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夜: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
作者韋莊,我們都比較熟悉,無須過多介紹。這首詩作於何時何地,有無特殊背景?已不得而知,我們只能從詩的本身來揣測作者當時的心境。首聯「傍水遷書榻,開襟納夜涼」,勾勒出一幅夏夜納涼圖。「遷書榻」是為了「傍水」,這是作者在主動追涼;「開襟」是為了「納夜涼」,這是讓涼氣更好地接近自己。果然,詩人很快就身處涼爽之中,可是他卻為明日的「熱」而發起愁來。
-
夏夜詩詞|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夏夜追涼宋 楊萬裡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夏夜唐 韓偓猛風飄電黑雲生,霎霎高林簇雨聲夏夜嘆唐 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
怎樣欣賞韋莊的《應天長》?前面一個文章剛好是回答、賞析了韋莊的《清平樂·野花芳草》,三千多字中間有近兩千字是介紹韋莊。也說明了韋莊不同於常人的筆力。應天長,詞牌名,又名「應天長慢」、「應天長令」、「應天歌」、「秋夜別思」、「駐馬聽」。以韋莊《應天長·綠槐陰裡黃鶯語》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
-
仲夏到,暑熱至,讀古詩詞,看古人夏夜乘涼的打開方式
讀古詩詞,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古人夏夜乘涼的打開方式。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唐.韋莊《夏夜》感悟:這個夏夜暑熱未消,詩人只能把書榻移到了水邊,敞開衣襟納涼。滿天星鬥璀璨,明天又將會是一個大熱天。更深了,露水下來了,細微的荷香在空氣裡隱隱約約。池塘裡的青蛙叫累了也休息去了,只有螢火蟲還在不知疲倦地飛著。
-
同屬花間詞派,溫庭筠與韋莊誰才是扛把子?韋莊說:放著我來
韋詞則不同,他主要以表達主觀情感為目的,例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寒。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韋莊的詞,情感是真實而深刻的,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歡笑、惆悵、頹廢、浪漫甚至是悲戚,這些情感都是韋莊生命和身世的體現,是他自我的完全投入。
-
韋莊與貫休的友誼
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此詞是晚唐詩詞作家韋莊表達熱愛江南的佳作,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韋莊(836~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人,是初唐宰相韋待價的裔孫,中唐詩人韋應物的玄孫。韋莊才華橫溢,晚年擔任前蜀宰相,但他以詩詞名世,是晚唐五代時期一位詩詞都很精彩的作家。唐末黃巢之亂後,韋莊羈旅江南長達十年之久,這期間他至少有三年是在婺州安家。
-
韋莊之《秦婦吟》賞析
由此而使我想到韋莊的《秦婦吟》。有些有關唐詩的論著,都肯定此詩富有史料意義,對官軍趁混戰機會虐害人民的一系列行為的描寫,尤有認識價值,也批判了韋莊的階級偏見,可是在選注本中,卻無法選入。無論是京劇的《珠簾寨》和詩歌的《秦婦吟》,其實都沒有明文禁止過,可是大家「自然而然」地看作了禁區。
-
詩詞賞析:韋莊《菩薩蠻》五首
但這種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託,卻是靠濃摯的情感,而且是經過理性的浸潤後的濃摯的情感動人。江南之美,甲於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戰亂的人,又怎麼會有歸屬感?故這兩句是沉鬱的。「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說的是碧綠的春水,比天空還要明淨,躺在遊船畫舫之中,和著雨聲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靈。前二句的沉鬱,與後二句的空靈,就形成了難以言喻的藝術張力。過片暗用卓文君之典。
-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韋莊《燕來》賞析
《燕來》是晚唐詩人,前蜀宰相韋莊的作品。 我們熟悉韋莊,更多的是「花間詞人」這個稱謂。 在離開唐王朝之後,韋莊就再也沒有寫過一首詩,開始了花間詞的創作。唐王朝的傾塌,也埋葬了韋莊的詩心。
-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韋莊《燕來》賞析
在離開唐王朝之後,韋莊就再也沒有寫過一首詩,開始了花間詞的創作。唐王朝的傾塌,也埋葬了韋莊的詩心。劉禹錫的《烏衣巷》實際上還是以詩人看到的景色來逐步展開對舊王朝的懷想,燕子不過是他情感抒發的一種工具。他寫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明明白白的第三視角,甚至是上帝視角,所以我們在讀那首詩的時候更容易代入遊人身份,體驗方式因為正常而平常。韋莊這首感時詩就明顯要有趣得多,通篇都是以燕子的身份在表述。
-
「花間派」的韋莊,如何描繪細膩的愛情
由此可見,韋莊所生活的時代,正好是唐王朝從衰敗到滅亡,然後又是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時期,在這樣的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韋莊雖然也曾經寫過《秦婦吟》這樣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但是,他所寫的更多的卻是花前月下,清新浪漫,纏綿悱惻的詩詞。
-
韋莊,第一個將詞由曲子詞向正統推進的偉大詩人
而晚唐曲子詞寫的比較出名的溫庭筠,亦無法跳脫其範圍,即便以儂麗精豔冠為花間之首,亦多為客觀之描述,乃無個人個性或情感之表露。而詞至韋莊,方有實質性突破。韋莊的詞注重於個人情感抒發,常以白描之筆作主觀之情抒發。《白雨齋詞話》有言:「韋端已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最為詞中勝境。」
-
韋莊好杜詩
在此背景下,韋莊《又玄集》作為現存唐人選唐詩中唯一選杜的詩選,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又玄集》編選於唐末,供其取捨者幾乎是全部唐詩,韋莊「執斧伐山,止求嘉木;挈瓶赴海,但汲甘泉」,經「沙之汰之」「載雕載琢」一番功夫後,收詩299首,詩人146人。其特點如下:首先,選詩範圍廣。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
花間詞派——溫庭筠、韋莊
詞集中選錄了唐末五代時溫庭筠、黃埔嵩、韋莊等十八位詩人的五百首詞,這些詞人在藝術風格上大體一致,因此後人世稱「花間詞人」。花間詞派的形成,溫庭筠起到了開山的作用,花間詞派把溫庭筠尊為「鼻祖」,他們大都繼承溫庭筠的創作傳統,風格濃煙香軟。這一詞派題材較窄,大都以婉約的表達手法,寫女性的美貌、服飾和曼妙身姿或體態,以及她們的離愁別恨。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外,還有孫光憲、牛希濟、李珣、韓偓、李商隱等。
-
韋莊《菩薩蠻》鑑賞
⑥詞人小傳韋莊(836年-910年),字端己,雖然出身貧困,但聰慧過人,讀書勤奮。韋莊參加進士考試的時候正值黃巢起義之際,他寫了長詩《秦婦吟》記述戰亂,其中有名句「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可謂觸目驚心。戰亂平定之後,韋莊因為這首詩而為達官顯貴們所重,被稱為「秦婦吟秀才」。
-
韋莊:晚唐詩詞的句號
倘若說,《香奩集》以詩入詞,那麼韋莊的填詞卻填得像詩言志般堅如磐石。在《香奩集》裡,女子的孤寂是暗示出來的,但韋莊的《浣溪沙》卻直筆筆一句「孤燈照壁背窗紗」。《香奩集》極盡詞的柔婉,而《浣花集》卻充滿著詩的硬朗。比如這首《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
唐五代詞:溫庭筠、韋莊、李煜等
韋莊:字端己,以詞名世,詞存 50 餘首,散在《花間集》《尊前集》《金奩集》中,有王國維編輯《浣花祠》一卷。溫庭筠和韋莊並稱「溫韋」 。韋莊是詞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詞的作家, 對情事多作直接而且分明的敘述, 善於勾勒,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感受, 筆調疏放秀美, 摒棄了晚唐詞壇流行的香軟浮豔氣息, 開啟了用詞直抒情懷的風氣。
-
韋莊《金陵圖》
比韋莊略早些時的詩人高蟾寫過一首《金陵晚望》:「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
柳暗花明又入蜀 韋莊的最後十年
一生以「匡堯舜」「重築太平基」為宏大抱負的韋莊陷入了內心的苦苦掙扎:長安無法繼續待下去,中原大地軍閥殺戮剽掠,唯有西蜀王建優待文人。「士人多欲依建以避亂」,蜀中文人才子薈萃。天復元年(901年)春,帶著背離王室的愧疚,帶著彷徨和忐忑,66歲的韋莊踏上了入蜀之途。入蜀十年,韋莊當上宰相,位極人臣,卻始終難以忘懷故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