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是蘇軾在面對風風雨雨時的超然情懷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波居士。
他面對人生中種種困難,是迎面直上,用自己不畏艱辛的情懷去超脫世間給予的種種,達到一種豁達的境界。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正是道明了這一點。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序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和事,有好的,有壞的,而這些端看個人怎麼處理。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古今中外都有人回答過。
記得《鋼鐵是怎麼煉成的》裡那段話:「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類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木心說:「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的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
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想法。怎麼生活,怎麼度過餘生,順從內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面對未來,我們應該無畏。

在這首詞中,蘇軾給我們描繪了這樣的場景:
蘇軾與同行人在歸途中,恰逢下雨。同行人都感到狼狽,然其並未覺得。雨過天晴後,他寫下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風吹雨打的聲音,為什麼不放開喉嚨大聲歌唱地向前行。拄著竹杖穿著草鞋輕裝便服勝過騎馬,這些有什麼好害怕的呢?披一蓑衣任由風雨吹打度平生。
微涼的春風吹醒我的酒意,感到微微冷,雨過天晴的山頭上的斜陽正相迎。回首來時的風雨兼程,我昂首歸去,無論風雨或是放晴。

雖然前方有很多困難,但選擇了就風雨兼程。正如阿多尼斯Adonis《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中所說: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看清前方的道路,減少幹擾,專注於自己,終將有一天會變得更好。正如蘇軾在大自然中所感悟到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情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無論自然中的風雨或是人生中的榮辱得失終究會停止,這些於人生來說何足掛齒呢?
人生路漫漫,不畏坎坷,專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