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宜居音符 唱響田園牧歌——看奉新縣幹墾場新農村建設

2021-01-08 澎湃新聞
奏響宜居音符 唱響田園牧歌——看奉新縣幹墾場新農村建設

2021-01-07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走進奉新縣幹墾場上堡分場壋頭組,這裡道路平坦乾淨,庭院整潔美觀,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通往各家各戶,廣場上健身遊樂設施一應俱全,村民們正在百姓大舞臺上跳著廣場舞,享受著幸福的生活。

如今的幹墾場,每個村莊都在發生著與壋頭組同樣的美麗蝶變。三年來,全場上下靠著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定決心,全心投入,大幹實幹,農村面貌不斷改善,美麗鄉村建設成效初顯,連續兩年在全縣新農村重點村建設評比中獲第一名。

真抓實幹

基礎設施繪好農村環境新「底色」

壋頭組的古井,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但隨著時光流轉,許多地方年久失修,甚至荒廢。「以前大家都外出打工,村裡漸漸空了,古井、古牌坊也沒有人能打理。」村組長餘昌軍說。近年來,幹墾場重點實施道路修建、垃圾處理和農廁改造等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改造項目。

隨著基礎環境以及村容村貌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願意回到家鄉發展,改善了以往「空殼村」的局面。截至目前,幹墾場18個自然村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覆蓋率達100%;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普及率達91%,村級道路全部硬化處理,道路旁路燈、綠化改造普及率達99.6%;自然村保潔員覆蓋率達100%。

幹群合力

黨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新「風貌」

「以前的村莊髒、亂、差現象嚴重,現在可真是大變樣了!」閔家分場黨支部書記閔象鵾歡喜地說道。從髒亂差到示範村,鄉村的蝶變不會一蹴而就。如何真正讓廣大農民動起來,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幹墾場充分發揮各分場(社區)黨總支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美麗鄉村建設裝上自動化「引擎」。幹墾場按照「外引+內培」的人才戰略,近年來選拔10名後備幹部到村跟班學習;支持農民工匠承接小型工程,深度參與鄉村建設;實施「新鄉賢」回歸工程等,倡導新鄉賢支持家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同時,依託黨群服務中心,加強與村民的聯繫服務指導,開展黨性教育、黨日活動、公益文化、技能培訓等,引導村民參與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生態林地保護,逐漸改變了農村多年的陋習,實現農村家庭從外在到內在、從環境到精神的雙提升。

示範引領

文化活動催生文明鄉風新「潮流」

近日,53歲的村民周鳳妹飯後匆匆趕去村裡的活動中心,為村裡的文藝演出做準備。為了豐富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在場領導幹部的組織帶領下,幹墾場整合村裡宣傳文化資源,充分發掘村民文藝潛能,組建了文藝隊,修建了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和百姓大舞臺,有了舞臺、廣場,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除此之外,在原有基礎上,幹墾場還陸續完善了黨員之家、農家書屋、多功能文化活動室等村級文化陣地,為村民的生活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熊濤帆

原標題:《奏響宜居音符 唱響田園牧歌——看奉新縣幹墾場新農村建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常州溧陽:譜寫美妙田園牧歌 唱響鄉村振興樂章
    從最早入選江蘇省美麗鄉村試點縣,到升級為全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市,常州溧陽以其出色的試點探索,譜寫了美妙的田園牧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鄉村振興的「溧陽經驗」。    2016年,溧陽通過全省美麗鄉村試點的5年探索與建設,以建成242個二星級村莊、24個三星級村莊、17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的顯著成效,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縣(市)。其中桂林村、李家園村入選江蘇省「最美鄉村」,八字橋村被評為「全國美麗宜居村莊」。溧陽由此先後被確定為「江蘇省美麗鄉村示範片區」「江蘇省村莊環境整治示範縣」。
  • 唱響田園牧歌 託起幸福生活——看生態文明建設的浮梁實踐
    近年來,浮梁縣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港口村是浮梁縣人居環境示範村,近年來,港口村以宅基地改革為抓手,規範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通過道路改造、房屋改造、廁所改造、汙水管網改造等,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 田園牧歌、海島風情、水鄉特色……第二批市級田園綜合體大PK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優良鄉風民俗奏響新時代田園之歌
    70年間,古城西安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城市形象和城市影響力明顯提高,一座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也奏響了新時代的田園之歌。  在高新區靈沼街辦,一提到「馮村」,十裡八鄉的人都會對「馮村射虎」讚不絕口。如今,每到新年,馮村都會萬人空巷,男女老少敲鑼打鼓,扭著秧歌,登上射虎芯子,吸引鄰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前來一睹「射虎」風採。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鄉村振興奏響田園交響曲 保護好鄉村山水林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中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
    這是我市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山全市上下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補齊三大「短板」、推進「五個美麗」行動,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美麗鄉村取得新成效。
  • 田園牧歌已一去不返 廣東崛起「新鄉土文學」?
    在前天舉行的「廣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學創作會議」上,廣東的鄉土題材創作成績被一一「清算」,但「鄉土文學已死」的論調也引發爭論。在田園牧歌式的鄉土向現代農村快速轉變的過程中,舊的鄉土文學是日薄西山還是亟待拓展?廣東能為這一領域的文學提供什麼經驗和期待?
  • 熱烈祝賀「田園牧歌奠基儀式」圓滿成功
    2020年7月23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田園牧歌奠基儀式準時在5點50分隆重舉行,田園牧歌項目各級領導和媒體朋友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來賓出席了本次奠基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 茶陵火田鎮大英村: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
    紅網茶陵縣分站5月12日訊(分站記者 譚蓓蓓)自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來,茶陵縣火田鎮大英村多措並舉,通過完善村基礎設施、狠抓環境衛生保潔、提升村民愛護環境意識等舉措,建立起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營造出村莊淨化、田園美化的宜居鄉村新風光。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奏響田園交響曲。基於聲音與鄉村發展的密切關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善於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要求,化到「有聲」的具體行動中去,以此奏響鄉村振興的田園交響曲。為此,基石工程是要加速構建生產、生活和生態,即「三生」協調的鄉村振興大格局。一是重塑「有聲」的新的鄉村生產方式。
  • 王維最美的田園詩,田園牧歌般的風光,讓今天的我們也沉醉其中
    不過即便如此,王維還是有一些機遇接觸到田園生活的。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古詩,就是王維最精彩的田園詩,其中描繪的田園牧歌般的風光非常美妙,讓今天的我們也沉醉其中。且看: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渭川田家》,描繪的是今天渭水兩岸的農村生活。王維少年時代、青年時代都懷有滿腹的夢想,但是在後來朝廷當中遇到種種不順。尤其是張九齡等人被罷相,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所以也才開始把目光投向於山水和田園,才寫出這樣精彩的唐詩。
  • 綠洲農事.田園牧歌三部曲
    這田園牧歌三部曲,依據綠洲農事節目內容加工創作,誕生在綠洲農事創辦初期,由節目主創人員自編自演而成,節目完成後又在欄目中多次播出,引發較大社會反響。它與欄目相得益彰,並且成為欄目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又是欄目成長的一個裡程碑,欄目發展的一個風向標,欄目繁榮的閃光點,是欄目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的具體體現。
  • 央媒走進南京江寧佘村 美麗村莊建設繪出田園山水畫
    龍虎網訊(記者 劉彩霞 通訊員 王長貴)近年來,南京市以美麗鄉村為試點,全面貫徹落實「三清一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打造環境優美、美麗宜居的新村莊。為進一步展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8月27日,國家農業農村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辦公室組織的「走進美麗村莊」記者行活動探訪了江寧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江蘇省、南京市農業農村部門的相關領導和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3家中央媒體參與了本次調研。
  • 重慶又新添一個旅遊打卡地!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今日正式開園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中共忠縣縣委、忠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忠縣縣委宣傳部、忠縣農業農村委、忠縣文化旅遊委、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指揮部、重慶華龍網集團、重慶文藝網共同承辦,重慶市文化旅遊協會、成都旅遊協會協辦。據了解,舉辦首屆三峽橘鄉旅遊文化節是推動三峽橘鄉文化、塑造三峽橘鄉旅遊品牌、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 田園牧歌|田園藝術節開幕暨秋收大典,復現大地絢爛詩意
    近日,「跟著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視頻短片火爆網絡。從育秧、豐收,到米飯上桌,視頻完整呈現了水稻的一生。在視頻評論裡看到這樣一句話:中國人本質上是農民,修理地球的能力無與倫比。對此,深以為然,中國人天生對土地就有與生俱來的歸屬感。基於厚重的歷史基因,中國人尊重土地,順應天時四季。
  • 共享音樂盛宴 以音符承載期許!青島科技大學2021年新年音樂會奏響...
    笙歌婉轉,餘音繞梁,唱響時代讚歌。「十四五」繪新篇,科大師生歌頌人間之愛,歌頌幸福生活。迴瀾青韻合唱團原創音樂作品《我有一個笨媽媽》,用最質樸的語言歌唱母愛這條最深情的旋律。《被禁止的音樂》層次豐富,以優美明朗的旋律唱響愛情詠嘆調。教職工海鷗合唱團的《貝加爾湖畔》空靈浪漫,《領航新時代》大氣端莊,描繪出在黨中央領航下,祖國取得巨大成就,走進美好新時代的波瀾畫卷。
  • 《邊城》——田園牧歌式的語言與希望
    加上這寫的是湘西茶峒的風土人情,我個人認為:這反而達到了描寫對象和表達語言的一種統一,用田園牧歌式的語言來寫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小說,豈非神形兼備?其次,沈從文文字中的文言色彩十分濃厚。正如大多數民國時期的文學家那樣,他筆下的文字既受古代文言文的影響,也受到了在近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的白話文的影響。
  • 耕織原鄉 杭州臨安於潛唱響新時代田園牧歌
    環境美  綠道和廣場,只是近年來於潛鎮大力推進「美鎮」行動的眾多「新家當」之一。  借力美麗集鎮的規劃和建設,於潛的美麗產業呈現「北部生活,南部生產」的美好格局。  集鎮南部依託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西段「一核二區」的發展規劃,於潛著力推進「產鎮」融合發展,規劃建設科技城成果轉化基地和杭州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地,形成「一區四園」工業布局。
  • 江南秋色,田園牧歌
    江南秋色,田園牧歌 文/心曠更別說他的那些山水田園詩,連蘇東坡都讚譽:詩中有畫,畫裡有詩。一年四季一片春天的江南田園風光,住在城市裡,卻有著歸居田園的感覺,倒特別像王維的生活。天街小雨潤如酥。儘管是秋季,儘管這裡有莊稼,但這兒並不是真正的農村,也不是鄉鎮,不是蔬菜、果樹種植基地,所以,地裡沒有一棵水稻,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是附近務工的人拈的一小壟種來吃的,並不拿到市場上去銷售。每一塊地裡的每一種蔬菜都不多,也沒有施任何化肥。現在時間尚早,又是雨天,絕大多數人都忙著往南走,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