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封禪於泰山,號稱黃帝,繪製龍圖騰

2020-12-05 白水老哥說歷史

軒轅黃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就率領著他手底下的那些部族,向東進入九黎區域,也就是山東。在泰山,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

一、封禪的歷史

封禪起源於「郊祀」。最早的時候,帝王的祭祀都是在郊外舉行,稱為郊祀。後來,就開始對名山大川的祭祀。

「封禪」一詞,最早出現在《管子》一書當中。封是祭天,「登封報天」,就是在泰山頂上修築圓壇,以報天之功。禪是祭地,「降禪除地」。就是在泰山腳下,修築方壇,以報地之功。

泰山

當時的中原人認為,天下的群山之中,泰山是最高的,最接近天。所以,人間的帝王,應該到泰山的頂上祭告天帝,以得到上天的承認。《五經通義》上說:「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帝王封禪這個舉動,是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君權神授。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都舉行過封禪儀式。

二、黃帝封禪出現異象,因此號稱為「黃帝」

黃帝在泰山頂上封禪,正在跪拜祭天的時候,天上忽然出現了「大蚓大螻」,就是像牛羊一樣大小的蚯蚓和螻蛄。大蚓大螻是土地裡的動物,象徵著黃帝有后土的德行。於是,各部族首領就擁戴黃帝以土德稱王。土是黃色,所以就號稱為「黃帝」。

關於「黃帝」稱號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說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天皇氏、地皇氏和人皇氏,對應著天地人三才。五帝是五方上帝,對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一說,早在《尚書》裡就已經出現了。五帝分別是:東方青帝,主木。南方赤帝,主火。西方白帝,主金。北方黑帝,主水。中央就是黃帝,主土。主火的赤帝,就是炎帝。軒轅有土德,土居中為黃帝,所以就將軒轅稱為了黃帝。

黃河流域,泥土的顏色都是黃色。所以,黃帝這一稱呼,實際反應的是黃河流域的農耕民族,對於土地的崇拜。所以現在,全世界的華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尊奉黃帝為人文初祖。

封禪大典

三、華夏各部落共周繪製了龍圖騰

泰山封禪之後,黃帝與各部落的首領,就召開了一個大會,繪製一個華夏族的標誌。就像今天,一個國家建立以後,要定下國旗、國徽和國歌一樣。經過討論,與會都一致通過,以黃帝部落圖騰的蛇身為主體,從各部落圖騰的形象中,取鹿角、虎頭、鷹爪、蝦目、馬齒、羊須、魚鱗、魚尾組合在一起,創造出了龍的形象,以表示天下一統,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由來。

黃帝泰山封禪、祭告天地之後,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相關焦點

  • 龍圖騰的軒轅黃帝是怎麼變成「有熊氏」的?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據史料記載,黃帝生活在距今4700-5000年前的中原地區,相繼戰勝了蚩尤和炎帝,佔據適合淺耕的中原地區,中華文明由此開始了歸一的農耕時代。相傳,黃帝以龍為圖騰,因而中華民族也被稱為龍的傳人。
  • 黃帝部落「軒轅氏」圖騰初探
    但黃帝軒轅氏的「圖騰」是什麼?卻始終下不了結論,原因是情況複雜:黃帝部落中有不同的「氏族」,如「軒轅氏」「有熊氏」「帝鴻氏」「縉雲氏」等等。過去對黃帝部落中的氏族「名稱」,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將「軒轅氏」與「有熊氏」等同起來,認為是同一個「氏族」,給研究帶來困難。由此看來,對黃帝部落中的不同氏族,應分別進行研究,尋求它們各自的「圖騰」標誌,才能做出符合實際的結論。黃帝部落出自華胥氏。
  • 黃帝號稱軒轅氏,那麼歷史上有存在軒轅國嗎?
    一、為什麼叫「黃帝「」1、黃帝的意思帝之義,為禘,為花蒂,最早使用帝號者為神農氏。蓋神農氏與軒轅氏俱出於少典氏之後,少典氏則為伏羲氏、女媧氏之後。伏羲氏、女媧氏則系華胥氏之子女。華胥氏 以 花為 圖騰。
  • 黃帝山考——黃帝圖騰出處在凌源
    李洪達等黃帝山(龍)愛好者依據圖騰定義;黃帝圖騰傳說史料;還原黃帝陵寢周邊自然概貌;找到圖騰自然指向;圖解圖騰永久"標註"方式。   通過對黃帝山(龍)和牛河梁遺址及周邊地區實測觀察。認定黃帝圖騰(黿)在凌源黃帝山(龍)腹部。
  • 中國龍圖騰之前曾有熊圖騰 軒轅黃帝曾叫有熊氏
    軒轅黃帝為什麼又叫「有熊氏」?天壇是遠古文明一脈相承的產物?8月21日上午,由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文叢《神話歷史叢書》首發,中國社會科學院比較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叢書主編葉舒憲在題為《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的講座裡,講述了中國前文字時代的文化傳統,分析今天人們司空見慣的現象背後悠長的文化源流,在聽眾中激起熱烈反響。
  • 黃帝為什麼叫「黃帝」?為什麼叫軒轅皇帝?
    一、為什麼叫「黃帝」1、黃帝的意思帝之義,為禘,為花蒂,最早使用帝號者為神農氏。蓋神農氏與軒轅氏俱出於少典氏之後,少典氏則為伏羲氏、女媧氏之後。伏羲氏、女媧氏則系華胥氏之子女。華胥氏 以 花為 圖騰。故神農氏、軒轅氏兩族稱酋長繼承人為帝,意即崇奉花圖騰,繼承其祖先華胥氏事業的人。每次祭祀祖先華胥氏時,必由酋 長 奉 花 而祭,叫禘。華胥氏居於今華亭水、華亭、華尖山,皆在清水縣之北。且天水市東六十裡有丁華嶺。都說明自華胥氏至 軒 轅氏、神農氏居地相近,是具有血緣關係的。
  • 《軒轅黃帝穎拓長卷》欣賞
    《軒轅黃帝穎拓長卷》長卷,長30米、高0.5米,採用穎拓技法,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黃帝從誕生、成長、及創造舟車 、發明兵器、炎黃結盟、徵戰蚩尤、建都有熊、仰韶文化、倉頡造字、名著傳世、農耕勞作、榮成造歷、嫘祖始蠶、嫫母織布、高擎龍旗、統一華夏、夏朝國樹、鼎定中華等故事情景,其史料翔實、人物生動、結構嚴謹、氣勢恢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一副採用穎拓技法創作的傳拓作品,填補了我國黃帝文化的一項空白
  • 為什麼「龍飛鳳舞」:黃帝時代圖騰的深層秘密
    話說伏羲女媧「人首蛇身」,是最初中華民族龍圖騰傳說的由來。伏羲女媧,都是華胥氏的血脈,而黃帝也上承華胥氏,同樣也以龍為圖騰——這都是華夏民族親緣上血濃於水、文化上薪火相傳的主要表現。簡單來說,自伏羲女媧以降,綿延至五帝時期乃至夏商周(五帝實為黃帝及後人,夏商周亦均為黃帝後裔所建立),中華民族始終是血脈同一、文化同一。在黃帝時期,除了龍圖騰,還出現了鳳圖騰。為什麼會出現鳳圖騰呢?「龍飛鳳舞」的圖騰,隱含著黃帝時代哪些深層次的秘密呢?
  • 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所乘的「龍」到底是什麼動物,難道真有龍存在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有關火神祝融、春神句芒、秋神蓐收等古帝或高手「乘兩龍」的神話故事,《大戴禮》更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乘龍戾雲,順乾坤之德」的記載。因此,真龍天子、乘龍配鳳、九州同賀,好像就變成了古帝巡狩天地的標準配置。可是,軒轅黃帝是人,並不是神。
  • 戊戌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圓滿禮成
    「戊戌年香港恭拜軒轅黃帝大典」4月15日在香港如心海景會議中心舉辦。三月三拜軒轅,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記載,唐朝以後漸成規制,綿延至今。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典制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體味全球華人血濃與水的骨肉情結。
  • 黃帝的姓名?公孫,軒轅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前面我們說過了逐鹿之戰和版泉之戰,在這兩場戰役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黃帝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其中這個黃指的就是黃帝。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個黃帝到底是誰。我們前面說過華夏發源於上古八姓,而且我們也說了姜姓是以羊為圖騰的。在上古八姓中的姬姓,則是以草為圖騰的。姬的本意是婦女加茝草的茝字的,後來演變成現在的姬字。姬姓作為上古八姓中較大的勢力,也逐漸的發展了起來。在姬姓部落中,有一支被稱為公孫氏的。公孫氏的族長叫做姬少典。
  • 人文初祖黃帝,平定天下,締造文明,創龍圖騰
    黃帝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居「五帝之首」,以土德為王,因此稱「黃帝」。據說,黃帝姓公孫,因其在姬水長大成人,故又姓姬;黃帝降生於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因其擔任有熊國國王,故又號有熊氏。這些雷神、電神、風神、雨神全都聽命於他 很快,軒轅就嶄露頭角,他因才華橫溢,德高望重,而被擁戴為有熊國王。當時,各方帝王都以顏色作稱號,東方的稱青帝,南方稱赤帝,西方稱白帝,北方稱黑帝,軒轅地處中間,稱黃帝。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軒轅黃帝雕塑據《新書.制不定》記載:「炎帝者,黃帝同父母第也,各有天下之半。」可見炎.黃部落勢力很大。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龍在什麼時候成了華夏民族的圖騰
    黃帝收復炎帝、打敗蚩尤後,統一了大小部落,被諸侯們推舉為天子。原來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如中原地區有熊氏族有熊圖騰,西南地區一部羅有虎圖騰等。黃帝統一中華後,就一直考慮:該用什麼圖騰好呢?當時他也沒有想出個結果來,就召集各路諸侯到具 山上商議。
  • 接黃帝飛升見天帝的應龍,遊了一趟人間,怎麼就變成了華夏圖騰?
    《廣雅》之中,龍分四類:只有龍鱗的叫蛟龍;生有龍翼的叫應龍;帶龍角叫虯龍;不帶龍角叫螭龍。其中,應龍與黃帝淵源最深,也是華夏4000多年來的精神圖騰。《史記.封禪書》中,這樣記錄應龍接黃帝飛升的故事: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珣下迎黃帝。
  • 接黃帝飛升見天帝的應龍,遊了一趟人間,怎麼就變成了華夏圖騰?
    《廣雅》之中,龍分四類:只有龍鱗的叫蛟龍;生有龍翼的叫應龍;帶龍角的叫虯龍;不帶龍角的叫螭龍。其中,應龍與黃帝淵源最深,也是華夏4000多年來的精神圖騰。《史記.封禪書》中,這樣記錄應龍接黃帝飛升的故事: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珣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珣,龍珣拔,墮,墮黃帝之弓。
  • 拾遺之軒轅黃帝
    軒轅我國遠古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史記·五帝本紀》中認為:「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史記索隱》中記載:「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認為:「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張晏在註解《漢書·古今人表》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張晏注曰:「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陰陽五行之說深深的影響著炎黃子孫的認知,黃帝是因土德稱王幾乎是統一的認知。華夏幾千年的封建史黃色幾乎是皇家的專用色了。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華夏人文始祖之一軒轅黃帝?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代表作品︰《黃帝內經》《黃帝外經》部落圖騰︰龍圖騰 配偶︰嫘祖祭祀︰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葬地︰橋山、陽山、荊山、涿鹿臣屬︰倉頡、大鴻、黃帝︰(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黃帝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 黃帝部落的圖騰是什麼?(二)
    黃帝部落的圖騰是什麼?按照圖騰論者的觀念,一般認為少暤氏的圖騰為鳥、大暤氏的圖騰為龍,炎帝氏「以火紀」則是以太陽為圖騰。據此推論,黃帝氏可能以云為圖騰。《周易》乾卦《文言》說:「雲從龍,風從虎。」而甲骨文、金文中的「雲」字多象龍、蛇一類無足曲體動物形象,類於「 」字。據唐蘭先生考釋,「雲」字當從「 」字演變而來(《天壤文釋》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