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田園牧歌 託起幸福生活——看生態文明建設的浮梁實踐

2020-12-18 環京津新聞網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這是江西浮梁縣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浮梁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生態+文化+發展」三篇文章,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擦亮城鄉底色提升「顏值氣質」

行走在昌江百裡風光帶浮梁段,一片花紅草綠映入眼帘,耳畔響起陣陣鳥鳴和淙淙流水聲,徜徉其間,好不愜意。

昌江是千年古縣浮梁的母親河。為統籌昌江沿線景觀,豐富市民休閒文化生活,浮梁縣精心打造了昌江百裡風光帶,建設了健身步道、亭臺長廊、給排水設施、休閒配套設施等,同時深入實施岸綠工程和清河行動,真正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昔日雜草叢生的地方,經過修復提升後,不僅成為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更成為展示浮梁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浮梁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汪文勇表示。

昌江百裡風光帶浮梁段的變化,只是浮梁縣生態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浮梁縣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港口村是浮梁縣人居環境示範村,近年來,港口村以宅基地改革為抓手,規範農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積極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通過道路改造、房屋改造、廁所改造、汙水管網改造等,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同時,港口村還打造了紫色浪漫、龍鱗水壩、港口老街等一批網紅景點,吸引各地遊客。

「村道變寬了、村莊變美了、遊客增多了、收入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感更強了。」港口村村民彭昔發笑著說。

近年來,浮梁縣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等工作,全力提升城鄉「顏值氣質」。2020年,浮梁縣獲評江西省首批美麗宜居示範縣稱號,入選第四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立足生態優勢賦能綠色發展

初冬時節,浮梁縣臧灣鄉寒溪村史子園茶山上的一片翠綠顯得格外醒目。

史子園是寒溪村的一個移民村小組,全村共110戶296人,耕地面積470畝,茶園面積1200畝。今年以來,在完成村莊環境整體提升的基礎上,史子園以「茶區稻田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為目標,提煉展示茶元素。建設自行車環道、種植觀賞性水稻和油菜、開發茶文化研學體驗項目和戶外拓展項目……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實現茶旅融合發展。

「目前,史子園共成立茶業專業合作社6個,村民年均收入可達5萬元。」臧灣鄉黨委書記黃曉紅表示,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家家有資本、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模式正逐步形成,茶產業正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助燃劑」。

在浮梁縣,不僅是史子園,新佳茶園也把綠色經濟做得有聲有色。

新佳茶園

「你看這成片的茶田、美麗的杉樹,構建了一幅『茶成園、樹成行、路成網、溝相連』的美景。」江茶集團副董事長、江西省浮紅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水前說道。

據悉,新佳茶園按全程機械化標準建設,實施雙行雙株高密速成,並通過加造防護林、設立安全島等,探索運用生物動力法保持生物鏈平衡,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同時,茶園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種植茶葉3000餘畝,每年可帶動周邊400餘名群眾就近就業。

以茶興旅,以旅促茶。新佳茶園深入挖掘茶文化,建設了茶園遊樂項目,以及茶文化廣場、茶文化博物館、水上品茗長廊、種養立體循環產業示範區等相關項目。如今,一個集研學旅遊、科技示範、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生態茶園已然成形。

近年來,浮梁縣依託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生態茶園建設,重點打造了新佳茶園、江村茶園、新平茶園、史子園等一批生態休閒觀光茶園。2016年浮梁縣被中國茶業學會授予「中國名茶之鄉」稱號;2017年獲評「全國十大魅力茶鄉」;2019年獲評「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

挖掘特色資源留住鄉愁記憶

「長憶浮梁風景好,赤欄杆外柳千條。」來過浮梁的遊客,總會被這裡的「詩和遠方」所吸引。

皇窯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制瓷)生產性保護和研究示範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

皇窯景區

「景區環境古雅優美,園林庭院別具一格,如果說紅色的梁柱是這裡的點睛之筆的話,那麼綠則是這裡的底色。」景德鎮皇窯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濱說,景區通過生產性保護的方式,將傳統手工制瓷技藝以旅遊文化表演形式展示給遊客,全景再現、活態傳承、真實演繹了景德鎮千年官窯制瓷工藝。

「在這裡,遊客可以詳細了解制瓷72道工序,盡享陶瓷文化大餐。」黃濱說道。

近年來,浮梁縣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強縣富民的「一號工程」,充分整合域內現有旅遊資源,重點打造了高嶺·中國村、荻灣鄉村振興、浯溪口庫區公園等新的旅遊景區,著力將浮梁建成旅遊勝地。2019年,全縣共接待旅遊總人數1160萬人次,同比增長10%;實現旅遊總收入85.8億元,同比增長8.5%。

「浮梁是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鎮之初,在這裡每天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新時代的『田園牧歌』,是鳥語聲聲和泉水潺潺。」浮梁縣委書記胡春平表示,近年來,浮梁縣充分挖掘「瓷、茶、文、林、田、礦、水、竹」特色資源,通過喚醒浮梁「蟄伏」的資源,全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浮梁的未來,希望在田野。」胡春平說道。(沈玉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奏響宜居音符 唱響田園牧歌——看奉新縣幹墾場新農村建設
    奏響宜居音符 唱響田園牧歌——看奉新縣幹墾場新農村建設 2021-01-07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熱烈祝賀「田園牧歌奠基儀式」圓滿成功
    田園牧歌項目奠基儀式的成功舉行標誌著項目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相信在唐山馨民養老產業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將建造出真正符合唐山人需求的康養社區,禮獻唐山人民。 田園牧歌活力康養社區由唐山馨民養老產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位於唐山市高新區機場快速路與邱柳公路交叉口北側。
  • 常州溧陽:譜寫美妙田園牧歌 唱響鄉村振興樂章
    從最早入選江蘇省美麗鄉村試點縣,到升級為全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市,常州溧陽以其出色的試點探索,譜寫了美妙的田園牧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鄉村振興的「溧陽經驗」。美麗鄉村建設,使溧陽朝著「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生態環境更加優美、鄉村特色更加明顯、公共服務更加配套、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目標邁進,多次受到省委領導表揚和關注。
  • 在刷寶APP看完李子柒的視頻 你嚮往她的田園牧歌生活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瓢飲一簞食……生活在安靜的鄉村環境中,李子柒過著自給自足式的田園生活,她在那個山間小院中,演繹著人們可望而不可及、平凡無奇卻又無法實現的田園牧歌。演繹10億城市中等收入者夢想的田園牧歌李子柒的視頻中,一再出現青山綠水、土地荷田、竹林木屋、土灶大鍋、粗麻衣飾、鳥禽牲畜等農業文明的象徵符號。曾經,很多人誤認為李子柒是「美食博主」,日子長了,才會發現她是田園派的「生活博主」。那田園牧歌中不僅有美食,更多是中國文化語境下的生活方式。
  • 農業產業工人的「田園牧歌」生活
    中新網重慶9月6日電 題:農業產業工人的「田園牧歌」生活  作者 彭國威  金黃的水稻,在一陣微風後,搖曳著婀娜身姿,像是在輕柔起舞,讓過往的人,個個看得如痴如醉。  「又是一個不錯的豐收年。」  這是9月5日,記者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的田園牧歌小鎮,看到的一場秋收畫面。  為了留住鄉愁,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與西南大學農學院合作,前期打造了100畝水稻梯田進行有機生態種植,通過產業化發展,讓當地農民足不出戶變身「產業工人」,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我們未來要擴大到500畝左右,主要用來種植水稻、蔬菜和水果。」
  • 「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宣傳標語展示
    為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群眾關注、了解、支持、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5月25日至6月15日,保定市「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面向全社會開展了公開徵集「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宣傳標語活動。
  • 田園牧歌、海島風情、水鄉特色……第二批市級田園綜合體大PK
    去年,圍繞休閒農業發展,我市紮實推進田園綜合體、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特色農業強鎮以及森林康養基地等產業平臺建設,全年5個市級田園綜合體共謀劃建設核心項目50多個,累計投入已達4.8億元。在第二批田園綜合體項目評審答辯會上,我市各地在第一批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上,繼續提出創新創意,結合鄉村實際情況,打造更具含金量的新項目。
  •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得更有溫度?看幸福公社解釋幸福!
    生命是從大自然中創造文明我們終會重返自然,再回到鄉村田園綜合體發展至今,需要溫度,需要幸福而成都幸福公社將幸福闡述的如此簡單許你一片田園,隱於山水之間,做個幸福的人如今,這裡不僅成了大量退休老人頤養天年的樂園,也吸引了一批年富力強卻厭倦了城市喧囂、嚮往和追求幸福田園生活的人來此安家落戶。2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想要幸福,就必須有主體,有人!
  • 以科學理論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
    原標題:以科學理論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此外,人是在自然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勞動的,自然界為人類創造經濟價值提供產品材料,也為勞動者提供生活資料,人們在自然物質生產的基礎上進行社會物質生產,在社會物質生產過程中又創造了一個人化自然的世界,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轉化。因此,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正確認識自然再生產與物質再生產的統一關係,推動人口、資源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運行的規律要求開展自身的生產生活等實踐活動。
  • 《邊城》——田園牧歌式的語言與希望
    加上這寫的是湘西茶峒的風土人情,我個人認為:這反而達到了描寫對象和表達語言的一種統一,用田園牧歌式的語言來寫一部田園牧歌式的小說,豈非神形兼備?其次,沈從文文字中的文言色彩十分濃厚。正如大多數民國時期的文學家那樣,他筆下的文字既受古代文言文的影響,也受到了在近代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的白話文的影響。
  • 天澤融睿打造「田園牧歌」系列網紅季活動
    在吉林松原,天澤融睿與郭爾羅斯農商銀行共同籌建的「田園牧歌」溫馨小菜園活動圓滿落幕。4個月前的揭幕儀式上,副行長張小兵「讓田園牧歌系列活動成為郭爾羅斯農商銀行特色經營理念轉化的重要成果之一」的講話猶在耳畔,4個月後,吸儲資金與小菜園同獲豐收。
  • 江西浮梁:書寫人與鄉村的美麗故事
    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38個重點縣(市、區)之一,浮梁縣平原、山區、丘陵交錯,水網密布,山水林田湖草和人的生產生活有機融合在了一起。  近日,記者隨採訪團來到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記錄下了這裡「人在草木間,人歸瓦屋下」的詩意棲居生活。
  • 大連金州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探索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近年來,金州新區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初始階段不可避免發展了一些粗放型產業,導致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受到影響,在完成原始積累的情況下,如果仍堅持以前的發展模式,邊開發邊保護,將難以實現永續發展。
  • 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力量。黨在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實踐,不僅以代際間的文化傳承促成了中華生態文明觀的時代延續,而且促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形成,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人與自然價值統一的生態世界觀。
  • 綠洲農事.田園牧歌三部曲
    這田園牧歌三部曲,依據綠洲農事節目內容加工創作,誕生在綠洲農事創辦初期,由節目主創人員自編自演而成,節目完成後又在欄目中多次播出,引發較大社會反響。它與欄目相得益彰,並且成為欄目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又是欄目成長的一個裡程碑,欄目發展的一個風向標,欄目繁榮的閃光點,是欄目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的具體體現。
  • 傳承千年文化基因,再現浮梁茶時代榮光!胡春平會見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郭傑一行
    郭傑強調,要聯合策劃高規格的展覽,從茶旅融合的角度全面詮釋浮梁縣「瓷源茶鄉」新發展思路、格局和目標;引入「康旅產業的中國之路」訪談直播欄目走進浮梁,讓更多的業界大咖來到浮梁,貢獻智慧支持浮梁;選擇茶園主體,集中萬裡茶道各方優質的資源,共同打造茶旅康養項目;利用中華文化促進會萬裡茶道協作體這一平臺,讓浮梁茶走得更遠,為浮梁茶的品牌建設、茶旅融合和推介盡一份力量
  • 構建全齡頤養的田園牧歌小鎮
    CN11-5292/TP年,卷(期):2020, 30頁數:共6頁頁碼:134-139摘要 基於新時期的城市發展新需求,卓時(ZSD)與卓時水石(ZWA)從前期總體規劃到後期建築、景觀、室內各專業施工完成,以及在解讀當地田園牧歌
  • 重慶市璧山區建設「幸福河」的成功實踐
    生態經濟為主的高質量發展,是水給璧山人帶來的第六大「利」好。在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璧山的經濟實現了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其國家級高新區已建成25平方公裡,入駐了1000多家企業,並成為重慶市首批智慧園區、獲評「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十大智慧園區」。水也形成了強大的招商引資吸引力,吸引了10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璧山。
  • 春暖田園都市 花開生態之城
    擁有「山、江、海、田、林」豐富資源的濱海城市漳州,提出建設「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彰顯出漳州市主要決策者內心對「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高瞻遠矚,在漳州後工業時代的發展戰略上,注重生態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創宜居宜業之城,建百姓幸福家園。這種城市規劃和經濟發展的價值取向,正是黨的十八大大力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
  • 陶瓷「綠」發展,浮梁買茶去
    浮梁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留住了一批批從景德鎮陶瓷大學畢業的學生。  如今這裡更是藉助陶瓷工藝,打造「綠色生態、浮梁茶、瓷茶文化」三大品牌,吸引「景漂」遊子。2020年,浮梁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發展日益朝著綠色與生態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