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坎這個場口近年來很受賭石者的歡迎,喜歡大馬坎翡翠原石的女士居多。
因為很多男士嫌它太小不夠大氣,很多女士喜歡它的原因在於比較「穩」,相對於博弈風險大的石頭這個場口出貨率還是蠻高的,趕上運氣不錯的時候,甚至可以百開百做貨。
在一些翠友眼裡,覺得只有莫西沙,木那這樣的場口的石頭起貨品質最高。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大馬坎的特點是:高產黃加綠,冰黃翡, 以及玻璃種帝王紅翡。
上面這個就是典型的大馬坎水石頭,整個石頭帶藍晴底色。
大馬坎位於整個帕敢廠區最南端,處在一個霧露河下遊的一個衝擊小平原。沿著霧露河河兩岸成一個狹長的分布地帶,所以這個廠區沒有石腳層。
從上遊由流水搬運而來,所以這個場口很少見大個頭,多數個頭石重都是1-2公斤的樣子,超過5公斤的很少,當然,如果超過5公斤又是高品質脫沙或者色料都是以百萬千萬來計價的。
從霧露河源頭龍肯出發,經過帕敢,仙洞一路流下來,到小平原大馬坎的時候,所夾帶的翡翠礫石不斷滾磨,最後就變成上圖這樣的小個頭石頭。
大馬坎水石有一個特點,並不是霧層和皮層越厚越好,相反應該是越薄越好,就是那種「皮薄餡兒大」的感覺。
大馬坎翡翠礫石多為白砂皮和黃砂皮,沒有黑砂皮,這也是大馬坎與其它場區的重要區別之一。這個場口普通皮殼算是比較好區分的。
但像上圖這種老皮就不好分了,看起來會像木那,也像龍塘的老料,最終再細看,是大馬坎的黃加綠
這個是上張圖石頭另一個側面,開窗明顯見黃霧,皮是黃白皮,有點包漿的意思,所以不是很好區分。
大馬坎的綠色多數取貨顏色偏藍,對於這點要特別注意,大馬坎還有一種蠟殼的翡翠沒有霧,切開一般是皮肉不分,但是上圖的色是比較正的陽綠色,不排除有整體比較好色度很正的,只是大多數情況會偏藍。
皮殼外面隱約能感覺到裡面還有色,沒開窗應該是把賭性留給下一個玩家,開窗部分已經到了取戒面的級別,遇到這樣的大馬坎儘量不要放過。
所謂「黃夾綠」,很多初學者用手電筒去看,超級漂亮,誤認為這是冰種、玻璃種,其實有可能只是黃霧。
大馬坎黃加綠很少有到冰或者玻璃,基本上糯冰多,但是做出來的貨以色取勝,很多人玩的是它的特色。
大馬坎出產的小水石
在玻璃種翡翠中,質量最好的當數大馬坎而非莫西沙。因為他經過較長時間和較遠距離的搬運、滋潤,皮殼光滑,常產頂級的玻璃種,以上這個就是比較出彩的水石,膠感極好。
大馬坎該怎麼買?
第一、大馬坎山石的翡翠皮殼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雜,皮殼下必有霧,霧色多呈紅、黃、黑、白色,其中紅、黑霧的底子灰,這樣的不要買,黃、白霧的質地好。
第二、一般「十霧九有水」,凡是皮殼與黃色相雜難分得,其玉色偏藍,並多顯現蜂窩狀態,顏色有褐色,紅黃色,灰色,少見臘殼。大馬坎很多人覺得只要有紅黃霧就是最好,其實更重要的還要看霧灰不灰,幹不乾淨。
第三、大多數公斤料是色串皮、霧串皮,霧裹色、霧吃色,皮肉難分。千萬不要把這樣的石頭當寶貝。
第四、大馬坎半山半水石黃殼黃霧且皮薄,賭性強。若厚皮而霧黑,則底灰水短,綠色往往偏藍,又無反彈力,不可賭。
什麼樣的大馬坎有收藏價值?
大馬坎原石中質量最好的,以黃加綠居多,如能切出手鐲,那麼將十分昂貴。
若有幸遇到石頭的表皮為細沙黃紅皮,皮殼上有一條綠色蟒帶,則可以賭一下。
因為沙細表示肉質細膩,一般可達冰或糯化。有蟒帶表示有色的概率大,此類石頭切出後綠色非常多,糯化種,是十分好的花牌料子。
大馬坎的石頭一般都有霧,通常認為白霧底好,種透,黃紅霧次之,黑霧最差。但有時紅霧、黃霧也會出玻璃種。
所以選擇大馬坎也需要選擇有好的霧層的大馬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