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的軒轅黃帝是怎麼變成「有熊氏」的?

2020-12-20 柱下史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據史料記載,黃帝生活在距今4700-5000年前的中原地區,相繼戰勝了蚩尤和炎帝,佔據適合淺耕的中原地區,中華文明由此開始了歸一的農耕時代。

相傳,黃帝以龍為圖騰,因而中華民族也被稱為龍的傳人。後世為了紀念黃帝,稱黃帝為軒轅氏,但流傳至今的史書卻又稱黃帝為「有熊氏」,黃帝和熊又有什麼關係呢?

有熊氏是何意?

說法一:有熊為地名

據《帝王世紀》、《水經注》、《括地誌》等史書記載,黃帝生活在一個叫「有熊」的地方,也就是當今河南新鄭地區,因而被稱為有熊氏:

晉朝,《帝王世紀》:「(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古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魏,酈道元《水經注》:「或言新鄭縣,故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也。」唐,李泰《括地誌》:「黃帝徵戰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黃帝戰勝炎帝並佔據中原

說法二:有熊為族中之王的意思

現今人們的認知是,熊姓出自黃帝,而黃帝又是伏羲的後裔。依據眾多史料我們可知,伏羲號「黃熊」、黃帝號「有熊」,黃帝後裔楚國的歷代君王也均以「熊」為姓,這個家族是以「熊」為崇拜物的氏族。

熊圖騰

然而,上古的「熊」字寫法是「上今下酉」,即「酓(yan,眼)」字,為「首領」的意思。有熊,是族中之王的意思,是華族部落首領伏羲女媧的繼承人,世襲龍圖騰。後來孔丘寫《春秋》篡改了,《帝王世系》也不傳,加之秦王詛咒楚懷王熊槐為「熊相」,楚語「』上今下酉』槐」音與「熊」相近似,秦朝建立後,秦始皇焚書坑儒,李斯統一文字為小篆,故意不造「酓」字,改「酓」為熊字,從此便成了動物的「熊」字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龍圖騰之前曾有熊圖騰 軒轅黃帝曾叫有熊氏
    軒轅黃帝為什麼又叫「有熊氏」?天壇是遠古文明一脈相承的產物?8月21日上午,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文叢《神話歷史叢書》首發,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叢書主編葉舒憲在題為《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的講座裡,講述了中國前文字時代的文化傳統,分析今天人們司空見慣的現象背後悠長的文化源流,在聽眾中激起熱烈反響。
  • 黃帝部落「軒轅氏」圖騰初探
    但黃帝軒轅氏的「圖騰」是什麼?卻始終下不了結論,原因是情況複雜:黃帝部落中有不同的「氏族」,如「軒轅氏」「有熊氏」「帝鴻氏」「縉雲氏」等等。過去對黃帝部落中的氏族「名稱」,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將「軒轅氏」與「有熊氏」等同起來,認為是同一個「氏族」,給研究帶來困難。由此看來,對黃帝部落中的不同氏族,應分別進行研究,尋求它們各自的「圖騰」標誌,才能做出符合實際的結論。黃帝部落出自華胥氏。
  • 接黃帝飛升見天帝的應龍,遊了一趟人間,怎麼就變成了華夏圖騰?
    《廣雅》之中,龍分四類:只有龍鱗的叫蛟龍;生有龍翼的叫應龍;帶龍角的叫虯龍;不帶龍角的叫螭龍。其中,應龍與黃帝淵源最深,也是華夏4000多年來的精神圖騰。《史記.封禪書》中,這樣記錄應龍接黃帝飛升的故事: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珣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珣,龍珣拔,墮,墮黃帝之弓。
  • 接黃帝飛升見天帝的應龍,遊了一趟人間,怎麼就變成了華夏圖騰?
    《廣雅》之中,龍分四類:只有龍鱗的叫蛟龍;生有龍翼的叫應龍;帶龍角叫虯龍;不帶龍角叫螭龍。其中,應龍與黃帝淵源最深,也是華夏4000多年來的精神圖騰。《史記.封禪書》中,這樣記錄應龍接黃帝飛升的故事: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珣下迎黃帝。
  • 軒轅封禪於泰山,號稱黃帝,繪製龍圖騰
    軒轅黃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就率領著他手底下的那些部族,向東進入九黎區域,也就是山東。在泰山,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一、封禪的歷史封禪起源於「郊祀」。二、黃帝封禪出現異象,因此號稱為「黃帝」黃帝在泰山頂上封禪,正在跪拜祭天的時候,天上忽然出現了「大蚓大螻」,就是像牛羊一樣大小的蚯蚓和螻蛄。大蚓大螻是土地裡的動物,象徵著黃帝有后土的德行。於是,各部族首領就擁戴黃帝以土德稱王。土是黃色,所以就號稱為「黃帝」。
  • 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所乘的「龍」到底是什麼動物,難道真有龍存在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有關火神祝融、春神句芒、秋神蓐收等古帝或高手「乘兩龍」的神話故事,《大戴禮》更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乘龍戾雲,順乾坤之德」的記載。因此,真龍天子、乘龍配鳳、九州同賀,好像就變成了古帝巡狩天地的標準配置。可是,軒轅黃帝是人,並不是神。
  • 為什麼「龍飛鳳舞」:黃帝時代圖騰的深層秘密
    話說伏羲女媧「人首蛇身」,是最初中華民族龍圖騰傳說的由來。伏羲女媧,都是華胥氏的血脈,而黃帝也上承華胥氏,同樣也以龍為圖騰——這都是華夏民族親緣上血濃於水、文化上薪火相傳的主要表現。簡單來說,自伏羲女媧以降,綿延至五帝時期乃至夏商周(五帝實為黃帝及後人,夏商周亦均為黃帝後裔所建立),中華民族始終是血脈同一、文化同一。在黃帝時期,除了龍圖騰,還出現了鳳圖騰。為什麼會出現鳳圖騰呢?「龍飛鳳舞」的圖騰,隱含著黃帝時代哪些深層次的秘密呢?
  • 《軒轅黃帝穎拓長卷》欣賞
    長大之後,誠實勤奮,見聞廣博,道德情操高尚,被擁為有熊氏部落的首領。因而黃帝又被稱為有熊氏(他的後人中便有以熊為姓氏的)。>黃帝統一天下後,採用由各部落圖騰組合而成的龍圖騰,作為有熊國的族徽和旗幟。鼎既成,有龍垂湖涘(si)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故後人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 人文初祖黃帝,平定天下,締造文明,創龍圖騰
    黃帝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居「五帝之首」,以土德為王,因此稱「黃帝」。據說,黃帝姓公孫,因其在姬水長大成人,故又姓姬;黃帝降生於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因其擔任有熊國國王,故又號有熊氏。這些雷神、電神、風神、雨神全都聽命於他 很快,軒轅就嶄露頭角,他因才華橫溢,德高望重,而被擁戴為有熊國王。當時,各方帝王都以顏色作稱號,東方的稱青帝,南方稱赤帝,西方稱白帝,北方稱黑帝,軒轅地處中間,稱黃帝。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黃帝的姓名?公孫,軒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前面我們說過了逐鹿之戰和版泉之戰,在這兩場戰役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黃帝。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其中這個黃指的就是黃帝。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個黃帝到底是誰。我們前面說過華夏發源於上古八姓,而且我們也說了姜姓是以羊為圖騰的。在上古八姓中的姬姓,則是以草為圖騰的。姬的本意是婦女加茝草的茝字的,後來演變成現在的姬字。姬姓作為上古八姓中較大的勢力,也逐漸的發展了起來。在姬姓部落中,有一支被稱為公孫氏的。公孫氏的族長叫做姬少典。
  • 華夏老祖宗"粉"啥:八千年前崇拜龍 黃帝時熊圖騰
    此後,還有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龍出現在不同時期的文物中,如商周青銅器中的蟠龍紋、敦煌壁畫中的乘龍仙人、宋明瓷器中的龍形象等,直到今天,中國還被稱為「龍的故鄉」,中華民族也自稱「龍的傳人」。   眾所周知,龍並非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動物,那龍圖騰又是怎樣形成的呢?一種說法認為,龍圖騰的確立源自黃帝的釜山合符。《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
  • 《扶搖》中太淵國姓「軒轅」為何如此高貴特殊?原來大有來頭
    電視劇《扶搖》中,國公齊震處心積慮的要謀權篡位,但最後輸在了他不姓軒轅上,只有軒轅家血脈的男丁才會御水術,才能掌控太淵,由此可見軒轅不僅是一個高貴的姓氏,還是權力的象徵。軒轅是中華始祖黃帝的氏,軒轅黃帝即是他的稱呼。傳說在上古時期,有熊氏族的首領少典娶了有蟲喬氏族中的女子附寶為妻。有一天晚上,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鬥樞星,隨即,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下來,附寶由此感應而孕。
  • 黃帝山考——黃帝圖騰出處在凌源
    黿字有以下含義:   1、這個字是專為"標註"黃帝圖騰所造。   2、在混沌的太空下,有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黃帝軒轅)就像天文事件的(隆)龍一樣呼嘯而走,這個人在黃帝山(龍)上。龍的腹中有青蛙及各種動物(做標註用)。它整體像一個大龜,其名為黿。始祖軒轅會像黿一樣長壽,駕馭世間萬事萬物。
  • 黃帝為什麼叫「黃帝」?為什麼叫軒轅皇帝?
    故神農氏、軒轅氏兩族稱酋長繼承人為帝,意即崇奉花圖騰,繼承其祖先華胥氏事業的人。每次祭祀祖先華胥氏時,必由酋 長 奉 花 而祭,叫禘。華胥氏居於今華亭水、華亭、華尖山,皆在清水縣之北。且天水市東六十裡有丁華嶺。都說明自華胥氏至 軒 轅氏、神農氏居地相近,是具有血緣關係的。
  • 黃帝號稱軒轅氏,那麼歷史上有存在軒轅國嗎?
    故神農氏、軒轅氏兩族稱酋長繼承人為帝,意即崇奉花圖騰,繼承其祖先華胥氏事業的人。每次祭祀祖先華胥氏時,必由酋 長 奉 花 而祭,叫禘。華胥氏居於今華亭水、華亭、華尖山,皆在清水縣之北。且天水市東六十裡有丁華嶺。都說明自華胥氏至 軒 轅氏、神農氏居地相近,是具有血緣關係的。
  • 軒轅黃帝到底姓什麼?軒轅黃帝故裡又在哪?
    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今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建都於有熊(今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以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載入史冊。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在此期間有了文字。黃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
  • 在天水,軒轅黃帝的傳說神奇又瑰麗
    軒轅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為「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古稱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徵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齊壽山位於甘肅天水秦州區東南約三十公裡處,是西漢水之源頭,長江黃河之分水嶺,有齊壽山不大不小,壓著三江河堖之美譽,傳說中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軒轅黃帝,就誕生在這裡。
  • 在天水,軒轅黃帝的傳說,神奇又瑰麗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軒轅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為「帝鴻氏」。
  • 神話中的姓氏、「中華第一氏」——軒轅
    軒轅黃帝大家都知道,估計大家幾乎沒見過姓軒轅;小編有幸在大學期間認識姓軒轅的朋友,只不過出國啦,但是還常常有聯繫;介紹姓氏無意間想到軒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姓氏,說句實話我那個姓軒轅的朋友氣場真的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