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異體字、古今字用法表

2021-01-20 書法與字帖

●盡,儘:「盡頭」、「頂點」、「全部」,用盡  ,例如: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盡心盡力,盡頭,物盡其用;表示以某個範圍為極限,不得超過;儘著三天把活幹完;先儘舊衣服穿,儘著老人先上車;用在表示方位的詞前面,和「最」相似的意思,儘北邊、儘南頭。

 

●歷、曆:歷: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慶曆四年春。

 

●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憑、憑(凴):「靠著」義項時用 憑,其餘義項用憑 。例字:怒髮衝冠,憑欄處;憑藉用憑,例字:憑據,憑証,文憑。

 

●升、昇、陞:「容量名」用升;「太陽升起」用昇、升;「升官、提拔升遷」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後用陞。

 

●萬、萬:複姓「万俟」(mo qi) 寫作萬;其它一律寫作萬,例字:萬歳,萬花筒。

 

●系、係、繫:「世系」、「系統」的意義一般寫作系,農業農業系統,歴史系;在「關聯」、「連結」的意義上,一般寫作係、繫,如:維係,聨係等,係、繫可以通用;但作「提」講,如把水從井中「繫」上來,作栓、綁講的,如繫馬,作拘禁講,繫獄,則不能通用,只能用繫;「係」在書面用語中作「是」講,如魯迅係浙江人、確係實情,也不可與繫通用。

 

●遊、遊:凡有關水中的活動,一般只能用遊;而有關陸地上活動的,遊、逰可以通用。遊覽、旅遊則應用遊。

 

●於、於:作為姓氏時只能用於;《詩經》、《尚書》、《周易》多用作於,其他書多用作於。動詞詞頭用於,嘆詞用於,不能相混。例詞:關於、屬於、青出於藍、樂於助人、輕於鴻毛、易於了解。

 

●餘、餘:表示第一人稱用餘,表示剩下的、業餘等,用餘,業餘愛好、富餘、寬餘。

 

●鬱、鬱:鬱,有文採的樣子/ 雲、汽濃盛的樣子,濃鬱;鬱,樹木叢生、茂盛 /憂愁,愁悶,鬱鬱蔥蔥;作人名時,如李鬱周,用鬱而不用鬱;作姓氏時只用鬱。

 

●札、劄:札,書信、書寫的小木片;劄,奏札、宋朝中央機構發布指令的文書。

 

●制、製:制:製作、製造;禁止、遏制;規定、制定;規章、制度;帝王命令;規模;製:製作、製造;裁製衣服;寫作。

 

●鍾、鐘:鍾:酒器;量器;積聚;鍾情;鐘:鐘錶;一種樂器, 鐘磬,通鍾。注意人名中的用法:鍾繇、鍾子期、錢鍾書、張鍾麟。

 

●後、後:皇后、博士後用「後」;後來、以後用後。

 

●發(發、髮):發展、發生;頭髮。

 

●跡、蹟:異體字,雜誌中統一用「跡」。

 

相關焦點

  • 文言文專題系列-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所以後來便把「兼職」字中的某種意義拿出來,另造新字,力求一字一職,這樣,就出現了古今字。古今字是古人用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如:飛鳥之景,未嘗動也。《莊子》(飛鳥的影子,沒有移動)句中的「景」字,上用「日」表義,下用「京」表音。「景」字本來的意義除指日光之外,還指日影和影子。後來,為了專門表示「影子」的意義,又造出一個「影」字。
  • 王力:文字學| 古今字、異體字、 繁簡字
    [1]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漢字中不同形體的字可以分為三大類: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下面分別加以敘述。一、古今字上古漢字「兼職」現象多,後代不斷分化。例如「闢」字兼有後代的避、闢、僻、嬖、譬等字的意義,則闢字為古字,避、僻、嬖、譬等為今字。
  • 國學小知識:什麼是本字、通假字、訛字、異體字、繁體字?
    漢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漢字是承載華夏文化重要載體,通過漢字我們能讀懂自古流傳的典籍,觸摸數千年發生的人和事。漢字有多少呢,據說將近十萬個文字,而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只有幾萬個,這說明一些漢字處於瀕臨死亡狀態。
  • 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我翻了一下部編版的初中語文,居然大多數都是「某,同某」,我覺得這牽扯到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的區別與聯繫。還有一種是「某」同「某」,這一類是用來解釋異體字的。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
  • 文言基礎知識:異體字
    一個字(詞)可以有多種意義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一個字還可以有多種寫法——異體字、繁體字、簡體字。異體字一字多形,如「淚——涙、跡——跡——蹟」,它們音同、義同,只是形體有所不同,這叫異體字。異體字的存在徒然造成文字上的混亂。
  • 浙江推行規範漢字 九種情形可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但是文物古蹟等九種情形可以保留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浙江省政府發布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浙江省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從事語言文字工作和使用語言文字,均須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和標準,如漢語拼音方案、簡化字總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標點符號用法等。
  • 學書必備: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表(值得收藏)
    繁體異體在書法創作中一直模糊不清每一個有志於從事書法創作的愛好者都應該對這些易混淆的字和用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下就是最常見易混淆的>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並,並,併:——古代完全不通用。並,併是同義詞,「兼併」的意義寫作並、併,不寫作並;「一起」的意義寫作並,並排;很少寫並、併;「依傍」的意義只寫作並;「拋棄」的意義只寫作並、併。
  • 文言基礎知識:繁體字
    前邊說過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古今字是就時間說的,假借字是就用字方法說的,異體字是就字形分歧說的,而繁簡字則是就筆畫多少來說的。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和繁簡字,不是「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例如:「舍」是「捨」的古字,「誇」是「誇」的通假字,「禮」是「禮」的異體字,「舍、誇、禮」又都是簡體字。
  • 文言基礎知識:繁體字
    前邊說過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古今字是就時間說的,假借字是就用字方法說的,異體字是就字形分歧說的,而繁簡字則是就筆畫多少來說的。古今字、假借字、異體字和繁簡字,不是「各自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例如:「舍」是「捨」的古字,「誇」是「誇」的通假字,「禮」是「禮」的異體字,「舍、誇、禮」又都是簡體字。現在使用的簡化漢字,有一些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不都是我們現在新創的。
  • 教育部:不考慮全面恢復繁體字 不簡單廢除異體字
    昨日,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表示,目前還不考慮全面恢復繁體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集意見  昨天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公開對《通用規範漢字表》徵集意見。  在規範漢字表裡,有繁體字和簡體字對照表。不過教育部語信司司長李宇明表示,雖然有這個對照表,但目前還不考慮全面恢復繁體字。這次字表恢復了「剋」「鍾」「蘋」「濛」「噁」「硃」六個繁體字。  《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寧教授解釋說,現在仍堅持的是簡化漢字政策,基本上不恢復繁體字。現在恢復的繁體字都是必須恢復的,其中以前恢復三個,這次恢復三個。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45個異體字改為規範字
    新增226個簡化字 沒有恢復一個繁體字  此次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將8105個字分為三級,其中一級字表為常用字級,收字3500字,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也可以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識字標準;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常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包括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
  • 簡繁字,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避諱字,字字璣珠
    作為古文讀者,需掌握以下五個基本概念:(1)簡繁字:簡體字與繁體字往往不是「一對一」的關係。這些字需要加以留心並作記錄。比如「谷」,古文分為「穀」、「谷」。與植物相關為「穀」,與山石相關則為「谷」。「後」、「後」的簡體字都是「後」。古文中的「後」一般僅僅指「皇后」之「後」,其他的則是與時間、位置相關的「前後」之「後」。
  • 古代漢語課程教學(十): 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和工具書的使用
    本節課講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和工具書的使用,內容總結如下(反反復復檢查了幾遍,還是有錯誤,這次訂正了一下,應該不會有錯誤了吧
  • 學書必備: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表(值得收藏)
    以下就是最常見易混淆的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並,並,併:——古代完全不通用。 ●「為」統一替換為「為」,為、為為古異體字。 ● 才,才:「才能」之意,用才;「剛剛」、「方才」、「僅僅」之意,用才。 ●採,採,寀,埰,棌:「摘取」的意義寫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義寫作寀,埰 例詞:寀地,寀邑;「櫟樹」,又叫「柞樹」的意義寫作棌。例詞:棌椽。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發布 繁體字未予恢復
    「瞋」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嗔」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調整為規範字,義為「發怒時睜大眼睛」,不再作為「嗔」的異體字。「吒」以前為「吒」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將其在特定用法上調整為規範字,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讀zha(一聲),如「哪吒」。讀zha(四聲)時,仍用「吒」。「蹚」意為蹚水、蹚地,讀tang(一聲),不再作為「趟」(tang四聲)的異體字。《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為「哲」的異體字。《通用規範漢字表》規定該字可用于姓氏人名。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用規範漢字表》經國務院正式發布。
  • 新漢字表引四大追問:「氾喆」等異體字為何恢復
    這是《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的字數。「《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收錄的每個字,都有明確的來歷。」制字表研製專家工作組組長、北師大文學院教授王寧說,漢字中有大量的異體字存在,為了確保字表中收錄漢字的規範性,研製工作組的專家學者們對每個漢字的出處、正異對應關係都進行了檢索和考證。
  • 人名地名異體字被收入《通用規範漢字表》
    《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及有關材料將登載在《中國教育報》和中國語言文字網上。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信函和傳真等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新華社電 (吳晶、董豆豆)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歷時8年組織研製的《通用規範漢字表》自8月12日至31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通用規範漢字表》正式公布 45個異體字「轉正」
    今後,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應以《通用規範漢字表》為準,原有相關字錶停止使用。     【異體字「轉正」】  叫淼皙的,登機牌甭蓋章了    「我的姓名終於轉正,以後登機牌不用蓋章了。」《通用規範漢字表》發布後,很多姓名中帶有「昇、喆、堃、淼、皙」等字的網友紛紛在網上留言。
  • 45個姓名常用異體字獲轉正
    新聞熱點新戶籍法有望規定人名用法  此次字表的制定,收集了18個省市的戶籍調查資料,許多大家喜愛的人名用字都在新的《通用規範漢字表》中轉正。例如「喆」、「堃」等。以往一些人辦理登機牌時需要用「?」來代替的打不出的漢字如今有了「合法」身份。  「很多人在起名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名,使用一些生僻字或者自造字。
  • 別再亂用繁體字了!常用繁體、異體、古今字對照表
    點上方藍字可免費訂閱關注——————江蘇書協——————給大家整理一份《書法最常用字繁體、異體、古今字對照表》,有了這份表,以後不愁會寫錯繁體和異體字了!●「為」統一替換為「為」,為、為為古異體字。●才,才:「才能」之意,用才;「剛剛」、「方才」、「僅僅」之意,用才。●採,採,寀,埰,棌:「摘取」的意義寫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義寫作寀,埰 例詞:寀地,寀邑;「櫟樹」,又叫「柞樹」的意義寫作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