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主要是方便皇帝

2020-12-06 網易新聞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

薛逢


宮詞》

我國是一個非常注意禮儀的國家,向來在世界上被稱為禮儀之邦。

從奴隸時期的《周禮》,再到如今的規章禮儀制度,

在禮儀方面,我國一直都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和認識。

在我國古代社會當中,很多王朝都是由漢族人民統治的,所以就一直延續著《周禮》。

到了清朝入關,滿族人統治天下。滿足作為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禮儀制度,

因此,在這方面與中原漢族地區有著一定的差別,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少數民族的服飾制度了。

現如今,清宮劇非常流行,除了引人入勝的情節之外,劇中的服飾也非常的吸引觀眾

。除了花團錦簇的清宮服飾之外,最好是好奇的就是她們

脖子上圍的白條子了

。這些白條子究竟是有啥樣的起源呢?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

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主要是方便皇帝。

嬪妃的服飾

《大清通禮》規定了宮中嬪妃的服飾,不同的顏色花紋,甚至長短都代表了不同的地位。

如果穿錯衣服,在宮中可能就是要掉腦袋的大事。

白條子既然是服飾,那自然也有著顯示地位的作用

,我們就細細說說它有怎樣的作用。

中原地區大多都是由漢族人統治的,到了清軍入關才是有滿族人統治

。在原先的滿族服飾當中,是沒有衣領的,或者說衣服和衣領並非是一體的。

清朝統治中原後,為了和漢族人民更好的交流,在很多方面都學習了漢族的禮儀,其中就包括服飾禮儀。

我們都知道的是漢族女子是不建議裸露太多皮膚的,因此,清朝人也變這樣要求女子白條子,便應運而生。

「白布條」的作用

但我們還是好奇,為什麼要選擇白色的條子呢?在我們漢族人看來,白色是代表喪事的,是非常不吉利的象徵。但是,滿族人卻並不這樣認為,

他們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徵。佩戴的白條子的女子,被認為是純潔無暇的。

但是也不一定,所有的白條子都是白色的,

因為根據不同的地位是可以選擇繡花的

。比方說一些

妃位比較低的嬪妃,就只能選擇繡一些梅蘭竹菊,這些比較淡雅的花。皇后或者貴妃的話,就可以選擇繡一些比較雍容華貴的。但是皇后和貴妃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皇后可以繡牡丹花,代表國色天香,但其他妃子就不可以

。如果其他妃子不懂禮儀這樣做的話,是非常僭越的。在宮中,如果違反了這樣的禮儀,輕的話會被打板子,重的話甚至就會牽連全家都要受處罰。

我們知道封建制度是為皇帝服務的,那麼服飾制度自然也是為皇帝服務的

。我們常常會說皇帝會有三宮六院72嬪妃,這麼多嬪妃,皇帝怎麼能夠記住他們呢?更何況一些非常勤勉的皇帝經常在自己的書房裡批摺子,如果不沉溺於後宮的話,對於這麼多妃嬪,如何做到清楚的認識呢?就是

皇帝並不需要認識每一個妃子,而只需要分清他們的等級就可以了。那麼,這些顯示了地位的白條子,就極大的方便了皇帝去認識每一位妃子的妃位。

根據不同的妃位,

可以確定到這個妃子的住處,甚至還可以了解到這個妃子有沒有受到過寵幸。

結語

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白條子,竟然有著如此大的作用,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細心。但我們同時又要感嘆,處在深宮中的女子,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就連生命的價值都需要別人來丈量。真的是宮門深似海,都是可憐人。

參考資料:《宮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什麼作用?主要是方便皇帝
    到了清朝入關,滿族人統治天下。滿足作為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禮儀制度,因此,在這方面與中原漢族地區有著一定的差別,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少數民族的服飾制度了。現如今,清宮劇非常流行,除了引人入勝的情節之外,劇中的服飾也非常的吸引觀眾。
  • 清朝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啥用?主要為了讓皇帝方便
    作為唐朝寵妃,楊玉環那個時候還是以胖為美,皇帝選妃一般都是根據身段和樣貌。然而,到了清朝後,妃子選擇標準就不一樣了,一般都是看是否在旗和門第。一旦被選上,妃子們日後生活中,脖子上都會出現一塊「白布條」,這個東西有什麼用處呢?其實主要就是為了給皇帝提供方便。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還有什麼作用?
    而喜歡看清宮劇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那些後宮中的女子無論是地位高低,都會在脖子上都會圍著一條白色的布條,看上去非常的典雅。 實際上,由於清朝後宮女子的服飾是沒有衣領的,而這白布條就是用於將女子脖子無法用衣物遮擋起來的肌膚擋起來,充當衣領的作用。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還有一特殊作用
    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清朝妃子脖子上有個「白布條」,其實這個「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還有一特殊作用。 清朝女子的服飾 清朝是滿族人的天下,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民風通常都較為彪悍,即使是女子,她們的除了性格豪爽之外,衣著也與其他朝代有著明顯的不同
  • 古代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裝飾是次要,主要是方便皇帝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清朝的時候,當政者是滿族這一個少數民族,因此清朝的服飾文化與以前的朝代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我們可以看到,清朝的妃子在脖子上都會圍著一條白布條,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白布條」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裝飾是次要的,它主要是了方便皇帝。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還有一個特殊作用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給現在的我們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帶來過影響。而在長期霸佔熒幕的清宮戲裡,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清代人的一些生活服飾文化。雖然清朝盛行的剃髮留辮、長袍馬褂已經成為歷史,但是在清朝的宮廷裡,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關於服飾的「創造性」發明。後宮妃嬪、宮女所纏繞在脖子上的「白布條」就是其中之一。
  • 清朝后妃脖子上掛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作用外,其實還能方便皇上
    清宮劇一直是螢屏上的火熱題材,從早些年的《還珠格格》,再到前幾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延禧攻略》,都廣受歡迎。而大家在看劇時,討論得最熱烈的除了劇情外,就是劇裡那些后妃們的妝容、禮儀、服飾了。
  • 清宮戲皇妃們脖子上戴的白布條,除了好看之外,其實還能方便皇帝
    而清朝宮廷服飾裡,最有說法的自然是宮裡妃子們的服侍了。而妃子腦袋上那個類似牌匾一般的旗頭,相信也是很多讀者相當疑惑的部位。這種髮型一般是已婚女子才會留,因此我們看到紫禁城裡,除了妃子外,沒有任何女性留這種髮型。而用於綁這種髮型的輔助「牌匾」叫大拉翅,也叫二把頭。是一種扇面狀的中空硬殼,高度在一尺左右,下面則是頭圍大小的圓箍,方便將其固定在腦袋上。
  • 古代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何用?主要為了讓皇帝方便
    清朝時期,經過近2000年的發展後,後宮們的衣服已經得到很大的改革和升級,基本上相當華麗。在《紅樓夢》的記載中,它描述的雖然是明朝時期的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清朝的現實生活,書中的女子們穿戴複雜,華麗至極。在清宮劇中,如《甄嬛傳》等就成功地還原清朝時期後宮所穿的服飾。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的後宮們脖子上都掛有「白布條」,與明朝以前的後宮女人有非常大的不同。
  • 古代嬪妃脖子上為啥要掛「白布條」?有什麼用?主要是讓皇帝方便
    可是不管多美麗的花兒,也會有枯萎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會慢慢變老,但是為了能夠將美麗留住,打扮就是最好的輔助,就算容貌不是最出眾的那個,但好的裝扮也是能夠留住皇帝的芳心,那麼古代妃嬪們脖子上的「白布條」究竟有何用呢?根據歷史記載,在漢朝時期,漢靈帝就要求後宮們,穿著樸素,決不允許她們穿著華麗,一般都就是青色和黑色搭配的帆布衣。
  •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條,除了美觀還有何用?專家:能方便皇帝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條,除了美觀還有何用?專家:能方便皇帝隨著不少清宮劇的熱播,我們對於清朝的服飾也逐漸開始熟悉有印象,清朝畢竟是遊牧民族入關,服飾和漢朝定然有些出入。而這對於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組來說,是一件很要上心的事情。
  • 清朝妃子脖子上為何都有「白布條」?除了裝飾外,還有一個作用
    經常看清宮劇的人們就會發現宮中妃子們脖子上都有個"白布條",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便會很容易發現不同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圖案與配飾都不一樣,而這些"白布條"除了美觀衣裙,還有它本身帶來的作用。1、 龍華的等級之分起初滿族人民因為民風開放淳樸,女子的服飾與男子的所差無幾,可是在愛新覺羅氏統一中原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法令規制的逐漸完善,對於女子、尤其是宮中女子的服飾裝扮上,越加講究嚴苛起來,就比如皇太后與皇后的衣袍各個分位使用不同的顏色點綴,整身是明黃色裝飾,再加上復古的特製盤珠加以修飾,明珠的數量也非常有講究,像皇貴妃身上共有一百零八顆朝珠,而這些朝珠又分為三個部分
  • 清朝嬪妃為何系上「白布條」,好看?還是遮羞?專家:都是為了皇帝
    我們看清宮劇的時候,一些比較細心的小夥伴的就會發現,清宮女子的脖子上會有一個 "白布條",類似於圍巾的東西,有的上面還繡著非常好看的花紋,看起來,非常的大方氣質。於是,貴族女子就在原有的基礎上為自己加了一條"龍華",用來掩蓋自己服飾的大領口。並且,清朝時期,女性的穿著也變得越發的保守,會儘量的避免自己的皮膚外露,特有的"花盆底鞋"就是用來遮擋腳部的,自然,龍華也能減少自己脖子處的皮膚的暴露。
  • 清朝妃子脖子上戴「白布條」,除了好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作用
    這兩年宮鬥劇非常流行,細心的人們會發現皇帝的女人身份不同,身上的穿戴也「貧富有別」,但是不管怎麼變,妃子繽紛絢麗的宮袍上總會圍著一圈「白布條」,這圈白布條看上去十分醒目,而且還會繡有各式花紋。除了好看以外,這圈「白布條」還有什麼妙用呢?
  • 清宮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有的女性沒有?
    清宮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條」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有的女性沒有?這些年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宮廷劇,那些勾心鬥角、利益權謀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但是宮廷劇中最火的還是清宮劇。特別是今年,清宮劇再次開啟了屏霸模式。大家應該都看過清宮劇,那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清宮劇中妃嬪們脖子上都戴著一條白布條,那它有什麼用處呢?為什麼有的人沒有呢?有什麼意義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首先,這個白布條是有名字的叫龍華,簡單來說屬於一個裝飾物品。但是在早期是沒有這個龍華的,因為後來的清朝貴族最開始都是蒙古滿人。
  • 為什麼清朝妃嬪大都在脖子上圍白巾?這項規定,實則為了方便皇上
    清朝的嬪妃似乎都在脖子上圍一條白巾,這條白巾通常在穿好衣服後掛在最外面,正好將這條白布條露出來。似乎不同的嬪妃,脖子上掛著的白布條也很不一樣。那麼,這條白布條究竟是做什麼的?實際上,這項規定是為了方便皇上。接下來向大家介紹,清朝妃嬪脖子上掛的白布條究竟有什麼特殊含義,這白布條在古代又叫什麼?
  •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條,到底有啥用?除了美觀,專家:方便皇帝
    後來的《步步驚心》更是把清宮戲推上了頂峰。從那之後這種清朝題材的影視層出不窮,觀眾也漸漸熟悉了這個外來民族的歷史。但是有一點卻引來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後宮的女子脖子上都系了一條白絹呢?這條白絹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 清朝妃子,脖子上為何要掛個白布條?原來是為了方便皇帝
    根據晚清的慈禧太后、隆裕太后以及瑾妃等人留下來的照片,我們會發現,她們的裝飾中,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脖子上掛著一條類似圍巾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龍華,是清宮女子必須佩戴的東西。龍華的由來,需要從後金建國說起。後金是清朝的前身。
  • 清朝宮女脖子上的圍巾是什麼?它另有名稱,主要作用是方便皇帝
    相信不少朋友也都注意到了,在許多的清宮劇當中,清朝後宮嬪妃的脖子上總是掛著一條「圍巾」,這圍巾究竟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作用?「圍巾」其實另有其名,並不是為了保暖現在的我們對圍巾的定位和印象,是屬於一種保暖的衣物,通常會在秋冬寒冷的天氣中佩戴。
  • 嬪妃脖子上的「白布」有啥用?不僅方便皇上,還能防止皇上犯錯
    近些年來隨著清宮劇的火熱,很多人對清朝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不過很多人在觀看電視劇的同時,也會有產生諸多的疑惑。那就是為何清朝皇宮裡的女子脖子上都會帶上一個類似於白布條的東西,並且觀察仔細的話還會發現這些白布條還有這一定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