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說:世界讀書日,古人正確的讀書姿勢get起來!

2020-12-13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專稿/墨白)

  一年一度的讀書日,南京下起了小雨。雖然出遊不便,在家讀書卻一定是極好的~你習慣於怎樣讀書?喜歡讀哪些書?來跟著荔枝小編看古人的讀書方式吧~

  「讀書」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先進》中孔子與子路的對話。子路問孔子:「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如果將語境置於現代,大意就是:有錢有地讀書幹嘛?對於這麼膚淺的問題,孔夫子的回答是醬紫的→_→「是故惡夫佞者」,真是強詞奪理胡說八道!知者不惑,不讀書懂神馬?

  樹立了世界觀,當然還要有方法論~但馬克思爺爺告訴我們,神馬樣的世界觀就會有神馬樣的方法論,古人讀書的姿勢真是太多了!

  【恩正派】

  正襟危坐的讀書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時的姿勢,看看如今寶寶們背在身後的雙手就懂了~其實,這和古代的一些文人的讀書方式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雙手捧書、二目平視、正襟危坐,這是學館中的最底限度的標準讀書姿勢。更有甚者,窗明几淨、沐手敬讀,把讀書看得像祭祀一樣神聖。當然,恩正派的常見姿勢還包括電視劇裡常見的搖頭晃腦。而讀書的時間,則可參照顏真卿的《勸學詩》中所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修身派】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讀書作為修身的重要方式,當選一清靜之處,捧書而讀、反覆吟誦。

  道由白雲盡,春與清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詩中落紅成陣,流水潺潺,加之松聲、鶴聲、琴聲至清書聲,已怡然自得,心清脾淨。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城郭、山川、驛亭、巖石點面相連,相映成趣;垂釣、讀書修身養性,名士風流。

  【恣意派】

  與修身派相比,恣意派的讀書方式更為接近生活。不必刻意尋求安靜之處,亦不必費力追求安寧之心。

  「田中讀書慕堯舜,坐待四海昇平年」,耕讀亦是古代文人常見的讀書姿勢。一手捧書,一手執鞭,讀至興起處,揚鞭指天下;讀至不平處,鞭落催牛耕,只是可憐了低頭幹活的老黃牛,平白地受了獎勵又吃了鞭子。

  「有如此下酒物,一鬥不足多」,好飲酒的蘇舜欽每夜讀書,都要飲一鬥酒。讀《漢書·張良傳》至「良與客徂擊秦皇帝,誤中副車」,拍案大呼可惜,飲一大杯;又讀至「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於留,此天以授陛下。」又覺得痛快非常,再飲一大杯。興之所至,快哉快哉,愛書如此,還管神馬姿勢~

  【無忌派】

  與之前的幾派相比,無忌大多是因條件所限,無可忌諱~

  「曉月閒移三尺劍;孤燈苦讀五更書」,燈光下模模糊糊的字影,能讀書已是一種幸福。鑿壁借光、囊螢映雪、負薪掛角...他們讀書的姿勢,無論坐立扒臥,亦都可以理解~

  最後,借曾國藩的話說:「苟能發憤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能讀書;即清淨之,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p.s.聽說,今天的荔枝說木有圖?世界讀書日,請靜下心來讀書。)

相關焦點

  • 愉快讀書從正確的讀書姿勢開始
    愉快讀書從正確的讀書姿勢開始 2020-04-29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國際兒童圖書日|閱讀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
    (原標題:國際兒童圖書日|孩子閱讀的正確「姿勢」你get了嗎?)4月2日是國際兒童圖書日,get這些要點,讓孩子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養成好習慣。家長以身作則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閱讀,可以親子閱讀,也可以孩子看兒童讀物,家長看自己的書。環境很重要積極的外部因素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定期去看各種各樣的書籍、了解各種各樣的主題是個不錯的選擇。
  • 閱讀的正確姿勢你get到了嗎?
    平時大家閱讀的時候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對讀書不感興趣?想要讀書,可是相同主題的書那麼多,我該如何選書呢?讀書是需要時間的,我沒有時間怎麼辦呢?讀完之後記不住怎麼辦呢?今天,我就來說說我是怎樣閱讀的。
  • 「習慣養成」小學生如何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培養小學生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非常的必要。不正確的坐姿,很有可能造成小學生骨胳的變形,對小學生的健康非常的不好。而不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會讓寫字變得很困難,也極有可能因為姿勢的不正確導致用眼疲勞,造成近視。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正確讀寫姿勢是非常必要的。
  • 【4.23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4.23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世界讀書日多讀書 讀好書4.23世界讀書日你們知道世界讀書日嗎?世界是這兒,也是那兒,世界在所有的地方。此刻,書在哪裡,世界就在哪裡。
  • 消費「流浪大師」,不是正確的讀書姿勢
    但仔細看看,我們似乎覺得味道有點不對勁,原來「看客」們沒這麼高雅,與其說,他們在崇尚知識,崇拜「大師」,不如說,他們是在追逐一個網絡「奇觀」,消費一個極具戲劇性的街頭奇觀。「流浪大師」是一面鏡子,反照出「看客」的粗陋和淺薄。大家蜂擁圍觀的所謂「流浪大師」,是真的「大師」麼?
  • 周末是世界讀書日,還不嗨起來讀書
    周末是世界讀書日,還不嗨起來讀書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這個周末將有多場閱讀會和分享會在上海和北京等地舉行,這個活動列表或許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周末活動指南。
  • 解鎖讀書新姿勢!新餘這所學校這樣讀書...
    解鎖讀書新姿勢!新餘這所學校這樣讀書...... 新餘發布往期熱文推薦▶▶▶讀書向來被稱為雅事
  • "讀書日"裡說"讀書"
    今天是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在這個以讀書命名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聊聊讀書那些事!閱讀的目的是什麼?曾經無數個夜晚捫心自問,我曾經讀過許許多多的書,在閱讀的那段日子裡,我也能和作者感同身受產生共鳴,但後來大部分的內容與感受卻再也沒有印象了,那麼讀書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有什麼想說的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對於這個節日,我是近幾年才知道的,不過,去年的世界讀書日,著名演員黃軒與為你讀詩公眾號聯合推出一個節目,叫瞬間。一個讀書都要用節日來設定,可見世人不喜歡讀書已經N久了。而據說我國的國民讀書量在世界上是處於墊底。很汗顏啊!
  •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寫在世界讀書日
    李慶洪題記:世界讀書日的設立至今也已經有25年的時間了,世界讀書日主要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能夠有更多的人能夠懂得尊重人類文明。據說這是清代嘉慶年間禮部尚書姚文田自題書房的對聯,也有的說是出自中國出版第一人張元濟先生。一句樸素的話,說出了讀書的重要性,正如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的至理名言:&34;。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看了這些詩詞後,才知道古人也痴迷讀書
    關於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是國際出版商協會提出的設想,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5年11月15日確定的國際性活動節日,時間為每年的4月23日。雖然世界讀書日1995年才被確定,但是「讀書」這個話題似乎從古至今都不曾被我們淡忘
  • 世界讀書日 讀讀讀書詩
    古人談讀書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曾國藩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 「世界讀書日」談讀書:讀書能改變我們什麼?
    編者按又是一年草長鶯飛,又是一年「世界讀書日」來臨。春光作伴好讀書。在春光明媚的日子裡,讀書學習是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
  • 世界讀書日裡話讀書
    今天是4月23日,這是一個被賦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世界讀書日。4.23,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其設立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
  • 古人談讀書三則的意思是什麼 古人談讀書三則的意思
    《古人談讀書》三則指的是三篇古人談論讀書的文章,分別選自《論語》 、《訓學齋規》和《曾文正公全集》。全文通過古人對讀書的論述,總結了讀書的正確態度與正確方法。  《古人談讀書》的譯文  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 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 關於讀書的格言名言
    讀書歷來是人們仰慕的事情,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不,又將臨近世界讀書日了;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世界讀書日是第幾個讀書日嗎?且隨世界節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讀書日是第幾個:24個; 2019年讀書日日期:04月23日 星期二  活動衍生  為提高公眾對閱讀的興趣和促進圖書出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為2001年的「世界圖書首都」。
  • 世界讀書日:你若讀書,風雅自來!
    世界讀書日:你若讀書,風雅自來!——莎士比亞今年的世界讀書日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將每年的4月23日正式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
  • 讀書姿勢萬千 自帶「光芒」的你最美
    讀書的姿勢萬千,可恰恰就有一種姿勢叫做「死活讀不下去」!據考證,這種「姿勢」可謂是自古有之。前幾日,小編就在博物館現場捉到了一位讀不下書的「熱心讀者」。說了這麼多,我知道你或許根本讀不下去(可能連字都認不全),那就來看畫吧。來來來,放大圖!你看這幅畫,它有山有樹有小狗……Emmm中間的圓圈是啥!?
  • 【世界讀書日】聶鑫森:讀書與聽書
    【世界讀書日】聶鑫森:讀書與聽書 2020-04-23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