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大堂屋有一點特殊的記憶,是我曾在這裡當過一回孝子。我的二伯父(二爺)死得早,立嗣時經過一番討論。按說應該由長房次子,我的堂弟曾煒過繼,但我的二伯母(二媽)不同意,她要我,因為她和我的生母感情很好,從小喜歡我。我是次房長子,長子過繼,不合古理。後來是定了一個折中方案,曾煒和我都過繼給二媽,一個是「派繼」,一個是「愛繼」。二媽死後,娘家提了一些條件,一是指定要用我的祖父的壽材盛殮。太爺五十歲時就打好了壽材,逐年加漆,漆皮已經很厚了。因為二媽是年輕守節,娘家提出,不能不同意。一是要在正堂屋停靈,也只好同意了(本來上有老人,是不該在正屋停靈的)。我和曾煒於是履行孝子的職責。親視含殮(圍著棺材走一圈),戴孝披麻,一切如制。最有意思的是逢七的時候得陪張牌李牌吃飯。逢七,鬼魂要回來接受燒紙,由兩個鬼役送回來。這兩個鬼役即張牌李牌。一個較大的方杌凳,兩副筷子,一碟白肉,一碟豆腐,兩杯淡酒。我和曾煒各用一個小板凳陪著坐一會兒。陪鬼役吃飯,我還是頭一回。六七開弔,我是孝子一直在場,所以能看到全部過程。家裡辦喪事,氣氛和平常全不一樣,所有的人都變得莊嚴肅穆起來。開弔像是演一場戲,大家都演得很認真。「初獻」「亞獻」「終獻」,有條不紊,節奏井然。最後是「點主」。點主要一個功名高的人。給我的二伯母點主的是一個叫李芳的翰林,外號李三麻子。「點主」是在神主上加點。神主(木製小牌位)事前寫好「×孺人之神王」,李三麻子就位後,禮生喝道:「凝神,想像,請加墨主。」李三麻子拈起一支新筆在「王」字上加一墨點。禮生再贊:「凝神,想像,請加朱主。」李三麻子用硃筆在墨點上加一點。這樣死者的魂靈就進入神主了。我對「凝神,想像」印象很深,因為這很有點詩意。其實李三麻子對我的二伯母無從想像,因為他根本沒有見過我的二伯母。
正堂屋對面,隔一個天井,是穿堂。
穿堂對面原來有一排三開間的房子,是我的叔曾祖父的一個老姨太太住的。房子很舊了,屋頂上長了很多瓦松,隔扇上糊的白紙都已成了灰色。這位老姨太太多年衰病,總是躺著。這一排房子裡聽不到一點聲音,非常寂靜,只有這位老姨太太的女兒——我們叫她小姑奶奶,帶著孩子來住一陣,才有一點活氣。
老姨太太死了,她沒有兒子,由我一個叔祖父過繼給她。這位叔祖父行六,我們叫他六太爺。這是個很有風趣的人,很喜歡孩子。老姨太太逢七,六太爺要來守靈燒紙。燒了紙,他弄一壺酒,慢慢喝著,給孩子講故事——說書,說「大俠甘鳳池」,一直說到深夜。因此,我們總是盼著老姨太太逢七。
祖父過六十歲的頭年,把東邊的房屋改建了一下。正堂屋沒動。穿堂加大了。老姨太太原來住的一排房子拆了,蓋了一個「敞廳」。房屋翻蓋的情況我還記得,先由瓦匠頭、木匠頭挖出整整齊齊的一方土,供在老爺柜上。破土後,請全體瓦木匠在正堂屋吃一次飯。這頓飯的特別處是有一碗泥鰍,泥鰍我們家是不進門的,但是請瓦木匠必得有這道菜,這是規矩。我覺得這規矩對瓦木匠頗有嘲諷意味。接著是上梁豎柱,放鞭炮,撒糕饅,如式。
摘自《汪曾祺經典 · 耳目所接皆是水》
汪曾祺 著
主編 陳其昌 顧問 汪朗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2020-7
耳目所接,無非是水,
故鄉人情,雋永流長。
植於一方水土,涵蓋人生百態,堪稱一部「文化小說」,每一處都透露著他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對人生深入透徹的思考。中國文人的別樣記錄,溫柔的心靈撫慰。
內容簡介
《耳目所接皆是水》為《汪曾祺經典》叢書之二,汪曾祺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傾注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江蘇高郵這一方土地,本書精選與汪曾祺家鄉印記有關的文章,並配有作者行走家鄉時的照片和創作的繪畫書法作品,幫助讀者全方位了解這位有生活氣息的文學大家,帶領讀者感受水一般的家鄉對作者的深遠影響,以及作者對故鄉和故鄉人的深情。
作者簡介
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生於傳統士大夫家庭,從小飽受詩書字畫薰陶,抗戰初考入西南聯大中文系,師承沈從文,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金庸譽之為「中國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字乾淨而傳神,諧雅兼具,植於一方水土,涵蓋人生百態,堪稱一部「文化小說」,每一處都透露著他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對人生深入透徹的思考。他的娓娓道來,在那個風雲巨變的時代是中國文人的別樣記錄和溫柔的心靈撫慰。
主編
陳其昌,現任汪曾祺研究會秘書長,曾擔任高郵市文聯駐會主席,市文化局副局長。長期從事教育、宣傳、文化、文藝工作,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煙柳秦郵》《新民灘的悲歡》《朱葵藝術傳》《熊緯書傳》等著作。
顧問
汪朗,汪曾祺長子,散文作家、資深媒體人,曾任經濟日報社國際部主任。作品有《刁嘴》《衣食大義》《食之白話》《我眼中的父親——汪曾祺》《四方食事·胡嚼文人》《老頭兒汪曾祺:我們眼中的父親》等。
紀念汪曾祺誕辰百年經典合輯
展現文學大師風採
溫暖,睿智,幽默,通透
作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字具有明清筆記般的雅致與風流
深受沈從文、金庸、賈平凹、蘇童、畢飛宇、曹文軒等諸多文學名家喜愛
眾多文章被收錄進初、高中語文教材
《汪曾祺經典》叢書共七冊,精選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雜文、小說、評論等內容,並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書畫作品,進一步展現其美文佳作。
《汪曾祺經典》叢書,精選精編,裝幀精美,版式疏朗。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如有版權相關問題可聯繫後臺處理|
★ 鳳凰壹力|極致閱讀體驗創造者 ★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