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到,萬物生,欣欣向榮。「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一眼望去,皆是嫩綠,黃芽初生,春雨卻總是不解風情。不禁讓人想到含苞待放、嬌豔欲滴。
人們常說:「春風十裡不如你」,聽起來是那麼和煦、那麼溫暖、那麼溫情,下意識的便讓人不禁聯想,這該是多麼專情的戀人,才能說出如動人心弦的情話。
但若論情話之高深,今人猶不及古人。春天本就是一個多情、多思的季節,古人以春風入墨,不知寫盡多少柔情。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句「春風十裡不如你」,願在炎熱的天氣裡,能為您帶來幾分清涼、幾分抒情。
春風十裡揚州路
「春風十裡不如你」,出自多情才子杜牧的一首《贈別》,原文如下: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杜牧,與半生潦倒的杜甫不同,杜牧是豪門出身,家住帝都黃金地段朱雀大街安仁坊,詩云:「就地開朱門,長安城中央。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除了京城的豪華官邸,杜牧,一家人還在郊外有樊川別墅,每當炎夏時節,杜牧便會隨家人到別墅去消暑、度假。
豪奢的家境,並沒有讓杜牧養成養尊處優的習慣,反而塑造了其獨一無二的才情,又或者稱之為痴情,杜牧的前半生,可以說他只為一個女子而活都不為過。
初見時,她十三歲,是一名青樓歌女。杜牧也才剛剛行冠禮,至於為什麼在這麼小的年紀就去青樓,原因不得而知。總之,他們在青樓相遇後,一場愛情由此展開。
愛到深處,便是痴情。杜牧用「十年一夢」,來形容他和這位歌女的相處歲月,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的旅途,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個瞬間。
隨著杜牧父親、祖父相繼離去,家道開始中落,杜牧也僅在朝中,當了一個不鹹不淡的散官,被命運支配的他流落它地,終究不能再居於揚州。
他答應她,日後定來娶她,並贈詩一首,便是《贈別》。
結果如何?分離沒有多久,杜牧便愛上了一位農家女子,據說是因為這位農家女子,很像那位青樓歌女,當然,最後依然沒有成功走到一起。
經年之後再相遇,杜牧看到曾經的那位青樓女子,女子已經嫁為人婦,而杜牧也有了自己的老妻。
杜牧一生多情,就像一位過客,輕輕地在眾多佳麗心間稍作停留,蕩起漣漪,便輕輕離去。用今天的話來說,大概就是在最不合適的年紀,遇見了最美的她們。
杜牧的詩,總是很悲情,想來便與他的情感經歷有關,「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東風不與周郎,銅雀春深鎖二喬」,都不是美滿事。
不過,他大概也沒想到,春風十裡會被今人沿用,並用出了新的內涵。
春風十裡不如你
《春風十裡不如你》是一部關於青春愛情的電視劇,由小說《北京北京》改編,一經播出,滿足了很多人對愛情的嚮往,「春風十裡不如你」一時間,成為了感人肺腑的情話。
在杜牧詩《贈別》中,「春風十裡」的寓意卻耐人尋味,不過都是表達了對眼前女子的愛惜,從這個方面來說倒是相差不多。話不多說,先由筆者解讀詩句中前兩句的原義:
你是如此美麗,且舉止、體態輕盈,正值豆蔻年華,如二月中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我哪怕看遍了揚州十裡長街的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覽其粉黛朱顏,卻沒有人能比得上你。
「情人眼裡出西施」,並非虛言。在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社會中,有讀書人願意為女子這般抒情、這般耗費筆墨,想來這位女子想不動心都很難。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春風十裡」,指的是揚州十裡長街的青春佳麗,所謂「青春佳麗」,如畫船上的船女,青樓中的舞女以及一般的妓女。
就連杜牧自己都曾坦言:「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是青樓的常客,經常光顧的女子自然都是妓女。
知道「春風十裡」的真實含義後,你還敢繼續用它誇人嗎?
結語
注意,倒不是不能用這句話來誇讚女子,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春風十裡放在杜牧詩中,便是十裡長街上的妓女。
可用在當代,又可指「十裡春風」。春風,美且珍貴,多指美好。
故而「十裡春風不如你」,又可解釋為:再多的美好,都不如得到你更加美好。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文,亦無常態,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