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間盜墓者經常是外甥和舅舅的組合?一句俚語道破真相!

2020-12-18 觀漢唐

說起盜墓這個話題,大家頭腦裡可能會浮現出一些影視作品,如前段時間熱播的《尋龍訣》、《盜墓筆記》、《九層妖塔》等等。電影裡的男女主角每當在古墓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之時,往往又能化險為夷,最後的結局自然是男主角財色雙收,皆大歡喜。

可現實中的盜墓往往伴隨鮮血和背叛。盜墓古已有之,漢代陳琳寫過《為袁紹檄豫州》,裡面提到有編制、成規模的盜墓是曹操發起的。自古徵戰,打的就是後勤,俗一點的說法,白花花的銀子。

由於糧餉不足,曹操靈機一動,在軍中設立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等軍職,專門盜取漢墓中的陪葬品,用以補貼軍餉。以至於後世的史學家們常常哀嘆「漢墓十室九空」。

古人對投胎轉世的傳說深信不疑,因此對百年之後的墓葬極其重視。下葬除了選日期、時辰,還要勘察龍脈,以及在墓室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他們相信這代表他們可以在來生應有盡有。

特別是歷代帝王、皇室成員、王公貴族、民間富豪,對於陪葬品的選擇,無所不用其極。涉及金銀、珠寶、玉器、名家珍本等等。

如50年代為考古開挖的明代定陵,裡面安葬的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當時出土了大量的重要文物,包括金銀玉器、羅紗織錦數不勝數,還有皇帝的金冠等等。

可惜當時考古技術以及保護意識嚴重不足,導致大量的珍惜文物和外界的空氣接觸以後,迅速化為飛灰。此後郭沫若還想再開挖幾座皇陵,幸好被周總理及時制止,皇陵裡的諸多珍稀文物才逃過一劫。

而民間的盜墓者們,對古代墓葬裡的陪葬寶物垂涎三尺,他們沒有任何文物保護意識,妄想依靠盜墓一朝暴富。導致很多珍貴的文物或毀於粗暴的盜挖,造成考古界永久的遺憾。或者把所盜之寶物走私到國外販賣,成為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國人痛惜不已。

歷來達官貴人的墓葬除了安放大量的陪葬品以外,防盜措施也必不可少。墓葬裡各種機關令人防不勝防,雖然年代久遠,還是有一些機關保留了它們的作用。比如:

流沙防盜

墓葬頂部會有積沙層,當盜墓的人挖到這裡,沙子會一直流進墓葬底部,這樣盜墓的人也進不去了。還有可能讓盜墓者陷入流沙,窒息而亡。

翻板防盜

有點像獵人挖的陷阱,陷阱底部插上尖刀,陷阱上面平放幾塊木板並做好偽裝,木板上安有連軸,一旦踩上去,盜墓者會被翻到陷阱裡,尖刀插體而亡。

伏火防盜

在墓室裡灌注易燃的沼氣和磷,一旦盜墓者打開墓室,有可能因為摩擦引燃沼氣,燒死盜墓者。

當然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還有很多種防盜方法,就不一一列舉了。盜墓危險係數很大,導致了盜墓者的盜墓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當中。在了解了民間的盜墓組織以後,我們不難發現,盜墓人員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小團體,另一種則是團夥。顧名思義,小團體一般下到墓葬裡的多則兩三人,少則一人。團夥則人數眾多,他們一般專找大型墓葬下手。

正所謂財帛動人心,早期曾經有挖出寶物後,盜墓者反目成仇,背後捅刀子的事情時有發生。在金光閃閃的財物面前,什麼結拜之情,被盜墓者統統拋到了腦後。後來的盜墓者痛定思痛,一般只帶有血緣關係的人下到墓室,從而提高了盜墓生存的機率。其中最常見的不是父子或兄弟,而是舅舅和外甥的組合。

這裡面有兩點原因:一是中國人喜歡用諧音,舅舅和外甥一起盜墓,諧音就是有舅甥還,取的有救生還之意;二是盜墓在古代被抓住是重罪,要殺頭的。舅舅和外甥盜墓,就算被官府抓住殺頭,不過一家少一個人。也不至於斷了各自家裡的傳承。

歡迎留言、關注,咱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外甥為何能夠坐上邊?
    「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 」這句農村俗語,現在很多的人已經無法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含義。這是我國部分農村非常有趣的傳統風俗,意思是說,娘大舅大,舅舅的地位再高,有時外甥與舅舅同桌吃飯時,舅舅坐下邊,外甥坐上邊。平時不是說,舅舅大似天,可在一些酒宴場合,舅舅與外甥的座位對斢了,這是什麼樣的民間禮數呢?現在的年輕人確實很難看懂。
  • 為何盜墓賊都是舅舅和外甥搭檔,父親和兒子卻不行?原因其實簡單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中國人打心眼裡就最重視生死,因此我們花費很大的精力在迎接新生和告別死亡上。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逝者的墓地裡我們都會放置很多陪葬品,最後這就衍生出了一個職業——盜墓者。
  • 失足女先後「接」倆客人,竟然是外甥和舅舅
    民間有句歇後語:舅舅打外甥等於沒說!還有一句俗語「外甥隨舅」。第一句歇後語足以表明舅舅在外甥面前的「威嚴」,舅舅不僅是外甥的榜樣,還有教訓外甥的資格。而第二句俗語則告訴人們,外甥和舅舅無論是外貌上還是性格上多少有點像舅舅的。
  • 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是何意?為何娘家舅地位如此高?
    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是何意?為何娘家舅地位如此高?其實有一些俗語是古時候,當地的人根據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上總結出來的,這些對後人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句很經典的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在過去,和老人一起同桌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會互相謙讓,這樣也是很有禮貌的一種行為。
  • 舅舅大似天,舅舅:整個正月就我最忙,還得看著外甥不能剪頭髮
    從這些上面看,都沒提到舅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民間有句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前一句「舅舅大似天」就說明了舅舅的地位有多高。舅舅,就是出嫁女兒的兄弟,代表的是出嫁女兒的娘家。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孩子要是有兩三個有出息的兄弟,嫁人後女兒生的孩子有兩三個有出息的舅舅,那心裡就有底氣,腰杆子硬。
  • 古代盜墓賊,為什麼都是舅舅外甥合夥,父親兄弟卻不行?理由很簡單
    但在曹操之前,民間盜墓之風已經由來已久,古人愛厚葬,很多人為了發財就打起了古墓的主意,一夜暴富的有不少。但幹這個屬於高風險的行業,每年不少人都會活埋在墓地裡。
  • 古代盜墓為何不是父子,而非要舅舅帶著外甥?主要是2個原因
    但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古代盜墓中,被抓的基本上都是舅舅帶著外甥在盜墓,而很少有親兄弟或者父子兵。這到底是為啥呢?中國古代有句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最讓人放心的還是自己的兄弟,最牢靠的關係還是父子。對於盜墓這種高風險高收益,專業技術比較強的行業來說,理應是父子、兄弟的組合,為啥偏偏是舅舅帶外甥呢?其實這個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迷信。
  • 民間故事:農曆六月舅舅為什麼要給外甥送羊?
    話說在豫東一帶,每年的農曆六月,舅舅都要給外甥送個羊。為什麼要送羊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小故事。很早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孩子不孝敬爹娘,爹娘沒有辦法就去找他舅舅。舅舅是要給放羊的人,每天在山坡上放羊。他對孩子的爹娘說,把外甥交給我吧。
  • 農村常言道:「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農村是十分重視禮儀往來的,家家戶戶的兄弟姐妹也比較多,認親戚都認不過來,其中舅舅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農村似乎尤其看重舅舅的關係,經常說道:「舅舅大似天」,而外甥因為和舅舅的關係親密,也能撈到不少的好處。
  • 農村俗語:「舅舅家的頭,外甥家的牛」,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都知道,農村的一些古語是我們的祖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精華,每一句都有不同的道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說法只在老一輩之間流傳。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重視他們了,真的很可惜。農村有什麼說法:「舅舅頭,外甥牛」?
  • 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為什么舅舅的地位這麼高?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和自己舅舅的關係很親密,覺得在舅舅家比在自己家還要自由。甚至有的到現在還因為「正月剪頭死舅舅」這個說法,正月裡都不敢踏進理髮店,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個迷信,但還是會被母親嚴格管著。大家平時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舅舅在很多場合都是重要角色,地位超然,甚至還有「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的說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最萌「輩分差」:外甥和舅舅是同班同學,外甥還給舅舅餵飯
    更要命的是,有些親戚年齡和輩分相差太多,看著是自己的同齡人,實際上卻是長輩,一些傳統守舊的村落中甚至有「八歲小孩是六旬老翁的爺爺輩」的奇葩現象。最近,網上就有一對舅舅和外甥意外走紅了,被稱為「最萌輩分差」。
  • 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老人說:「外甥結婚,舅舅最大」,憑啥舅舅地位這麼高?而在農村的酒席上,通常有著「外甥結婚,舅公最大」的說法,在酒宴開啟之後,舅舅需要坐在上座才行,如果安排在其他的位置上,那就會遭村裡人的笑話,舅舅也會生氣。當然在農村人的眼裡,他們對長輩十分的尊敬,輩分上的講究比較高,因此尊敬舅舅自然是應該的,那麼為啥其他的親戚地位反而沒有他高呢?其實舅舅就是娘家人的代表,在很早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說法。
  • 所有親戚中為何說舅舅最大?「四個字」告訴你原因!
    所有親戚中為何說舅舅最大?「四個字」告訴你原因!有沒有人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所有親戚裡面,誰最大?年紀小的不知道也不怪你,但是年紀稍大一點的肯定知道,那就是舅舅最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怎麼不是丈母娘、丈人最大,怎麼會是舅舅呢?
  • 不省心舅舅火了!幼兒園開學,外甥與舅舅同班,舅舅「待遇」笑翻網友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也加入了生育大軍,這就造就了一個現狀,那就是很多不同輩分的兩個寶寶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比如舅舅和外甥,最近在幼兒園裡就上演了一個很有趣的畫面
  • 外甥可否繼承舅舅的遺產?
    老人生前未生育,陳先生的配偶在上世紀90年代因病去世,陳先生的父母親均先於其死亡,陳先生只有一個姐姐陳某,在陳先生配偶去世後,一直是由陳某的兒子即外甥董劍(化名)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老人一直有心臟病,這次,老人的後事也是董劍一手辦理。
  • 舅舅重病兒子不管,外甥服侍2年,去世前手指床底,外甥一看傻了
    故事:舅舅重病兒子不管,外甥服侍2年,去世前手指床底,外甥一看傻了!引言:人生在世,為人子女,最重要的就是「孝順」二字。不過,也有不少人道德人品差,待父母老後不聞不問,這種人,遲早會遭到相應懲罰。最近,在我們這邊,就發生了一個兒子不孝損失50萬,好心外甥獲得50萬的孝順故事。蔣大勇有個親舅舅。2年前,舅舅70多歲,一次下地幹活,突然昏倒。雖然搶救過來,可人也癱瘓了,重病在床,不能自理。
  • 舅舅與外甥相約自殺未果後將其殺害,背後的真相讓人絕望又心酸!
    原來,被殺的男子謝某是殺人者的外甥。可憐的謝某,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出走,被舅舅撫養後又不幸患上肺炎和精神疾病。舅舅無力撫養金,絕望之下和外甥相約喝農藥自殺。但農藥實在是太難喝了,都吐了。無奈之下,舅舅親手掐死外甥並自首,最終舅舅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
  • 香港影壇有父子檔、兄弟檔明星,這6對舅舅外甥組合你知道嗎
    不管什麼行業和圈子都需要人脈和資源,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更是如此,畢竟有親友的提攜,路能走的更輕鬆一些。眾所周知,香港影壇很多明星藝人都是子承父業,從而走上演藝道路,除了大家熟知的父子檔和兄弟檔外,舅舅提攜外甥也不在少數,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香港影壇的「舅甥組合」。
  • 傳統社會中舅舅為何地位高?
    作者:走刀口導語:當下中國,獨身子女一代已經長大成人,娶妻生子,舅舅一詞對許多新出生的「獨二代」來說,已經是歷史名詞了,與「舅舅」這個詞一樣,舅舅地位高、權力大的說法也逐漸走入歷史,但這不能掩蓋「舅舅」曾經的作用,那麼,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舅舅到底起什麼作用呢?為何社會地位顯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