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15800元買金幣藏三年 專家鑑定鍍金箔(圖)

2020-12-10 青島新聞網

    花15800元錢買了10枚1250克的金鑲玉紀念金幣,說明書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只有26.68克。三年後,市民劉女士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看著金幣的顏色也不大對勁。 4月22日,記者陪著劉女士來到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金幣」只有25.6克,所謂的金鑲玉金幣只是鍍了一層金,原來所出具的證書是偽造的,但銷售商仍矢口否認品質存在問題,並稱所缺失的1克是磨損所致。專家提醒市民,市面上的金鑲玉金幣多為假貨,消費者應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金幣蹊蹺 100克「金鑲玉」卻顯示26克

    「我懷疑自己買的2008金鑲玉金幣是假的,感覺重量不太對勁。 」日前記者接到家住辛家莊的市民劉女士報料,她於2008年奧運會之前花費15800元買了一套金鑲玉紀念金幣,共計十枚。檢驗報告上顯示的重量為:999純金含量>50克,999純銀含量>200克,A貨翡翠>1000克,「這樣算來,總重量是1250克,那麼一枚金幣的重量應該在125克,但檢測報告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僅為26.68克,這不是前後矛盾嗎?」滿腹狐疑的劉女士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購買了2008金鑲玉金幣的人很多,近期不少人都在質疑,但缺乏明確的證據。

    權威鑑定「金幣」只不過是鍍了一層金箔

    從4月19日開始,記者接到劉女士的求助後,多方幫其投訴,但由於缺乏證據,均無法處理。 4月22日,記者和劉女士來到了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希望權威機構來對她購買的金鑲玉金幣進行鑑定。

    工作人員接過劉女士遞過去的一枚金鑲玉金幣,一邊翻看了附帶的檢驗報告一邊說,「這個應該是真的,這不是已經有了檢驗報告了嗎?」劉女士聽後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小心地又問了一句:「是真的嗎?」仔細看著檢測報告,工作人員很快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不對,從這幾個籤名看,這些文件好像是複印的。」聽到工作人員的質疑,劉女士決定還是做一次檢測。

    在一開始的稱重中,工作人員給出了單枚金鑲玉金幣的重量是25.6克,這比產品說明中標示的26.68克少了1克。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含量檢測後,工作人員表示,所謂的金鑲玉其實只不過是一層鍍金而已,根本不是所謂的999純度。 「其實所謂的999黃金、白銀就是純度達到99.9%,你想想看這裡面既有黃金又有白銀,怎麼可能是?」拿到檢測結果的劉女士很失望地接過那枚「金幣」: 「那這個能值多少錢?」「你想想看,鍍了層金能值幾個錢?以後買的時候千萬要仔細點。 」工作人員勸告劉女士。

    樂拍網回應 金幣重量不足是「磨損所致」

    劉女士稍後聯繫了當時的賣家樂拍網,工作人員在查過訂單號之後表示,劉女士確實曾經在2008年購買過金鑲玉金幣產品,但對於產品重量不足,工作人員則辯稱:「你只是測了一枚,說不定你測的這一枚正好是重量最輕的。說不定是你平時老拿出來看磨損的,所以重量不足。 」劉女士表示不解,金鑲玉產品那麼精緻的東西怎麼會做得重量不勻稱?而自己所購買的金鑲玉三年以來很少打開看過,「金鑲玉又不是戒指或項鍊整天帶在身上,怎麼會有磨損? 」樂拍網的工作人員無言以對只好表示,要等72小時才能給予回復。

    金幣官方證書可能系偽造

    既然金幣只是鍍金,那麼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監測中心在2007年出具的鑑定報告認定該金幣為真品,又如何解釋呢?

    記者隨後聯繫了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監測中心,在核對試驗號和產品總重量之後,工作人員通過電腦查詢表示,該中心的確曾經為該套金幣進行過鑑別,但籤字的人肯定要手寫,而不能列印。「我們鑑定的那一套是真的,這個可能不是我們鑑定的產品。 」

    記者從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很多假冒金鑲玉產品就是通過複印別人證書來糊弄市民,但產品是偽造的,有的甚至只是鍍了層金箔。還有的證書雖然是真的,但是產品是假的。 「證書這種東西也不能全信,有的不具有相關資質的鑑定機構為盈利只要給錢就開具證明。 」

    金鑲玉「金幣」假貨泛濫

    針對此次劉女士的遭遇「鍍金」幣,記者諮詢了中國金幣總公司專家於曜,沒等記者說完,他立即非常明確地說: 「肯定是假的! 」於曜說,我們國家從來沒有發行過所謂的金鑲玉的幣或者章,像劉女士這種金鑲翡翠更是不可能,「幣上不可能鑲翡翠。 」

    對於市場上的金鑲玉,於曜說,這種打著金鑲玉金幣旗號的非正規商品是子虛烏有的,也只能算是一些裝飾性的東西,類似於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獎牌的金鑲玉商品,其升值空間很小,假如是足金和真玉的話,其升值空間只限於金和玉價格的上漲,但是由於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就已經是高於金和玉的價格了,所以說,想要從中獲利的話更困難。金幣是收藏的熱點之一,消費者如果想要收藏金幣來保值增值,於曜建議消費者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記者 宋曉華 實習生 張立芳)

相關焦點

  • 市民1.5萬元買金鑲玉紀念幣經鑑定為鍍金箔(圖)
    金鑲玉紀念金幣的檢測證書  花15800元錢買了10枚1250克的金鑲玉紀念金幣,說明書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只有26.68克。三年後,市民劉女士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看著金幣的顏色也不大對勁。 4月22日,記者陪著劉女士來到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金幣」只有25.6克,所謂的金鑲玉金幣只是鍍了一層金,原來所出具的證書是偽造的,但銷售商仍矢口否認品質存在問題,並稱所缺失的1克是磨損所致。專家提醒市民,市面上的金鑲玉金幣多為假貨,消費者應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 15800元買「金幣」當寶藏了三年質檢中心鑑定僅鍍了一層金箔(組圖)
    花15800元錢買了10枚1250克的金鑲玉紀念金幣,說明書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只有26.68克。三年後,市民劉女士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看著金幣的顏色也不大對勁。4月22日,記者陪著劉女士來到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金幣」只有25.6克,所謂的金鑲玉金幣只是鍍了一層金,原來所出具的證書是偽造的,但銷售商仍矢口否認品質存在問題,並稱所缺失的1克是磨損所致。專家提醒市民,市面上的金鑲玉金幣多為假貨,消費者應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 熊貓金幣全套860元?別信!微信廣告讓市民上當
    熊貓金幣正品為純金打造,沒有「鍍金」一說,更沒有「等值兌換」。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張詩)「現在的販子賣假紀念幣可真煞費苦心,花錢做廣告宣傳,還有官方證書、客服一應俱全,讓人很容易上當!」近日,市民楊先生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講述自己購買熊貓金幣的不愉快經歷。  據悉,作為全球五大投資金幣之一,熊貓金銀幣備受廣大投資者的喜愛。
  • 萊蕪專家支招鑑定(圖)
    /圖一:從一超市9.9元一斤購入。鑑定結果:最好。 //圖五:從一小攤6元一斤購入。鑑定結果:假貨。 /  ■ 記者 張敏市民質疑:難道我吃的是草珠子?近日,市民劉女士提著兩袋薏米走進了晨刊記者部,請記者幫忙鑑定薏米的真假。  據劉女士介紹,她去年臉上長扁平疣,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食用薏米,「醫生要我平時吃點薏米輔助治療,反正這薏米是藥食同源,我平時熬粥時就放上點,這一年多來沒少喝。」
  • 千金不換的百元紙幣,1張價值15800元,你手裡有嗎?
    千金不換的百元紙幣,一張價值15800,你手裡有嗎? 據錢幣專家介紹,千金不換的百元紙幣,不管是錯版百元紙幣,還是頂級極品靚號百元紙幣以及樣幣百元紙幣,其收藏價值各不相同。
  • 2萬元的紀念幣竟是"廢銅爛鐵" 專家:最多三百元
    經過寧波市專業鑑定機構進行鑑定,這些所謂的「金幣」其實是銅鑄成的,所謂的「銀幣」是用鐵加工的,價格最高也不過三百塊錢。  警方調查發現,平安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並未發行過付女士購買的紀念幣,紀念幣的快遞單上的寄出地址是假的,上面的電話也是假的。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 市民十幾萬買的保健玉鐲 一鑑定就值兩三百(圖)
    商場裡出售的各種各樣的玉石 玉器   市民李芳(化名)身子虛常年疾病纏身,到國外花十幾萬元買了一塊可以祛病保健的玉石,可拿到專業檢測機構一查,竟然是只值兩三百塊錢的劣質玉石。  常聽說一句話,「玉養人,人養玉」。
  • 1800元買套熊貓金幣所謂千足金含金量竟不到1%
    假熊貓金幣。         在燈光下一晃,市民門大爺手中的10枚熊貓金幣顯得格外耀目。配以「熊貓金幣套裝」上的「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金幣總公司銷售」的字樣,「看上去金碧輝煌,誰會懷疑有假?」門大爺說。     可就是這套標榜為「含金量99.99%」的千足金金幣套裝,在門大爺花了1800元買到手後卻被鑑定為含金量不足1%。     門大爺說,他是個收藏愛好者。「熊貓金幣」一直被收藏界稱為「金幣之王」,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 文物鑑定潛規則:一群傻子在買 一群傻子在賣(圖)
    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相關新聞:文物虛假鑑定見怪不怪 "博傻遊戲"何時休?(圖)    有人說真實的文物界就是「一群傻子在買,一群傻子在賣,還有一群傻子在等待。」不久前,北京一位藏家劉先生花387萬元,從故宮博物院著名陶瓷鑑定專家毛曉滬手裡購得「宋代汝窯碗」一隻,還附帶一份由「中國文物鑑定中心和中國古陶瓷科技鑑定中心」共同出具的真品鑑定證書。然而,此碗卻被五位故宮陶瓷鑑定專家當場指出是假貨。
  • [視頻]北京文物專家為市民鑑定文物
    [視頻]北京文物專家為市民鑑定文物 下面我們就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看北京的文物專家為市民現場鑑寶。    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來自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等單位的專家正在給愛好文物收藏的市民鑑定文物。    收藏者:每年開這個鑑定會我特別高興,想鑑定一下,有價值我就存下。    收藏者:看看它是什麼年代的。
  • 收藏瓷器藏友不妨從瓷片玩起 民國民窯仍可撿漏
    前不久,一位藏家珍藏多年的元青花瓷瓶被圈內專家鑑定為高仿品,讓不少藏家感慨不已:瓷器收藏該怎麼玩?  「億元」青花瓷瓶僅值百元  8年前,武漢的高先生在安徽合肥出差時,路過古玩市場遇到這件鬼谷下山圖案的青花瓷瓶,當時老闆叫價1萬元,經過一番砍價後以6000元的價格成交。
  • 2020版「熊貓幣」面市 挑動市民年末藏金熱情
    所以,從投資實物黃金的角度購買熊貓金幣,1盎司熊貓金幣應該是首選。當然,普通投資者也可選擇熊貓銀幣。」收藏熊貓金幣已有15年之久的藏友陳先生稱。而若資金比較雄厚,投資者不妨購買熊貓套裝金幣大全套。據悉,目前,熊貓金幣大全套的市場價格大約為100萬元,若資金有限,也可以購買某一規格熊貓金幣的全套,比如各年發行的全套1/20盎司金幣或全套1/10盎司金幣等。
  • 文物鑑定專家棗莊鑑寶百餘市民"獻寶"求真偽
    本報棗莊6月12日訊 (見習記者 李淼)6月11日上午8點30分,本報聯手棗莊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共同舉辦的鑑寶活動,在棗莊市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活動邀請了全國知名文物鑑定專家,廣大棗莊市藏友積極參與,取得了圓滿成功。
  • 大爺120萬買的觀音像,有人出價3000萬沒賣!鑑定專家:虧大了!
    越來越多的人都會選擇去古玩市場淘一些寶貝,希望自己能幸運的挑中好的古玩,不過大家也知道,如今的科技如此的發達,而如今的仿照技術也是非常的成熟,所以在古玩市場中,充斥著諸多的仿造古玩,而正因為這個原因,就有很多人在淘了古玩之後都會去請專家鑑定,想要得到一個答案讓自己能夠安心。而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說說,有一大爺120萬買的觀音像,有人出價3000萬沒賣!鑑定專家鑑定後,直言大爺:虧大了!
  • 市民紛紛攜寶鑑定 清末焚香爐價值兩三萬(圖)
    瓷器、銅器、書畫、古錢……本報「藏寶家」欄目推出後,前來鑑寶的市民帶的「老物件」五花八門。5月29日,就有七八位市民攜寶前來,他們帶來祖傳的劉海戲蟾焚香爐、銅幣、瓷碗、景泰藍小碟等。藏品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無論鑑定結果如何,市民們心裡總算「有了底兒 」。曬這些民間「寶貝」的同時,我們還為您準備了鑑別收藏品真偽的小竅門。
  • 荊州農民一偽金幣被估價90萬元 鑑寶公司黑幕揭秘
    百元購買的地攤貨,經專家掌眼後,搖身變為價值15萬元的「晚清精品瓷器」;5元買來的工藝品被鑑定是「翡翠」……想拿出來拍賣?先交1萬多的「展示費」。   藝術品投資在給人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造假、售假、拍假現象已愈演愈烈。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古今通寶公司,該公司通過開具鑑定證書、製作拍賣圖冊等手段賺取暴利。
  • 廣安:專家免費鑑定 市民現場「曬寶」
    5月19日,作為廣安市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主題活動之一的「收藏廣安 鑑賞天下」廣安市第二屆民間鑑寶活動,在鄧小平圖書館報告廳舉行,3名文物鑑定專家在3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免費為50餘名收藏愛好者鑑定100餘件「寶物」。
  • 上海民間文物公益鑑定機構又增一處,專家:鑑定出來仿品居多
    專家經過現場鑑定發現,大部分市民拿來鑑定的藏品都是仿品,從外面買來的仿製比例較高,從家裡長輩那裡繼承下來的仿製比例低一些。胡巍 供圖到了諮詢時間,上海市文保中心門口的市民排起長隊,他們多數表示,自己是在電視上或網絡上了解到這次活動。此次諮詢活動鑑定門類分別為:瓷器、玉器和錢幣。諮詢室內,三位相關領域的專家為市民提供服務,他們分別是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研究員周麗麗、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研究員王正書、上海錢幣學會常務理事周延齡。
  • 老漢100元買戰國古玉 專家估價120萬以上(圖)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劉閃)100元買來個奇怪玉器,經專家鑑定,竟發現是塊戰國古玉。昨日,徐東古玩城開幕的中國(武漢)觀賞石文化節上,潛江來漢鑑寶的65歲宮振遠老先生「撿到寶貝」。  「這個是件好寶貝,是戰國末西漢初的祭祀品。」
  • 42萬元買一畫,專家鑑定是清時期真品,大哥卻高興不起來
    但要想知道其真正的價格,就要找到鑑定專家,讓專家老師來把把關。這樣,鑑寶節目也開始火熱起來。可要是真把藏品拿出來,還真的有些膽量!怕買的贗品,怕自己買的價格高了讓別人笑話等等。這不,在一期鑑寶節目中,一位藏友拿出一副字畫想請專家鑑定。可這位藏友說,這字畫的主人並沒有來,而他是替朋友找專家鑑定的。真正的主人說是有事,就沒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