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正月了,近幾天,相信大家都忙著走親戚、串門子、發紅包吧。走親戚就少不了聚餐,再加上過年大魚大肉吃了太多,很多人為了保持體重,就會特意做一些素菜來食用。這種做法當然是好的,肥胖是誘發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避免了肥胖,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死亡風險,但是,有些素菜看著雖然素,但不見得比葷菜含脂肪、熱量少,也比葷菜更容易誘發肥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營養師提醒:這5道素菜,比葷菜更「長肉」,過年別忽視了!
1、乾鍋菜花
菜花是一道營養豐富的食材,然而,在湖南、四川等地,為了讓菜花更具有「麻辣鮮香」的特色,會進行乾鍋烹飪,這樣,食材就會進行「過油」處理,而菜花本身就具有吸油的特性,因此乾鍋菜花這道菜的油脂含量就遠遠超過葷菜了。其實,菜花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焯熟,然後涼拌!簡單,好吃,又營養。
2、幹煸豆角
幹煸土豆的口感外焦裡嫩,吃起來非常可口,是很多人在餐館中必須要點的一道菜。然而,這道菜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含油量太高,烹飪這道菜必須要將豆角炸成「虎皮」狀,炸好後,再撈起來和其它的食材一起炒制,最後出鍋。這道菜需要進行兩次油脂的「洗禮」,所以油脂含量極高。
3、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炒雞蛋是一道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菜餚,尤其是女孩子和小朋友們特別喜歡吃。但是,這道菜的含油量也非常高,這道菜在炒制時,需要放兩次油。炒雞蛋一次,炒番茄又一次,兩次加起來,至少需要放40克油,這樣就會導致這道菜的含油量極高,容易誘發肥胖。
4、紅燒茄子
做過紅燒茄子的人都知道,茄子的「吸油」能力可謂是首屈一指。茄子本身的果肉較為鬆軟,且含有一定的水分,在油鍋中炒制或炸制時,水分會快速蒸發,隨後油脂就會進入茄子中。也因此,一道紅燒茄子做完,茄子果肉中幾乎全包著油。
5、仿葷素食
現代人都追求養生,素食主義者越來越多,伴隨著素食主義者的崛起,仿葷食物也越來越流行。用素類食材作出葷菜的味道和口感,給人一種既健康又美味的感覺,真是一舉兩得啊。然而,所謂魚與熊掌,豈能兼得?很多商家為了作出葷菜的肉感,會在食物中加入過重的鹽分、油脂、調味品,這些「仿葷素食」吃了豈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呢?
以上這5道素菜,比葷菜更「長肉」,吃一口都嫌多!在以前,肥胖是富人的象徵,而到了現代,肥胖卻是窮人的象徵,因為富人們都忙著養生了,而窮人們卻還沉溺於大魚大肉。肥胖不僅與窮富有關係,還與疾病有重大聯繫,據研究表明,肥胖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過年走親戚串門子雖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少吃過油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