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米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離世。去世前,他想喝口茶水,便和醫生「撒嬌」:「皇恩浩蕩,賞我一口喝的吧。」醫生點頭答應,他便叫來小女兒,「給我來一杯碧綠透亮的龍井!」龍井還沒端上來,汪曾祺就走了。
汪曾祺曾在《人間茶話》中說自己「對茶實在是個外行」,然而他其實對茶卻頗有研究,甚至是特別喜愛,不然也不會在臨終之前,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喝一杯龍井了!
汪曾祺各種茶都喝,什麼青茶、綠茶、花茶、紅茶、沱茶、烏龍茶,擂茶樣樣都不落下,而且喝起來還頗考究,這也受了祖父的影響。
他曾這樣描述祖父喝茶的習慣:把龍井泡在一個深慄色的扁肚子的宜興砂壺裡,用一個細瓷小杯倒出來喝。喝的很慢,喝一口,還得回味一下。
如此耳濡目染,汪曾祺對於茶愈加情有獨鍾,正所謂人生如茶,沉浮隨意,自能品出生命的滋味。
汪曾祺這一生便如這杯茶,起起伏伏,卻終歸趨於寧靜!
在近代文學史上,汪曾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他從大學時期就開始在各大報刊上發表文章,並且受到老師沈從文和聞一多的賞識。
汪曾祺曾提到過一個很有趣的事情,聞一多老師上課從來不考試,只需交文學報告即可,班裡有個同學請汪曾祺代筆,後來聞一多看了這份報告後大為讚賞,甚至驚呼:「寫得比汪曾祺都好呀!」
汪曾祺聽了也是偷著樂。
汪曾祺不僅文章寫的極好,他的身上還有著文人雅士們失落已久的、詩意的生活趣味。
汪曾祺喜歡做菜,也喜歡寫美食,人們常說:「汪老寫的吃的比做的還好吃!」,每次看完都直流口水。尤其是汪曾祺筆下著名的「高郵鹹鴨蛋」,令人印象深刻。
文中這麼描述: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是不是讀了這段,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高中讀過汪曾祺的這篇《端午的鴨蛋》,一直到現在都念念不忘。
汪曾祺不僅喜歡吃,還喜歡做。汪曾祺每次到一個新地方,都不愛逛百貨商場,就愛逛菜市場,他覺得菜市場更有生活氣息一些。
汪曾祺做菜是富有創造性的,他喜歡自創菜式,有一道菜就是汪老的發明——塞肉回鍋油條。
他在《自得其樂》中說起這道菜的做法:「油條切段,寸半許長,肉餡剁至成泥,入細蔥花、少量榨菜或醬瓜末拌勻,塞入油條段中,入半開油鍋重炸。嚼之酥脆,真可聲動十裡人。」
讀完這段,我還曾嘗試著做了一次,果真一種奇妙的味道,大家也不妨一試呀!
難怪有人說,汪曾祺用一枚鹹鴨蛋、一根油條就勾走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魂呢!
讀汪曾祺的文章,他對生活的熱愛會深深感染到你,這份熱愛,其實也是是受了家庭環境影響的。
汪曾祺的父親汪菊生,更是個極有趣的人:善繪畫、刻圖章、彈琵琶、拉胡琴,做菜、打拳、單槓體操、祖傳治病,亦是精通。汪曾祺曾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講過與父親之間的趣事。
汪曾祺十七歲初戀,在家寫情書,父親就在一旁瞎出主意,他會和父親對坐飲酒,一起抽菸,在家裡,父親拉胡琴,他來唱。真的令人心生羨慕。
所以汪曾祺對生活的熱愛是出自骨子裡的,每次放學回家,總喜歡東看看,西看看。
看看那些店鋪、手工作坊、布店、醬園、雜貨店、爆仗店、燒餅店、賣石灰麻刀的鋪子、染坊…他甚至會去銀匠店裡去看銀匠在一個模子上鏨出一個小羅漢,到竹器廠看師傅怎樣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車匠店看車匠用硬木車選出各種形狀的器物......百看不厭!
這也成了汪曾祺日後寫作取之不盡的素材,其實,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能你去發掘!
汪曾祺的生活其實也多坎坷,但是他從來都是從容應對!
1958年,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他居然還挺得意,他說:「我當了一回右派, 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三年勞改回來,江青看上了他,把他調進了北京京劇團「控制使用」。這一控制使用,就有了名聞天下的《沙家浜》。
《沙家浜》有名的唱詞如「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人一走,茶就涼」就是汪曾祺琢磨出來的。江青聽了,大發雷霆,說「江湖口氣太多」。結果汪曾祺等人,還是偷偷保留了下來。
汪曾祺勞改時,被發配到了張家口農場,跟農民一起起豬圈、刨凍糞,還得給葡萄樹噴波爾多液。
就是當時汪曾祺寫了那篇特別美的《葡萄月令》。當讀到汪曾祺那句:「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我總是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個時候的汪曾祺,已經不像年輕時那樣浮躁了,他在農場即使幹著最累的活,但也照樣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他在農閒時演戲,幫演員用油彩化妝,一早起來,到露水很重的馬鈴薯地裡,掐一把花,幾支葉子,回到屋裡,插在玻璃杯裡,對著他畫,畫了整套《中國馬鈴薯圖譜》。
他曾寫過一首詩,就描述了這一段生活,其中有兩句是「坐對一叢花,眸子炯如虎」。汪曾祺的眼睛確實很亮,到老了都是亮堂堂的。
汪曾祺下筆有情,是源於他對生活無限的熱愛。他的的散文內容包含深廣,大至國家、社會、人生、小至花鳥、魚蟲、瑣事、絮語,細微之處皆見諸筆端。
汪曾祺曾經說過有一句話,令我很是感動。
他說:「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於世道人心,能使人感情滋潤,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詩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在我心生浮躁的時候,我總會讀幾頁汪曾祺,把他的作品集放在我的床頭,伸手就可以觸到。
這是生活的良藥,也是滋潤生活的甘露。
讀汪曾祺的文章,總能讓人感受到最純粹的美好,在瑣碎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不凡的趣味,他更是用他的文字,撫慰了眾多浮躁的心靈!
今天為大家推薦汪曾祺的散文集全四冊,618年中大促,現在只要56.8元,一頓飯的錢,就能讓你感受汪老的智慧,汲取內在的力量。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哦!
一個人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汪曾祺
我是@蘇米愛猜想,關注我,溫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