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疫情,首都教育系統行動起來,為防控疫情做宣傳,指導家長和學生居家學習,為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減少疫情對學生的負面影響,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深入思考如何從小提升國人各方面素養,千龍教育開通「直面疫情——校長訪談錄」專欄,邀請北京市大中小學校長直面疫情,聽聽他們怎麼說。
採訪對象 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長齊振軍
齊振軍
育人更需要知彼解己
記者:不講新課的前提下,教師如何有效果落實「停課不停學」?
齊振軍:「停課不停學」期間,教師開展線上教學需要把握三點:
一是對線上學習資源心裡有底。需要教師在市、區及學校眾多課程資源認真選擇,把適合本班學生的課程資源供給學生,同時要做到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是對本班學生情況心裡有底。不同於在校正常上課,不同於在家正常放假,這個時期,學生的特點會有不同的表現,把握這種特殊的表現是線上教學的關鍵。
三是對溝通的方式心裡有底。不同於面對面的溝通,線上教學需要教師「隔空溝通」,教師要能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學生的情緒,掌握學生的情況,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度過這段延期時光。
挑戰和困難是成長的必修課
記者:您認為延期開學對學生的影響有哪些?家校應該如何配合減少負面影響?
齊振軍:延期開學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應對策略。原定的假期時間即將結束,現在面臨延期開學,孩子和家長會有很多不適應。
一是情緒上的不適應。今年的特殊假期,孩子基本上是居家學習、活動,空間有限,難免會產生焦慮、急躁的情緒,而到了開學的時間又不能上學,這樣的情緒也會加重。
二是節奏上的不適應。應該說,正常放假,正常上學,很多孩子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節奏,家長也適應了這樣的安排,延期開學打亂了日常的節奏,需要孩子、家長重新調整這段時間的活動內容和作息安排。
三是學習上的不適應。延期開學期間,學生處在一種「停課不停學」的狀態中,在「不學新課、自主管理、隔空交流」等不同於日常的情境下,會有一些孩子不適應。
面對這些不適應,學校、家長和孩子要共同面對。
一是根據孩子特點,制定個性化方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且又是實施的主體,要量體裁衣,制定孩子能夠執行的符合實際的個性化方案。
二是結合居家特點,培養孩子勞動習慣。這段時間,家長要把家務勞動作為孩子的學習資源,一方面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學習一些勞動技能,另一方面又能讓孩子有活動的載體。
三是結合時事特點,引導孩子樹立榜樣。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有許多可敬可愛的抗疫英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了解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正是讓孩子樹立榜樣,明理礪志的良好契機。
成就不一樣的你
記者:您對居家的學生有哪些建議,送給他們一些話。
齊振軍:延期開學,居家學習,對同學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這是一次學會有效溝通的機會。積極和家長、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自己制定一個符合實際的學習、生活規劃。
這是一次學會自主的機會。讓自己成為生活、學習的主人,不需要監督,不需要管理,自己能做到。
這是一次學會探究的機會。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研究點,認真思考,認真探索,一定會有收穫。
這是一次貢獻家庭的機會。讓行動證明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學習做家務,學會勞動技能,讓家因你更快樂。
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戰鬥者、奮鬥者,都在各盡其責。特殊時期,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更需要智慧、理性,從容應對。把握機會,鍛鍊自己,相聚校園時就會重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