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颱風玩起了 「車輪戰」
天災?人禍!
7月的颱風,你方唱罷我登場。「威馬遜」來勢洶洶,在海南、廣東、廣西到處肆虐,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然而還沒等人們回神來,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上,「麥德姆」已不甘示弱地「茁壯成長」,臺灣和福建深受其害。目前澎湖空難原因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很多跡象都指向了
極端天氣—颱風。什麼叫極端天氣?極端天氣是指天氣狀態嚴重偏離其平均態,通俗地講,極端天氣就是不易發生的小概率氣候事件。人們常說天災誰也預料不到,但是科學家早已指出—全球氣候變暖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大背景。又是什麼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所以我們在怒罵颱風的時候,別忘了這些所謂的天災其實是我們自己種下的禍。
核心提示
據統計,受颱風「威馬遜」的影響,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已有超過1100萬人受災,62人死亡,21人失蹤。與此同時,86.2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6.1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直接經濟損失384.8億元,災區電力、供水、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很多網友驚呼:颱風開掛了!因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廣東、廣西的最強颱風。緊接著「麥德姆」也粉墨登場,和「威馬遜」玩起了接力,兩者的破壞力不相上下。
極其罕見
新型颱風
移速很快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套海景房,但是「威爾遜」把這套房給強拆了。
7月18日早上5點,今年第9號強颱風威馬遜加強為超強颱風,當天下午3點半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登陸強度達到17級。查詢得知,這是自1973年以來登陸華南地區的最強颱風。颱風登陸後,海南、廣東西部、廣西沿海下起了大暴雨,局部地區甚至下起了特大暴雨。
18日,文昌市的文城鎮風雨交加,路兩旁的樹被吹倒,滿地上都散落著一些樹枝,雨非常的大,像瓢潑似的,還沒到地上就已經被風吹了起來。威馬遜帶來的強風降雨使海南的交通全部癱瘓,瓊州海峽封航,跨海列車停運,海南東環鐵路停運,省內的汽運客車也全部終止,機場大面積的航班延誤。颱風的威力讓人們難以想像。
「威馬遜」的颱風名由泰國提供,意思是「雷神」,確實風如其名,來勢洶洶,而且出人意料,十分的威風。中央氣象臺的首席預報員表示,「雷神」的移速接近50公裡每小時,這對於一個新型颱風而言是極其罕見的。
18日14時,廣東中西部沿海、海南東部沿海以及三沙出現10~14級瞬時大風,毫不誇張的說能把人給吹走。
7月25日下午,網名「我叫劉恬恬」發布微博稱,其姐姐劉倩在超強颱風期間,在海南騎車旅行,目前仍失聯,正在通過媒體尋找知情人士。
災害嚴重
多地受到
颱風重創
廣西也沒有逃出「雷神」的魔掌。「雷神」於7月19日登陸廣西,造成廣西超230萬人受災,其中,9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6億元。廣西的防城港、北海、欽州和崇左等地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海、防城港沿海多地停水斷電,強降雨導致不少地方出現高空墜物、房屋倒塌等險情。19日上午,南寧機場所有進出港航班未能起降,61個航班取消,造成約900人滯留。
受超強颱風影響,南寧郊區和扶綏縣的香蕉等農作物受災嚴重。扶綏縣的香蕉受災面積達2.96萬畝,絕收2.5萬畝,造成蕉農經濟損失接近1億元。欽州市龍門港鎮在海邊養殖的魚和蠔,被大風吹得不見蹤影,同樣的情景也在防城港市光坡鎮上演。養殖戶損失慘重。因為很多養殖戶是貸款養殖,且賒欠飼料款,都在期盼銀行能免息和延遲償還貸款。一度十分壯觀的萬畝蠔排此次卻遭遇滅頂之災。
「威馬遜」的正面襲擊讓北海的潿洲島幾近成為「孤島」,島上停水停電,物資緊張,價格上漲,並一度處於「失聯」狀態,引起外界關注。潿洲島上的香蕉林全部被颳倒,80%居民房屋被毀,停靠在港口的一些小型漁船也難擋颱風帶來的強大撞擊而受損。好在島上的居民相互扶持,共同對抗災情,島上一些賓館、農家樂等向島民提供方便。
網友在微博上驚呼:「十七級的颱風就像地震一樣,樓房都在搖晃。」
強破壞力
臺灣空難或因颱風
強颱風「麥德姆」的名字來自美國,意為「大雨」。「麥德姆」7月23日零時15分前後在臺灣長濱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2米/秒),強颱風帶來大風大雨也就算了,沒想到這極端天氣還可能間接引發了澎湖空難。
23日晚7時許,臺灣復興航空一客機晚間迫降馬公機場失敗,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據了解,這架復興航空GE222班機原定下午4時從高雄飛往馬公,受天候影響延遲至傍晚5時42分才起飛。飛機在落地時,因天候或其他因素要求重飛,但重飛迫降時失敗。
人們經常抱怨航班延誤,而造成延誤的原因大多因為天氣狀況。上述事故中的ATR-72型客機是螺旋槳飛機,抗風力本來就差,在即將降落的最後時刻突然遭遇
風切變,飛機從空中「拍」向地面,釀成悲劇。這一點也提醒乘客,惡劣天氣催逼飛機強行起飛是多麼的危險。生命可比那幾個小時的時間寶貴多了。
「麥德姆」離開臺灣後強勢登陸福建,一下子颳走17.62億。福建的各大漁場、海域普遍出現12級以上陣風和6至9米的狂浪到狂濤。所到之處房屋倒塌、農田受淹、企業停產、公路與鐵路中斷、航班取消……
24日「麥德姆」過境安徽合肥,禍事也闖了不少。目前「老麥」還在繼續北上,不知道還要鬧出多少事情來。
名詞解釋
颱風
颱風亦稱颶風。是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稱為颱風或颶風,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于洋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
風切變
風切變是一種大氣現象,風矢量(風向、風速)在空中水平和(或)垂直距離上的變化。風切變按風向可分為水平風的水平切變、水平風的垂直切變、垂直風的切變。
強烈的垂直風切變的存在會對橋梁、高層建築、航空飛行等造成強烈的破壞作用,可造成橋梁樓房坍塌、飛機墜毀等惡性事故,給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低空風切變對飛機起飛和著陸安全威脅最大。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970年-1985年的16年間,至少發生過28起與低空風切變有關的飛行事故,絕大多數都發生在飛行高度低於300米的起飛和著陸階段,其中尤以著陸為最多。
極端氣候
極端氣候是指天氣(氣候)的狀態嚴重偏離其平均態,在統計意義上屬於不易發生的事件。通俗地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出現頻率發生變化,呈現出增多增強的趨勢。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表明,過去50年中,極端天氣事件特別是強降雨、高溫熱浪等極端事件呈現不斷增多增強的趨勢,預計今後這種極端事件的出現將更加頻繁。
作者:42米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