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2日 11:23 來源:北國網
參與互動軟陶泥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近年來居民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陶藝DIY活動備受追捧,已成為中國家庭喜聞樂見的親子娛樂項目,這種體驗式消費讓家長與孩子進行充分互動交流,寓教於樂,在家教和研學領域非常走俏。2012年,國家教育部門專門將陶藝列入素質教育課程。
對於此類消費者群體而言,軟陶泥集知識學習、休閒娛樂和創作空間於一體,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是家庭教育和親子情感維繫極好的內容補充。近日,在西安曲江書城一家陶泥店,記者親自體驗的一項「陶泥體驗」活動,則顛覆了我們此前對陶泥玩法的傳統認知,頗令人稱奇。
在活動體驗現場,記者首先看到很多小朋友排隊站在大屏電視前,正在操縱一款電子互動遊戲,與記者所熟悉的體感互動遊戲形式不同,這款遊戲的整個體驗環節中,小朋友們無需穿戴任何外置設備,即可操控螢屏中的人物。
當然,在VR、AR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無穿戴設備操作遊戲並不是稀罕事,但在普通的陶泥店中,放置遊戲體驗設備,總體格調稍顯不搭。記者後詢問陶泥店工作人員才知道,屏幕中所呈現的遊戲人物,全是小朋友們剛剛在陶泥店實地捏制的作品。工作人員通過技術手段,將這些陶泥人物真實地植入到遊戲中,讓小朋友們的藝術作品「活」起來。
記者再次探究得知,工作人員所說的技術手段,其實是藉助一臺由三腳架支撐起來的「平板電腦」完成的,這臺設備名叫Fingo S1,是一款可攜式智能三維掃描儀,由知名硬科技創業團隊西安知象光電自主研發生產。
關於Fingo S1的工作原理,知象光電創始人周翔告訴記者說,該設備利用最新的光學三維成像和人工智慧技術,先將孩子們捏制好的陶泥作品掃描為三維數字模型,再經過相應的「人體骨骼綁定算法」,將數字模型的運動姿態模擬為人體的姿態,最後通過實時動作捕捉的方式進行體感交互,將孩子們的肢體動作傳遞給數字陶泥模型,讓孩子們手裡的陶泥成為遊戲中的主人公,更具創意思維和藝術感。
據了解,知象光電創始團隊脫胎於西安交通大學,核心技術團隊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等科研單位,在研產品涉及智能3D掃描儀、智能3D相機等,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科教文創、數字醫療、工業檢測、安防及支付等領域。FingoS1由該團隊自主研發,首發於今年2月21日的TCT亞洲展,甫一問世便受到了創客教育、遊戲娛樂、電商、VR/AR等消費群體的極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