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冰 畢業於吉林動畫學院
水木寄語
在水木致尚學習期間,陳冰冰一直都是科普產品班裡最勵志的模範。本科來自吉林動畫學院,深受某位直系考上清華美院科普產品學長的影響,以他為目標,他走向了清美考研的戰場,未曾想,一戰便是數年,自備考至今年錄取,他見證了水木致尚的歷史。
在水木的學習過程中所有人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個字:狠,不是對別人,是對自己狠,他無時無刻不鞭策著自己。邊工作邊備考的數年徵途中,有過手繪135分單科第一,也有過入圍複試,距離通知書僅差半步,奈何命運玩弄,孤蓬萬裡徵。最終百鍊成鋼,拿下科普產品初試最高分,複試筆試、總分雙料狀元!數年的努力,最終結果開花, 化作一紙通知書。這-段坎坷曲折的經歷定會成為他人生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祝福他未來一帆風順。
——水木致尚
Preface 寫在前面
各位好,我是陳冰冰,本科是吉林動畫學院的動畫專業,跨專業考的科普產品專業。這幾年的考研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各位的辛苦,所以在此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經驗,倘若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那將會是我莫大的榮幸。
Part One 初試經驗
接下來我想向各位介紹一下我的初試備考經驗。我想說的是,文化課和專業課沒有區別,都一樣重要!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廢話,很普通,很多人都明白,但依然對此不夠重視,導致了「偏科」的情況,我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因此在後期,我的主要複習目的就是保證「文化課成績比我高的人專業課沒我好,專業課比我好的人文化課成績沒我高」。在最後成績出來的時候,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這個策略是正確的。
科普產品專業的初試考試內容主要分為「外語」,「政治」,「中外工藝美術史及現代設計史」,「專業設計基礎」四個部分,因此我也將圍繞這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介紹。
英語
在複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將英語分成三個板塊進行準備,分別是「詞彙」,「閱讀」和「作文」。
No.1 詞彙
考研大綱所要求的基礎詞彙量是5500個,在掌握5500詞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提升自己的詞彙量。關於背單詞,我認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重複「,我建議在背誦過程中可以嘗試結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進行不斷地重複背誦,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而在應用市場上也有很多用來記單詞的app,大部分都有提供這樣的功能,舉個例子,比如百詞斬,扇貝單詞,墨墨背單詞等,千奇百怪但根本的方法都一樣,各位可以依據個人的喜好進行選擇。
在進行背單詞的過程中,除了反覆,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對詞根詞綴,詞性,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分析與總結。每年的真題卷上都會有一定的」超綱「詞彙,遇到的時候不用慌張,事實上這些詞都是在大綱的單詞的基礎上通過詞根詞綴進行變形。另一方面,在練習閱讀的過程中,很多答案或關鍵字都是原文中某些單詞的近義詞。因此,對相關單詞的近義詞,反義詞,以及詞性的了解在考研英語中十分的關鍵。在準備這方面的學習中,我向各位推薦朱偉老師的相關書籍和視頻網課 :如《戀練有詞》和《戀練不忘》。
No.2 閱讀
閱讀是考研英語的重中之重,有句話說得好,得閱讀者得英語。每年的卷子都會固定有4篇閱讀,每篇閱讀有5道題目,每題2分。這樣算下來,整個閱讀部分的分值就有40分!要知道,2020年藝術學的英語單科國家線才只有38分。倘若將英語試卷比作一場戰爭,那這4篇閱讀無疑是兵家必爭之地。性價比極高,希望各位都能夠重視,請務必在這上面多費些時間,都是值得的。
閱讀的難點根本上在於長難句,而搞定長難句的第一點就在於搞清句子的成分和結構。這裡我想特別推薦一下田靜老師的《句句真研》,這本書比較適合基礎薄弱的同學。基本上學習考研語法,只需要看這本書就夠了。
搞定語法的問題後,在閱讀模塊的備考上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進行大量的閱讀,閱讀的材料我個人比較推薦經濟學人年度合集和中國日報的英文版本。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多刷英語真題。刷英語真題是一個特別高效的學習方式,刷真題的要義在於把真題吃透,如何才能算吃透呢?以我自己的學習方式為例,希望能為各位提供一個參考。基本上,我刷一張真題需要花費6天的時間!每天3個小時。第一天,我會在下午花3個小時掐表,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規定完成一整張試卷,通過在模擬考試得過程中摸索自己在不同題型上的時間分配。試卷做完,我會立刻批改並算出分數。接下來的第二天到第五天,我還會在每天下午花3個小時,拿一張白紙,一字一句地將試卷上的所有閱讀文章進行英譯中,翻譯完了再去對比參考答案中老師們的翻譯,進行批改,找出自己答題出錯的原因,比如是自己在理解方面的偏差或對句子結構的認識還不清晰,那就再針對性地解決即可。這一過程其實也是變相地訓練了自己的翻譯能力,有助於試卷上翻譯題的拿分。而在最後一天,我還會再回顧一下整張卷子,再重溫一遍錯誤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法,我把1997年至2019年英語一的卷子都刷了一遍,2010年至2019年的英語二試卷我刷了兩遍。這個方法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真的很枯燥,但是也真的很有效。
No.3 作文
作文的複習方法是最簡單的,只要一直去背誦就行了。但請注意,這裡的背誦,不是鼓勵大家去生搬哪位老師現有的模板,而是鼓勵大家去積累一些寫作素材。推薦各位買一本王江濤老師的《高分寫作》,再將裡面的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背下來,要做到倒背如流的程度。這個方法是和王老師學的,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十分費解。但是當我去親身實踐後,發現所有類型的文章我都已經背混了,我已經把這20篇作文的詞和句子變成了我的語料,我完全可以在考場上依據題目組織語言,自由組合這幾十篇作文積累的語料,然後寫出還不錯的作文。而我唯一需要注意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的邏輯,語法,拼寫等。
政治
政治考卷的題型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板塊:選擇題(客觀題)和主觀題,在分值上各佔50分。看上去不分伯仲,但事實上在政治成績中選擇題才是主要的拿分點,也是最大的拉分點,因此我們要重視對選擇題的練習。
No.1 選擇題
選擇題的備考主要是觀看幾位知名老師的網課,理解馬哲,毛中特,史綱,思修這四個板塊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做一些課後的練習題。備考的幾年裡,我上過很多老師的課程,大多數老師的水平都很不錯,不過我還是想特別推薦腿姐(陸寓豐),她的課程十分生動且易懂,特別是她總結的板書,在邏輯思路上非常清晰。客觀題的練習肯定離不開肖秀榮的老師1000題,這本書到現在基本是人手一本,我們只要反覆刷題就完事了。
No.2 主觀題
客觀題結束後,就是主觀題的備考了。在我第一年考研的時候我十分迷茫,不知道主觀題該怎麼準備。我也詢問了很多學長學姐,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考前一個月背下肖秀榮四套卷和八套卷(帶有押題性質)就行了。這樣我更加迷茫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背誦方法讓我心裡十分沒底,也很焦慮。後來我在網上發現了一種書叫《XXX背誦手冊》,基本上不同的老師都會出一本他們自己的背誦手冊,這種薄薄的小冊子基本上解決了我在前期主觀題的備考問題。因此,我建議各位一定要買一本這種書,然後提前開始背,切忌把所有希望都壓在考前的那幾張押題卷上。在這裡再安利下腿姐的《背誦衝刺手冊》,親測好用。
最後,我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政治這個科目,可能大家都覺得政治不重要,只要能過線就行。但是和英語,專業課等其他科目相比,政治可能是最好提分的了,在這幾個科目的投入產出比可能也是最高的了。
史論
在2019年之前(包括2019年),科普專業的史論考試科目內容只有世界現代設計史。而在2020年,史論考試的內容添加了中國工藝美術史和外國工藝美術史,並且對考試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創新。這些創新在史論考試上主要體現在了在試卷中添加了圖片,要求考生能對圖片中的事物進行識別,並且對其歷史有一定的理解。例如,給出了一個唐代香囊的圖片,要求考生寫出這是什麼時代的物品,其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相比於往年只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考察,今年的史論考試形式的創新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這也要求考生們在備考過程中要理解性的學習。
因此史論的備考主要以這幾本書為主:王受之老師的《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尚剛老師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張夫也老師的《外國工藝美術史》。在這幾本書的基礎上如果學有餘力,還可以看看其他相關老師編寫的設計史書籍。因為不同老師撰寫的書,除了忠實地講述歷史,還會進行一定的總結,而不同老師的觀點和見解往往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樣就能夠從一個相對多方面的角度去了解一個歷史事件,例如我在上述三本書的基礎上還閱讀了梁梅老師編寫的《世界現代設計史》,對我個人而言,還是蠻有啟發的。
除了書本,網上也有很多老師的講課視頻,大家可以結合書本觀看。比如王受之老師早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講課的視頻課程,尚剛老師和張夫也老師在超星網上的課程錄製。視頻配合書本,勞逸結合,學習可能也就不那麼枯燥了。此外,在北京的同學在學習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時候,可以安排時間去中國國家博物館逛一下,書上的很多內容都能在那看到實物,這個方法也是我學長教我的,我覺得特別好。
最後,在史論學習的過程中不要盲目,要理出歷史事件的發展脈絡,整理出自己的筆記,理解性的記憶。最後,網上也有很多設計史,美術史的筆記售賣,比如《世界現代設計史考研核心筆記(疾風勁草)》和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書籍:《現代設計史 (白金版)》,《中國工藝美術史(白金版)》等。大家可以選擇性地購買來作為輔助。
專業設計基礎
在談論專業課考試之前,我想聊一聊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在很多人談論考試科目的時候,會用「手繪」這個詞指代這門考試,比如我備考的時候經常和研友交流的時候經常說「你手繪準備得怎麼樣了」,「你手繪怎麼準備?」之類的話。我後來就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因為「手繪」這個詞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產生誤導。如果仔細看美院的招生簡章,你可能會發現這門專業考試的名稱是「專業設計基礎」,而不是「手繪」。我想強調的是「手繪」只是手段,只是考查的形式,但是考試的核心是「設計基礎」,而這也應當是我們努力和學習的方向。
No.1 考試形式
接下來,我想簡要介紹下考試形式,再分享下我自己的備考思路。首先,在2020年的考試中,清美對考試形式是有一個比較大的改革的,專業筆試考試的形式是3小時,一張4開的設計卷子(5個方案+1個主效果圖+設計說明+...),外加一張4開的寫實素描(2020年新增)。考試時間不變,內容增多了,對考生的考察更全面了。事實上,我也是在考場上拿到卷子的那一刻才知道今年發生了變化,一開始有點意外,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理所當然。我曾聽學長介紹過,在幾年前美院的考試中,對跨專業的考生是有加試的,加試的內容主要是素描和色彩,不過後來取消了。所以,這次的改革可以看作是某種程度的回歸,不難看出,美院對於考試的美術基礎還是很重視的。因此,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也能給予重視。
No.2 備考方式
最後,我想介紹下設計卷子的備考方式。正如上文提到了,考試總體時間不變,內容增加了,這意外著原本3個小時都很緊迫的設計卷子能分配到的時間更少了。我按照自己的速度,結合以往的多次模擬,測算了一下時間,得到的結論是能分配給設計卷子的時間基本上在2.5個小時左右。在這150分鐘要輸出5個方案,並選擇一個進行深入,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方案能力」和「造型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這方面的備考,我建議大家通過網絡等各種途徑多看一些好的設計方案,選材要廣,可以是特別成熟,能夠落地的產品,也可以是天馬行空,但特別有意思的設計。這裡向大家推薦一下丹尼爾西蒙的概念設計作品。
上述的這些做法都是為了幫助自己在學習,參考,借鑑中積累素材。只要有了大量的方案的積累,造型語言積累,就能比較顯著地提升出方案的能力。最後,在這方面的備考中,我希望大家能夠規避一個誤區,那就是準備考試「模板」。就我這幾年備考的經歷,我知道很多朋友會去準備一些所謂的「模板」,然後考試的時候去套題。這樣的方式也許對其他院校有效,但是對於清美的考試作用就很小了,因為美院的考題其實特別靈活,這麼做很容易跑題。所以請不要有任何僥倖的心理,扎紮實實準備才是王道。
平時的繪畫作品
最後,我想推薦幾本在專業課備考中對我很有啟發的書:
邱松老師的《造型設計基礎》柳冠中老師的《綜合造型設計基礎》金劍平老師的《數理、仿生造形設計方法》Scott Robertson的《How to Render》和《How to Draw》
In the End
一些感想
儘管囉嗦了許多,但還是很感謝你們能看到這裡。由於這些年受到了很多前輩和水木致尚老師的幫助和指點,我也希望我能作為過來人,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想說的話太多,但每個人的閱讀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挑選了幾個備考中感觸比較深的幾個點做了答疑。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的這些經驗可能並不適合於你,甚至很多觀點對於你而言會是謬論,因此我也希望大家能帶著批判的眼光閱讀。
如果這篇文章能對你有一絲啟發,那麼我認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