠畫下去。」
出身臺灣「沒有什麼資源貧窮鄉下」的他,還在讀著初中,就決定了要去臺北畫漫畫。父親問:「找到工作了嗎?」「找到了。」「那就去吧。」
少年後來變成了父親。這段故事有點意外,他說女兒跟他感情很好,是他養大的,光是帶她去動物園就不止100次,幼兒園的車送娃回家,也是送到他的公司。「但她在美國讀書時,我只給她兩萬塊,一萬用來付學費,一萬用來付生活費,不夠的她自己賺。5年裡,她獲得了兩所大學兩個學位。」
再講到兩個外孫女,一個已是獎牌無數的花樣溜冰高手,一個4歲半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要在油管上一年賺到100萬美金,雖然她不知道這100萬能買什麼,但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練。
蔡志忠坐在臺上講著,穿著帆布鞋的腳,翹了一隻起來,沒法讓人不注意到,磨破的鞋頭處,大腳趾頭露了小半截。一支筆用三十年,一雙鞋穿到露出腳趾,原來是真的。
也許臺上的這一位真的是個不浪費時間的人,時間永遠都安排得有序而緊湊,如他所講,每天只睡兩小時,凌晨一點鐘起床,連續工作到深夜。
不累嗎?怎麼會累,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說,2015年到2016年寫了29本書,其中3本都是11萬字。所以,這本《我命由我不由天》,與他合著的李虹,原本只打算請三天端午假採訪寫四篇稿子,但經他一講,花11天寫成了。
蔡志忠很慶幸自己早早選好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要分享給讀者的也是他70年的人生感悟,正如背景牆上很明顯的那行字——及時找到人生的那把刷子。
他說,那是混飯吃的刷子,及早練好,展開一生的志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