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5800元錢買了10枚1250克的金鑲玉紀念金幣,說明書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只有26.68克。三年後,市民劉女士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看著金幣的顏色也不大對勁。 4月22日,記者陪著劉女士來到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檢測結果顯示「金幣」只有25.6克,所謂的金鑲玉金幣只是鍍了一層金,原來所出具的證書是偽造的,但銷售商仍矢口否認品質存在問題,並稱所缺失的1克是磨損所致。專家提醒市民,市面上的金鑲玉金幣多為假貨,消費者應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金幣蹊蹺 100克「金鑲玉」卻顯示26克
「我懷疑自己買的2008金鑲玉金幣是假的,感覺重量不太對勁。 」日前記者接到家住辛家莊的市民劉女士報料,她於2008年奧運會之前花費15800元買了一套金鑲玉紀念金幣,共計十枚。檢驗報告上顯示的重量為:999純金含量>50克,999純銀含量>200克,A貨翡翠>1000克,「這樣算來,總重量是1250克,那麼一枚金幣的重量應該在125克,但檢測報告上卻顯示單枚重量僅為26.68克,這不是前後矛盾嗎?」滿腹狐疑的劉女士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購買了2008金鑲玉金幣的人很多,近期不少人都在質疑,但缺乏明確的證據。
權威鑑定「金幣」只不過是鍍了一層金箔
從4月19日開始,記者接到劉女士的求助後,多方幫其投訴,但由於缺乏證據,均無法處理。 4月22日,記者和劉女士來到了青島市質量技術檢測中心,希望權威機構來對她購買的金鑲玉金幣進行鑑定。
工作人員接過劉女士遞過去的一枚金鑲玉金幣,一邊翻看了附帶的檢驗報告一邊說,「這個應該是真的,這不是已經有了檢驗報告了嗎?」劉女士聽後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小心地又問了一句:「是真的嗎?」仔細看著檢測報告,工作人員很快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不對,從這幾個籤名看,這些文件好像是複印的。」聽到工作人員的質疑,劉女士決定還是做一次檢測。
在一開始的稱重中,工作人員給出了單枚金鑲玉金幣的重量是25.6克,這比產品說明中標示的26.68克少了1克。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含量檢測後,工作人員表示,所謂的金鑲玉其實只不過是一層鍍金而已,根本不是所謂的999純度。 「其實所謂的999黃金、白銀就是純度達到99.9%,你想想看這裡面既有黃金又有白銀,怎麼可能是?」拿到檢測結果的劉女士很失望地接過那枚「金幣」: 「那這個能值多少錢?」「你想想看,鍍了層金能值幾個錢?以後買的時候千萬要仔細點。 」工作人員勸告劉女士。
樂拍網回應 金幣重量不足是「磨損所致」
劉女士稍後聯繫了當時的賣家樂拍網,工作人員在查過訂單號之後表示,劉女士確實曾經在2008年購買過金鑲玉金幣產品,但對於產品重量不足,工作人員則辯稱:「你只是測了一枚,說不定你測的這一枚正好是重量最輕的。說不定是你平時老拿出來看磨損的,所以重量不足。 」劉女士表示不解,金鑲玉產品那麼精緻的東西怎麼會做得重量不勻稱?而自己所購買的金鑲玉三年以來很少打開看過,「金鑲玉又不是戒指或項鍊整天帶在身上,怎麼會有磨損? 」樂拍網的工作人員無言以對只好表示,要等72小時才能給予回復。
金幣官方證書可能系偽造
既然金幣只是鍍金,那麼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監測中心在2007年出具的鑑定報告認定該金幣為真品,又如何解釋呢?
記者隨後聯繫了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監測中心,在核對試驗號和產品總重量之後,工作人員通過電腦查詢表示,該中心的確曾經為該套金幣進行過鑑別,但籤字的人肯定要手寫,而不能列印。「我們鑑定的那一套是真的,這個可能不是我們鑑定的產品。 」
記者從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很多假冒金鑲玉產品就是通過複印別人證書來糊弄市民,但產品是偽造的,有的甚至只是鍍了層金箔。還有的證書雖然是真的,但是產品是假的。 「證書這種東西也不能全信,有的不具有相關資質的鑑定機構為盈利只要給錢就開具證明。 」
金鑲玉「金幣」假貨泛濫
針對此次劉女士的遭遇「鍍金」幣,記者諮詢了中國金幣總公司專家於曜,沒等記者說完,他立即非常明確地說: 「肯定是假的! 」於曜說,我們國家從來沒有發行過所謂的金鑲玉的幣或者章,像劉女士這種金鑲翡翠更是不可能,「幣上不可能鑲翡翠。 」
對於市場上的金鑲玉,於曜說,這種打著金鑲玉金幣旗號的非正規商品是子虛烏有的,也只能算是一些裝飾性的東西,類似於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獎牌的金鑲玉商品,其升值空間很小,假如是足金和真玉的話,其升值空間只限於金和玉價格的上漲,但是由於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就已經是高於金和玉的價格了,所以說,想要從中獲利的話更困難。金幣是收藏的熱點之一,消費者如果想要收藏金幣來保值增值,於曜建議消費者到有信譽保證的銷售點去購買。 (記者 宋曉華 實習生 張立芳)