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定法,無法可傳

2020-11-29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法無定法,無法可傳

道至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重合生三體,三體再生萬物昌,天下眾生本心相同,皆有自性,但是每個眾生因緣各有不同,無法規類統一標準,因此法無法定,所以才叫法無定法,只有隨緣渡化,凡夫俗子一心求法,不能修心修德成為道,成為聖,萬法心生,不求自心,無心無德無道,又怎麼可能有法呢?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所以至古求法求道之人多如牛毛,真正得道之人鳳毛麟角。

紅塵一切皆是求不得,求不得,大道至簡,妙不可說,不可說,人不自悟自覺一但說破,有心而為而難為,無為而為方可無不為。

只有自己修身正心天人合一了,才可以萬法由心生,道法本自然,本來心中有,萬法隨心生,心想事即成。這才為中毉大夫,大毉王,無病不治,無人不度,因為神聖之人,萬法俱足,我心為道,道法本成,隨緣渡化,普渡眾生,法無定法,皆由心成,本心本性德道形成,

德道為心無所不能,

凡夫俗子缺少德性,

一心求法唯利唯名,

貪嗔痴慢迷失本性,

無心無德道法怎生,

迷途眾生有師才行,

尊師重道萬法心成,

修心修德心有眾生,

患者如子父母心疼,

父母之心無我本性,

心中無我唯有眾生,

慈悲大愛心法自成,

張口即法心想事成,

萬病同法普渡眾生,

冤親債主皆為寒性,

化解因緣低頻即升,

眾生解脫患者無病,

天下唯愛可化萬情,

法無定法唯愛可行。

太多的人就希望能不能給我個方法,我在家裡自己修行,當年釋迦牟尼佛為大毉王,都說無法可傳,才有釋迦捻花,迦葉一笑之故事流傳至今。世界上,有誰能超越佛祖呢?就算今日出世的萬王之王,紫薇聖人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更別說世俗凡夫俗子了,秘傳有術,道不可傳,人體為寶藏,潛能無限,一但激活恢復人類之本性,人真如神,無所不能,可惜從至古今無一人自悟自修而成。所以才有中國傳統文化是講超凡入聖,但是寶庫上鎖唯有中毉藥開鎖才行。

紅塵第一個 中毉大夫非是紅塵人間修成,乃是乘願再來者,天生即為神靈,與平常人不同,先天倆個自性,所以因緣一到,即刻覺醒。

釋迦牟尼佛乘願而來,天生倆個自性,天時一到,菩提樹下,本源師父燃燈古佛一語喚醒。

包括黃帝內經中說,上古真人,昔日黃帝生而神靈。所以軒轅黃帝才為大神,因為他生來即為神靈。

所以乘願再來者,生而神靈,神靈為聖,為天,為道,為自性,這即是天下中毉第一人,師者,德也,道也,天也。尊師如同重道,歸一師即歸一道,歸一師,即天人合一。這即是法脈傳承,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講尊師重道,先修身正心再齊家治國平天下,本置不可倒置。

德道仁義禮智信,無德何來道,因為德為道之心,無道何來仁義禮智信?所以修身正心,修德為萬法之根本,現代凡夫心中缺德,眼中無人,無師無神一心求法,又目中無人,一切皆因貪嗔痴慢疑,失去本心,唯心感召失去元魂,生魂離體妖魔控身,身不由己,失去自身,狂傲自大以非本人,脾氣暴躁身為寒身,經絡不通己成病人,我說不信觀查世人,所以現在社會上的人,親情感情越來越淡了,名利心越來越強了,人慾望,越來越大了,人多重人格的人,越來越多了,自卑與自大同體,膽小與好勝並生。

一心求法,但又無心尊師,一心求道,但又用自己執見看人,其實大家都在一心求道,而非是法術,但是法術可以偷藝,可以交換,可以玩點小聰明騙著也能學成,可惜道不行,修道者必須身心靈合一,知行合一才行,修身修心修德,德升道漲才行,師父即是德道,以心印心方成,凡夫俗子如同三季蟲,不修如何語冰,師父答疑解惑,領你虛空修行,如不進入多維空間,皆是紙上談兵,看書無人修成,讀經不是修行,我勸天下行者,反觀內照才行。心外至古無法,心外非是正行,唯師父如同明燈,照亮路你才行。

人人皆有師父,用心沒找到才行,你如果不是乘願再來者,用心尋找師父吧。

法無定法,無法可傳道至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產陰陽,陰陽重合生三體,三體再生萬物昌,天下眾生本心相同,皆有自性,但是每個眾生因緣各有不同,無法規類統一標準,因此法無法定,所以才叫法無定法,只有隨緣渡化,凡夫俗子一心求法,不能修心修德成為道,成為聖,萬法心生,不求自心,無心無德無道,又怎麼可能有法呢?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所以至古求法求道之人多如牛毛,真正得道之人鳳毛麟角。紅塵一切皆是求不得,求不得,大道至簡,妙不可說,不可說,人不自悟自覺一但說破,有心而為而難為,無為而為方可無不為。只有自己修身正心天人合一了,才可以萬法由心生,道法本自然,本來心中有,萬法隨心生,心想事即成。這才為中毉大夫,大毉王,無病不治,無人不度,因為神聖之人,萬法俱足,我心為道,道法本成,隨緣渡化,普渡眾生,法無定法,皆由心成,本心本性德道形成,德道為心無所不能,凡夫俗子缺少德性,一心求法唯利唯名,貪嗔痴慢迷失本性,無心無德道法怎生,迷途眾生有師才行,尊師重道萬法心成,修心修德心有眾生,患者如子父母心疼,父母之心無我本性,心中無我唯有眾生,慈悲大愛心法自成,張口即法心想事成,萬病同法普渡眾生,冤親債主皆為寒性,化解因緣低頻即升,眾生解脫患者無病,天下唯愛可化萬情,法無定法唯愛可行。太多的人就希望能不能給我個方法,我在家裡自己修行,當年釋迦牟尼佛為大毉王,都說無法可傳,才有釋迦捻花,迦葉一笑之故事流傳至今。世界上,有誰能超越佛祖呢?就算今日出世的萬王之王,紫薇聖人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更別說世俗凡夫俗子了,秘傳有術,道不可傳,人體為寶藏,潛能無限,一但激活恢復人類之本性,人真如神,無所不能,可惜從至古今無一人自悟自修而成。所以才有中國傳統文化是講超凡入聖,但是寶庫上鎖唯有中毉藥開鎖才行。紅塵第一個 中毉大夫非是紅塵人間修成,乃是乘願再來者,天生即為神靈,與平常人不同,先天倆個自性,所以因緣一到,即刻覺醒。釋迦牟尼佛乘願而來,天生倆個自性,天時一到,菩提樹下,本源師父燃燈古佛一語喚醒。包括黃帝內經中說,上古真人,昔日黃帝生而神靈。所以軒轅黃帝才為大神,因為他生來即為神靈。所以乘願再來者,生而神靈,神靈為聖,為天,為道,為自性,這即是天下中毉第一人,師者,德也,道也,天也。尊師如同重道,歸一師即歸一道,歸一師,即天人合一。這即是法脈傳承,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講尊師重道,先修身正心再齊家治國平天下,本置不可倒置。德道仁義禮智信,無德何來道,因為德為道之心,無道何來仁義禮智信?所以修身正心,修德為萬法之根本,現代凡夫心中缺德,眼中無人,無師無神一心求法,又目中無人,一切皆因貪嗔痴慢疑,失去本心,唯心感召失去元魂,生魂離體妖魔控身,身不由己,失去自身,狂傲自大以非本人,脾氣暴躁身為寒身,經絡不通己成病人,我說不信觀查世人,所以現在社會上的人,親情感情越來越淡了,名利心越來越強了,人慾望,越來越大了,人多重人格的人,越來越多了,自卑與自大同體,膽小與好勝並生。一心求法,但又無心尊師,一心求道,但又用自己執見看人,其實大家都在一心求道,而非是法術,但是法術可以偷藝,可以交換,可以玩點小聰明騙著也能學成,可惜道不行,修道者必須身心靈合一,知行合一才行,修身修心修德,德升道漲才行,師父即是德道,以心印心方成,凡夫俗子如同三季蟲,不修如何語冰,師父答疑解惑,領你虛空修行,如不進入多維空間,皆是紙上談兵,看書無人修成,讀經不是修行,我勸天下行者,反觀內照才行。心外至古無法,心外非是正行,唯師父如同明燈,照亮路你才行。人人皆有師父,用心沒找到才行,你如果不是乘願再來者,用心尋找師父吧。

中毉大夫

相關焦點

  • 以前聽說釋迦牟尼佛說過無法可傳,無法可講
    以前聽說釋迦牟尼佛說過無法可傳,無法可講,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不能把人體的意識層面,七魄的功能,三魂的功能都詳細的寫出來,讓人們在家可以自學,可以自己練習,可以無師自通修至天人合一大圓滿多好呀。多少年來,我們一觀相看三魂七魄及意識體,最後結回歸於心。
  • 怎樣理解武術界常說的「法無定法」
    法無定法有定法(全亮)武術界常說的「法無定法」,其含意可做多方面理解。綜上可知,「法無定法」並不是沒有法,而是先有定法,久練自化處處法,後天的一切功法都是法。由有法到無法,就是哲學上的「必然」和「自由」的關係,共性和個性的關係。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這也是法。是處處無法,處處法,法無定法不離法。法既是法又不是法。
  • 萬事由法,法無定法
    佛家常說,萬事由法,但法無定法。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的原因,但其原因卻各不相同。一個人想要將各種事情都做好,那麼就要有變通的本事了。遇到不一樣的事情,要不一樣地去對待。甚至同樣的事物,在不同時期,不同人去做的時候,也要不同對待。 這其中的不同對待,不是厚此薄彼,而是用最合適的方法解決最合適的問題。這其中是有變也有不變的。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自己堅決做事的心。
  • 法無定法,因緣說法——《愛的呢喃》之三十三
    法無定法,因緣說法——《愛的呢喃》之三十三2019年6月21日法無定法,因緣說法。前些日子文正說了很多心得,馬兄勸他趨向本來無一物。但我寧願支持文正努力排比,眾裡尋他千百度。為何?心傳之後再進入涅槃禪,就要經過生死大關,才能懸崖撒手,其中困厄非局外人所知。文正想突破,因為素來的習性搞了太多的學問,必須層層突破,才能驀然回首。馬兄理勝於事,反而執理而傷般若的生長,戒在理未徹。
  • 法無定法是什麼含義?作為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個性,它如何表現?
    法無定法,是川劇藝術思維方式的又一種突出個性或致思路徑。法,在這裡可以做比較寬泛的解釋,它指的藝術思想上的模式、定則,也可以指藝術本身的一般規範、制限。川劇成為了中國傳統藝術經典代表的戲曲藝術,由於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虛擬性、程式性、節奏性,加之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因此,它有一整套相因成習的模式、定則、規範和制限,人們將這些統稱為「法」。
  • 書法執筆真的無「定法」嗎?你怎麼看?
    有朋友問我學習書法,執筆真的無「定法」嗎?你怎麼看?這句話是宋代書法大家黃庭堅說的,還有後半句,「執筆無定法,但使虛而寬」。黃庭堅說執筆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執筆寬鬆、放鬆就可以了,其實執筆還是有「定法」的,那就是「虛」和「寬」。
  • 法無定法——在觀象賞「對石」亂彈
    坦白講,這是我平生首次看到的「破石頭」集中登入藝術殿堂的專題展,展品數量不到 30 件,卻讓我經歷了一場可褒可貶的審美體驗。其間還以一種矛盾的心情與石友來了幾段「該簡者卻詳而不簡,該詳者又簡而不詳」的亂彈,分別記錄如下,以供參考。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佛祖在《金剛經》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中有一句話叫做「一切法都是佛法」,有許多的人都只能有一個大概的理解,而難以體會到隱藏在其中的大智慧,從而白白讓自己錯過了悟入甚深佛法的機會,難以登堂入室而得見般若花開。
  • 佛教:什麼是法無定法?為什麼要活在當下?
    學佛的人大多都聽過這個詞——法無定法。這是佛教詞彙,什麼意思呢?通俗的解釋就是無常。人們常說世事無常,就是任何事都沒有絕對的定論,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計劃總沒有變化快。就像人的快樂與痛苦一樣,總是交替進行、輪迴上演。
  • 「應然」神法與「實然」人定法的悲劇衝突和價值抉擇
    正是同樣的這一問題,奧斯丁在《法理學的範圍》的第一講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法」這一術語,包括了以下對象:第一,上帝對人類制定的法;第二,人類對自己制定的法。」簡言之,在奧斯丁看來,法包括了神法(或者稱為上帝法,宙斯法等)和人定法(或稱人類法)兩大類。
  • 2019福建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
    2019福建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如何理解「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題目:對於「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你怎麼理解?【參考答案】「教學有法」,指的是教學有一定的方法、原理、規律。「教無定法」說的是教學沒有固定的、死板的方法;「貴在得法」指的是貴在有恰當而合適的方法。其實這三個短句都在強調一個「法」字,即教學方法。
  • 書法有法,執筆無法!論執筆無對錯
    作者:一杯清水書法有法,執筆無法!大多和啟功觀點相似,因人而異,執筆無定法!「執筆無定法」,清代周星蓮說此語出自歐陽修,康有為說出自蘇軾。蘇軾《論書》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首出誰人之口,並非其要,要緊的是這句話道出了執筆的真諦。
  • 陸生作:是文無定法,還是文有定法?
    是文無定法,還是文有定法?像個上帝,凡人一講文有定法,他就要發笑。面目、語調,有一點點噁心。文無定法,這當然是對的。這個時候,他就有彈性了,就可能做到文無定法了。一句話,百樣說。一篇作文,可以從這個角度寫,也可以從那個角度寫,可以用這個結構,也可以用那個結構。所以,作文是可以教的,不要用一句「文無定法」去掩蓋一些問題。凡是技術,都是可以教的。
  • 蔣寅|至法無法:中國詩學的技巧觀
    是道也,蓋有定法而無定法,無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則可與言活法矣。」(註:呂本中:《夏均父集序》,轉引自《中國歷代文論選》第2冊367頁。)雖然「活法」之說主要著眼於點化前人語句,但它顯示的意義卻是:具體法則是固定的,是謂定法;法的原理是靈活的,是謂活法。相對具體法則而言,更重要的是法的原理。對法的原理的把握同時也就是對法的超越,所以說「有定法而無定法」。這應該說是詩論家對「至法無法」的自覺意識。
  • 錢松嵒教你畫動物:畫有法,畫無定法!
    畫有法,畫無定法。畫法有一規律,卻無法運用規律的固定公式。主觀努力要符合於客觀的需要和條件,「對於具體事物作具體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鵝頸、鴨頸有一定的轉折處,可是畫得柔軟無骨,像橡皮管子。貓額寬,眼鼻口集中,可是畫得像虎頭,虎頭反面像貓頭。 小孩子頭大,眼鼻口比較集中,可是畫得像成人面孔。畫屋宇,根據中國畫習慣,多數在視平線下,屋簷和牆腳線條應該愈遠愈向上傾斜或接近視平線,可是反面會畫得愈遠愈向下傾斜,成為反透視。諸如此類,不能拿「不是自然主義」來文飾自已的錯誤。
  • 雲山畫論 | 畫無定法,中國繪畫的初心
    畫無定法,物有常理在國畫中有畫法、畫理、畫趣的三味之說,有畫法而無畫理不行,有畫理而無畫趣亦不行。三者融合,方得始終,但又有所謂畫無定法之說:&34;。這是站在更高的層面來看待繪畫的&34;,中國的繪畫同書法一源,都來自對&34;的感悟和對應,通過筆墨來表達這種&34;。
  • 無有少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導讀之67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第7段經文以釋迦牟尼反問須菩提開始,老師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們看看玄奘大師和義淨法師的翻譯:
  • 蘇東坡說執筆無定法,他說的是反話,三指執筆是定法,不服來辯
    一提到書法的執筆問題,有些愛好書法的朋友們馬上就會冒出這樣的一句話,叫「執筆無定法」。並且願意用這句話來反駁講究執筆有定法的觀點。執筆真是無定法嗎?我感覺是有定法的。如果執筆隨意,書法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顯然是會有益於解放手的自由,但是無法充分發揮筆的價值。所以古代人寫書法,經歷了一個手與筆都能通過正確的執筆方式,達到一個書寫和諧的狀態。
  • 五指握毛筆並非源自王羲之 「執筆無定法」
    南博旨在通過歷代圖片告訴大家,執筆無定法。流傳最久的姿勢是「二指法」走進展廳,可以看到從東漢到現代人各種握毛筆的姿勢。有的像捏著拳頭,有的翹起蘭花指,有的兩指輕拈,有的像練把式……到底哪一種握筆姿勢才正確?2013年,南京博物院啟動了中國歷代執筆研究,考察和研究歷代書畫執筆的變化和發展。
  • 本來無一物,何來一切法
    《華嚴經》曰:一切法無自性。《大般若經》曰:自性本無。《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曰:諸法自性本無。《大方等大集經》曰:一切法無自性,無生無起無出。自性有本性等別名,顯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恆存在的。若說真如有本性,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性質,那麼就落入了分別,是以經文常說:」真如無自性。「自性就是佛性對眾生講,自性不是佛性對大聖菩薩講,《金剛經》裡講,「如來無定法可說」,又說,「說法者無法可說」。實相是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那樣:「本來無一物」,哪裡來的「一切法」?連「一法」都沒有,連「半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